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開山令
凡人修仙,從擁有天靈根開始 作者:北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求求你們,我們已經把知道的東西都說出來了,萬望能夠留我等一條狗命,就算是廢掉修為,做牛做馬,也絕無怨言。”
剩下的幾名魔道散修跪在地上不停地叩著響頭,即使頭破血流,也不敢停下來。
就在剛才,他們還是高高在上的仙人,視凡人如草芥,如芻狗,談笑間割人頭顱,斷人四肢,茹毛飲血,似未開智的野獸。
如今身為階下之囚,性命全在他人一念之間,內心惶恐難安,已然不能自已。
魏琸看向易雲,見對方臉上古井無波,心中立刻知曉其中意味,當即也不廢話,上前一連拍出數掌,以他築基後期的修為,那些人根本沒有招架和還手的餘力,登時口吐鮮血,神魂寂滅,死在當場。
另外一邊,蘇沐進到另外一座堡壘,發現數十名民團的團丁,如待宰的羔羊一般,蹲在漆黑的角落裏瑟瑟發抖。
而困住他們僅僅隻是一扇木門。
“求求仙人老爺不要殺我們,我們都是普通的農戶,家裏上有老下有小,我們若是死了,全家人都會跟著餓死。”
此時蘇沐站在門前,身後是明亮的天光,那些團丁被光刺的睜不開眼睛,還以為是那些魔道散修來取他們性命,一個個嚇得趴在地上哇哇大叫。
“你們這群家夥,平日裏讓你們苦練武藝不肯,遇到危難隻會像個孩子般哇哇大哭,真是羞死個人。”蘇沐在打開木門後,怒聲斥責了一句,隨即轉身離去。
-------------------------------------
傍晚時分,幸免於難的團丁迴到家中,但與家人們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雖然在那些魔道散修眼中,他們隻不過是外形長得像人的羔羊罷了。
可是在一家老小眼中,他們卻是天是地,他們當中有的為人父,也有的為人子。
或許世界很大,很遼闊,但在家人眼中,他們就是全部。
隻不過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對於那些失去頂梁柱的人家而言,黑夜太漫長了。戈壁灘上的風沙很大,卻依舊難以掩蓋徹夜的哭聲。
窗外寒風唿嘯著,案幾上油燈靜靜地燃燒,發出橘黃色的光芒,易雲盤腿在土炕上,望著浸在燈油裏的棉芯怔怔出神。
在其身旁的魏琸則是坐臥難安,話都到了嘴邊,卻又強忍著沒有說出口。
因為他知道自己師父的個性向來說一不二。對方若是不願意,就算是說破天去,也斷然行不通。
而讓師徒二人如此猶豫不決的,全因一則石破天驚的大消息。
根據那些魔道散修的敘述,為了將魔道勢力徹底連根拔起,在中土道門的授命下,正氣道盟做了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決定——那就是一連頒布了十二道開山令。
不同於其他獎賞,開山令既不是什麽強大的法寶,也不是什麽厲害的功法,而是一種特殊的憑信。
隻要擁有了開山令,就相當於擁有了開宗立派的資格。
不同於一些散修建立的小型門派,通過開山令建立的門派,有機會得到中土道門的扶持,並成為其下屬宗門受到庇護。不過相應的也要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是奉其為上宗,隨時聽候差遣。
要知道,在正邪大戰之前,通過開山令建立的門派僅有六個,其中包括現存的留仙派,黃龍穀,靈劍宗,玉鼎門,以及覆滅的曲靈山,千機門。
這六個門派各自雄踞一方,統治整個安南長達上千年,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此次中土道門一連頒布十二道開山令,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會有十二個宗門,與留仙派,黃龍穀,靈劍宗,玉鼎門共同統治安南大地。
-------------------------------------
最終魏琸還是按捺不住,開口說道:“師父,我知道你長久以來的願望,就是遵從師祖的遺願重建金烏派。”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您怎麽變得如此猶豫不決,這根本不像您的性格。”
麵對魏琸的質疑,易雲用手指捏起一根竹簽,挑了挑燈盞裏的燈芯,目光深沉如水。
