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出竅
凡人修仙,從擁有天靈根開始 作者:北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上古以來,後世生有靈根之人,便可以通過各種奇妙法門,吸收煉化靈氣,化為自身法力,以求長生之道。
但這世界上永遠不會少的,就是一些奇思妙想之人。
他們另辟蹊徑,創造出一些完全不同的修煉法門,借此向長生之門發起挑戰。
極陰魔道,又稱極陰魔宗,屬南荒天魔六道之一,傳承久遠,已不下數萬年。
其創派祖師一介肉體凡胎,卻靠著卓越的才華與智慧,鑽研出一套亙古罕見的神魂修煉法門,最終練成鬼仙之體,成功飛仙。
由其所開創的秘術,也被其後人發揚光大,在南荒自成一派。
為了紀念這位老祖的豐功偉績,後世子孫尊其為“極陰祖師”,並立下神道身,日夜祭拜,香火不絕。
極陰魔宗的傳承,全都記錄一件名曰“鬼仙驚世書”的至寶之中,並藏於極陰祖師的神道身內部。
鬼仙驚世書所記載的修煉法門,與中土各派的修真法門截然不同。
中土各派的修真法門,無論形式如何變化,但其內核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秉持天地間浩然正氣,不斷洗練神魂,最後讓純陰的神魂,化作千災不滅,萬劫不毀的陽神。
可以這樣說,修仙實際上修的就是陽神。
隻有練成陽神,才有可能成為神仙。
如練氣,築基,結丹,元嬰四大境界,其本質上,都是為了修煉陽神,在做準備。
隻有到了化神境界,修士將神魂與元嬰融為一體,化作元神,那才是真正的鯉躍龍門,蛟龍入海。
-------------------------------------
而鬼仙驚世書所記載的法門,則完全背道而馳。
書上的法門,要求修煉者舍棄肉身,通過吞噬活人生魂,提升自身的神魂之力。
其核心理念,是想要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讓修煉者的神魂由至陰轉為至陽。
最終練成陽神,成就神仙大道。
但是,這種修煉法門,一來風險極高,二來過於陰損,不被世人認可,所以修煉此法之人,遠比其他修士要艱辛的多。
易雲從黑色骨簡上得到所得到的四種神魂秘術,皆來自鬼仙驚世書。
其中脫殼術,能夠讓修煉者的神魂,借助天地之間的玄陰之氣,離體遊蕩。
斬魂術,能讓修煉者的神魂,化作手持冥火長矛的夜叉鬼神,專門克製各種陰祟。
附體術能夠將神魂附著在各種動物或人的軀殼之中,驅使對方行動。
當中最為奇妙的當屬血魂術。
前三者,都是對神魂力量的一種應用。而後者則是滋養強壯神魂的秘術。
-------------------------------------
在礦井下麵,闖蕩了一陣子,易雲始終沒有找到他所需要的礦石。
當日在古城遇到的那名怪人曾直言,如果有幸得到那種礦石,通過黑沙暴迴到原來世界的機會,也會更大一些。
易雲不想留在這裏。
在這個沒有靈氣的世界,即使擁有再頂尖的天賦,也是徒勞。
他會在時間的消磨下,慢慢老去,直至死亡。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所以,他要想盡辦法,放手一搏。
易雲囑咐好少女,讓其在身旁守護,自己則是盤腿坐在原地,默默運轉脫殼術。
陰暗的山洞中,一陣刺骨的陰風刮過,易雲的神魂,便離開了身體。
被風一吹,少女渾身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隨後連忙振作精神,持劍守護在易雲的軀殼前麵。
看著小心翼翼的少女,還有盤腿而坐的自己,易雲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帶起一陣陰風,開始在地下穿梭起來。
在神魂狀態下,易雲的觀測視野,變得更加廣闊。
再加上,神魂無形無質,可以任意穿梭其中。
方圓十裏之內,所有的地質情況,一覽無餘。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活動範圍受限。
畢竟,使用脫殼術的離體遊蕩,與化神期的元神出竅,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使用脫殼術限製頗多。
首先,便是神魂離體存在時間限製,最多不超過半個時辰。如果沒有及時歸竅,神魂就會受損。
