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本章字數:1330 最新更新時間:2007-06-28 13:11:49.0]


    ----------------------------------------------------


    親政之後,贏政決定滅六國,一統天下。於是派王翦為三軍總司令,蒙恬為參軍,向六國進兵。


    一路上也沒遇到什麽正經抵抗,當時的人都以擁有秦國的綠卡為榮,秦兵一來,立馬變成了正式的秦國人,不必再偷渡了或想什麽政治避難的損招。但也有一群讀書人不太滿意,早知道這樣,他們也不用費勁考什麽秦國的gre了。那時候的百姓覺悟低,雖然也受了很多愛國主義教育,但是本國的官員沒比秦國的好哪去,除了收稅、要紅包外,隻想著睡下一代。國家沒了,對百姓而言,也就是換個政府交稅罷了,並且不用再交什麽防線建設費。


    在蒙恬的記憶中,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的及其沒意思,臨出發時,一向不貪財的老師向秦王要了很多錢,蒙恬覺得老師的行為很奇怪,老師告訴他,其實大多數戰爭決勝不在疆場上。當時蒙恬不太明白,等他明白時,戰局已經明朗了。


    當時六國很多城市都有城牆,防禦敵人進攻,並且很多城牆都是百姓捐錢修的。捐錢的時候,實行自願的方式,每家最少十兩。那時候人官員的文化水平不高,分不清“捐款”的捐和“苛捐雜稅”的捐的區別。後來為了省事,這兩個字就統一了。很多城牆被秦兵一衝就塌了,還有很多沒等秦兵來,自己就塌了,沒辦法,那時建築技術不過關,況且官員們也都不富裕,所以老百姓輕易不靠近城牆,萬不得已,也是快速通過。


    個別真正堅固的城池,還是要打一打的。但大多也是象徵式的進攻,秦兵兩邊對著喊幾聲,就像拍賣會一樣,然後守將喊出出賣城門的價碼,雙方再討價還價一番,然後開城投降。王翦馬上給守將送上了足夠的紅包,拿人錢財,自然得與人消災。那時有個行情,城牆每高一尺,可多賣一萬兩黃金。這也不貴,王翦出征前,向秦王要了很多黃金,足夠應付。如果一般情況下雙方會買賣很愉快,一旦談不攏,就開打,打一會再接著談,最終憑實力論價錢。很少有打到底的。有時也有例外,有個叫李牧的趙將不識抬舉,率兵抵擋了半年,結果王翦買通了趙國的丞相,趙王下旨把他殺了。李牧死的時候,都不知自己的頭換了多少錢。


    本來這樣下去,很快戰爭就結束了,但是最後幾年,秦軍遭到了殊死的抵抗。抵抗的是六國中僅存的兩個國家,楚和燕。本來還有個齊國,但他們和秦國是盟友,齊王的兒孫都有秦國的紅卡,併入秦國是早晚的事。


    楚和燕軍隊拚死抵抗的原因是,王翦做事太不漂亮。本來秦兵的到來,是各國文臣武將發財的大好時機,所以打勝打敗的價錢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是王翦這人有點小氣,可能是手中的錢買來買去所剩無多。加上他又不大瞧得起貪官,並且勝利在望,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偷偷派人去把以前受他賄賂的官員都給殺了,把錢又搶了迴來,以便賄賂下一個。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強盜幹的,後來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於是收買的方法就此失靈。但此時,韓、趙、魏已亡。


    於是楚軍屯兵四十萬,派了一個最不愛錢的項燕與王翦對壘。燕國守將則是秦王的仇人,樊於期。


    王翦也不著急進攻,派自己的兒子帶一部分軍隊與燕軍糾纏,自己則帶近百萬大軍,駐紮在楚國邊境上,天天讓士兵們玩爬樹、跳高、扔石頭的遊戲,蒙恬知道為什麽,他也知道在那時,已註定了楚軍的命運。


    但是,就在此時,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刺殺秦王,他的名字叫荊軻。


    第六章 [本章字數:2166 最新更新時間:2007-06-28 13:11:50.0]


    ----------------------------------------------------


    荊軻,衛國人,擅長劍術。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十分矛盾,人們總是期望俠客來解決他們的夢想,但最好不要碰掉他們屋簷上的茅草。


    其實,荊軻開始並不想做一個劍客,後來也不想,隻是他不能選擇自己的角色。


    他是衛國的貴族,生在那個年代隻能學劍術。衛國人都不太現實,骨子裏有一種浪漫與天真。自從靈公縱鶴亡國又復國後,衛國人明白了國家之間什麽才是公正。所以他們很想強大,於是採用當時流行的仁政。後來發現比他們還早實行仁政的徐國被人家輕鬆的就給滅了,趕緊吸取經驗。所以衛國的孩子自小得就學劍術,荊軻學劍學了十數年,直到秦兵的到來。


    秦兵來時,衛國人決定應戰,但是敗了。衛亡,荊軻逃走。


    揮三尺劍,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一個夢想就這樣破滅了。當你用一萬人去迎擊相同的敵軍,劍術管用,但敵軍是一百萬,盡管你的士兵個個以一當十,總有第十一個人衝上來。


    數年後荊軻的夢裏,仍然是滿眼的刀光,他總是痛苦的從惡夢中醒來,盡管那時,他已名滿天下。


    荊軻逃到了燕國,以殺豬為生。經常一個人喝的爛醉,然後大聲高歌。這本是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但燕國的差人誰也不去管它。這並不是因為荊軻的嗓子比帕瓦羅第的還好,隻是差役們的功夫沒人比荊軻的好。所以街頭一傳來荊軻的歌聲,差役們都遠遠的繞到別處巡視。


    荊軻喝酒唱歌的時候,認識了高漸離。高漸離本來是餐館裏洗盤子的,但是他能用用筷子在盛了水的一排碗上敲出美妙的聲音,於是他就再也不用洗盤子。荊軻唱歌的時候,高漸離就在一旁伴奏。後來就認識了樊於期、燕丹。燕丹告訴荊軻,他是燕國的太子。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徒並收藏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