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書院
凡人修仙,從擁有天靈根開始 作者:北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曆數日的舟車勞頓,賈家的車隊終於駛入一座比豐城還要富饒繁華的城池。
這是一座名叫元城的重鎮,是賈家的祖地,也是擔負著山陽國大宗藥材貿易的樞紐。
整個山陽國近九成的藥材交易,都由賈家一手把控。
聽人說,賈家的背後是山陽國的王室。
這也是他們能保持藥材行業霸主地位近百年的原因。
車隊進城後,易雲發現街道兩旁的商旅和路人,全都躲進巷子裏,從他們躲閃的目光中,不難猜出賈家往日的行徑。
當路人看到車隊後麵拉著少年的馬車後,紛紛搖頭歎息。
“真是怪了!”
易雲心中揣摩到,“按理說,賈太公的德行應該極好才對,這裏的百姓怎麽會如此畏懼他呢。”
見到這些人的表現,易雲不禁想起,在家鄉的時候,普通百姓見到土匪惡霸時,好像也是這種表情。
車隊行駛到一條岔路時,分為兩隊,其中賈太公所在的那一隊,繼續朝位於城中的賈府駛入,而易雲所在的車隊,則駛入一條悠長的巷子內。
在巷子的盡頭,是一座不知幾進幾出的大宅子,白色的高牆,綠色的瓦片,朱紅色的大門,門楣上書寫著‘鬆鶴書院’四個大字。
易雲等人下了馬車,在吳管家的指引下進了書院。
當進入書院後,立馬有七八個身穿灰藍色長衫的老者,推開中堂的大門,翹首立於屋簷之下。
吳管家介紹道:“這幾位是鬆鶴書院的教習,未來的三年,將由他們為你們傳授知識和技能。”
“其中最左邊的這位是負責教授詩詞經典的朱先生,在他旁邊的依次是負責教授醫理,藥理的孟先生,負責教授陶藝,燒製的周先生,負責教授珠算,數術的李先生,負責教授冶煉,鍛造的吳先生……”
“除了朱先生之外,你們可以在其餘幾位先生中任選一位,學習你們以後賴以生存的技能。”
一個少年試探性地問道:“難道沒有教武功的先生麽?我想學拳腳功夫。”
“哈哈!”
一聲悶雷似的笑聲傳來,隻見一個仿佛人熊般的身影,邁著步子走了過來。
即使隔著幾丈遠,易雲依舊能感到對方身上那股駭人的威勢。
這是武功練到極致,氣血生命強大的一種外在表現,也可以叫做氣勢。
在這種氣勢的壓迫下,武功弱小,或者信念不夠堅定的人,甚至連抬頭看對方的勇氣都沒有。
“練武你們就不用想了。你們的年齡太大了,根骨已經成型,就算練了也不會有什麽長進。你們就好好地讀書識字,學一門謀生的手藝吧。”
聽到來人這樣說,眾人未免有些喪氣。
他們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自然知道練好武功的意義。
在這個人命如螻蟻的年歲,隻有擁有一身強橫的武功才能自保。
吳管家上前說道:“這位是賈府的大總管——洪嶽,曾經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武功已經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你們要是能得到他些許的指點,便勝過常人許多。”
聽吳管家這樣一說,眾人心思又變得活泛起來。
易雲在一旁不動聲色,他的目光偷偷暼向那位武師,發現對方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微笑。
忽然,那人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一雙環眼迅速鎖定目標,卻見是一個身形單薄的少年,於是又變成那副處變不驚的模樣。
易雲額頭冷汗涔涔,心中暗罵了一聲,“這人好警覺,果然練武之人不是我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家夥可以度量的。”
吳管家一揮手,打斷眾人的遐想,“我先帶你們到住處去,從明天開始,你們便要在這裏待上三年的時間。”
“在這三年裏,你們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無事的時候,可以到城中各處走動走動。其餘時間,不能擅自離開書院,否則直接遣返原籍。”
“三年之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去處。”
在安排完這些事宜之後,吳管家帶領眾人,到書院深處的清竹園挑選住所。
清竹園,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種滿竹子的大園子,園子裏假山流水樣樣俱全,在園子的北側修築了一棟棟竹樓。
其中易雲單獨分到一棟清幽的竹樓,打開窗戶就能看見蓮池和竹林,風景格外怡人。
這一切當然離不開吳管家的照拂。
趁著四下無人,易雲再次向吳管家請教道:“敢問吳管家,這書院裏哪位先生的本事最高?”
