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水汽彌漫中、燈光照映的屏風隔斷後,孫魯班、冷春月正在用玉手緩緩將曹爽的丞相官袍褪下,將其一件件掛在木施(衣架)上,


    周朝實行禮製後,貴族階層對衣冠十分重視,迴到家宅中,便會恭敬地脫下,換上便服,仆人們接過衣服後,整齊搭在這種衣架上。


    不過在那時,衣架還叫做“桁”或“木施”。鉤子發明之前,衣服便是搭在橫杆上的。


    衣架的形式不同,名稱也不相同。直者曰“樨“;橫架的木杆,用以掛衣曰“桁“,又叫“施“。


    《禮·內則》:“男女不同施架,不敢懸於夫之禪架。”


    釘在牆上的木櫥用以掛衣,亦稱“禪”,《爾雅·釋宮》:“在牆曰''禪''。”


    《爾雅·釋器》:“竿謂之施。”疏曰:“凡以竿為衣架者,名曰''施''。”這些名稱一直沿用至唐代。


    古代衣架其形式多取橫杆式,主要用於拾衣服而非掛衣服。兩側有立柱,下有墩子木底座。兩柱間有橫梁,當中鑲中牌一不頂上有長出兩柱的橫梁,盡端圓雕鳥花草。


    古人多穿長袍,衣服脫下後就搭在木施的橫梁上,木施一般大多設在臥房、浴室之中,好方便讓人們就近放置衣物,沐浴間則是緊靠臥房走幾步便到了,


    是否喜歡沐浴是中國古代先民有別與歐洲中世紀貴族、百姓的一個顯著區別,


    夏商之前原始部落先民們當時沐浴隻有下河洗一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養成了沐浴的生活習慣,


    至遲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記載。沐,字形像雙手掬盆水沐發狀,會意為沐,是洗發之義;浴,字形像人置身於器皿中,並在人的兩邊加沙鍋內水滴,會意為浴,是洗澡的意思。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到了周朝時便有了洗澡的專用地點,浴室,俗稱“澡堂“,古時又叫“浴室門“、“混堂“等等,


    漢時的《禮記》記載了以周王朝為主的秦漢以前的政治典章、名物製度以及冠、昏、喪、祭、燕、享、朝、聘等禮儀內容,裏麵便有周人專門浴室的記載,


    古人很早就十分重視皮膚的清潔衛生,早在《楚辭》中就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之句。


    《周禮》還記載商代人沐浴的情況,不過那時還沒有專門的浴室。


    至於浴室的問世,漢《禮記》中有“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的記載。“湢”就是古代的浴室。


    浴室中整齊的擺放著雙耳銅壺、木浴盆、搓背用的浮石,以及木屐、銅燈、浴凳等一整套沐浴用具,地麵則是木製的,相當於現在的木地板,


    沐浴間緊靠主人起居臥室,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講究清潔嗜好沐浴,追求隱秘安靜、周到舒適的沐浴環境。


    《禮記·玉藻》有載:“浴用二巾,上締下綌。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曦身,乃屨,進飲。”


    曹爽今夜便是如此讓孫魯班、冷春月如此在“湢”(浴室)中上下折騰著,遵守著那《禮記》中沐浴的繁文縟節及步驟,


    好在幫他沐浴的是兩個美人,這繁瑣的步驟還能接受,若是來的是兩個大男人,那他便是直接要將他們轟出門去,自己怎麽舒服怎麽洗。


    冷春月讓人準備了兩條毛巾,孫魯班用細的毛巾為曹爽仔細的擦著上身,臉色通紅的冷春月則是用比較粗的毛巾幫曹爽著擦拭下身,兩人這一擦便是擦了一炷香的功夫,


    曹爽還不時不守“禮”的將目光放在”兩女的嬌軀上下打量著,欣賞著她們在自己身上忙碌,過了一會兒實在忍不住便騰出手來在冷春月身上上下其手了一番,


    曹爽心中暗道這要是在現代哪有如此的享受,還是現在的生活更好一些,前世他什麽也沒有,現在卻是擁有很多,但是要一直保住這一切,一路走下去也是會很艱難,但他還是要咬牙一直走下去!


    孫魯班邊擦拭邊笑著道:“夫君今日怎的如此心急?春月今夜便在這裏,難道她還能跑了不成?”


    冷春月也羞紅著臉柔聲道:“主人,不要著急嘛,妾早已是您的人了,煮熟的鴨子難道還能飛了不成?”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曹爽三人鴛鴦戲水結束,


    出浴盆後的曹爽又規矩的依“禮”站在草席上,冷春月拎著雙耳銅壺用溫度適宜的熱水為曹爽衝洗一遍,然後服侍他穿上先前早已準備好的常服和鞋子,


    而後孫魯班又適時的端來一碗羊湯給曹爽暖暖胃口,從這個過程看來,顯得科學而有序,三國時的官員又條件的話都要每隔上五天便要沐浴一次,這是延續了漢時的製度,當然也可以洗得更勤一些,


    據《禮記·內則》記載,“五日則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麵垢,潘清;足垢,湯請洗”。


    漢朝時的洗澡開始變得莊嚴起來,到此時也有將這些“規矩”延續下來,


    《海錄碎事臣職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意思是,官員每工作五天,即能有一天休息迴家沐浴。


    與此同時,在重大祭祀活動以前,都會有專職官員負責天子和諸侯的沐浴,以示對神明的敬畏之心。


    在三國時期,洗澡也成為了一種治療方式,百姓家中沒有浴室的也可以到城中的公共澡堂中洗浴,


    名醫董奉嚐試在泡澡的時候,加入藥材來治病,特別是皮膚病。


    據《太平廣記·董奉》記載,“十數日,病者身赤無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


    而中世紀後期的歐洲人卻是與之相反,不愛洗澡,甚至把洗澡看做是懲罰,以終生不洗澡為榮耀,被揶揄為“千年不洗的歐洲”,


    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麵:第一,中世紀的歐洲傳染病橫行,加之醫療衛生條件差,普遍認為居住在肮髒的地方才不會得傳染病,所以導致個人衛生狀況很差。


    法蘭西國王亨利四世的母親堅持一輩子不洗澡,被冊封為聖女阿涅絲,對17世紀的法王路易十四而言,洗澡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從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間,他就洗過一次澡,


    那個時期最愛幹淨的法國貴婦人每年洗兩次澡。


    到了法王路易十五的時候,仍舊不怎麽洗澡,據說他一生洗過三次,誕生時、結婚時和入殮時,


    這奇葩的歐洲中世紀不洗澡的奇事曹爽也是在前世一本介紹歐洲中世紀的書上看來的,當時他不能理解,即使是到了三國時期,他也還是理解不了,曹爽心道,


    而後又繼續的享受著兩女的服侍,接過孫魯班手中的羊湯,上麵還飄著蔥花香菜、不斷往外冒著熱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