“這裏麵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難道這消息是假的不成?”魏琸猛地一驚。
“消息是真的,但是事情遠比你想的要複雜。”易雲忽地坐直了身子,正色道:“正氣道盟表麵上頒布了十二道開山令,實際上能夠流到外麵的少之又少。單以正氣道盟來說,其內部各大家族,以及修真門派,如已經覆滅的曲靈山,千機門,還有臨川王,謝這樣世家望族,無不對其虎視眈眈。”
“此外,作為真正幕後操控者的中土道門,他們會真的放心把整個安南大地的控製權交給外人麽?再者就是南疆魔道門派,他們真的會甘心就此退走麽?他們難道不會像中土道門一樣扶持勢力,以期卷土重來。”
“在你眼裏這是十二道開山令,在我眼裏它們更像是十二道催命符。我本以為這場戰爭將要就此結束,如今看來黎明前的黑夜還很漫長。”
易雲的話像是一桶冰涼刺骨的冷水,瞬間把魏琸從開宗立派的幻想中拉迴了現實。
開宗立派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而是武力,物力,人力,智力多方麵,全方位的較量。
那些世家望族積累了上千年,擁有屬於自己的領地,族中高手輩出,占盡地利人和。如今恰逢天時三者俱備,為得到開山令,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相較之下,自己一行人,雖逢天時卻無地利與人和,如何與那些勢力去爭。
“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麽?不爭上一爭。”魏琸還是心有不甘。
這十二道開山令,一旦盡數落入他人之手,那也就意味著安南大地,再無自己這些人的立身之地。
易雲再次開口,目光灼灼地說道:“恰恰相反我們不僅要爭,而且還要爭得正大光明,要爭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隻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時機的到來?”
魏琸晃了晃神,立刻明白了易雲話中的意思,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因為他十分清楚師父口中所說的那個時機究竟是什麽。
-------------------------------------
剩下的幾名魔道散修跪在地上不停地叩著響頭,即使頭破血流,也不敢停下來。
就在剛才,他們還是高高在上的仙人,視凡人如草芥,如芻狗,談笑間割人頭顱,斷人四肢,茹毛飲血,似未開智的野獸。
如今身為階下之囚,性命全在他人一念之間,內心惶恐難安,已然不能自已。
魏琸看向易雲,見對方臉上古井無波,心中立刻知曉其中意味,當即也不廢話,上前一連拍出數掌,以他築基後期的修為,那些人根本沒有招架和還手的餘力,登時口吐鮮血,神魂寂滅,死在當場。
另外一邊,蘇沐進到另外一座堡壘,發現數十名民團的團丁,如待宰的羔羊一般,蹲在漆黑的角落裏瑟瑟發抖。
而困住他們僅僅隻是一扇木門。
“求求仙人老爺不要殺我們,我們都是普通的農戶,家裏上有老下有小,我們若是死了,全家人都會跟著餓死。”
此時蘇沐站在門前,身後是明亮的天光,那些團丁被光刺的睜不開眼睛,還以為是那些魔道散修來取他們性命,一個個嚇得趴在地上哇哇大叫。
“你們這群家夥,平日裏讓你們苦練武藝不肯,遇到危難隻會像個孩子般哇哇大哭,真是羞死個人。”蘇沐在打開木門後,怒聲斥責了一句,隨即轉身離去。
-------------------------------------
傍晚時分,幸免於難的團丁迴到家中,但與家人們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雖然在那些魔道散修眼中,他們隻不過是外形長得像人的羔羊罷了。
可是在一家老小眼中,他們卻是天是地,他們當中有的為人父,也有的為人子。
或許世界很大,很遼闊,但在家人眼中,他們就是全部。
隻不過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對於那些失去頂梁柱的人家而言,黑夜太漫長了。戈壁灘上的風沙很大,卻依舊難以掩蓋徹夜的哭聲。
窗外寒風唿嘯著,案幾上油燈靜靜地燃燒,發出橘黃色的光芒,易雲盤腿在土炕上,望著浸在燈油裏的棉芯怔怔出神。
在其身旁的魏琸則是坐臥難安,話都到了嘴邊,卻又強忍著沒有說出口。