其次,神魂出竅之時,必須有人守護在肉身旁邊,一旦肉身損壞,神魂會立刻渙散。
最後,神魂不能離本體太遠,一旦失去與肉身的感應,便會墮入迷霧之中,尋不到來時的路。
相較之下,脫殼術隻是投機取巧的小把戲,元神出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神通。
-------------------------------------
前前後後,尋覓了將近半個時辰,易雲不得不神魂歸竅。
這一次他無功而返。
接下來的日子,易雲時不時就會出神夜遊,以整個礦井為中心,方圓數百裏的地方,都被他探索了一遍,卻始終沒有找到怪人口中的那種礦石。
不過這些日子倒也不是沒有收獲。
在神魂出竅的過程中,易雲得到了不少歲星之精,加起來累計將近上百塊。
如果全部都吸收完的話,肉身之力將要提升到何種程度,就連他自己也不敢想象。
但是,易雲並沒有急於將這些晶石煉化吸收。
因為現在他麵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隨著神魂出竅的次數增加,他的身體漸漸出現,頭重腳輕,肢體嚴重不協調的問題。
很多需要精度和控製力的武功招式,都無法使用。
再加上,他現在的肉身之力足足近萬斤,非常容易在不經意間對身旁的人,造成傷害。
在洞中枯坐了三天三夜,易雲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悟透了其中的關節。
自己之所以會出現如今的問題,多半是因為近來經常出竅,導致神魂離開身體的時間太長,以至於歸竅後無法靈肉合一。
這也是修煉此術不可避免,會出現的問題。
而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隻有盡可能減少出竅次數,最好不出竅。
易雲忽然意識到,這些旁門左道的伎倆,確實存在很嚴重的副作用。
今後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少用為妙。
在洞中又修養了數日,那種出竅後帶來強烈的不適感,終於消失不見。
二人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摩崖礦區,去別處碰碰
但這世界上永遠不會少的,就是一些奇思妙想之人。
他們另辟蹊徑,創造出一些完全不同的修煉法門,借此向長生之門發起挑戰。
極陰魔道,又稱極陰魔宗,屬南荒天魔六道之一,傳承久遠,已不下數萬年。
其創派祖師一介肉體凡胎,卻靠著卓越的才華與智慧,鑽研出一套亙古罕見的神魂修煉法門,最終練成鬼仙之體,成功飛仙。
由其所開創的秘術,也被其後人發揚光大,在南荒自成一派。
為了紀念這位老祖的豐功偉績,後世子孫尊其為“極陰祖師”,並立下神道身,日夜祭拜,香火不絕。
極陰魔宗的傳承,全都記錄一件名曰“鬼仙驚世書”的至寶之中,並藏於極陰祖師的神道身內部。
鬼仙驚世書所記載的修煉法門,與中土各派的修真法門截然不同。
中土各派的修真法門,無論形式如何變化,但其內核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秉持天地間浩然正氣,不斷洗練神魂,最後讓純陰的神魂,化作千災不滅,萬劫不毀的陽神。
可以這樣說,修仙實際上修的就是陽神。
隻有練成陽神,才有可能成為神仙。
如練氣,築基,結丹,元嬰四大境界,其本質上,都是為了修煉陽神,在做準備。
隻有到了化神境界,修士將神魂與元嬰融為一體,化作元神,那才是真正的鯉躍龍門,蛟龍入海。
-------------------------------------
而鬼仙驚世書所記載的法門,則完全背道而馳。
書上的法門,要求修煉者舍棄肉身,通過吞噬活人生魂,提升自身的神魂之力。
其核心理念,是想要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讓修煉者的神魂由至陰轉為至陽。
最終練成陽神,成就神仙大道。
但是,這種修煉法門,一來風險極高,二來過於陰損,不被世人認可,所以修煉此法之人,遠比其他修士要艱辛的多。
易雲從黑色骨簡上得到所得到的四種神魂秘術,皆來自鬼仙驚世書。
其中脫殼術,能夠讓修煉者的神魂,借助天地之間的玄陰之氣,離體遊蕩。
斬魂術,能讓修煉者的神魂,化作手持冥火長矛的夜叉鬼神,專門克製各種陰祟。
