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十一月。
想想去年這個時候,熊橫方才即位,入鹿野狩獵,獵一熊而歸。
當時整個楚國能讓他信任的臣子,就唯有景翠一人爾。
如今有左徒屈原、將軍景翠、郢都將軍成謇、司宮子玦、門尹屈侯樂、齊人徐召、涓人鄭懷、半個鹹尹鄭介。
至於為何是半個,因為另外半個要等到景鯉死了後才可以。
這些臣子們都有其門客,都有其勢力,如此,楚王已經是在這郢都,暗中掌握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昨日楚王早睡,未曾飲酒,今日又是早起的一天。
寢宮之外,足有百位劍侍練劍,他們的動作雖做不到整齊劃一,但無疑是各具氣勢,盡是此道中的高手,若是給他們配上甲胄,熊橫自信,足以一當十也。
若是真有朝一日,宮廷發生叛亂,屈侯樂以及這一百劍侍,就是他的第一道屏障。
“大王,楚王槐百名劍侍,俱已到齊,這些人盡是臣精挑細選,俱是劍道高手!”
練了一陣後,楚王累了,坐在宮殿外的台階上修習,涓人鄭懷則立在一旁。
“劍術高超,這寡人是看出來了,不知他們能否像你一樣,守護寡人呢?”
聽到此言,鄭懷略有差異。
如今這宮中太平,大王為何總是提及守護一詞。
“莫非在這宮中,大王還會有性命之憂不成?”
提著劍,熊橫站起來。
“寡人可信任涓人否?”
楚王的神情裏略有笑意,一雙眸子似乎要將人看透。
“大王,士為知己者死,大王便是臣的知己者,大王自然可以信臣。”
近來這段時日,除過看跳舞外,楚王做的最多的,就是與鄭懷泡在一起,談天說地,至於關係當然是更進一步了。
“好,涓人不愧於士也,這宮中看似太平,但難保有朝一日,就會突然亂起來,甚至於寡人會有性命之危,若要守護寡人,僅此你一人不夠爾!”
鄭懷一聽,望著手中之劍:“臣之劍為大王所鑄,劍侍之劍也當如此,若有人想傷及大王,除非我等先死絕!”
死士,忠義。
這就夠了。
熊橫拍拍鄭懷的肩膀:“記住,忠與義,你選擇了忠。”
他這是在提醒鄭懷,此事不得和任何人說,包括鄭介及鄭袖。
“大王,臣遵令。”
“好了,讓他們就此散去吧。”
楚王下令,眾劍士俱是散去。
昨日昭雎剛剛來給楚王上過課,因而這一日輪到他休息。
這兩位太師侍奉大王到如今,皆是變了性質。
每逢昭雎來,則必然是商討抗秦之策,上庸戰場一旦生出變化,必定會稟告於楚王,與之商議對策。每逢景鯉來,則必然是繼續給楚王灌輸,如何推翻南太後的事,他又是如何為楚王盡忠之事,甚至於楚王在掌握大權後,應該重用哪些人,不應該重用哪些人,他也都做了鋪墊。
看起來這位老狐狸對他的謀劃是十分有信心,否則也不會連這麽遠的事情,都給安排好了。
抗秦之戰,起於今年一月,眼下都已至十一月中旬,兩軍交鋒整整十一月了,眼下種種跡象已經表明,秦國很快就要退兵了。
一則,韓使者尚靳離開郢都已是將軍兩月,在這段時間內,司馬錯沒有一次進攻的舉動,連試探都沒有,甚至上庸來報,秦國大軍還在收縮戰線。
二則,楚國三次興兵十萬,以援助上庸,到如今已有七萬開往戰場,秦國真要想打下去,豈能不往上庸增兵。
三則,據鹹陽傳來的消息,曾有老秦貴族被秦太後以謀逆之罪車裂,不利於秦太後的流言傳遍整個鹹陽,內事都不定,外事如何能興,縱然他秦國想打下去,也沒這個機會了。
四則,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鄖西營寨空虛,秦人又退迴到山中去了。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秦國要退兵了。
這一戰,楚軍死傷八萬人,秦軍死傷五萬餘,如此之戰績,相比較於楚軍近年來的戰績,已算得是勝利,相比較於秦軍近年來的戰績,無疑會讓其士氣低迷。
今年是公元前298年,據曆史記載,那位打得三晉和楚國無還手之力的秦國名將,將會在四年之後,被秦王任命為左庶長,開始了嶄露頭角的伊闕之戰,在兵力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白起竟殲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更是斬殺魏國主將公孫喜,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如今的白起任何官職,倒是沒聽說過,但好得是個將軍吧,楚國與秦國打出這樣的戰績,會不會讓這位將星提前出山呢?
