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狡兔二窟,多活幾年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柏靈筠道:“說起來這黃公衡可是很聰明,能在當今之世施展狡兔二窟之計,是一大才,若是蜀漢在劉備之後能同時擁有諸葛、黃權兩位大才,那我魏國可就更加危險了,諸葛也不至於就這麽早早的就勞累而死,
但若是他在先帝之後再多活幾年,那就非夫君之福了。”
曹爽點頭道:“靈筠說的是啊,若是他再多活個幾年,以吾前些年的所作所為,必不會與他相處融洽,甚至還會交惡,但他也不會倒向司馬仲達那邊,畢竟黃公衡很有識人之明,能看出司馬懿的深藏的野心。”
黃權年輕時任巴西郡吏,後來益州牧劉璋征召為主簿。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別駕張鬆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協助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
黃權勸諫說:“左將軍(指劉備)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願;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人(劉備)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劉璋)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
黃權的智謀,頗類賈詡,幾乎可以算是算無遺策了,可惜人微言輕,很少劉璋被采納。
劉璋不聽,派謀士法正去迎接劉備,而將黃權外放為廣漢縣令。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反目,舉兵進攻益州,派諸將分別攻下益州郡縣。
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隻有黃權閉城堅守。
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舉兵南征張魯,張魯敗逃巴中,黃權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
於是劉備以黃權為護軍,率領諸將進入巴中。但張魯已經迴到南鄭,投降曹操。
其後,劉備擊破巴郡賨人首領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樸胡,發動漢中之戰,攻殺曹操帳下名將夏侯淵,占領漢中。
人們隻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領益州牧,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準備征討吳王孫權,黃權勸諫說:“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麵坐鎮。”
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
章武二年(222年),吳國大都督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漢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
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迴蜀地,故此他隻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
有司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朕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朕。”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問黃權:“汝放棄叛逆前來歸順,是想仿效陳平、韓信嗎?”
黃權迴答說:“仆受過劉主(劉備)的特殊恩寵,不能降吳,又無法歸還蜀漢,於是前來投降。況且敗軍之將,被免死就已經很幸運了,哪裏還能效仿古人呢?”
曹丕很賞識他,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
從蜀國投降的人中有人說,劉備已經誅殺了黃權的家人。
黃權知道其言不真實,於是對曹丕說:“仆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仆的本誌。疑惑還未解,請等待之後的答案。”沒有立即發喪,後來得到確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斷的一樣。
黃初四年(223年),劉備病逝,魏國群臣都相互慶賀,唯獨黃權無一絲笑意。
曹丕察覺到黃權有器量,想故意嚇嚇他,於是派人召見他。黃權還在路上,前來催促的使者一個接一個,在道路上交錯奔馳,黃權的下屬官員、侍從都嚇得魂飛魄散,而黃權卻舉止自若。
曹丕跟黃權一番溝通之後,發現此人真是雅致高量,非比尋常,根本不會為了主子高興賠笑臉,做出諂媚拍馬那樣的小人行為,值得重用。
曹叡有一次問黃權:“卿以為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處是正統?”
黃權機智迴答說:“仆以為這要驗證於天文。往年有‘熒惑守心’的跡象,結果文皇帝駕崩。而吳、蜀二主都平安無事,這就是它的驗證。“很巧妙的將這個敏感的話題迴答了。
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司馬懿十分器重他,問黃權:“蜀中像您這樣的人有多少?”