吳管家得了易雲的好處,對待他自然比別人隨和了許多,於是笑著說道:“這書院裏每位先生都是貨真價實的,在各自領領域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人物。”
“但要說哪位本領最高,那首先要是洪大總管,他的武功已經躋身一流水準,整個山陽國都找不出幾個對手。”
“其次就是負責教授醫理,藥理的孟先生,他祖上是有名的神醫,到了他這一輩家道中落,才會淪落到書院教書,隻是這老頭有些頑固,想要從他身上學到真本事,怕是沒那麽簡單。”
“你若是真想學本事,不如和吳先生學習冶煉,鍛造技術,吳先生鍛造出來的刀劍可是我們山陽國一絕。許多武林人士都擠破頭想要得到。”
“多謝吳管家指點。”易雲再次拜謝。
等到吳管家離去,易雲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冶煉,鍛造這種差事太苦,太累,我這小身板加一起也沒三兩力氣。這東西不適合我。”
“至於醫理,藥理,雖然枯燥乏味,想要學有所成,不下一番苦工不可。但是迴報卻十分的豐厚。”
“我要有一身精湛的醫術,不說懸壺濟世,普度蒼生,至少也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易雲之所以會選擇醫術,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他七歲時的一段經曆。
那年,最疼愛他的二姐,因為不小心患上了傷寒,村裏的人怕被傳染,就讓父親把二姐拉進深山裏等死。
如果不這樣做,就把他們一家人都趕出村子。
那個時候,易雲還小,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些什麽。
隻是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見過二姐。
直到後來,他才弄清緣由,二姐被父母丟在了山中,再也沒能活著走出來。
每當想起這些事情,易雲心中就像是被刀割一樣難過。
平複了一下波瀾的心情,易雲開始打量起自己的住所。
看著床上一大堆雜亂的事物,易雲便感到一陣無奈。
他們挑選房間時,吳管家便命人把日常所需的各種物品都分發了下來。
其中包括一些洗漱用的毛巾,皂莢,木刷,精鹽,以及日常換洗的衣物。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包銀子,足足有二百兩之多,據說是太公賞給眾人,以作日常花銷。
易雲並沒有全部留作己用,而是取出一百兩贈予吳管家,算是答謝。
對方雖再三拒絕,但這世上沒有人和錢過不去,最後在易雲的勸說下總算“勉強”收下來。
這是一座名叫元城的重鎮,是賈家的祖地,也是擔負著山陽國大宗藥材貿易的樞紐。
整個山陽國近九成的藥材交易,都由賈家一手把控。
聽人說,賈家的背後是山陽國的王室。
這也是他們能保持藥材行業霸主地位近百年的原因。
車隊進城後,易雲發現街道兩旁的商旅和路人,全都躲進巷子裏,從他們躲閃的目光中,不難猜出賈家往日的行徑。
當路人看到車隊後麵拉著少年的馬車後,紛紛搖頭歎息。
“真是怪了!”
易雲心中揣摩到,“按理說,賈太公的德行應該極好才對,這裏的百姓怎麽會如此畏懼他呢。”
見到這些人的表現,易雲不禁想起,在家鄉的時候,普通百姓見到土匪惡霸時,好像也是這種表情。
車隊行駛到一條岔路時,分為兩隊,其中賈太公所在的那一隊,繼續朝位於城中的賈府駛入,而易雲所在的車隊,則駛入一條悠長的巷子內。
在巷子的盡頭,是一座不知幾進幾出的大宅子,白色的高牆,綠色的瓦片,朱紅色的大門,門楣上書寫著‘鬆鶴書院’四個大字。
易雲等人下了馬車,在吳管家的指引下進了書院。
當進入書院後,立馬有七八個身穿灰藍色長衫的老者,推開中堂的大門,翹首立於屋簷之下。
吳管家介紹道:“這幾位是鬆鶴書院的教習,未來的三年,將由他們為你們傳授知識和技能。”
“其中最左邊的這位是負責教授詩詞經典的朱先生,在他旁邊的依次是負責教授醫理,藥理的孟先生,負責教授陶藝,燒製的周先生,負責教授珠算,數術的李先生,負責教授冶煉,鍛造的吳先生……”
“除了朱先生之外,你們可以在其餘幾位先生中任選一位,學習你們以後賴以生存的技能。”
一個少年試探性地問道:“難道沒有教武功的先生麽?我想學拳腳功夫。”
“哈哈!”
