馬均感慨道:“是啊,仆曾通閱東漢時養馬的有關記載,發現東漢時不時沒有比西漢更好的馬種、技術和更好的飼料苜蓿,可是這些也沒起多大作用,畢竟比起戰功還是朝堂權力鬥爭中得來的權力來得更快一些。”


    東漢全國的馬匹少到什麽程度呢?元初年間,任尚率軍與羌人作戰。本來軍隊數量上漢軍占有很大的優勢,但羌人皆騎兵,兵勢強盛,漢軍一時無力對抗。


    這時有個叫虞詡的人提出,要戰勝羌人必須以騎兵對抗騎兵,為今之計隻有撤罷郡兵,讓他們每二十人共買一匹馬,再以萬騎之眾來對抗羌人的騎兵。


    可見,當時軍中騎兵所占比已相當少了,以至於需要士兵“二十人共市一馬”才能湊齊“萬騎之眾”。


    按說東漢馬匹數量的大大減少,必定會使騎兵在對外戰爭中常處劣勢,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東漢時匈奴雖已分裂為南北二部,但北匈奴依然盤踞在帝國北部,對東漢王朝虎視眈眈。


    麵對北匈奴的屢屢犯邊,漢朝廷多次聯合歸附的南匈奴,發動騎兵部隊痛擊北匈奴。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明帝派大將竇固、耿秉等部,四路出擊攻伐北匈奴。


    竇固在天山大破唿衍王部,接著又攻占伊吾盧城並在此屯田。


    永元元年(89年),竇憲、耿秉與南匈奴聯軍共擊北匈奴,出塞奔襲三千多裏,至燕然勒石而還。此戰共斬首一萬三千多級,俘獲二十多萬眾,漢軍僅出動騎兵三萬八千騎。


    經此一役,北匈奴受到重大打擊,元氣大傷,不久就遠遁歐洲。而明章時期,漢朝廷又憑借著騎兵力量繼續打擊烏桓、鮮卑,鞏固邊防,經營西域地區。


    漢朝很早便開始注重對良種馬的引進。張騫通西域後,發現匈奴地區的馬既壯碩又活躍,可上山下阪,入溪出澗,而中原地區的馬長期經受圈養,其速度與耐力都十分低下。


    於是,漢武帝大力引進西域良種馬,來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


    此後,整個漢朝一直注重引進各地的優良馬種,不僅是西北地區,還有西南山區中善馱運的馬種,也被引入中原,


    東漢時還從藏國(今朝鮮地區)引入果下馬,經過一代代的改良,到了東漢時期,中原的馬種類型不僅多樣,而且十分優良。


    不僅培育出了多種良馬,而且還提出了先進的相馬術。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相馬術,相馬家中尤以伯樂最為知名。


    東漢時期的相馬術,便是在伯樂《相馬經》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當時除了注重馬的體態外貌之外,更注重馬的內在體質和精氣神。


    長安有一相馬家薛翁,偶一日在邊郡看到一匹馬,此馬外形醜惡,但薛翁一眼便識得此馬為良駒,後來證實果然是好馬。


    更值得一提的是,伏波將軍馬援將四代相馬名師的經驗總結融合後,創立了相馬骨法,還依據此法在洛陽宮中鑄立銅馬,廣布天下。


    相馬骨法中有遴選千裏馬的具體方法,並且對馬的各個部位,都提出了精確而詳細的參考標準。


    光有良種隻能保證先天的優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後天的飼養對於良馬的養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東漢就具備了這種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


    首要的一條就是馬的飼料,這就又不得不提到張騫了。從西域迴來的張騫不僅帶迴了良種馬,同時還帶迴了優質的飼草種子——苜蓿種。


    相比其他草料,苜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物質,同時纖維素含量較少,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


    東漢時期,苜蓿的栽培種植技術更加成熟,且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從中原一直延續到邊地,這就為良馬的大規模培育提供了條件。


    那時已經有了科學的飼料喂養方法,精粗並用輔以深加工。精飼料以粟、菽為主,粗飼料以秸、菱為主,兩者按照科學的配比進行混合。


    喂食時,拋棄傳統直接喂食的方法,先對飼料進行深加工,這樣一來大大改善了馬對營養的吸收。


    當時還采用了先進的分槽飼養的方法,將每匹馬進行單獨喂養和照管。


    首先一條就是喂馬的工具必須是專馬專用,一般都標有記號,不能混淆,甚至連馬的身上都要烙上印記,嚴格管理。


    其次,每匹馬都有自己獨立的食盆和水罐,這樣可以保證馬匹每日都能汲取足夠的營養。


    根據馬的特性,當時人們還會給馬加一頓“夜宵”,所謂“馬無夜草不肥”,夜間加餐可以有效增強馬的體質。


    在如此先進和精細化的飼養管理技術下,培育出的馬,自然不是寶馬就是良駒,戰場上奔突馳騁,陷陣衝鋒,都不在話下。


    但劉秀不殺功臣,所以功臣都成為大地主大官僚,士族階層出現了,深刻影響了後麵的三國。


    東漢開始了九品中正製的雛形,也開啟了世家氏族的雛形,最後演變成了世家貴族集團,他們掌握著除了皇權以外的最大權力,


    各種外戚,宦官,小皇帝,黨錮,盡管有竇憲這樣的人物,奈何處於外戚宦官互相幹政的惡名的大環境下,


    第一豪強勢力的凸起直接影響到了後世,為封建中央治理社會製造了障礙,


    其二便是黨錮之禍,東漢時期清流、外戚、功臣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削弱了皇權勢力。


    其三便是宦官專權,東漢宦官勢力對皇帝有生殺大權,導致東漢中後期皇帝權威喪失。


    第四東漢皇帝三代之後,不是年幼稱帝就是傀儡皇帝,皇權形同虛設,


    曹爽心想就這四條便阻礙了很多事業的發展,比如養馬業,因此即便是養馬業馬種、技術有如此多的發展,但這些朝堂上這些輪換的掌權者無論怎麽更替都沒有對養馬事業足夠的重視,


    畢竟這可是掌握帝國軍政的權力,誰又能為此不動心呢,其他的什麽都可以不管。


    但到了東漢末天下烽煙四起之時,再迴過頭來想重視這些,便說什麽也晚了些,即便再怎麽用心,天天打仗便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馬匹了,


    大魏還稍微好一些,繼承了東漢的一些底子,便有勉強夠軍中使用的馬匹,還有些馬匹能夠供世家大族子弟來訓練舞馬娛樂,但這也僅僅局限於大魏最上層的世家豪族子弟,就比如像曹植這樣的人方才能有這個條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