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五月。
按照行程,五日後楚王離開郢都,在巡遊過楚國諸地外,便去往齊國徐州,與齊王地會盟。
今日,寢宮當中,楚王召集諸臣共計十七,齊聚一堂。
有左令尹屈原、右令尹兼司徒昭雎、司敗彭裏、典客鄭介、司禮左丘、工正屈伯庸、司吏劉啟、大將軍景翠、前將軍昭滑、後將軍成熋、左將軍成謇、右將軍徐召、莫敖屈甲、司宮子玦、郎中屈侯樂、新晉郢都將軍項陽、涓人鄭懷、楚王客卿東方堇。
當中之人,除過國事大臣與五位將軍外,其餘皆是忠心於楚王之臣。
可以說有這些人,就能將楚國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定了,與其在玄鳥殿中召集群臣百官,熊橫更是喜歡在這裏,就將事情給定下。
司吏劉啟坐在人群中,左右看看。
他想起兩日前,楚王告誡過他的事,當先第一個站出來。
“啟稟大王,臣有一事!”
熊橫對他這個舅舅,可以說是非常了解,那就是狗肚子裏裝不下二兩香油,這若是換做別人,必然會再等等,再看看,觀察一下群臣要說什麽,大王要說什麽,各是個什麽態度。
他倒是好,直接第一個就跳了出來。
“司吏何事道來?”
熊橫輕聲問道。
“大王,我楚國有太後南氏者,曾執掌我楚國權柄,以此威脅大王,行監國十年之策,枉顧我禮法於不顧。其後更是謀劃以公子子蘭歸國,行廢大王而立子蘭之事,如此,已然大逆不道。
“去年末,荊山行宮之事雖是亂臣景鯉所為,但臣以為南氏也脫不開關係也,如此之罪臣,大王卻施以其仁義, 遵守其孝道,令其頤養於宮中,任為我楚國後宮之主。”
“時至今朝,太後南氏以出使秦國、探視我楚王槐之由,留在鹹陽,不再歸國,致使我後宮無主是也。我楚國眾多太妃之中,有太妃劉氏者,為楚王槐之妃,為楚王之生母,其人品行端莊,生性平和,母儀昭昭是也,臣以為大王該廢南氏而立劉氏也!”
縱然劉啟有諸多的不好,可他總歸還是有優點的。
別的不說,就這一張嘴就十分地了得,邏輯也很清晰,廢掉南太後不是因為她不迴來,而是她有罪,躲在鹹陽已經屬於大王法外開恩了。立劉太妃為太後,不是因為劉太妃生了楚王,而是劉太妃母儀昭昭。
熊橫一隻手撫在額頭上不語,畢竟一個人發聲太過單薄了點,現在到了諸位臣子,表露忠心的時刻了。
“啟稟大王,臣以司吏言之有理,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此乃禮法是也,劉太妃者,於法於禮,皆可為我楚國太後,臣懇請大王行立劉太妃為後!”
第二個響應的,是司禮左丘。
往常的時候,都會是典客鄭介,這次倒是被他所搶先了。
楚王立劉太妃為王後,這是板上釘釘的事,也無人能說出個反對之言,現在做的就是個群臣響應罷了。
很快,群臣紛紛響應。
熊橫見氛圍也差不多了,便出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以司吏之意,立下劉太妃為我出新晉太後,著司吏與司禮一道,共同籌備大典之時,待到寡人自齊國歸來,再行昭告於天下!”
“臣遵令。”
劉啟與左丘,共同領命。
剛才所說的這件事,不過是個小插曲,今日最重要的是商議徐州會盟,以及籌備新軍之事。
在楚國這個地界上,貴族擁有私兵,熊橫若是不為自己籌備一支新軍,心裏總是不得安穩。
楚王槐時,任用左徒屈原變法,那時候也是緊跟時代之潮流,楚國也訓練了一支縣師出來,可惜在垂沙之戰中,隨著唐昧的戰敗而消亡殆盡,之後這建製就一直沒有補充上來。
如今他再行變法,豈能不訓練一支大軍。
“去年之時,我楚與秦軍上庸一戰,此戰我楚軍雖擊退秦人,然其戰力,卻依舊不如秦軍是也。今年之時,寡人受齊王所邀,乃入徐州與齊王會盟,如此一來,必定惡於秦人,倘若秦軍再來,難道我楚國依舊隻有這龜縮之法否?”
