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nba選秀在沒有張兆旭的情況下,安德裏亞-巴尼亞尼還是成為了狀元,亞特蘭大老鷹隊最後還是決定賭一把,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個被許多媒體稱為下一個王治郅的意大利新星。
就在nba選秀結束後,作為nba曆史上第一個狀元大熱門卻放棄參加nba選秀,轉身參加華夏hba選秀狀元張兆旭,自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人們廣大媒體爭相采訪的焦點。
麵對無數的質疑張兆旭沒有絲毫慌亂,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訴過來采訪自己的記者,世錦賽華夏與意大利的比賽上,他將和安德裏亞-巴尼亞尼一舉高下。
“這一個個都是野心勃勃啊,想和最強的夢之隊對抗首先你們要贏得本次世錦賽冠軍,別美國隊進入決賽你們半路被淘汰那就丟大人了。”
王菲教練看著有點膨脹的球員們及時的敲打一下,給這些人降降火氣。
世錦賽開始前,第二屆斯塔科維奇杯在華夏南京舉辦,這次斯塔科維奇杯被許多國家視為世錦賽前最為重要的熱身賽,即使沒有參賽的許多國家隊也都派人到現場觀看比賽,他們大部分人還是想借機看看本屆華夏隊的戰鬥力。
本次參加斯坦科維奇杯的國家有歐錦賽冠軍希臘隊,歐錦賽亞軍德國隊,歐錦賽季軍法國隊,美錦賽冠軍巴西隊,東道主亞錦賽冠軍華夏隊,大洋洲冠軍澳大利亞。
因為後麵要參加世錦賽,所以本次斯塔科維奇杯參賽國家都非常重視,全部派遣國家男籃一隊參加。
8月11日希臘68-60澳大利亞;華夏103-82德國
8月12日希臘68-73法國;德國76-75巴西
8月13日法國71-77澳大利亞;巴西88-118華夏
8月15日巴西74-86法國;華夏93-61澳大利亞;德國47-84希臘
4天三場比賽華夏隊小試牛刀以場均20+的淨勝分戰勝所有對手成為斯坦科維奇杯冠軍。
三場比賽中華夏男籃首發陣容為中鋒姚明,大前鋒王治郅,小前鋒易建聯,得分後衛高立明,組織控衛劉煒。
首發五人組中隻有易建聯出場時間超過了20分鍾,其他人4個人幾乎就是上場人熱熱身,高立明和王治郅更是沒有打過第四節,華夏隊僅憑一群輪轉和新秀就做到了橫掃整個聯賽。
唯一有一點波折就是最後一場華夏與澳大利亞的比賽。
這場比賽五大主力和往常一樣隻打了大半節比賽就拉開了比分,打出了16:6的優勢局。
五大主力下場後,華夏隊開始用張兆旭,周鵬,朱芳雨,徐詠,孫悅,陳江華,張慶鵬7人輪轉和澳大利亞隊打對攻。
然而澳大利亞隊球員球技一般但是小動作各個爐火純青,比賽時不斷用肢體對抗和下三濫的小動作惡心華夏球員,華夏隊的幾名年輕球員差點和澳大利亞球員動手。
半場比賽結束時澳大利亞憑借頑強的鬥誌還有惡心人不償命的小動作將兩隊分差縮小到7分,半場結束兩隊比分37:30.