黃權笑著迴答:“沒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馬懿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說:“黃公衡是個爽快人,經常從坐位上起身,讚歎著談論你,這種談論總不離口。”
景初三年(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算是深得曹叡器重信任,若不是曹叡去世之時他也已病入膏肓,想必托孤之事便也有他的一份了,那還容得他和司馬懿如此,
說起來他也還得感謝黃權,若不是黃公衡走得時機恰到好處,那無論是他還是司馬懿當政,亦是很難獨攬大權啊,
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去世,諡號“景”,其子黃邕襲封爵位,到如今也已經有九年了,但黃權還是留了一手,不止有一個兒子,誤打誤撞機智的做到了狡兔二窟,算是兩邊下注了。
黃權留在蜀中的兒子黃崇,官至尚書郎,這是舊主劉備、劉禪父子給他的優待了,
以他的才智忠義方才能更換三位主公而不被世人罵做三姓家奴、還在三任主公手底下一任比一任更加受器重。
而另外一位反複騎牆的三姓家奴孟達卻是下場很慘,沒有這麽好的運氣,畢竟無論是魏還是蜀都很恨這樣的騎牆派,
但若是他在先帝之後再多活幾年,那就非夫君之福了。”
曹爽點頭道:“靈筠說的是啊,若是他再多活個幾年,以吾前些年的所作所為,必不會與他相處融洽,甚至還會交惡,但他也不會倒向司馬仲達那邊,畢竟黃公衡很有識人之明,能看出司馬懿的深藏的野心。”
黃權年輕時任巴西郡吏,後來益州牧劉璋征召為主簿。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別駕張鬆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協助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
黃權勸諫說:“左將軍(指劉備)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願;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人(劉備)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劉璋)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
黃權的智謀,頗類賈詡,幾乎可以算是算無遺策了,可惜人微言輕,很少劉璋被采納。
劉璋不聽,派謀士法正去迎接劉備,而將黃權外放為廣漢縣令。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反目,舉兵進攻益州,派諸將分別攻下益州郡縣。
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隻有黃權閉城堅守。
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舉兵南征張魯,張魯敗逃巴中,黃權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
於是劉備以黃權為護軍,率領諸將進入巴中。但張魯已經迴到南鄭,投降曹操。
其後,劉備擊破巴郡賨人首領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樸胡,發動漢中之戰,攻殺曹操帳下名將夏侯淵,占領漢中。
人們隻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領益州牧,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準備征討吳王孫權,黃權勸諫說:“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麵坐鎮。”
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
章武二年(222年),吳國大都督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漢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
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迴蜀地,故此他隻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
有司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朕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朕。”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問黃權:“汝放棄叛逆前來歸順,是想仿效陳平、韓信嗎?”
黃權迴答說:“仆受過劉主(劉備)的特殊恩寵,不能降吳,又無法歸還蜀漢,於是前來投降。況且敗軍之將,被免死就已經很幸運了,哪裏還能效仿古人呢?”
曹丕很賞識他,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
從蜀國投降的人中有人說,劉備已經誅殺了黃權的家人。
黃權知道其言不真實,於是對曹丕說:“仆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仆的本誌。疑惑還未解,請等待之後的答案。”沒有立即發喪,後來得到確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斷的一樣。
黃初四年(223年),劉備病逝,魏國群臣都相互慶賀,唯獨黃權無一絲笑意。
曹丕察覺到黃權有器量,想故意嚇嚇他,於是派人召見他。黃權還在路上,前來催促的使者一個接一個,在道路上交錯奔馳,黃權的下屬官員、侍從都嚇得魂飛魄散,而黃權卻舉止自若。
曹丕跟黃權一番溝通之後,發現此人真是雅致高量,非比尋常,根本不會為了主子高興賠笑臉,做出諂媚拍馬那樣的小人行為,值得重用。
曹叡有一次問黃權:“卿以為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處是正統?”
黃權機智迴答說:“仆以為這要驗證於天文。往年有‘熒惑守心’的跡象,結果文皇帝駕崩。而吳、蜀二主都平安無事,這就是它的驗證。“很巧妙的將這個敏感的話題迴答了。
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司馬懿十分器重他,問黃權:“蜀中像您這樣的人有多少?”
黃權笑著迴答:“沒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馬懿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說:“黃公衡是個爽快人,經常從坐位上起身,讚歎著談論你,這種談論總不離口。”
景初三年(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算是深得曹叡器重信任,若不是曹叡去世之時他也已病入膏肓,想必托孤之事便也有他的一份了,那還容得他和司馬懿如此,
說起來他也還得感謝黃權,若不是黃公衡走得時機恰到好處,那無論是他還是司馬懿當政,亦是很難獨攬大權啊,
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去世,諡號“景”,其子黃邕襲封爵位,到如今也已經有九年了,但黃權還是留了一手,不止有一個兒子,誤打誤撞機智的做到了狡兔二窟,算是兩邊下注了。
黃權留在蜀中的兒子黃崇,官至尚書郎,這是舊主劉備、劉禪父子給他的優待了,
以他的才智忠義方才能更換三位主公而不被世人罵做三姓家奴、還在三任主公手底下一任比一任更加受器重。
而另外一位反複騎牆的三姓家奴孟達卻是下場很慘,沒有這麽好的運氣,畢竟無論是魏還是蜀都很恨這樣的騎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