龜縮之法?
楚王直接給此戰定了性,這不是楚國想要的。
“究其根本,秦人大軍雖亦是招募黔首,可秦國鹹陽之外,有藍田大營,河西之裏,有少梁大營,函穀關下,更是有函穀大營,秦軍雖有招募,可其中亦有久經戰場之師,身經百戰之將,而我楚國,卻是獨缺此也。”
“縱然是觀天下,魏亦有武卒之名,齊亦有技擊之名,趙有胡服騎射之名,就連北方之燕國,也是以樂毅為上將軍,籌備新軍是也。”
“今時今日,我楚國大將軍府立下已有三月,可謂是萬事俱備,隻差一支能抗秦不敗之新軍,寡人赴徐州之前,想問諸位將軍,可有練軍之策否?”
問諸位將軍,那便是要讓國事六府的臣子閉嘴,省的扯七扯八的麻煩。
話音剛落,人群中早有大將軍景翠站出身來。
身為楚國最早接觸熊橫的臣子,身為楚國第一個投靠熊橫的臣子,景翠對於熊橫的忠心,是獨一無二的。
楚王心中的謀劃,景翠也是清清楚楚,直接他行至大殿正中後,向著上首楚王行道:“大王,君者守國策,大王對秦以何為國策,那便是以何為君臣,而臣以為,抗秦國策乃分三步,一曰堅守退敵、二曰勢均力敵、三曰大敗秦軍。”
景翠這一張口,就知道是準備良久,早已是有了周全的謀劃。
熊橫大笑一聲:“何為三曰,上將軍說來聽聽,讓寡人與諸臣也知?”
“是,大王。大王方才也說,楚秦兩軍陣勢,乃秦強而楚弱也,秦人士氣之盛,甲士之勇,將軍之謀,的確勝我楚國一籌,可這也並非意味著,秦人就不可戰勝也。”
“去年之時,我楚國在上庸之地,擊敗秦人,令秦國名將司馬錯無功而返,何也,皆因堅守不出之策,因此在這種秦強我弱之時,堅守退敵,方為長策也。”
“臣之一曰堅守退敵,便是我出楚該在上庸之地,設一軍營,營中設立屯兵四萬,號為一軍。此一軍者,耕種訓練之餘,還可在上庸之地修築防禦工事,熟悉地形,以震懾秦人,令秦人不敢輕易來犯也!”
選擇在上庸之地,這是經過許多考量的。
第一,在上庸立軍營,練新軍,其意在秦國,讓楚國上下皆找不到反駁的借口。
第二,上庸之地,若是急行軍的話,十日之內,可抵鄢郢之地,調集起來也不容易。
第三,就是景翠所說的,以駐守屯兵,修築攻勢,讓一直處於戰略守勢的楚國,有更多抗秦的資本。
話落,楚王直接拍手叫好起來。
“好啊,好啊,真是妙計也,上庸之地,有漢水流經,水土肥美,宜於耕種,此間又是我楚國黔首甚少,完全可行屯兵之策,以減少我楚國糧草供應,後將軍以為呢?”
後將軍者,乃是成熋,執掌全軍後勤。
“大王,臣以為可。”
熊橫得到滿意的答案後,再望向屈原昭雎:“那兩位左右令尹呢?”
“大王,臣亦是如此。”
屈原先答話,其後昭雎也是跟上。
之所以要一個個地問過,就是讓他們記得今日的承諾,以後不要再尋麻煩。
“好啊,群臣皆是應允,大將軍你接著說?”