前兩場比賽球隊輕鬆贏球讓球隊一些年輕球員感覺世界大賽不過如此,其他國家球員如同插標賣首一般。
球員有自信心是件好事,但是太過於自信那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
今天和澳大利亞的比賽,一群年輕氣盛心高氣傲的年輕球員在一節多的比賽裏完全被對手壓製,並且被對方搞的心煩意亂疲憊不堪。
王菲教練也樂的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名資深教練王菲很清楚球隊這些年輕人過去的發展太順了,他們需要一些迎頭痛擊沉澱一下。
也是因為如此在第二節的比賽裏王菲教練甚至很少派朱芳雨和張慶鵬上場,基本都是讓孫悅帶著4名小字輩球員和澳大利亞對拚,就是先讓這些年輕人多吃一點苦頭。
好在有孫悅在場上兜底華夏隊的進攻方麵不至於出現太大問題,防守端的華夏隊的幾位年輕球員被澳大利亞隊的老球痞們欺負的屬實不輕。
半場比賽結束王菲教練看著一個個坐在位置上不斷抱怨的年輕人笑了起來。
“怎麽了大天才們,對手就加強了那麽一點點對抗你們就受不了了,就這麽一點對抗都扛不住還想著將來打nba,贏世錦賽奧運會冠軍,你們是不是把職業籃球想的太簡單了。”
“不可否認你們每個人都是天才,你們每個人都是擊敗了無數同齡人才來到這個場地的,但是你們不要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們要學的還很多,下半場讓你們的前輩們教教你怎麽打強對抗籃球。”
王菲教練教訓完小球員們然後開始給五名主力球員布置任務。
下半場比賽開始,華夏隊五名nba超巨球員組成的首發陣容再次登場。
五名華夏首發球員上場後如同下山猛虎一般,衝入了披著狼皮的羊群之中,場上的攻防節奏瞬間進入了另外一個對抗節奏。
上半場澳大利亞隊引以為傲的小動作和強對抗在華夏隊首發陣容麵前完全失效了,華夏隊的首發球員以實際行動給年輕球員上了一課,讓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們見識一下什麽才是成年人的對抗。
澳大利亞的球員開始體驗上半場華夏年輕球員的憋屈感覺,他們運球都開始費勁,記不清有多少個迴合澳大利亞後場球員運球還沒過半場就被高立明劉煒易建聯包夾搶斷然後達成防守反擊。
哪怕運球過了半場球隊運轉也出現嚴重的滯澀,澳大利亞隊球員在噸位速度爆發技巧各個方麵都不如華夏球首發五人組,想進球實在是太難了。
世錦賽沒有防守三秒,姚明獨自鎮守站在籃下禁區,都不需要王治郅幫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治郅易建聯高立明三人身高臂長速度快防守意識強,在三分到禁區之間布起一道密不透風的防守線。
劉煒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憑借強壯的身體和敏銳的速度幹擾澳大利亞外線組織者,弄得澳大利亞隊根本無法阻止幾次成型的進攻。
就在nba選秀結束後,作為nba曆史上第一個狀元大熱門卻放棄參加nba選秀,轉身參加華夏hba選秀狀元張兆旭,自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人們廣大媒體爭相采訪的焦點。
麵對無數的質疑張兆旭沒有絲毫慌亂,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訴過來采訪自己的記者,世錦賽華夏與意大利的比賽上,他將和安德裏亞-巴尼亞尼一舉高下。
“這一個個都是野心勃勃啊,想和最強的夢之隊對抗首先你們要贏得本次世錦賽冠軍,別美國隊進入決賽你們半路被淘汰那就丟大人了。”
王菲教練看著有點膨脹的球員們及時的敲打一下,給這些人降降火氣。
世錦賽開始前,第二屆斯塔科維奇杯在華夏南京舉辦,這次斯塔科維奇杯被許多國家視為世錦賽前最為重要的熱身賽,即使沒有參賽的許多國家隊也都派人到現場觀看比賽,他們大部分人還是想借機看看本屆華夏隊的戰鬥力。
本次參加斯坦科維奇杯的國家有歐錦賽冠軍希臘隊,歐錦賽亞軍德國隊,歐錦賽季軍法國隊,美錦賽冠軍巴西隊,東道主亞錦賽冠軍華夏隊,大洋洲冠軍澳大利亞。
因為後麵要參加世錦賽,所以本次斯塔科維奇杯參賽國家都非常重視,全部派遣國家男籃一隊參加。
8月11日希臘68-60澳大利亞;華夏103-82德國
8月12日希臘68-73法國;德國76-75巴西
8月13日法國71-77澳大利亞;巴西88-118華夏
8月15日巴西74-86法國;華夏93-61澳大利亞;德國47-84希臘
4天三場比賽華夏隊小試牛刀以場均20+的淨勝分戰勝所有對手成為斯坦科維奇杯冠軍。
三場比賽中華夏男籃首發陣容為中鋒姚明,大前鋒王治郅,小前鋒易建聯,得分後衛高立明,組織控衛劉煒。
首發五人組中隻有易建聯出場時間超過了20分鍾,其他人4個人幾乎就是上場人熱熱身,高立明和王治郅更是沒有打過第四節,華夏隊僅憑一群輪轉和新秀就做到了橫掃整個聯賽。
唯一有一點波折就是最後一場華夏與澳大利亞的比賽。
這場比賽五大主力和往常一樣隻打了大半節比賽就拉開了比分,打出了16:6的優勢局。
五大主力下場後,華夏隊開始用張兆旭,周鵬,朱芳雨,徐詠,孫悅,陳江華,張慶鵬7人輪轉和澳大利亞隊打對攻。
然而澳大利亞隊球員球技一般但是小動作各個爐火純青,比賽時不斷用肢體對抗和下三濫的小動作惡心華夏球員,華夏隊的幾名年輕球員差點和澳大利亞球員動手。
半場比賽結束時澳大利亞憑借頑強的鬥誌還有惡心人不償命的小動作將兩隊分差縮小到7分,半場結束兩隊比分37:30.