附體術能夠將神魂附著在各種動物或人的軀殼之中,驅使對方行動。
當中最為奇妙的當屬血魂術。
前三者,都是對神魂力量的一種應用。而後者則是滋養強壯神魂的秘術。
-------------------------------------
在礦井下麵,闖蕩了一陣子,易雲始終沒有找到他所需要的礦石。
當日在古城遇到的那名怪人曾直言,如果有幸得到那種礦石,通過黑沙暴迴到原來世界的機會,也會更大一些。
易雲不想留在這裏。
在這個沒有靈氣的世界,即使擁有再頂尖的天賦,也是徒勞。
他會在時間的消磨下,慢慢老去,直至死亡。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所以,他要想盡辦法,放手一搏。
易雲囑咐好少女,讓其在身旁守護,自己則是盤腿坐在原地,默默運轉脫殼術。
陰暗的山洞中,一陣刺骨的陰風刮過,易雲的神魂,便離開了身體。
被風一吹,少女渾身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隨後連忙振作精神,持劍守護在易雲的軀殼前麵。
看著小心翼翼的少女,還有盤腿而坐的自己,易雲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帶起一陣陰風,開始在地下穿梭起來。
在神魂狀態下,易雲的觀測視野,變得更加廣闊。
再加上,神魂無形無質,可以任意穿梭其中。
方圓十裏之內,所有的地質情況,一覽無餘。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活動範圍受限。
畢竟,使用脫殼術的離體遊蕩,與化神期的元神出竅,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使用脫殼術限製頗多。
首先,便是神魂離體存在時間限製,最多不超過半個時辰。如果沒有及時歸竅,神魂就會受損。
其次,神魂出竅之時,必須有人守護在肉身旁邊,一旦肉身損壞,神魂會立刻渙散。
最後,神魂不能離本體太遠,一旦失去與肉身的感應,便會墮入迷霧之中,尋不到來時的路。
相較之下,脫殼術隻是投機取巧的小把戲,元神出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神通。
-------------------------------------
前前後後,尋覓了將近半個時辰,易雲不得不神魂歸竅。
這一次他無功而返。
接下來的日子,易雲時不時就會出神夜遊,以整個礦井為中心,方圓數百裏的地方,都被他探索了一遍,卻始終沒有找到怪人口中的那種礦石。
不過這些日子倒也不是沒有收獲。
在神魂出竅的過程中,易雲得到了不少歲星之精,加起來累計將近上百塊。
如果全部都吸收完的話,肉身之力將要提升到何種程度,就連他自己也不敢想象。
但是,易雲並沒有急於將這些晶石煉化吸收。
因為現在他麵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隨著神魂出竅的次數增加,他的身體漸漸出現,頭重腳輕,肢體嚴重不協調的問題。
很多需要精度和控製力的武功招式,都無法使用。
再加上,他現在的肉身之力足足近萬斤,非常容易在不經意間對身旁的人,造成傷害。
在洞中枯坐了三天三夜,易雲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悟透了其中的關節。
自己之所以會出現如今的問題,多半是因為近來經常出竅,導致神魂離開身體的時間太長,以至於歸竅後無法靈肉合一。
這也是修煉此術不可避免,會出現的問題。
而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隻有盡可能減少出竅次數,最好不出竅。
易雲忽然意識到,這些旁門左道的伎倆,確實存在很嚴重的副作用。
今後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少用為妙。
在洞中又修養了數日,那種出竅後帶來強烈的不適感,終於消失不見。
二人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摩崖礦區,去別處碰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