不好說,熊橫都在思索著,要不要派人將白起趁早給毒死算逑,免得招致麻煩。
入夜,楚王寢宮燈影重重,寢宮之外,一片灰黑。
幾道身影正在黑暗中,沿著宮殿外的台階往上爬,至於宮門口,當先一人說道:“快去通報。”
“是,司宮。”
守在宮門口的四人很快進去,很快便出來。
“大王請司宮入內。”
安國君帶著身後寺人,進到宮中。
楚王正坐於長案之後,在一張竹簡上書寫,旁邊那個俊俏的奴婢,正在為楚王研磨。
“臣拜見大王!”
“臣徐召拜見大王!”
如今之徐召,雖然依舊會在東方學宮中走動,但他已是郢都將軍的幕僚,為楚國臣子。
自上次之後,熊橫與徐召就再未見麵。
“哈哈,先生無需多禮,聽聞先生近來在郢都將軍麾下,可否習慣?”
楚王一向對其禮遇有加,甚至可以用受寵若驚來形容了。
“多謝大王,臣一切都好。”
“哈哈,快快請坐,子玦,你也無需多禮!”
君臣三人落座後,青雉又為三人上了酒水。
“大王,臣有一事,須得先行稟報!”
說話者,乃是安國君子玦。
今日所來,主要就是聽聽徐召在東方學宮如何,還有熊橫也將景鯉的謀劃告訴他,讓他與成謇提前有個準備,畢竟這親口所說和書信所雲,皆是不一樣的。
現在安國君如是說道,必然是生出了急事。
“吾弟請說?”
“大王,晌午十分,由左徒告知於臣,說是秦國來了國書,並且派遣丞相魏冉為相國,出使我楚。”
真如熊橫所料,這是要退兵了。
隻是這秦人好大的膽子,使者都被楚國扣下兩個了,還敢派遣第三個來,而且這第三個直接就是丞相魏冉。
或許是秦太後以為,派遣來一個沒有分量的,楚國想扣壓就扣押了,現在派遣過來一個十分有分量的,你總得掂量一下吧。
“秦人國書中可有說明,魏冉到了何處,幾日到我郢都?”
“大王,秦丞相已出韓,短則七八日,長則半月之內,必然抵達郢都,看來這是求和來了。”
安國君說道。
楚王一聽,卻是搖了搖頭:“寡人看卻是未必。”
“大王,不求和難道求戰?”
安國君疑惑起來,不管怎麽看,秦人都不像是要繼續戰鬥下去的樣子。
“哈哈,安國君,大王是在說秦國派遣使者入郢都,不是為求和,而是為求盟。”
聽此一言,熊橫大笑起來:“還是先生知寡人心,吾弟你若有空,多該向先生學習,將來寡人還需得你輔佐呢!”
“大王說得是,可是臣不明白,如何是求盟?”
“自秦國變法強盛以來,天下便由楚齊秦三國,此三國者,連一則必然攻一也,秦惠文王時,任用張儀為相國,以連橫而破合縱,當時秦與齊盟,對抗楚國。”
“到後來秦悼武王即位,此種情況再度加劇,秦人連越而製楚、製齊;再往後越國滅,秦王嬴稷即位,秦太後因是楚人的緣故,便開始秦與楚而疏於齊,與原先兩代君主策略全然不一,甚至還歸還了楚國上庸之地,若非這次武關之變,秦楚依舊為盟也。”
“如今秦楚既然停戰,那秦國就必要修複與楚國的關係,令楚不與齊為盟,與秦為盟,否則的話又何須派遣丞相魏冉來。”
魏冉此人,素之國事,又通兵事,還知縱橫。
他與白起一文一武配合多年,打得是諸國落花流水,他在秦國的分量很重。
“哈哈,徐先生不愧是臨淄大才,短短一番話,就將秦人所來俱是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日先生必不為郢都將軍幕僚,為寡人幕僚也!”
