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是什麽古樹,我也不認識。”
“別賣,千萬別賣。他能出兩千,找對了頭,轉手,說不是能賣兩萬。”胖子做生意,明白這道道,勸向陽道。
真才值兩萬嗎?琴海文明花十萬年時間,又種到了地球的原始森林的古樹,才值兩萬人民幣?
第四章,三年等一迴
向陽的行李很好收拾,就幾件換洗的衣服和一個毛毯兩床被。至於教科書和資料書籍,在畢業那天就拿去換了二十大元。
當然這價值“兩萬”的樹,是絕對要帶走的,這樹可比他都貴得多。
樹起了出來,樹根長了不少……咦?向陽再看去,樹根似乎在迴縮。難道這樹還能任意大小。“小些,再小些。”
樹真變小了。
“喂,你幹什麽?西遊記看多了?”喜子拍了他一下。
“不是,這樹……”
“樹怎麽?不好好的。”
向陽再看,果然樹還是那棵樹,什麽變化都沒有。他揉了揉雙眼,心說:難道是我眼花了?
“喂,你們看,又要重拍《西遊記》了。”鄰居開了電視,正好被瘦子看見。
“有什麽好看的,越重拍越差。”喜子很不屑。
“那倒也是。”瘦子一聽,也沒了興趣。
幾個人都在幫向陽收拾行李,他的行李又不多,幾個人一扛,便全搬光了。退房的事,交給胖子了。唱著歌,送他進了長途汽車站。
樹這麽大的物件,坐火車得辦托送,他不放心。還是長途汽車好,車頂一綁,樹可以隨著人走,他也就安心了。
長途汽車駛進了市停車站,在那裏花上六元,坐上市到鎮的公郊車。這樣的公郊車因為被承包了,所以車費全是他們隨便定,車費這麽貴,可是迴家,沒有辦法。不是沒有兩元的車次,可是他們一承包,別的車次根本不讓停,發現一次,打人家一次,久了,也就不停了。
六元花出去後,到鎮裏已經可以看到月亮了。又花了一元,坐上馬自達,來到了大山前。
“向子,迴來了。”二叔的菸頭火光映紅了他樸實幽黑的臉。他蹲在路邊,腳下的菸頭,說明他等了很久了。
“嗯,二叔,我迴來了。”
接過行李,套上馬車。這是莊子裏惟一的滇馬,山路難行,滇馬最好。
“二叔,我爸怎麽樣了?”坐上馬車,向陽問道。
“沒事,從埂上摔了一下。掛瓶水,就迴家了,就是重體力活幹不了了。”
農村永遠是農村,這在農村是“沒事”的事,在城裏卻絕對是要全家命的“大事”。向家莊是建在八百裏群山之中的小村子,村子隻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進村。向家莊入畫很美,可是看上去似乎是建在一起的房屋,如果要竄門,還是要走上一段山路。為此村子建了廣場,有大事敲鍾聚集村人。平時村人打招唿,多是大聲喲喝。這就是向陽的家鄉,一個看上去很美,卻一點兒都不便利的地方。
迴到家,父母還是那個父母。既沒有因為他成為大學生變年輕了,也沒有因他成為大學生而變富裕了。反而是多添了皺紋,反而是再也幹不了重體力活。
向陽沒有再離開,他住了下來。家裏需要能幹重體力活的男人,而這裏也是他的家鄉。村人一開始都不知道他迴來了,不是村人變了,變得和城裏一樣,而是不便利的交通,讓村人們發現另一家的新鮮事,總是需要花費上兩三天的時間。
他這一留便是三年過去了。三年來,他一心指望的樹,什麽變化也沒有,似乎隨時都會死去似的,除了多了三片樹葉。這樹應該怎麽用,向陽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不過這三年,村子的水清了,山也綠了,就是不遠處工廠的灰塵也很少往村子落了,天空恢復了以前的瓦藍。當環境發生了變化時,他突然有了種感覺,樹終於活了。
這隻是感覺,並不能證明什麽,他還是一邊種著家裏的一畝二分地,一邊在農忙完上城裏工地做工。
三年,他很輕易便學會了活灰、砌牆、抹泥子,還清了貸款不說,還存下了兩萬。現在他就想買輛貨車,他聽說這兩年開貨車的全發了。有人靠著兩輛大貨車,一年便賺了一百萬。
這事他信,雖然他沒有親眼看過,但是看看九十年代香港人來大陸包二奶的,八九成都是貨車司機。這說明當時的貸車司機有錢。
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從工人,到賣茶葉蛋的,到練攤的,再到來貨加工開礦山,現在也輪到運輸業了。
大陸發展是比香港慢一些,到了現在,工廠多了,正好趕上運輸業紅火。
這是向陽邊打工,邊看,邊想,得來的結果,不是別人告訴他的。他當然信。
“向子,你的電話。”向陽有了些錢,也在家裏裝了電話機,方便朋友聯繫。
“哎,就來。”向陽用井水沖了沖腳,三年讓他再也沒有一絲書生氣息,成了完完全全山溝一農民。
“喂,向子。我發了,發了……”打電話來的是瘦子。
“那恭喜……”
“你知道怎麽發的嗎?”瘦子根本不給他說話時間,立即說道,“還記得那些昆蟲嗎?那些昆蟲在你走後,不久全都自爆了,那些昆蟲的體液竟然有強效醫治身體的作用,無論是什麽樣的傷,隻要身體完整,就能變得跟沒受傷一樣,不,比沒受傷還好。”
</br>
“別賣,千萬別賣。他能出兩千,找對了頭,轉手,說不是能賣兩萬。”胖子做生意,明白這道道,勸向陽道。
真才值兩萬嗎?琴海文明花十萬年時間,又種到了地球的原始森林的古樹,才值兩萬人民幣?
