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水河兩岸。

    那琴者之言,如大石投湖般,瞬間便掀起大浪。

    “這、這怎麽可能?”

    十三書院的教諭、教習瞪著眼睛,最低亦是五品琴師,不少皆是琴相,又豈不知意味著什麽?

    起初他們猜測,乃是虛聖之位的緣故。

    誰知,卻不是。

    這時便連大雨琴君,內心亦震撼不已,連忙詢問:“可是確認,封聖在開春大考時,便可以‘清幽平淡’之息,助他人破境?”

    “的確如此。”

    有琴者迴應。

    “大雨君,鳳鳴琴社的琴者,便是見證者。”又有琴者道。

    唰唰——

    一道道目光,落在北岸的琴者身上。

    大雨琴君聞言,立即看著鳳鳴琴社的琴者,道:“可是如此?”

    “的確如此。”

    有鳳鳴琴社的琴社迴答,又道:“倘若大雨君不信,可問問他們三人即可。在開春大考時,女郎觀聖破六品,他們三人由琴童入琴士……”

    雖然幾乎證實了,但是大雨琴君依然一一詢問,以及具體細節。

    這時不論是十三書院的教諭,還是兩岸的學子或琴者,似乎皆意識到什麽,臉上露出震撼無比的神色。

    而葬山書院的教諭,或學子等,皆是麵麵相覷起來。

    這是怎麽迴事?

    君子能夠助人破境,很奇怪嗎?

    “公子,發生了何事?”

    劉淩一時之間沒有明白過來,不禁好奇問著赫連山,道:“為何眾人會詫異啊?”

    “自然是助人破境之事。”

    赫連山心頭亦震驚道。

    倘若琴者能夠從封聖身上,尋到琴之九德可助人破境的秘密,那麽天下的琴者會更易破境……

    “君子能助人破境,有何奇怪的。”

    劉淩理所當然道。

    “那君子為何可助人破境?”

    朱雁翻白眼問。

    她亦是一名琴者,在不久前亦由琴童,破境入九品琴士。自然知道琴者破境無比困難,從某種意義來說,琴者比儒者更難破境。

    “因是君子呀。”

    劉淩道。

    朱雁忍不住又翻了一個白眼。

    這時在某處黑暗中,東樓晦和安修詫異相視一眼,內心倒是沒有大雨琴君般震驚。

    隻是覺得有些奇怪而已。

    葬山書院的教諭亦反應過來,其中有教習疑惑問:“章老,這是為何?”

    “對呀,為何?”亦有書院教諭問。

    老教諭蹙著眉頭想了想,便搖了搖頭,道:“吾亦不知。”他沉吟片刻又言,“怕是整個天下,亦沒有人知道。”

    “倘若能知道,便不會到現在,才由君子助人破境。”

    有教諭接口道。

    七弦琴在神夏之前便出現了。

    而神夏到現在,已經多少千年過去?

    其間,湧出多少驚才絕倫的琴者?又誕生了多少的琴聖?為何沒有人能夠以琴之九德,助他人破境呢?

    “或許能找出來……”

    又有教諭道。

    “怕是不易啊。”老教諭道。

    書院的教諭皆點頭。

    倘若容易,便不會到現在,才由君子助人破境了。

    這時,大雨琴君已經詢問完鳳鳴琴社的琴者,就一直看著君子橋上的白衣身影思索。

    為何呢?

    他身上的“透”德,根本無法彌漫出來。

    既然不是因虛聖之位,又會因什麽?為何琴君、琴王不可,不是琴君的封聖卻可?

    隨著時間的過去。

    封青岩身上彌漫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更濃鬱了。

    雖然令靈水河兩岸的琴者眼熱無比,但是除了牧雨和江山二人,其他人皆無法窺得……

    不久後,似乎封聖停止散發“清幽平淡”之息。

    而牧雨和江山的爭奪,亦到了最後時刻。

    此時兩岸的琴者、學子,或是十三書院的教諭,皆是好奇看著,誰才是最後勝出者。

    倘若大雨琴君所言不虛,那麽便有人會由六品,直接破境為四品。

    片刻後,不論是牧雨還是江山,皆無意識地觸摸膝上的七弦琴。

    手起。

    弦動。

    音落。

    兩人指尖下,吟猱餘韻,細微悠長。

    忽然間,眾人便見二人的身後,皆有音霧彌漫而起,如大霧降臨,籠罩著各自的身影。

    琴之九品,白色音霧彌漫。

    兩人的琴聲,皆似潺潺流水般的淺吟低唱,在天地間緩緩響起,透著淡淡的哀傷。

    這時在白色音霧中,又有赤色音霧生出,相交相融。

    琴之八品,赤白相生。

    眨眼間,靈水河上便出現橙色音霧,與赤白音霧相交。

    琴之七品,三色呈彩。

    在白、赤、橙三色音霧不斷交融,轉換,慢慢交融出第四色,由三色呈彩變成四色斑斕。

    琴之六品,四色斑斕。

    牧雨和江山二人,皆是六品琴師。

    這時鳳鳴琴社的琴者,皆是有些擔憂起來,怒瞪著眼睛看著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江山。

    這讓他們十分惱火。

    “不知誰會贏呢?”

    兩岸的琴者皆好奇起來。

    “應該是牧女郎。”有琴者道,“牧女郎不過是二九年華,便為六品琴師,天賦自然不用多說,又豈是他人能比?”

    這個“他人”,自然是指江山。

    畢竟江山已經是中年,中年才是六品琴師,天賦自然比不上牧雨。

    “難說。”

    亦有琴者搖頭。

    有時候,天賦真的很難說。

    例如儒教的老儒生,古稀之年不過是文師或文相境,但是亦有可能在一朝之間,便晉封為大儒了。

    東樓晦便是最好的例子。

    東樓晦的天賦算得好嗎?

    在同期的學子中,隻能算是中上水平,一生平庸,並無出色之處。但是誰能夠想到,一朝之間便晉封為大儒,接著又晉封為大賢?

    在大多數人看好牧雨時,牧雨的琴音突然斷了。

    眾人皆是一愣。

    “這、這……”

    葬山書院的教諭有些無法接受,似乎不相信牧雨就此輸了。

    “女郎竟然輸了?”

    “不可能,女郎怎麽可能輸了?”

    “倘若女郎勝了,便有可能直接破境為四品琴相,為天下最年輕之琴相,甚至還有機會問鼎琴君……”

    可惜牧女郎輸了。

    鳳鳴琴社的琴者無法接受,皆是怒火瞪著江山。

    而在此時,“清幽平淡”之息,瞬間沒入江山體內,似乎眨眼間便與江山融為一體了。

    江山的琴音並沒有停,一直在彈奏。

    似乎踏入了清幽之境。

    片刻後,江山身後的四色音霧,便生出第五色。

    琴之五品:五彩紛呈。

    不過盞茶的功夫,五色音霧中生出第六色。

    琴之四品:六彩繽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與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連山易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連山易子並收藏君子與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