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以前,中國的一位哲人曾以這樣一句諺語教導


    第八章法庭內外大角逐/441


    他的同胞:“天難不死,必有後福。”


    沒有人會否認,皇上已經成功地擺脫了無數巨大的危險:中國革命帶來的危機,表世凱的狠子野心,張勳普莽的效忠,對立的軍事集團在宮城門前的衝突奮馮玉祥無情的基行,反滿狂熱奪子的暗殺計劃,他自己忠實支持者的急碌之情,1931 年11 月那個漆黑的夜晚之前和之後危及他生命的種種陰謀詭計― 正是在那個夜晚.他逃出了他深切熱愛的出生之地(正是在那裏,他也曾遭到邵棄、侮辱、劫揀,並被斥之為一個外國人).迴到了他祖先的滿洲老家。不亞於這些危險的,還有那些潛藏在他自己宮內陰暗角落中,危及他的道德和理智生命的危險― 紫禁城中令人不快的有害氣氛和令人捉摸不透的毒素。所有危及到他的外邵危險,使他的安全成了問題。而那些更為致命的內部危險,卻未使他道受創傷。如果上述中國貧哲的話是對的,那麽他確實應有一個幸運而幸福的前途… …


    顯然,莊士敦坐在大英帝國那舒適的書房裏,喝著咖啡順手寫下這一段的時候,也許未能意識到這個關於溥儀人生命運的結論似乎下得過早了些,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溥儀自逃往東北成了由日本軍隊操縱的“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後,並未迎來一個“幸運而幸福的前途”。與此恰恰相反的是,隨著1945 年日軍的投降,溥儀在匆忙潛逃中被蘇聯紅軍捕獲。由於他在滿洲期間同日本侵華分於共同對人民犯下的罪行.他自然地被當做戰犯投入監獄,接受審判和改造。如果說有幸運和幸福的話,可能是在幾十年後,他出得監獄,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生活的那段殘年晚景吧。


    442 /日暮東隴


    蔣介石:娘希匹,以後不要亂來


    1932 年,日本帝國主義繼占領中國東北三省之後,又舉兵侵犯熱河、察哈爾以及長城各關隘。中央軍一味地避戰退讓,激起全國人民極大的債慨,紛紛要求出兵抵抗。是年10 月,馮玉祥急忙離開隱居的五台山,來到張家口’‘愛吾廬”公館,準備抗戰,北方各軍亦紛紛開赴長城各關口進行抵禦。馮玉祥適應全民抗日的激情,於1933 年5 月26 日,在張家口發起組織成立了“抗日同盟軍”。馮自任總司令,率部開往熱河、喜峰口一線和日軍幹了起來。在馮王祥及其部下的影響下,在山西汾陽的方振武、鮑剛f 皆其軍校學生亦開赴張家口,準備抗戰。其他北方軍隊、各界民主愛國人士、愛國學生和廣大群眾,都紛紛響應,誓死抗戰,保衛疆土,大有驅逐日寇出中國之威勢。’當時的熱河抗戰引發了舉國上下的抗日熱潮。在這股抗日熱潮的影響和閻錫山為了獨占山西地盤而有意的攆勸下,孫殿英為雪本人出身低殘和所率軍隊名聲不佳的恥辱,毅然決定響應馮玉祥建立抗日同盟軍的號召,率部出兵熱河,參加了杭日陣營。


    孫殿英的熱河抗戰,不久即在蔣介石的掣肘和暗中打擊下,隨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一道宣告失敗。接著,孫殿英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青海省屯墾督辦,被迫率部轉往青海。竟想不到的是,孫部剛到寧夏,就遭到了西北軍閥馬鴻遙、馬鴻賓等馬家軍的圍困和猛烈攻擊,孫殿英見西北無以立足,便率部經過血戰突圍而出,歷盡艱難險阻,撤往山西晉祠。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手下的幾員千將譚溫江、柴雲升、丁綽庭等,有的陣亡,有的潰逃,有的另有所投.已經沒幾個人在其身邊了。之後,孫殿英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冀一j 曰.. . , . . .心‘明.. . , , .月甲.卜.‘月‘一協一‘, ? , . .一-滬一


    第八章法庭內外大角逐/443


    南保安司令,又率殘部由山西來到冀南。1937 年7 月7 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再度掀起了抗日熱潮,蔣介石在民族抗戰浪潮的推擁下,不得不轉向抗日,孫殿英被任命為冀察遊擊總隊司令,率部由冀南向山西晉城一帶抗敵。其時,國民政府中央軍委將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懷,轄林彪、賀龍、劉伯承三個師。1937 年底,八路軍一二九師劉伯承、鄧小平部,由陝北輾轉來到晉東南,與孫殿英部相會於山西晉城。因這時孫殿英和部下已有抗日之誌,所以和劉、鄧部隊相處得極為融洽,雙方曾在晉城城內大廟前的戲台上,聯合舉行了多次抗日宣傳慰間演出。舞台上下,抗日必勝的口號此起彼伏,兩軍官兵熱血沸騰。孫殿英見一二九師武器彈藥比較缺乏,主動從自己部隊中拿出一部分慷慨贈予。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使孫殿英和部下同劉、鄧部隊建立了較深的感情,產生以後若幹年內兩軍互不相傷的友誼。這段友誼,為多少年後,孫殿英在湯陰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劉伯承對其格外寬待埋下了伏筆。


    在晉城駐守期間,孫殿英部同八路軍一二九師劉鄧部隊,共同參加了1938 年春反擊日本駐太原香月師團進攻晉東南的戰役,並在中條山下合力挫敗了日軍香月師團的進攻,保住了晉東南地區。這次史稱“中條山戰役”的勝利,- &日軍被迫退出長治一帶,縮迴太原老巢不敢再行出擊。


    中條山戰役之後,孫殿英率冀察遊擊總隊奉命調往河北省武安、涉縣一帶駐防,同年再調河南省林縣駐防。在這期間,曾與日軍交戰數次,由於官兵作戰勇敢,不畏強敵,受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的通令嘉獎,為鼓舞其鬥誌,衛立煌還專門下令為孫殿英部補充了兵員和一批新式七九步槍及部分機槍、迫擊炮等武器,孫殿英的實力再次得到加強。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暮東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南並收藏日暮東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