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孟浚以趙用平為帥,從淮安北伐以來,時間已過去了五個半月,這一路上,幾乎是勢如破竹,對於趙用平而言,似乎理所當然,又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清廷從入關以後,逢戰皆勝,八旗的氣焰囂張無比,自號稱為八旗軍威天下無敵,可如今不過六年時間,國勢愈發頹喪,這無疑是莫大的諷刺。


    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陽謀。


    呂逢春投降,山東各地景從孟浚,這便是北地人心浮動,清軍勢弱所至,曆代曆代,幾乎沒有出現過征戰天下的勢力,在後期還要每座城市,一個個的打過去,便如崇禎時,有句話叫傳庭死,明朝亡,孫傳庭一敗,李自成除了在寧武關和周遇吉打了一場血戰外,其餘城池,皆是傳檄而定,就算是京城,李自成也是不費吹灰之力。


    在全取山東後,除了高進庫所部繼續前往登州外,趙用平所部迴返濟南,高進庫當初俘抓郡王勒克德渾,狠狠的插了清廷一刀,多爾袞則將高進庫妻兒腰斬以應對,算起來高進庫已和清廷有血海深仇,孟浚經過深思熟慮,覺得將高進庫派往遼東,或許能收到一些奇效。


    而在鄆城的豪格,在收到呂逢春自焚,山東盡數歸周後,當即命令部下停止劫掠地方,撤往大名府。


    豪格所部自入川後,其部下幾乎沒有停下過征戰的腳步,在撤到大名府後,豪格決定不理多爾袞,直接率軍北上,經廣平,順德,河間三府,最後返迴北京。


    在豪格撤兵後,孟浚一時興起,攜一眾文臣,遊覽濟南城外的千佛山。


    千佛山,漢時稱曆山,魏晉時因山上建舜廟又名舜山,至隋朝楊堅,在鑿窟建造千尊佛像,修建千佛寺後,因此才有千佛山這個稱謂。


    孟浚看著千佛山中那一尊尊佛像,又迴身望著從山下,一路到山頂,沿途足有上千兵卒一路護衛,心中忍不住湧起一陣激蕩,在他的努力下,曆史已經徹底扭轉,那勝利的曙光,似乎已近在眼前。


    孟浚與顧炎武二人邊散步,邊閑聊,在旁的顧炎武對孟浚說道:“這些佛像多隋文帝時所鑿,至今已有千餘年。”


    孟浚聞言,語氣空悠的迴道:“物是人非,石佛還在,隋朝卻早已消散一空,縱大唐盛世,亦不過三百年,宋,明亦然,顧先生你說,若是將來山河一統,這個輪迴能否被打破?”


    顧炎武沉吟許久,才搖搖頭道:“臣亦不知,但曆朝曆代,國至末途,大都皆是無地之民,無以為生,因而民變四起,曆朝一旦出現大規模民變,即便還能平息,那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孟浚沒有迴話,隻是腳步緩慢的往前走,當初起兵之初,一直到湖廣大戰之前,孟浚無暇顧及這些事,但是眼看如今清廷一日不如一日,治國之事,也浮上孟浚心頭。


    二人又走了一會,顧炎武才將話題引到偏師出兵遼東之事。


    顧炎武道:“大王,高將軍即將渡海,依屬下所見,不如將大軍即將渡海擊遼之事,廣而告之,如此一來,或許能讓清廷權貴退出關內,返迴遼東。”


    孟浚聞言沉思片刻,隨後搖搖頭,笑道:“顧先生之言,略有不妥,如今多爾袞抽調關外之軍,入關作戰,正可令其千裏迢迢而來,待兩軍對峙時,屆時後方傳來盛京受到威脅的消息,此必能令多爾袞進退失據!”


