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指點迷津
凡人修仙,從擁有天靈根開始 作者:北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人迴到樹下。
易雲邁步上前,說道:“徒弟不才,敗在師兄手下。”
符伯陽問道:“你可知道你敗在哪裏?”
易雲道:“徒弟敗在技不如人。”
符伯陽搖了搖頭,“並非如此。”
“還請師父指點迷津。”易雲躬身拜道。
符伯陽見狀欣慰的笑了笑。
他笑,是因為沒有想到,易雲在輸了之後,並未感到氣餒,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怨氣。
想當年呂家祖先,他的那位師兄,同樣的天縱之資,但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以致被奸人所害。
他之所以安排這場較量,就是想看一看,這位徒弟的心性,到底如何。
另外,這也是公孫老祖的囑咐,讓他適當地敲打敲打對方,必要時及時糾正。
“你敗在兩點,首先,你敗在所學雜而不精上。剛才在鬥法時,你將五行法術,幾乎使了個遍,可卻都隻是皮毛而已。”
“你師兄主修金係功法,與你交手,隻用了一門煉鐵術,就把你逼的狼狽不堪。何故?”
易雲再拜道。
“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符伯陽道:“人的精力終究有限,修士也不例外。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目標。就要有所取舍。”
“你的師姐,師兄們,都是主修單一屬性的功法。隻有將一門功法修煉到極致,才能有所領悟。”
“就以你二師兄為例,他主修金係功法,金精之氣最善攻伐,可是他卻在攻伐的基礎上,悟出了變化之道。”
“即使你在屬性上克製他,但是他仗著極致的變化之道,同樣能壓製你。”
易雲聽後,心中豁然開朗。
一直以來,他都陷入一個誤區。
那就是,他認為法術練得越多越好。
從五行生克關係出發,的確如此。
隻是他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這樣一來,他身為火係天靈根優勢,根本無法得到發揮。
修行應該揚長避短才對!
“至於另外一點,那就是你心存猶豫,不懂機變之道。因為與同門師兄交手,你便放下了心中的戒備,以至於麵對突然間的發難,根本來不及反應。”
符伯陽的目光從四人身上掃過,“你們雖然師出同門,但是都要給我記住。”
“這世上,隻有一個人不會騙你,那就是你自己。師父也好,師兄也罷,都隻是外人。過分輕信他人,隻有死路一條。”
四人聞言,互相對視後,難免有些尷尬。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讓你同門手足相殘。而是讓你們時刻提起精神,不要被假象蒙蔽了雙眼。”
“多謝師父教誨!我等記下了。”四人齊聲說道。
“我這裏有一卷法術,你且收下,希望你可借此領悟一二。”
符伯陽大袖一揮,一卷竹簡輕輕落在易雲的手中。
隻見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彩戲法。
打開一看,竟然是些走江湖的戲法師,使用的火焰把戲。
易雲不經心生疑問。
符伯陽卻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話音一轉,道:“我今日叫你們來,並不單單是為了指點你們修行。”
“而是,幾位老祖決定重天狼山試煉。過幾日,各派會派長老,還有弟子前來議事。”
“到時,我們白靈山也需要出人出力。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
在下山的途中,易雲忍不住向謝靈兒問道。
“師姐,師父口中的天狼山試煉,到底是什麽?”
謝靈兒道:“天狼山試煉,我也是聽一些年長的師兄師姐說起過。”
“據說已經有幾百年沒有開啟過了。”
“傳聞,上古時代,曾經爆發過一場仙魔之戰,那場戰爭,許多高階修士紛紛隕落,連帶著他們的法寶,還有所學的神通秘術,也都遺留在了戰場上。”
“而天狼山就是其中一處戰場遺跡。”
易雲有些驚訝,“還有這種好去處?”
謝靈兒白了他一眼,“你還真是喜歡做白日夢,那裏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
“怎麽個說法?”易雲不解。
謝靈兒道:“我聽人說,遺跡裏麵不僅有高階修士留下來的各種寶物,還有許多封印下來的魔怪,實力最高的甚至達到了元嬰期。”
“運氣好的人,或許能夠得到一兩件法寶,運氣不好的,就隻能成為魔怪口中的糧食。”
易雲沉默不語,心想,果然機遇與風險並存。
“那參加試煉有什麽要求?”
謝靈兒目光凝視了一下易雲,問道:“你想去?”
易雲打了個哈哈,道:“我隻是問問而已。”
“我勸你還是好好在山上待著吧。能夠參加試煉的,隻有練氣後期弟子,我們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為什麽?”易雲大為不解。
謝靈兒悄聲道:“實話告訴你吧。遺跡裏麵的魔怪,感覺十分敏銳。它們能夠根據進入遺跡修士的修為高低,決定是否蘇醒。”
“築基期修士進去,會引起一些高等級魔怪的注意。不僅自身安危難以保證,同時還會威脅到,那些練氣期弟子的性命。”
“因此幾位老祖明令禁止,門下築基期弟子私自進入遺跡。”
聽對方這樣一說,易雲這才弄清個中緣由,心道:“這樣就有些可惜了。”
-------------------------------------
易雲迴到洞府之後,取出記載火焰戲法的竹簡,便開始參悟。
正如符伯陽所說,他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這也不禁讓易雲想起,修仙界一直流傳著的一種說法。
那就是,一個修士要是想修道有成,就必須集齊四樣法寶,即財侶法地。
其中侶指的便是同修,道友,即能夠為你提供幫助之人。
對於易雲來說,一位結丹修士的指點,是非常有重要且有意義的。
如果沒有對方的指點,他到現在還在一條錯誤的路上走著。
俗話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隻有選對了路,才能走得更遠。
易雲邁步上前,說道:“徒弟不才,敗在師兄手下。”
符伯陽問道:“你可知道你敗在哪裏?”
