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鄉為詩題,未見一字寫愁思,卻讓人能夠感受到遠離故國家鄉的憂愁,然詞末不見纏綿不絕之意,反倒是澄淨明亮,讓人欣慰於懷。
六國遺臣目光複雜地看向殿中央的那道年輕身影,未曾想到這位殺神之子居然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他們的家國因陸驍所破,如今陸昭反倒是來寬慰他們。
說起來有些滑稽可笑,但這篇詞卻是字字敲中他們的內心。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溫良微闔雙目,似乎迴憶起往日的繁華奢靡,如今在南朝紮根,將一身所學重新貢獻與這個天下,不正是陸昭詞中所說的新火試新茶嗎?
哪怕完顏王朝乃是異族番邦,但完顏公主絕對是一個值得追隨之人,隻有這樣才將他的才能全部展現。
世人隻知溫良詩才絕倫,有年輕詩聖之美譽,卻不知這位翩翩君子亦有濟世救民之心,問遍蒼生飽暖之誌。
這首詞行文格調俱是上乘,比起陸昭之前所做的山居秋暝稍遜一籌,然仍舊稱得上的極佳詞作。
溫良歎息一聲,那首山居秋暝讓他甘願認輸,可這一迴合,他不是不能做出與陸昭這首詞相當的作品,然而他的心緒已經被陸昭這首詞感染,哪怕能寫,也隻會受困於這首詞的基調之內。
思鄉思鄉,還有比家國俱都背離更加深的愁思嗎?
溫良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睜開了雙眼,來到陸昭麵前恭敬拱手說道:“小公爺大才,溫良甘拜下風,這場比試……”
“是小公爺贏了。”
群臣聞言頓時竟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良久之後方才爆發出一陣喧嘩。
這溫良竟然再次一字未寫就拱手認輸?
這也就是說大楚贏下了這場文鬥!
群臣麵露驚喜之色,想不到果真有奇跡發生,還是陛下有眼光,選中陸昭與溫良鬥詩,果然帶給了他們一個完美的結果!
大楚不僅贏了,而是陸昭的詩才竟然讓溫良生不出與之相對之心,還有比這個更加痛快的嗎!
陸昭也是鬆了口氣,總算是結束了,要是這家夥不認輸執意比到第三迴合的話,還不知道哪位大家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王摩詰莫怪,蘇東坡莫怪啊……
完顏嫣目光陰鬱,但卻沒有阻止溫良的這一舉動,不管陸昭是找人代筆也好還是他自身本就有這般高的詩才也罷,都已經不重要了。
兩場比試皆由完顏使節提出,最終的結果卻是完顏王朝落敗,完顏嫣緊了緊秀拳,麵上浮現一抹淩厲之色,難道真的非要走那最後一步嗎?
“在下雖非自傲之人,卻以為同輩之人中,唯我詩才最高,從未有可與我比擬之人,然而來到帝京之後,見識到了小公爺的美人歌與行路難,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下確實是坐井觀天了。”
溫良輸給了陸昭,臉上卻並無憤懣怨恨,有的隻是敬服與激動,輕聲說道:“今日有幸,能夠再拜讀小公爺的兩篇絕世佳作,令在下受益匪淺。”
溫良這一番話,讓麟德殿內的群臣盡皆震驚。
即便溫良為完顏王朝效力,但對於大楚而言,沒有一個人敢質疑他在詩詞上的造詣,那幾位大學士敗在溫良手下就是最好的證明,可是他卻如此稱讚陸昭,實在是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不過迴頭想想,且不說那美人歌與行路難,單是今日這兩首山居秋暝與望江南,已然足夠奠定陸昭在詩壇之上的地位。
大楚第一才子……
直到這個時候,群臣才想起姚廣峰老先生這一句對陸昭的評語,這句話正是陸昭作出行路難之後從芙蓉園流傳出來的。
起初群臣並不相信,但現在卻是不得不承認,陸昭就是有著與天齊高的詩才!
