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方落,場中眾臣,皆是思索起來。


    他們心中都明白,既然楚王能提出此事,那心中必然是應允了,眼下所要思慮的,就該是如何辦了。


    “啟稟大王,臣以為該全太後南氏之心,令其去往鹹陽。”


    第一個出聲者,乃是新任司敗彭裏。


    果然是才思敏捷,這麽快就有了主意。


    “寡人想聽司敗再細細說說?”


    彭裏再度起身,站到了寢宮正中。


    “大王,太後南氏者,有其二罪,一乃是僭越監國,幹涉國政;二乃是密謀廢王,另立此子。此二罪者,大王已是昭示天下,我楚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如此之太後,本該當罪,是楚王念及孝道,方才令其在宮中居住,此為其一。”


    “臣之其二者,我楚國有楚王槐者,曾在武關會盟之時,被秦人所俘獲,今楚秦為盟,大王意欲派遣使者,迎迴楚王槐,太後南氏願隨使者隊伍,同往楚國,以說服秦王,以讓楚王歸國。”


    “臣之其三,太後使者出使後,再派遣一使臣,奔赴楚國,言於我楚王槐,告其南太後在楚國所生之事,倘若迴國,大王必治其罪,楚王槐如此一思,必然就不會迴來了,南太後也可以此而留在鹹陽。”


    “臣之其四,乃是三月之後,宣告群臣,有太後南氏,陪伴楚王左右,不願歸國,有楚王槐者,不願見我楚一國二君之局麵,願在秦終老,大王可再度派遣使者,送金銀於楚王槐,告知國人,另立大王生母劉妃為後。”


    “大王須知,王之家事,便是我楚之國事,若是家事理不清,那國事自然是剪不斷,為了我大楚安定,請大王以臣之策!”


    洋洋灑灑說了半天,將所有的事都給安排的明明白白,如此既保全了楚王的名聲,也讓南太後與楚王槐都安心的留在鹹陽,對誰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大王,臣以為司敗之策,言之有理,不如就以司敗之策而行之!”


    另一個說話的,乃是楚王的親舅舅劉啟。


    到這時候他倒是積極起來,必然是聽聞劉太妃可以為太後,突然激動起來。


    “大王,臣以為可。”


    令尹屈原,再度一錘定音。


    其餘臣子眾人不語,此事都可以定下來。


    這就是將權力歸於國事府,歸於這幾人的另外一個好處,楚國上下,由他們來掌舵,他們之間又可互相掣肘,趨於平衡,而楚王隻需要把握住,國事府臣子的任命即可。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靠的就是控製內閣之術,皇帝雖不露麵,但意誌可以一直縈繞在群臣的頭上。


    “諸位若無異議,此事就這般定了,外事縱橫乃是典客之責,此事就交由典客去辦,若遇難處,皆可稟於令尹。”


    具體的事,讓具體的人去辦,但令尹一直是領導他們的。


    屈原與鄭介起身領命道:“臣遵令。”


    “此為第一件事,寡人今日要與諸位再議一事,我楚國事府一位令尹,六位臣子,所掌我楚國方方麵麵,卻是唯獨不掌我楚軍也,皆是因寡人深感南太後景鯉當初之策不錯,我楚不能缺大將軍府也。”


    上將軍是一個人,上將軍府是一個機構,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相信此事縱然熊橫今日不提,也會有人詢問的,畢竟楚國還有一位大司馬昭滑,可一直在前方替大王征戰,未入國務府呢。


    “大王英明,大將軍者,掌管我出楚之軍,楚國積弱,與軍弱離不開關係,大將軍於我楚而言,幹係甚重,臣舉薦執圭大夫景翠,為我楚國大將軍也!”


    說此話的,乃是司宮子玦。


    至於為何是他提出,自然是熊橫的授意了。


    到了此時此刻,聰明如昭雎,也早是看明白了,荊山行宮事變之後,楚王獨以景翠北上,率領大軍三萬,而同為後將軍的昭滑,麾下就隻有三千兵馬而已。


    大王傾向於誰,不言而喻。


    景翠此人,有迎去臨淄迎立楚王之功,說不定在那時候,就已經被楚王所用了。


    “啟稟大王,臣也以為,大將軍非執圭大夫是也。”


    出聲說話者,正是昭雎。


    有人第一個應允,那自然就有人第二個應允,景翠的大將軍一職,自然是無人相爭了。


    “哈哈,看來諸位是沒有聽清楚,寡人的意思,寡人其意在於大將軍府,而非在與大將軍一人,這大將軍府中,需得有前將軍管戰事,後將軍管糧草、左將軍訓新軍、右將軍主征募,大將軍則如令尹一般,可統率三軍,景翠是大將軍,其餘四位將軍,卻暫且未定下呢!”


    熊橫這是要將文武分家,軍事係統單獨列出來,自成一脈,隻忠於楚王一人,五位將軍組成楚國軍事委會,共同掌管楚國軍事。


    楚王雖未說變法,但卻已經在變法了,而且還是如此地徹底。


    “還不等群臣說話,就聽得楚王繼續說道:“寡人以為,有大司徒昭滑,久掌我楚軍事,素有軍事才能,可為我楚國前將軍,主我楚之戰事;有典令成謇,之前就曾輔佐大司馬,屢立大功,可為後將軍也;有鄢城將軍成謇,最善訓練新軍,可謂左將軍是也,其幕僚徐召,在平定景華景季叛亂中,立功不小,可為右將軍,如今諸位將軍雖不在郢都,但寡人以為此事可先與諸位議定,等到將軍們迴來,再行詔告國人!”


    楚王此舉,不可謂不高,將之前的一切俱是推翻,重新開鍋起灶,隻要等上些許日子,等到這鍋燒開了,楚國上上下下,盡皆在楚王手中之握。


    到那時候,不管是變法還是變什麽,隻需一封詔書即可。


    熊橫所雲這五人,一個本來就是典令,一個本來就是大司馬,一個本來就是抗秦副將,一個已經是鄢城將軍,就唯獨多了一個沒有根基的徐召而已,該是無人反對就是。


    果然,群臣起身盡是應允。


    許多人還是原先的位置,還是原先的權力,可事不是那麽迴事了。


    此事定下後,熊橫再望向司吏劉啟:“好,就由司吏起一份詔書,再由令尹交到司宮處,司宮加蓋王璽,便可下與國人。”


    劉啟立即迴應道:“臣遵令。”


    翌日,楚王撤消令尹府,立國事府的消息,張貼在郢都王宮之外。


    兩日後,詔書又張貼在了鄢城宮門後,然後擴散到楚國各方,這樣一個簡單的雛形,就算是完成了。


    總領朝政屈原,將來可以退出一條條的法令,來將變法徹底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楚做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亮跟著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亮跟著我並收藏穿越大楚做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