易雲道:“徒弟敗在技不如人。”
符伯陽搖了搖頭,“並非如此。”
“還請師父指點迷津。”易雲躬身拜道。
符伯陽見狀欣慰的笑了笑。
他笑,是因為沒有想到,易雲在輸了之後,並未感到氣餒,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怨氣。
想當年呂家祖先,他的那位師兄,同樣的天縱之資,但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以致被奸人所害。
他之所以安排這場較量,就是想看一看,這位徒弟的心性,到底如何。
另外,這也是公孫老祖的囑咐,讓他適當地敲打敲打對方,必要時及時糾正。
“你敗在兩點,首先,你敗在所學雜而不精上。剛才在鬥法時,你將五行法術,幾乎使了個遍,可卻都隻是皮毛而已。”
“你師兄主修金係功法,與你交手,隻用了一門煉鐵術,就把你逼的狼狽不堪。何故?”
易雲再拜道。
“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符伯陽道:“人的精力終究有限,修士也不例外。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目標。就要有所取舍。”
“你的師姐,師兄們,都是主修單一屬性的功法。隻有將一門功法修煉到極致,才能有所領悟。”
“就以你二師兄為例,他主修金係功法,金精之氣最善攻伐,可是他卻在攻伐的基礎上,悟出了變化之道。”
“即使你在屬性上克製他,但是他仗著極致的變化之道,同樣能壓製你。”
易雲聽後,心中豁然開朗。
一直以來,他都陷入一個誤區。
那就是,他認為法術練得越多越好。
從五行生克關係出發,的確如此。
隻是他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這樣一來,他身為火係天靈根優勢,根本無法得到發揮。
修行應該揚長避短才對!
“至於另外一點,那就是你心存猶豫,不懂機變之道。因為與同門師兄交手,你便放下了心中的戒備,以至於麵對突然間的發難,根本來不及反應。”
符伯陽的目光從四人身上掃過,“你們雖然師出同門,但是都要給我記住。”
“這世上,隻有一個人不會騙你,那就是你自己。師父也好,師兄也罷,都隻是外人。過分輕信他人,隻有死路一條。”
四人聞言,互相對視後,難免有些尷尬。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讓你同門手足相殘。而是讓你們時刻提起精神,不要被假象蒙蔽了雙眼。”
“多謝師父教誨!我等記下了。”四人齊聲說道。
“我這裏有一卷法術,你且收下,希望你可借此領悟一二。”
符伯陽大袖一揮,一卷竹簡輕輕落在易雲的手中。
隻見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彩戲法。
打開一看,竟然是些走江湖的戲法師,使用的火焰把戲。
易雲不經心生疑問。
符伯陽卻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話音一轉,道:“我今日叫你們來,並不單單是為了指點你們修行。”
“而是,幾位老祖決定重天狼山試煉。過幾日,各派會派長老,還有弟子前來議事。”
“到時,我們白靈山也需要出人出力。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
在下山的途中,易雲忍不住向謝靈兒問道。
“師姐,師父口中的天狼山試煉,到底是什麽?”
謝靈兒道:“天狼山試煉,我也是聽一些年長的師兄師姐說起過。”
“據說已經有幾百年沒有開啟過了。”
“傳聞,上古時代,曾經爆發過一場仙魔之戰,那場戰爭,許多高階修士紛紛隕落,連帶著他們的法寶,還有所學的神通秘術,也都遺留在了戰場上。”
“而天狼山就是其中一處戰場遺跡。”
易雲有些驚訝,“還有這種好去處?”
謝靈兒白了他一眼,“你還真是喜歡做白日夢,那裏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
“怎麽個說法?”易雲不解。
謝靈兒道:“我聽人說,遺跡裏麵不僅有高階修士留下來的各種寶物,還有許多封印下來的魔怪,實力最高的甚至達到了元嬰期。”
“運氣好的人,或許能夠得到一兩件法寶,運氣不好的,就隻能成為魔怪口中的糧食。”
易雲沉默不語,心想,果然機遇與風險並存。
“那參加試煉有什麽要求?”
謝靈兒目光凝視了一下易雲,問道:“你想去?”
易雲打了個哈哈,道:“我隻是問問而已。”
“我勸你還是好好在山上待著吧。能夠參加試煉的,隻有練氣後期弟子,我們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為什麽?”易雲大為不解。
謝靈兒悄聲道:“實話告訴你吧。遺跡裏麵的魔怪,感覺十分敏銳。它們能夠根據進入遺跡修士的修為高低,決定是否蘇醒。”
“築基期修士進去,會引起一些高等級魔怪的注意。不僅自身安危難以保證,同時還會威脅到,那些練氣期弟子的性命。”
“因此幾位老祖明令禁止,門下築基期弟子私自進入遺跡。”
聽對方這樣一說,易雲這才弄清個中緣由,心道:“這樣就有些可惜了。”
-------------------------------------
易雲迴到洞府之後,取出記載火焰戲法的竹簡,便開始參悟。
正如符伯陽所說,他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這也不禁讓易雲想起,修仙界一直流傳著的一種說法。
那就是,一個修士要是想修道有成,就必須集齊四樣法寶,即財侶法地。
其中侶指的便是同修,道友,即能夠為你提供幫助之人。
對於易雲來說,一位結丹修士的指點,是非常有重要且有意義的。
如果沒有對方的指點,他到現在還在一條錯誤的路上走著。
俗話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隻有選對了路,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