前兩場比賽球隊輕鬆贏球讓球隊一些年輕球員感覺世界大賽不過如此,其他國家球員如同插標賣首一般。
球員有自信心是件好事,但是太過於自信那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
今天和澳大利亞的比賽,一群年輕氣盛心高氣傲的年輕球員在一節多的比賽裏完全被對手壓製,並且被對方搞的心煩意亂疲憊不堪。
王菲教練也樂的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名資深教練王菲很清楚球隊這些年輕人過去的發展太順了,他們需要一些迎頭痛擊沉澱一下。
也是因為如此在第二節的比賽裏王菲教練甚至很少派朱芳雨和張慶鵬上場,基本都是讓孫悅帶著4名小字輩球員和澳大利亞對拚,就是先讓這些年輕人多吃一點苦頭。
好在有孫悅在場上兜底華夏隊的進攻方麵不至於出現太大問題,防守端的華夏隊的幾位年輕球員被澳大利亞隊的老球痞們欺負的屬實不輕。
半場比賽結束王菲教練看著一個個坐在位置上不斷抱怨的年輕人笑了起來。
“怎麽了大天才們,對手就加強了那麽一點點對抗你們就受不了了,就這麽一點對抗都扛不住還想著將來打nba,贏世錦賽奧運會冠軍,你們是不是把職業籃球想的太簡單了。”
“不可否認你們每個人都是天才,你們每個人都是擊敗了無數同齡人才來到這個場地的,但是你們不要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們要學的還很多,下半場讓你們的前輩們教教你怎麽打強對抗籃球。”
王菲教練教訓完小球員們然後開始給五名主力球員布置任務。
下半場比賽開始,華夏隊五名nba超巨球員組成的首發陣容再次登場。
五名華夏首發球員上場後如同下山猛虎一般,衝入了披著狼皮的羊群之中,場上的攻防節奏瞬間進入了另外一個對抗節奏。
上半場澳大利亞隊引以為傲的小動作和強對抗在華夏隊首發陣容麵前完全失效了,華夏隊的首發球員以實際行動給年輕球員上了一課,讓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們見識一下什麽才是成年人的對抗。
澳大利亞的球員開始體驗上半場華夏年輕球員的憋屈感覺,他們運球都開始費勁,記不清有多少個迴合澳大利亞後場球員運球還沒過半場就被高立明劉煒易建聯包夾搶斷然後達成防守反擊。
哪怕運球過了半場球隊運轉也出現嚴重的滯澀,澳大利亞隊球員在噸位速度爆發技巧各個方麵都不如華夏球首發五人組,想進球實在是太難了。
世錦賽沒有防守三秒,姚明獨自鎮守站在籃下禁區,都不需要王治郅幫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治郅易建聯高立明三人身高臂長速度快防守意識強,在三分到禁區之間布起一道密不透風的防守線。
劉煒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憑借強壯的身體和敏銳的速度幹擾澳大利亞外線組織者,弄得澳大利亞隊根本無法阻止幾次成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