楚王對於他的分析,是一陣嘉獎。
“那先生以為,該是盟,還是不盟?”
問話者,又是安國君也。
“秦王稷即位初時,秦太後曾結盟與韓,結盟與楚國,結盟與燕國,結盟與齊,如此與天下交好,還是那個虎狼之秦嗎,秦太後之所以要這麽做,一則是母子二人無根基,主少國疑,二則休養生息,強大國力,至於我楚與秦是盟與不盟,就看大王的誌向呢?”
不錯,在秦王稷當即位的那幾年,幾乎與所有的國家都交好,至於垂沙之戰,完全就是去湊數,出大力者乃是魏齊。
到了如今,秦國國力比之秦悼武王時,早已更上了一個台階。
楚王望著窗戶外:“盟,如何不盟。”
如秦太後一樣,他要收攏權力,改革變法,強大楚國,至於爭霸天下,那就先將刀打磨快了再說。
四年後的伊闕之戰,乃是韓魏聯軍主動攻楚,他楚國也可以加入進去,爭取一戰而破鹹陽,讓秦人遷都到隴西去吧。
“大王誌向遠在天下,而如今之楚國,隻有經過天翻地覆的變化後,才能跟得上大王的步伐。”
去年一路從臨淄到郢都,熊橫與徐召可謂是形影不離,談天說地,這才有到了楚國後,徐召甘願為熊橫之臣。
“大王說得對,臣還是得聽大王之言,多與徐先生親近!”
安國君又接話道。
“既然盟秦,那上庸退兵指日可待,到時候老景鯉……”
當下,熊橫便將景鯉的謀劃,又是詳細說了一遍。
“那大王想如何做?”
安國君問道。
“哼,寡人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一舉將南氏與景氏掃清,為我楚國變法打下基礎!”
蟄伏一年多,終於到了一飛衝天的時刻。
……
君臣三人相談之深夜,安國君帶著徐召方才是離開。
想想去年這個時候,熊橫方才即位,入鹿野狩獵,獵一熊而歸。
當時整個楚國能讓他信任的臣子,就唯有景翠一人爾。
如今有左徒屈原、將軍景翠、郢都將軍成謇、司宮子玦、門尹屈侯樂、齊人徐召、涓人鄭懷、半個鹹尹鄭介。
至於為何是半個,因為另外半個要等到景鯉死了後才可以。
這些臣子們都有其門客,都有其勢力,如此,楚王已經是在這郢都,暗中掌握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昨日楚王早睡,未曾飲酒,今日又是早起的一天。
寢宮之外,足有百位劍侍練劍,他們的動作雖做不到整齊劃一,但無疑是各具氣勢,盡是此道中的高手,若是給他們配上甲胄,熊橫自信,足以一當十也。
若是真有朝一日,宮廷發生叛亂,屈侯樂以及這一百劍侍,就是他的第一道屏障。
“大王,楚王槐百名劍侍,俱已到齊,這些人盡是臣精挑細選,俱是劍道高手!”
練了一陣後,楚王累了,坐在宮殿外的台階上修習,涓人鄭懷則立在一旁。
“劍術高超,這寡人是看出來了,不知他們能否像你一樣,守護寡人呢?”
聽到此言,鄭懷略有差異。
如今這宮中太平,大王為何總是提及守護一詞。
“莫非在這宮中,大王還會有性命之憂不成?”
提著劍,熊橫站起來。
“寡人可信任涓人否?”
楚王的神情裏略有笑意,一雙眸子似乎要將人看透。
“大王,士為知己者死,大王便是臣的知己者,大王自然可以信臣。”
近來這段時日,除過看跳舞外,楚王做的最多的,就是與鄭懷泡在一起,談天說地,至於關係當然是更進一步了。
“好,涓人不愧於士也,這宮中看似太平,但難保有朝一日,就會突然亂起來,甚至於寡人會有性命之危,若要守護寡人,僅此你一人不夠爾!”
鄭懷一聽,望著手中之劍:“臣之劍為大王所鑄,劍侍之劍也當如此,若有人想傷及大王,除非我等先死絕!”