這場詩詞比試就這樣落下帷幕,沒有比較,沒有爭論,陸昭隻是作了一詩一詞,溫良認輸兩次,看起來陸昭贏得是那樣簡單輕鬆。
終究是大楚扳迴來一局,而算起來這武鬥與文鬥都是陸昭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楚的威嚴與顏麵。
群臣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樣去看待陸昭這位功臣。
自從陸昭進入朝堂之後,從來都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太子一黨對他恨之入骨,六國遺臣因為陸驍的原因也對陸昭沒有多少善意,至於那些中立的臣子官員,則是覺得陸昭放著好好的小公爺不當非要進入朝堂從小做起,實在是有些荒唐。
而現如今陸昭接連挫敗完顏王朝兩場比鬥,太子一黨依舊對其仇視暫且不提,六國遺臣這一派係卻因為陸昭的這一首詞而心生複雜,不管今後怎樣,起碼不像之前那樣將對陸驍的恨意全數轉嫁到陸昭身上。
陸驍是六國破滅的罪魁禍首,但陸驍的兒子卻如此了解六國遺臣的心思,這讓一些早已放下家國之恨的六國遺臣,竟是對陸昭產生了幾分難言的善意。
那些向來中立的臣子,其中不乏戶部尚書錢通這樣的重臣,這時對陸昭就不僅僅是抱有善意了,而是更加篤定陸昭這少年英傑的名號,皇帝陛下的眼光一如既往地毒辣,再磨礪幾年,大楚必將再多一棟梁之才。
陸昭也沒有想到這一場比試會讓群臣對他的觀感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不過即便陸昭知道了也不會有多少驚訝之色,因為這本就是他為自己量身定製的立身朝堂之法。
拉攏中立臣子,交好願意放下家國之恨的六國遺臣,而對於那些對陸驍恨之入骨永無開解可能的六國遺臣,還有以曹景冥為首的太子一黨,陸昭也沒想過化幹戈為玉帛。
隻要進入朝堂這個生死場,一心做老好人是長久不了的,陸昭也需要敵人來平衡局勢,就是因為這些敵人的存在,皇帝才會對陸昭信任有加,不然滿朝堂的臣子都在說陸昭的好話,那陸家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所以啊,曹景冥必須對他下手,那些六國遺臣也必須針對陸昭,就算到最後他們自己想要退出,那也得問過陸昭答應不答應才行!
六國遺臣目光複雜地看向殿中央的那道年輕身影,未曾想到這位殺神之子居然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他們的家國因陸驍所破,如今陸昭反倒是來寬慰他們。
說起來有些滑稽可笑,但這篇詞卻是字字敲中他們的內心。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溫良微闔雙目,似乎迴憶起往日的繁華奢靡,如今在南朝紮根,將一身所學重新貢獻與這個天下,不正是陸昭詞中所說的新火試新茶嗎?
哪怕完顏王朝乃是異族番邦,但完顏公主絕對是一個值得追隨之人,隻有這樣才將他的才能全部展現。
世人隻知溫良詩才絕倫,有年輕詩聖之美譽,卻不知這位翩翩君子亦有濟世救民之心,問遍蒼生飽暖之誌。
這首詞行文格調俱是上乘,比起陸昭之前所做的山居秋暝稍遜一籌,然仍舊稱得上的極佳詞作。
溫良歎息一聲,那首山居秋暝讓他甘願認輸,可這一迴合,他不是不能做出與陸昭這首詞相當的作品,然而他的心緒已經被陸昭這首詞感染,哪怕能寫,也隻會受困於這首詞的基調之內。
思鄉思鄉,還有比家國俱都背離更加深的愁思嗎?
溫良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睜開了雙眼,來到陸昭麵前恭敬拱手說道:“小公爺大才,溫良甘拜下風,這場比試……”
“是小公爺贏了。”
群臣聞言頓時竟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良久之後方才爆發出一陣喧嘩。
這溫良竟然再次一字未寫就拱手認輸?
這也就是說大楚贏下了這場文鬥!
群臣麵露驚喜之色,想不到果真有奇跡發生,還是陛下有眼光,選中陸昭與溫良鬥詩,果然帶給了他們一個完美的結果!
大楚不僅贏了,而是陸昭的詩才竟然讓溫良生不出與之相對之心,還有比這個更加痛快的嗎!