一聲悶雷似的笑聲傳來,隻見一個仿佛人熊般的身影,邁著步子走了過來。
即使隔著幾丈遠,易雲依舊能感到對方身上那股駭人的威勢。
這是武功練到極致,氣血生命強大的一種外在表現,也可以叫做氣勢。
在這種氣勢的壓迫下,武功弱小,或者信念不夠堅定的人,甚至連抬頭看對方的勇氣都沒有。
“練武你們就不用想了。你們的年齡太大了,根骨已經成型,就算練了也不會有什麽長進。你們就好好地讀書識字,學一門謀生的手藝吧。”
聽到來人這樣說,眾人未免有些喪氣。
他們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自然知道練好武功的意義。
在這個人命如螻蟻的年歲,隻有擁有一身強橫的武功才能自保。
吳管家上前說道:“這位是賈府的大總管——洪嶽,曾經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武功已經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你們要是能得到他些許的指點,便勝過常人許多。”
聽吳管家這樣一說,眾人心思又變得活泛起來。
易雲在一旁不動聲色,他的目光偷偷暼向那位武師,發現對方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微笑。
忽然,那人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一雙環眼迅速鎖定目標,卻見是一個身形單薄的少年,於是又變成那副處變不驚的模樣。
易雲額頭冷汗涔涔,心中暗罵了一聲,“這人好警覺,果然練武之人不是我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家夥可以度量的。”
吳管家一揮手,打斷眾人的遐想,“我先帶你們到住處去,從明天開始,你們便要在這裏待上三年的時間。”
“在這三年裏,你們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無事的時候,可以到城中各處走動走動。其餘時間,不能擅自離開書院,否則直接遣返原籍。”
“三年之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去處。”
在安排完這些事宜之後,吳管家帶領眾人,到書院深處的清竹園挑選住所。
清竹園,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種滿竹子的大園子,園子裏假山流水樣樣俱全,在園子的北側修築了一棟棟竹樓。
其中易雲單獨分到一棟清幽的竹樓,打開窗戶就能看見蓮池和竹林,風景格外怡人。
這一切當然離不開吳管家的照拂。
趁著四下無人,易雲再次向吳管家請教道:“敢問吳管家,這書院裏哪位先生的本事最高?”
吳管家得了易雲的好處,對待他自然比別人隨和了許多,於是笑著說道:“這書院裏每位先生都是貨真價實的,在各自領領域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人物。”
“但要說哪位本領最高,那首先要是洪大總管,他的武功已經躋身一流水準,整個山陽國都找不出幾個對手。”
“其次就是負責教授醫理,藥理的孟先生,他祖上是有名的神醫,到了他這一輩家道中落,才會淪落到書院教書,隻是這老頭有些頑固,想要從他身上學到真本事,怕是沒那麽簡單。”
“你若是真想學本事,不如和吳先生學習冶煉,鍛造技術,吳先生鍛造出來的刀劍可是我們山陽國一絕。許多武林人士都擠破頭想要得到。”
“多謝吳管家指點。”易雲再次拜謝。
等到吳管家離去,易雲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冶煉,鍛造這種差事太苦,太累,我這小身板加一起也沒三兩力氣。這東西不適合我。”
“至於醫理,藥理,雖然枯燥乏味,想要學有所成,不下一番苦工不可。但是迴報卻十分的豐厚。”
“我要有一身精湛的醫術,不說懸壺濟世,普度蒼生,至少也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易雲之所以會選擇醫術,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他七歲時的一段經曆。
那年,最疼愛他的二姐,因為不小心患上了傷寒,村裏的人怕被傳染,就讓父親把二姐拉進深山裏等死。
如果不這樣做,就把他們一家人都趕出村子。
那個時候,易雲還小,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些什麽。
隻是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見過二姐。
直到後來,他才弄清緣由,二姐被父母丟在了山中,再也沒能活著走出來。
每當想起這些事情,易雲心中就像是被刀割一樣難過。
平複了一下波瀾的心情,易雲開始打量起自己的住所。
看著床上一大堆雜亂的事物,易雲便感到一陣無奈。
他們挑選房間時,吳管家便命人把日常所需的各種物品都分發了下來。
其中包括一些洗漱用的毛巾,皂莢,木刷,精鹽,以及日常換洗的衣物。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包銀子,足足有二百兩之多,據說是太公賞給眾人,以作日常花銷。
易雲並沒有全部留作己用,而是取出一百兩贈予吳管家,算是答謝。
對方雖再三拒絕,但這世上沒有人和錢過不去,最後在易雲的勸說下總算“勉強”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