死士,忠義。
這就夠了。
熊橫拍拍鄭懷的肩膀:“記住,忠與義,你選擇了忠。”
他這是在提醒鄭懷,此事不得和任何人說,包括鄭介及鄭袖。
“大王,臣遵令。”
“好了,讓他們就此散去吧。”
楚王下令,眾劍士俱是散去。
昨日昭雎剛剛來給楚王上過課,因而這一日輪到他休息。
這兩位太師侍奉大王到如今,皆是變了性質。
每逢昭雎來,則必然是商討抗秦之策,上庸戰場一旦生出變化,必定會稟告於楚王,與之商議對策。每逢景鯉來,則必然是繼續給楚王灌輸,如何推翻南太後的事,他又是如何為楚王盡忠之事,甚至於楚王在掌握大權後,應該重用哪些人,不應該重用哪些人,他也都做了鋪墊。
看起來這位老狐狸對他的謀劃是十分有信心,否則也不會連這麽遠的事情,都給安排好了。
抗秦之戰,起於今年一月,眼下都已至十一月中旬,兩軍交鋒整整十一月了,眼下種種跡象已經表明,秦國很快就要退兵了。
一則,韓使者尚靳離開郢都已是將軍兩月,在這段時間內,司馬錯沒有一次進攻的舉動,連試探都沒有,甚至上庸來報,秦國大軍還在收縮戰線。
二則,楚國三次興兵十萬,以援助上庸,到如今已有七萬開往戰場,秦國真要想打下去,豈能不往上庸增兵。
三則,據鹹陽傳來的消息,曾有老秦貴族被秦太後以謀逆之罪車裂,不利於秦太後的流言傳遍整個鹹陽,內事都不定,外事如何能興,縱然他秦國想打下去,也沒這個機會了。
四則,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鄖西營寨空虛,秦人又退迴到山中去了。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秦國要退兵了。
這一戰,楚軍死傷八萬人,秦軍死傷五萬餘,如此之戰績,相比較於楚軍近年來的戰績,已算得是勝利,相比較於秦軍近年來的戰績,無疑會讓其士氣低迷。
今年是公元前298年,據曆史記載,那位打得三晉和楚國無還手之力的秦國名將,將會在四年之後,被秦王任命為左庶長,開始了嶄露頭角的伊闕之戰,在兵力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白起竟殲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更是斬殺魏國主將公孫喜,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如今的白起任何官職,倒是沒聽說過,但好得是個將軍吧,楚國與秦國打出這樣的戰績,會不會讓這位將星提前出山呢?
不好說,熊橫都在思索著,要不要派人將白起趁早給毒死算逑,免得招致麻煩。
入夜,楚王寢宮燈影重重,寢宮之外,一片灰黑。
幾道身影正在黑暗中,沿著宮殿外的台階往上爬,至於宮門口,當先一人說道:“快去通報。”
“是,司宮。”
守在宮門口的四人很快進去,很快便出來。
“大王請司宮入內。”
安國君帶著身後寺人,進到宮中。
楚王正坐於長案之後,在一張竹簡上書寫,旁邊那個俊俏的奴婢,正在為楚王研磨。
“臣拜見大王!”
“臣徐召拜見大王!”
如今之徐召,雖然依舊會在東方學宮中走動,但他已是郢都將軍的幕僚,為楚國臣子。
自上次之後,熊橫與徐召就再未見麵。
“哈哈,先生無需多禮,聽聞先生近來在郢都將軍麾下,可否習慣?”
楚王一向對其禮遇有加,甚至可以用受寵若驚來形容了。
“多謝大王,臣一切都好。”
“哈哈,快快請坐,子玦,你也無需多禮!”
君臣三人落座後,青雉又為三人上了酒水。
“大王,臣有一事,須得先行稟報!”
說話者,乃是安國君子玦。
今日所來,主要就是聽聽徐召在東方學宮如何,還有熊橫也將景鯉的謀劃告訴他,讓他與成謇提前有個準備,畢竟這親口所說和書信所雲,皆是不一樣的。
現在安國君如是說道,必然是生出了急事。
“吾弟請說?”
