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造神
凡人修仙,從擁有天靈根開始 作者:北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道意誌進入易雲識海之後,以某種神秘手段顯化,化作一尊身高數十丈的頭戴天王寶冠,身披金甲的威武神明,其背手四隻粗壯的手臂,各自持握著一件法寶,諸如琵琶,寶傘,蛇形劍,明珠。
“你這罪該萬死的無知小輩,竟然幫著極惡之人逃脫本尊的懲罰,今日吾便斬了你的元神,讓你知道其中利害。”
說罷那尊金剛神通體爆發出刺眼的金光,手中的法寶突然躁動起來,最先發難的是那把玉石琵琶,隻見琴弦突然自己跳動起來,一時間殺氣騰騰,琵琶聲化作無數刀槍劍戟,快速向著易雲逼近。
反觀易雲卻是臨危不懼,像是一個沒事人似的,元神就那樣立在原地動也不動。
等到攻擊即將落在身上的刹那,一株翠綠的小樹憑空出現,擋在易雲的身前,嫩綠的枝條垂落,隻是輕輕一掃,所有的攻擊頃刻間土崩瓦解。
那道意誌被突然出現的變故也是弄得一愣,當即又催動其他幾件法寶發動攻擊,但是全都被輕易化解掉。
相隔重重空間的一尊大人物,像是察覺到了什麽,從沉睡中蘇醒過來,自其眉心裂開一條橫著的細縫,藏於深處的天眼翻滾著緩緩露了出來。
正當其準備窺探之際,眼前突然一黑,原來是他降於下界的那道意誌,被人強行吞噬掉了。
在易雲的識海之中,那株翠綠的小樹像是一個貪婪地嬰兒,用根莖死死地纏住那道意誌,將其體內所蘊含的能量,一點一滴的吸收煉化。
“不愧是上古時代溝通天人兩界的神樹,隻是幼苗就有這般莫大威能。”易雲目光沉沉,思緒被拉迴百年之前。
當年中土各派派遣門中精銳,前往安南尋找傳說中的建木碎片。
在一處被封印的結界之中,易雲曾親眼見證過,神樹短暫複蘇後所展現出的無上威能,以眾生為養料,視性命如無物,便是高高在上的神明在其麵前也要俯首低眉。
因為它就是諸神力量的來源。
但好在易雲身懷克製對方的驚惶劍訣,再加上當時神樹剛剛複蘇,沒有吸收到足夠的養料,才被其艱難降服。
最初的一段時間裏,神樹的幼苗表現得非常抗拒,不斷試圖脫離易雲的掌控,而且對剝奪性命表現出極大的渴望。
經過多年的相處,不知是否因為受到易雲的影響,神樹幼苗的性子漸漸變得溫和起來,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會主動出手幫易雲化解危難。
等到神樹幼苗徹底煉化那道意誌,易雲伸手一招,神樹幼苗化作一抹綠光自動飛了迴來。
此間事了易雲按照木姓修士留下來的信息,連日間輾轉於中土各處,終於將剩餘的血魂珠全部集齊,算上先前埋在柳樹下的幾顆,加在一起不多不少共計三十六顆。
隨後易雲將血魂珠帶迴宗內,經過一番仔細計較,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決定在所統治的疆域內建造廟宇。
通過收集天地境內生民的信仰之力,助血魂珠裏麵的靈魂得到解脫。
不過向來修建神廟必須要有需要祭祀的主神,因為沒有主神百姓便沒有祭拜的對象。
-------------------------------------
易雲反複思量始終想不好到底該選誰作為主神,當下中土所流傳的神譜記載的神明,幾乎都是一些來路不正的偽神。
隻有祭拜被世人所認可的‘正神’,才能將萬民心中的信仰念力凝聚起來,幫助血魂珠內的靈魂完成解脫。
洞府內一連思索了數日,易雲的書案前多了一幅畫軸,畫中的主人公身負黑色劍匣,側身坐在麒麟背上,觀其模樣乃是一個頭戴木簪的青年道人。
但見道人劍眉入鬢,眉眼之間極具英武之氣,無論是神態,還是氣質,皆與易雲一般無二。
易雲目光不停在畫軸上掃過,既然尋不到合適的正神,索性就造一個神來。