第四章,三年等一迴
向陽的行李很好收拾,就幾件換洗的衣服和一個毛毯兩床被。至於教科書和資料書籍,在畢業那天就拿去換了二十大元。
當然這價值“兩萬”的樹,是絕對要帶走的,這樹可比他都貴得多。
樹起了出來,樹根長了不少……咦?向陽再看去,樹根似乎在迴縮。難道這樹還能任意大小。“小些,再小些。”
樹真變小了。
“喂,你幹什麽?西遊記看多了?”喜子拍了他一下。
“不是,這樹……”
“樹怎麽?不好好的。”
向陽再看,果然樹還是那棵樹,什麽變化都沒有。他揉了揉雙眼,心說:難道是我眼花了?
“喂,你們看,又要重拍《西遊記》了。”鄰居開了電視,正好被瘦子看見。
“有什麽好看的,越重拍越差。”喜子很不屑。
“那倒也是。”瘦子一聽,也沒了興趣。
幾個人都在幫向陽收拾行李,他的行李又不多,幾個人一扛,便全搬光了。退房的事,交給胖子了。唱著歌,送他進了長途汽車站。
樹這麽大的物件,坐火車得辦托送,他不放心。還是長途汽車好,車頂一綁,樹可以隨著人走,他也就安心了。
長途汽車駛進了市停車站,在那裏花上六元,坐上市到鎮的公郊車。這樣的公郊車因為被承包了,所以車費全是他們隨便定,車費這麽貴,可是迴家,沒有辦法。不是沒有兩元的車次,可是他們一承包,別的車次根本不讓停,發現一次,打人家一次,久了,也就不停了。
六元花出去後,到鎮裏已經可以看到月亮了。又花了一元,坐上馬自達,來到了大山前。
“向子,迴來了。”二叔的菸頭火光映紅了他樸實幽黑的臉。他蹲在路邊,腳下的菸頭,說明他等了很久了。
“嗯,二叔,我迴來了。”
接過行李,套上馬車。這是莊子裏惟一的滇馬,山路難行,滇馬最好。
“二叔,我爸怎麽樣了?”坐上馬車,向陽問道。
“沒事,從埂上摔了一下。掛瓶水,就迴家了,就是重體力活幹不了了。”
農村永遠是農村,這在農村是“沒事”的事,在城裏卻絕對是要全家命的“大事”。向家莊是建在八百裏群山之中的小村子,村子隻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進村。向家莊入畫很美,可是看上去似乎是建在一起的房屋,如果要竄門,還是要走上一段山路。為此村子建了廣場,有大事敲鍾聚集村人。平時村人打招唿,多是大聲喲喝。這就是向陽的家鄉,一個看上去很美,卻一點兒都不便利的地方。
迴到家,父母還是那個父母。既沒有因為他成為大學生變年輕了,也沒有因他成為大學生而變富裕了。反而是多添了皺紋,反而是再也幹不了重體力活。
向陽沒有再離開,他住了下來。家裏需要能幹重體力活的男人,而這裏也是他的家鄉。村人一開始都不知道他迴來了,不是村人變了,變得和城裏一樣,而是不便利的交通,讓村人們發現另一家的新鮮事,總是需要花費上兩三天的時間。
他這一留便是三年過去了。三年來,他一心指望的樹,什麽變化也沒有,似乎隨時都會死去似的,除了多了三片樹葉。這樹應該怎麽用,向陽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不過這三年,村子的水清了,山也綠了,就是不遠處工廠的灰塵也很少往村子落了,天空恢復了以前的瓦藍。當環境發生了變化時,他突然有了種感覺,樹終於活了。
這隻是感覺,並不能證明什麽,他還是一邊種著家裏的一畝二分地,一邊在農忙完上城裏工地做工。
三年,他很輕易便學會了活灰、砌牆、抹泥子,還清了貸款不說,還存下了兩萬。現在他就想買輛貨車,他聽說這兩年開貨車的全發了。有人靠著兩輛大貨車,一年便賺了一百萬。
這事他信,雖然他沒有親眼看過,但是看看九十年代香港人來大陸包二奶的,八九成都是貨車司機。這說明當時的貸車司機有錢。
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從工人,到賣茶葉蛋的,到練攤的,再到來貨加工開礦山,現在也輪到運輸業了。
大陸發展是比香港慢一些,到了現在,工廠多了,正好趕上運輸業紅火。
這是向陽邊打工,邊看,邊想,得來的結果,不是別人告訴他的。他當然信。
“向子,你的電話。”向陽有了些錢,也在家裏裝了電話機,方便朋友聯繫。
“哎,就來。”向陽用井水沖了沖腳,三年讓他再也沒有一絲書生氣息,成了完完全全山溝一農民。
“喂,向子。我發了,發了……”打電話來的是瘦子。
“那恭喜……”
“你知道怎麽發的嗎?”瘦子根本不給他說話時間,立即說道,“還記得那些昆蟲嗎?那些昆蟲在你走後,不久全都自爆了,那些昆蟲的體液竟然有強效醫治身體的作用,無論是什麽樣的傷,隻要身體完整,就能變得跟沒受傷一樣,不,比沒受傷還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