“大王,晌午十分,由左徒告知於臣,說是秦國來了國書,並且派遣丞相魏冉為相國,出使我楚。”
真如熊橫所料,這是要退兵了。
隻是這秦人好大的膽子,使者都被楚國扣下兩個了,還敢派遣第三個來,而且這第三個直接就是丞相魏冉。
或許是秦太後以為,派遣來一個沒有分量的,楚國想扣壓就扣押了,現在派遣過來一個十分有分量的,你總得掂量一下吧。
“秦人國書中可有說明,魏冉到了何處,幾日到我郢都?”
“大王,秦丞相已出韓,短則七八日,長則半月之內,必然抵達郢都,看來這是求和來了。”
安國君說道。
楚王一聽,卻是搖了搖頭:“寡人看卻是未必。”
“大王,不求和難道求戰?”
安國君疑惑起來,不管怎麽看,秦人都不像是要繼續戰鬥下去的樣子。
“哈哈,安國君,大王是在說秦國派遣使者入郢都,不是為求和,而是為求盟。”
聽此一言,熊橫大笑起來:“還是先生知寡人心,吾弟你若有空,多該向先生學習,將來寡人還需得你輔佐呢!”
“大王說得是,可是臣不明白,如何是求盟?”
“自秦國變法強盛以來,天下便由楚齊秦三國,此三國者,連一則必然攻一也,秦惠文王時,任用張儀為相國,以連橫而破合縱,當時秦與齊盟,對抗楚國。”
“到後來秦悼武王即位,此種情況再度加劇,秦人連越而製楚、製齊;再往後越國滅,秦王嬴稷即位,秦太後因是楚人的緣故,便開始秦與楚而疏於齊,與原先兩代君主策略全然不一,甚至還歸還了楚國上庸之地,若非這次武關之變,秦楚依舊為盟也。”
“如今秦楚既然停戰,那秦國就必要修複與楚國的關係,令楚不與齊為盟,與秦為盟,否則的話又何須派遣丞相魏冉來。”
魏冉此人,素之國事,又通兵事,還知縱橫。
他與白起一文一武配合多年,打得是諸國落花流水,他在秦國的分量很重。
“哈哈,徐先生不愧是臨淄大才,短短一番話,就將秦人所來俱是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日先生必不為郢都將軍幕僚,為寡人幕僚也!”
楚王對於他的分析,是一陣嘉獎。
“那先生以為,該是盟,還是不盟?”
問話者,又是安國君也。
“秦王稷即位初時,秦太後曾結盟與韓,結盟與楚國,結盟與燕國,結盟與齊,如此與天下交好,還是那個虎狼之秦嗎,秦太後之所以要這麽做,一則是母子二人無根基,主少國疑,二則休養生息,強大國力,至於我楚與秦是盟與不盟,就看大王的誌向呢?”
不錯,在秦王稷當即位的那幾年,幾乎與所有的國家都交好,至於垂沙之戰,完全就是去湊數,出大力者乃是魏齊。
到了如今,秦國國力比之秦悼武王時,早已更上了一個台階。
楚王望著窗戶外:“盟,如何不盟。”
如秦太後一樣,他要收攏權力,改革變法,強大楚國,至於爭霸天下,那就先將刀打磨快了再說。
四年後的伊闕之戰,乃是韓魏聯軍主動攻楚,他楚國也可以加入進去,爭取一戰而破鹹陽,讓秦人遷都到隴西去吧。
“大王誌向遠在天下,而如今之楚國,隻有經過天翻地覆的變化後,才能跟得上大王的步伐。”
去年一路從臨淄到郢都,熊橫與徐召可謂是形影不離,談天說地,這才有到了楚國後,徐召甘願為熊橫之臣。
“大王說得對,臣還是得聽大王之言,多與徐先生親近!”
安國君又接話道。
“既然盟秦,那上庸退兵指日可待,到時候老景鯉……”
當下,熊橫便將景鯉的謀劃,又是詳細說了一遍。
“那大王想如何做?”
安國君問道。
“哼,寡人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一舉將南氏與景氏掃清,為我楚國變法打下基礎!”
蟄伏一年多,終於到了一飛衝天的時刻。
……
君臣三人相談之深夜,安國君帶著徐召方才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