隻要自己心中無愧又何懼外人非議。
更何況,這些年出自轉輪道宗的眾多弟子,在易雲的教導下,四處降妖除魔,施醫布藥,庇佑一方生靈,這種不求迴報的行為,與神明又有什麽分別。
即便易雲不刻意為之,世俗之中也早有民眾,自發地為其建立廟宇塑造金身,而且數量也在與日俱增。
此番由轉輪道宗親自出麵建造廟宇,一來是便於收集香火願力,二來則是避免有人渾水摸魚,打著易雲的名號,做出危害百姓的事情。
隨著一道法旨傳下,整個轉輪道宗開始迅速運作起來,一座又一座雄偉的廟宇建立起來,同時由易雲親自出手煉製,封有血魂珠的劍仙法相,被一一放置在廟宇之中。
世俗之中聽聞此事的凡人,如潮水一般蜂擁而至,紛紛前往廟宇之中燒香祈願。
且由於血魂珠的緣故,前來祭祀的民眾所求之事,如祛病消災,祈福送子,驅鬼鎮邪,盡皆應驗,久而久之民眾的信仰之心越發堅定,並給易雲上了許多尊號,如蕩魔祖師,送子天王,元靈劍仙等。
至於易雲本人對此表現得極為淡定,因為他知道那些不過都是一些虛名。
在這之後,一晃又過了幾十年,一宗玄奇之事經過不斷發酵,最終傳到了易雲的耳朵裏。
自從廟宇建造完成之後,轉輪道宗所統治的疆域,許多世俗王朝的人口在幾十年時間裏足足翻了幾番,而且新出生的孩子當中,有不少擁有極高的修行資質。
對於此事易雲心中跟明鏡似的,為了隱瞞真相他並未出麵做出解釋,隻是寬慰門下弟子無需放在心上,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即可。
此後又過去百年時間,易雲從閉關中蘇醒過來,第一時間他便元神出竅,半日之內遍遊域內數十國。
經過他的觀察自己所統治的疆域,總體上還算太平,並無妖魔活動的跡象,國與國之間雖偶有摩擦,但也隻是小規模局部衝突,尚在可以控製的範圍內。
接下來他又來到劍仙廟,發現封印在自己法相內部的血魂珠,已經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顆顆如烈火升騰般的光球。
-------------------------------------
“你這罪該萬死的無知小輩,竟然幫著極惡之人逃脫本尊的懲罰,今日吾便斬了你的元神,讓你知道其中利害。”
說罷那尊金剛神通體爆發出刺眼的金光,手中的法寶突然躁動起來,最先發難的是那把玉石琵琶,隻見琴弦突然自己跳動起來,一時間殺氣騰騰,琵琶聲化作無數刀槍劍戟,快速向著易雲逼近。
反觀易雲卻是臨危不懼,像是一個沒事人似的,元神就那樣立在原地動也不動。
等到攻擊即將落在身上的刹那,一株翠綠的小樹憑空出現,擋在易雲的身前,嫩綠的枝條垂落,隻是輕輕一掃,所有的攻擊頃刻間土崩瓦解。
那道意誌被突然出現的變故也是弄得一愣,當即又催動其他幾件法寶發動攻擊,但是全都被輕易化解掉。
相隔重重空間的一尊大人物,像是察覺到了什麽,從沉睡中蘇醒過來,自其眉心裂開一條橫著的細縫,藏於深處的天眼翻滾著緩緩露了出來。
正當其準備窺探之際,眼前突然一黑,原來是他降於下界的那道意誌,被人強行吞噬掉了。
在易雲的識海之中,那株翠綠的小樹像是一個貪婪地嬰兒,用根莖死死地纏住那道意誌,將其體內所蘊含的能量,一點一滴的吸收煉化。
“不愧是上古時代溝通天人兩界的神樹,隻是幼苗就有這般莫大威能。”易雲目光沉沉,思緒被拉迴百年之前。
當年中土各派派遣門中精銳,前往安南尋找傳說中的建木碎片。
在一處被封印的結界之中,易雲曾親眼見證過,神樹短暫複蘇後所展現出的無上威能,以眾生為養料,視性命如無物,便是高高在上的神明在其麵前也要俯首低眉。
因為它就是諸神力量的來源。
但好在易雲身懷克製對方的驚惶劍訣,再加上當時神樹剛剛複蘇,沒有吸收到足夠的養料,才被其艱難降服。