按照行程,五日後楚王離開郢都,在巡遊過楚國諸地外,便去往齊國徐州,與齊王地會盟。
今日,寢宮當中,楚王召集諸臣共計十七,齊聚一堂。
有左令尹屈原、右令尹兼司徒昭雎、司敗彭裏、典客鄭介、司禮左丘、工正屈伯庸、司吏劉啟、大將軍景翠、前將軍昭滑、後將軍成熋、左將軍成謇、右將軍徐召、莫敖屈甲、司宮子玦、郎中屈侯樂、新晉郢都將軍項陽、涓人鄭懷、楚王客卿東方堇。
當中之人,除過國事大臣與五位將軍外,其餘皆是忠心於楚王之臣。
可以說有這些人,就能將楚國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定了,與其在玄鳥殿中召集群臣百官,熊橫更是喜歡在這裏,就將事情給定下。
司吏劉啟坐在人群中,左右看看。
他想起兩日前,楚王告誡過他的事,當先第一個站出來。
“啟稟大王,臣有一事!”
熊橫對他這個舅舅,可以說是非常了解,那就是狗肚子裏裝不下二兩香油,這若是換做別人,必然會再等等,再看看,觀察一下群臣要說什麽,大王要說什麽,各是個什麽態度。
他倒是好,直接第一個就跳了出來。
“司吏何事道來?”
熊橫輕聲問道。
“大王,我楚國有太後南氏者,曾執掌我楚國權柄,以此威脅大王,行監國十年之策,枉顧我禮法於不顧。其後更是謀劃以公子子蘭歸國,行廢大王而立子蘭之事,如此,已然大逆不道。
“去年末,荊山行宮之事雖是亂臣景鯉所為,但臣以為南氏也脫不開關係也,如此之罪臣,大王卻施以其仁義, 遵守其孝道,令其頤養於宮中,任為我楚國後宮之主。”
“時至今朝,太後南氏以出使秦國、探視我楚王槐之由,留在鹹陽,不再歸國,致使我後宮無主是也。我楚國眾多太妃之中,有太妃劉氏者,為楚王槐之妃,為楚王之生母,其人品行端莊,生性平和,母儀昭昭是也,臣以為大王該廢南氏而立劉氏也!”
縱然劉啟有諸多的不好,可他總歸還是有優點的。
別的不說,就這一張嘴就十分地了得,邏輯也很清晰,廢掉南太後不是因為她不迴來,而是她有罪,躲在鹹陽已經屬於大王法外開恩了。立劉太妃為太後,不是因為劉太妃生了楚王,而是劉太妃母儀昭昭。
熊橫一隻手撫在額頭上不語,畢竟一個人發聲太過單薄了點,現在到了諸位臣子,表露忠心的時刻了。
“啟稟大王,臣以司吏言之有理,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此乃禮法是也,劉太妃者,於法於禮,皆可為我楚國太後,臣懇請大王行立劉太妃為後!”
第二個響應的,是司禮左丘。
往常的時候,都會是典客鄭介,這次倒是被他所搶先了。
楚王立劉太妃為王後,這是板上釘釘的事,也無人能說出個反對之言,現在做的就是個群臣響應罷了。
很快,群臣紛紛響應。
熊橫見氛圍也差不多了,便出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以司吏之意,立下劉太妃為我出新晉太後,著司吏與司禮一道,共同籌備大典之時,待到寡人自齊國歸來,再行昭告於天下!”
“臣遵令。”
劉啟與左丘,共同領命。
剛才所說的這件事,不過是個小插曲,今日最重要的是商議徐州會盟,以及籌備新軍之事。
在楚國這個地界上,貴族擁有私兵,熊橫若是不為自己籌備一支新軍,心裏總是不得安穩。
楚王槐時,任用左徒屈原變法,那時候也是緊跟時代之潮流,楚國也訓練了一支縣師出來,可惜在垂沙之戰中,隨著唐昧的戰敗而消亡殆盡,之後這建製就一直沒有補充上來。
如今他再行變法,豈能不訓練一支大軍。
“去年之時,我楚與秦軍上庸一戰,此戰我楚軍雖擊退秦人,然其戰力,卻依舊不如秦軍是也。今年之時,寡人受齊王所邀,乃入徐州與齊王會盟,如此一來,必定惡於秦人,倘若秦軍再來,難道我楚國依舊隻有這龜縮之法否?”