因為他知道自己師父的個性向來說一不二。對方若是不願意,就算是說破天去,也斷然行不通。
而讓師徒二人如此猶豫不決的,全因一則石破天驚的大消息。
根據那些魔道散修的敘述,為了將魔道勢力徹底連根拔起,在中土道門的授命下,正氣道盟做了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決定——那就是一連頒布了十二道開山令。
不同於其他獎賞,開山令既不是什麽強大的法寶,也不是什麽厲害的功法,而是一種特殊的憑信。
隻要擁有了開山令,就相當於擁有了開宗立派的資格。
不同於一些散修建立的小型門派,通過開山令建立的門派,有機會得到中土道門的扶持,並成為其下屬宗門受到庇護。不過相應的也要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是奉其為上宗,隨時聽候差遣。
要知道,在正邪大戰之前,通過開山令建立的門派僅有六個,其中包括現存的留仙派,黃龍穀,靈劍宗,玉鼎門,以及覆滅的曲靈山,千機門。
這六個門派各自雄踞一方,統治整個安南長達上千年,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此次中土道門一連頒布十二道開山令,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會有十二個宗門,與留仙派,黃龍穀,靈劍宗,玉鼎門共同統治安南大地。
-------------------------------------
最終魏琸還是按捺不住,開口說道:“師父,我知道你長久以來的願望,就是遵從師祖的遺願重建金烏派。”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您怎麽變得如此猶豫不決,這根本不像您的性格。”
麵對魏琸的質疑,易雲用手指捏起一根竹簽,挑了挑燈盞裏的燈芯,目光深沉如水。
“這裏麵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難道這消息是假的不成?”魏琸猛地一驚。
“消息是真的,但是事情遠比你想的要複雜。”易雲忽地坐直了身子,正色道:“正氣道盟表麵上頒布了十二道開山令,實際上能夠流到外麵的少之又少。單以正氣道盟來說,其內部各大家族,以及修真門派,如已經覆滅的曲靈山,千機門,還有臨川王,謝這樣世家望族,無不對其虎視眈眈。”
“此外,作為真正幕後操控者的中土道門,他們會真的放心把整個安南大地的控製權交給外人麽?再者就是南疆魔道門派,他們真的會甘心就此退走麽?他們難道不會像中土道門一樣扶持勢力,以期卷土重來。”
“在你眼裏這是十二道開山令,在我眼裏它們更像是十二道催命符。我本以為這場戰爭將要就此結束,如今看來黎明前的黑夜還很漫長。”
易雲的話像是一桶冰涼刺骨的冷水,瞬間把魏琸從開宗立派的幻想中拉迴了現實。
開宗立派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而是武力,物力,人力,智力多方麵,全方位的較量。
那些世家望族積累了上千年,擁有屬於自己的領地,族中高手輩出,占盡地利人和。如今恰逢天時三者俱備,為得到開山令,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相較之下,自己一行人,雖逢天時卻無地利與人和,如何與那些勢力去爭。
“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麽?不爭上一爭。”魏琸還是心有不甘。
這十二道開山令,一旦盡數落入他人之手,那也就意味著安南大地,再無自己這些人的立身之地。
易雲再次開口,目光灼灼地說道:“恰恰相反我們不僅要爭,而且還要爭得正大光明,要爭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隻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時機的到來?”
魏琸晃了晃神,立刻明白了易雲話中的意思,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因為他十分清楚師父口中所說的那個時機究竟是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