最初的一段時間裏,神樹的幼苗表現得非常抗拒,不斷試圖脫離易雲的掌控,而且對剝奪性命表現出極大的渴望。
經過多年的相處,不知是否因為受到易雲的影響,神樹幼苗的性子漸漸變得溫和起來,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會主動出手幫易雲化解危難。
等到神樹幼苗徹底煉化那道意誌,易雲伸手一招,神樹幼苗化作一抹綠光自動飛了迴來。
此間事了易雲按照木姓修士留下來的信息,連日間輾轉於中土各處,終於將剩餘的血魂珠全部集齊,算上先前埋在柳樹下的幾顆,加在一起不多不少共計三十六顆。
隨後易雲將血魂珠帶迴宗內,經過一番仔細計較,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決定在所統治的疆域內建造廟宇。
通過收集天地境內生民的信仰之力,助血魂珠裏麵的靈魂得到解脫。
不過向來修建神廟必須要有需要祭祀的主神,因為沒有主神百姓便沒有祭拜的對象。
-------------------------------------
易雲反複思量始終想不好到底該選誰作為主神,當下中土所流傳的神譜記載的神明,幾乎都是一些來路不正的偽神。
隻有祭拜被世人所認可的‘正神’,才能將萬民心中的信仰念力凝聚起來,幫助血魂珠內的靈魂完成解脫。
洞府內一連思索了數日,易雲的書案前多了一幅畫軸,畫中的主人公身負黑色劍匣,側身坐在麒麟背上,觀其模樣乃是一個頭戴木簪的青年道人。
但見道人劍眉入鬢,眉眼之間極具英武之氣,無論是神態,還是氣質,皆與易雲一般無二。
易雲目光不停在畫軸上掃過,既然尋不到合適的正神,索性就造一個神來。
隻要自己心中無愧又何懼外人非議。
更何況,這些年出自轉輪道宗的眾多弟子,在易雲的教導下,四處降妖除魔,施醫布藥,庇佑一方生靈,這種不求迴報的行為,與神明又有什麽分別。
即便易雲不刻意為之,世俗之中也早有民眾,自發地為其建立廟宇塑造金身,而且數量也在與日俱增。
此番由轉輪道宗親自出麵建造廟宇,一來是便於收集香火願力,二來則是避免有人渾水摸魚,打著易雲的名號,做出危害百姓的事情。
隨著一道法旨傳下,整個轉輪道宗開始迅速運作起來,一座又一座雄偉的廟宇建立起來,同時由易雲親自出手煉製,封有血魂珠的劍仙法相,被一一放置在廟宇之中。
世俗之中聽聞此事的凡人,如潮水一般蜂擁而至,紛紛前往廟宇之中燒香祈願。
且由於血魂珠的緣故,前來祭祀的民眾所求之事,如祛病消災,祈福送子,驅鬼鎮邪,盡皆應驗,久而久之民眾的信仰之心越發堅定,並給易雲上了許多尊號,如蕩魔祖師,送子天王,元靈劍仙等。
至於易雲本人對此表現得極為淡定,因為他知道那些不過都是一些虛名。
在這之後,一晃又過了幾十年,一宗玄奇之事經過不斷發酵,最終傳到了易雲的耳朵裏。
自從廟宇建造完成之後,轉輪道宗所統治的疆域,許多世俗王朝的人口在幾十年時間裏足足翻了幾番,而且新出生的孩子當中,有不少擁有極高的修行資質。
對於此事易雲心中跟明鏡似的,為了隱瞞真相他並未出麵做出解釋,隻是寬慰門下弟子無需放在心上,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即可。
此後又過去百年時間,易雲從閉關中蘇醒過來,第一時間他便元神出竅,半日之內遍遊域內數十國。
經過他的觀察自己所統治的疆域,總體上還算太平,並無妖魔活動的跡象,國與國之間雖偶有摩擦,但也隻是小規模局部衝突,尚在可以控製的範圍內。
接下來他又來到劍仙廟,發現封印在自己法相內部的血魂珠,已經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顆顆如烈火升騰般的光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