陸昭也是鬆了口氣,總算是結束了,要是這家夥不認輸執意比到第三迴合的話,還不知道哪位大家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王摩詰莫怪,蘇東坡莫怪啊……
完顏嫣目光陰鬱,但卻沒有阻止溫良的這一舉動,不管陸昭是找人代筆也好還是他自身本就有這般高的詩才也罷,都已經不重要了。
兩場比試皆由完顏使節提出,最終的結果卻是完顏王朝落敗,完顏嫣緊了緊秀拳,麵上浮現一抹淩厲之色,難道真的非要走那最後一步嗎?
“在下雖非自傲之人,卻以為同輩之人中,唯我詩才最高,從未有可與我比擬之人,然而來到帝京之後,見識到了小公爺的美人歌與行路難,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下確實是坐井觀天了。”
溫良輸給了陸昭,臉上卻並無憤懣怨恨,有的隻是敬服與激動,輕聲說道:“今日有幸,能夠再拜讀小公爺的兩篇絕世佳作,令在下受益匪淺。”
溫良這一番話,讓麟德殿內的群臣盡皆震驚。
即便溫良為完顏王朝效力,但對於大楚而言,沒有一個人敢質疑他在詩詞上的造詣,那幾位大學士敗在溫良手下就是最好的證明,可是他卻如此稱讚陸昭,實在是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不過迴頭想想,且不說那美人歌與行路難,單是今日這兩首山居秋暝與望江南,已然足夠奠定陸昭在詩壇之上的地位。
大楚第一才子……
直到這個時候,群臣才想起姚廣峰老先生這一句對陸昭的評語,這句話正是陸昭作出行路難之後從芙蓉園流傳出來的。
起初群臣並不相信,但現在卻是不得不承認,陸昭就是有著與天齊高的詩才!
這場詩詞比試就這樣落下帷幕,沒有比較,沒有爭論,陸昭隻是作了一詩一詞,溫良認輸兩次,看起來陸昭贏得是那樣簡單輕鬆。
終究是大楚扳迴來一局,而算起來這武鬥與文鬥都是陸昭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楚的威嚴與顏麵。
群臣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樣去看待陸昭這位功臣。
自從陸昭進入朝堂之後,從來都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太子一黨對他恨之入骨,六國遺臣因為陸驍的原因也對陸昭沒有多少善意,至於那些中立的臣子官員,則是覺得陸昭放著好好的小公爺不當非要進入朝堂從小做起,實在是有些荒唐。
而現如今陸昭接連挫敗完顏王朝兩場比鬥,太子一黨依舊對其仇視暫且不提,六國遺臣這一派係卻因為陸昭的這一首詞而心生複雜,不管今後怎樣,起碼不像之前那樣將對陸驍的恨意全數轉嫁到陸昭身上。
陸驍是六國破滅的罪魁禍首,但陸驍的兒子卻如此了解六國遺臣的心思,這讓一些早已放下家國之恨的六國遺臣,竟是對陸昭產生了幾分難言的善意。
那些向來中立的臣子,其中不乏戶部尚書錢通這樣的重臣,這時對陸昭就不僅僅是抱有善意了,而是更加篤定陸昭這少年英傑的名號,皇帝陛下的眼光一如既往地毒辣,再磨礪幾年,大楚必將再多一棟梁之才。
陸昭也沒有想到這一場比試會讓群臣對他的觀感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不過即便陸昭知道了也不會有多少驚訝之色,因為這本就是他為自己量身定製的立身朝堂之法。
拉攏中立臣子,交好願意放下家國之恨的六國遺臣,而對於那些對陸驍恨之入骨永無開解可能的六國遺臣,還有以曹景冥為首的太子一黨,陸昭也沒想過化幹戈為玉帛。
隻要進入朝堂這個生死場,一心做老好人是長久不了的,陸昭也需要敵人來平衡局勢,就是因為這些敵人的存在,皇帝才會對陸昭信任有加,不然滿朝堂的臣子都在說陸昭的好話,那陸家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所以啊,曹景冥必須對他下手,那些六國遺臣也必須針對陸昭,就算到最後他們自己想要退出,那也得問過陸昭答應不答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