龜縮之法?
楚王直接給此戰定了性,這不是楚國想要的。
“究其根本,秦人大軍雖亦是招募黔首,可秦國鹹陽之外,有藍田大營,河西之裏,有少梁大營,函穀關下,更是有函穀大營,秦軍雖有招募,可其中亦有久經戰場之師,身經百戰之將,而我楚國,卻是獨缺此也。”
“縱然是觀天下,魏亦有武卒之名,齊亦有技擊之名,趙有胡服騎射之名,就連北方之燕國,也是以樂毅為上將軍,籌備新軍是也。”
“今時今日,我楚國大將軍府立下已有三月,可謂是萬事俱備,隻差一支能抗秦不敗之新軍,寡人赴徐州之前,想問諸位將軍,可有練軍之策否?”
問諸位將軍,那便是要讓國事六府的臣子閉嘴,省的扯七扯八的麻煩。
話音剛落,人群中早有大將軍景翠站出身來。
身為楚國最早接觸熊橫的臣子,身為楚國第一個投靠熊橫的臣子,景翠對於熊橫的忠心,是獨一無二的。
楚王心中的謀劃,景翠也是清清楚楚,直接他行至大殿正中後,向著上首楚王行道:“大王,君者守國策,大王對秦以何為國策,那便是以何為君臣,而臣以為,抗秦國策乃分三步,一曰堅守退敵、二曰勢均力敵、三曰大敗秦軍。”
景翠這一張口,就知道是準備良久,早已是有了周全的謀劃。
熊橫大笑一聲:“何為三曰,上將軍說來聽聽,讓寡人與諸臣也知?”
“是,大王。大王方才也說,楚秦兩軍陣勢,乃秦強而楚弱也,秦人士氣之盛,甲士之勇,將軍之謀,的確勝我楚國一籌,可這也並非意味著,秦人就不可戰勝也。”
“去年之時,我楚國在上庸之地,擊敗秦人,令秦國名將司馬錯無功而返,何也,皆因堅守不出之策,因此在這種秦強我弱之時,堅守退敵,方為長策也。”
“臣之一曰堅守退敵,便是我出楚該在上庸之地,設一軍營,營中設立屯兵四萬,號為一軍。此一軍者,耕種訓練之餘,還可在上庸之地修築防禦工事,熟悉地形,以震懾秦人,令秦人不敢輕易來犯也!”
選擇在上庸之地,這是經過許多考量的。
第一,在上庸立軍營,練新軍,其意在秦國,讓楚國上下皆找不到反駁的借口。
第二,上庸之地,若是急行軍的話,十日之內,可抵鄢郢之地,調集起來也不容易。
第三,就是景翠所說的,以駐守屯兵,修築攻勢,讓一直處於戰略守勢的楚國,有更多抗秦的資本。
話落,楚王直接拍手叫好起來。
“好啊,好啊,真是妙計也,上庸之地,有漢水流經,水土肥美,宜於耕種,此間又是我楚國黔首甚少,完全可行屯兵之策,以減少我楚國糧草供應,後將軍以為呢?”
後將軍者,乃是成熋,執掌全軍後勤。
“大王,臣以為可。”
熊橫得到滿意的答案後,再望向屈原昭雎:“那兩位左右令尹呢?”
“大王,臣亦是如此。”
屈原先答話,其後昭雎也是跟上。
之所以要一個個地問過,就是讓他們記得今日的承諾,以後不要再尋麻煩。
“好啊,群臣皆是應允,大將軍你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