    顧炎武細想了一下,點點頭道:“大王所言甚是,是臣思慮不周。”


    隨後孟浚拋下心中諸多俗事,專心遊覽大山,一行人興致勃勃,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味,偶爾傳來鳥兒的鳴叫聲,讓人不禁心曠神怡,一時間孟浚心中急躁的心情逐漸變的寧靜平和。


    在下山之時,有隨軍文官寫詩誇讚孟浚。


    文治昭昭開盛世,武功赫赫靖太平。


    劍指山河風雲變,江山萬裏春風綠。


    虎賁百萬震宇內,將軍百戰威名揚。


    孟浚聽罷,哈哈一笑,隨後言道:“天下尚未安寧,此詩過譽了。”


    顧炎武於側而笑道:“大王何必自謙,今清廷之勢,猶如夕陽西下,其頹勢昭然,此皆因大王之偉略,方有今日之勝景。”


    孟浚擺擺手迴道:“所謂兵兇戰危,此非我一人之力可為,皆因諸軍效死,群僚同心之果。”


    ………………


    陝西,慶陽。


    孟喬芳在撤離西安後,信騎四出,調鳳翔,平涼,鞏昌,臨兆等各地尚聽朝廷的州縣之兵,齊聚慶陽府。


    隻是孟喬芳知道陝西殘破,但也沒料到集結而來的軍隊是如此的不堪。


    清廷四處用兵,陝西邊鎮之兵,多有調動,留下的這些兵,隻能說和崇禎時期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集結至慶陽的清兵,兵冊上人數四萬多人,實到不足三萬人,且衣甲不全,兵刃多有缺損,這些乞丐兵讓孟喬芳看的直搖頭。


    清廷自從丟了江南賦稅之地後,對各地的駐軍餉銀發放,也是時斷時續,許多綠營兵私下裏都偷偷說:“當明軍時,錢沒發足過,當了清軍,一樣軍餉沒齊,那還剃個屁的頭發!”


    正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拿多少錢,辦多少事,當兵吃餉,餉都不齊,怎麽讓大家夥效命。


    孟喬芳也知道這個道理,因此在諸軍齊聚後,將慶陽府庫盡數發於軍中,可即便這樣,攤牌到每個士兵的手上,也不足二兩銀子。


    因此許多士兵紛紛鼓噪,言這點錢還不夠朝廷補發的欠餉,孟喬芳請安泰以一千五百八旗兵壓陣,斬殺十餘名言辭激烈的士兵,強行鎮壓。


    孟喬芳也不想這麽幹,可是沒錢啊,明末時,陝西一直都是流民的大本營,多少名聲響亮的大頭領,那都是出自陝西,究其原因,便是天災人禍,可到現在才幾年,孟喬芳能給每個士兵湊個二兩銀子,那都是手段高明了。


    可士兵依舊不滿足,孟喬芳既然發不出錢,也隻能用強硬手段,來解決這些刺頭。


    這些亂七八糟的兵,孟喬芳當然不會以為重心,孟喬芳可直接掌控的八千西安綠營算是比較精銳,至少衣甲齊整,還有安泰的一千五八旗兵,更重要的是陝西提督李思忠發來捷報,已經攻破延安府城,斬殺叛將王永強,俘殺降兵兩千餘人。


    在平叛之後,李思忠部下尚有九千餘人,如此一來,一旦匯合全部兵力,孟喬芳可用之兵,四萬七千餘人。


    對此,巡撫馬之先私下對李思忠說道:“總督大人,吳三桂入陝之兵,馬步軍近五萬人,敵我人數雖差不多,可吳三桂之兵,定然比這險些嘩變的綠營兵可靠些。”


    孟喬芳無奈的歎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朝廷東有孟周,西有薑鑲,此時已自顧不暇,無力馳援陝西,否則的話,我何至於此!”


    就在孟喬芳整頓軍伍時,而吳三桂已經穩定了西安局勢。


    方光琛力勸吳三桂當趁李思忠還在延安府時,先行擊破孟喬芳,屆時或許可以大勢,逼迫李思忠投降。


    如今不用說李思忠是漢軍旗人,即便是滿八旗,依舊有偷偷降了吳三桂的,這給了吳三桂極大的自信心。


    於是在孟喬芳還在鎮壓綠營兵時,吳三桂出兵了,吳三桂此番留兵五千駐守西安,步軍兩萬五千人,騎兵一萬,吳三桂以一萬騎兵為先,兵分兩路,一路由孫文煥率領,經乾州,邠州,長武,另一路則由吳國柱率領,走雲陽,淳化,石門,三水,真寧,最後在寧州會合。


    兩路騎兵所過之城,幾無抵抗者,即便有不願開城者,也表示願意為吳軍提供軍糧,隻是不願開城讓軍隊入城,吳三桂對此沒空理會,隻有滅了孟喬芳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其餘的都隻能算是小事一樁。


    至三月二十日,吳三桂騎兵已經出現在寧州城下。


    孟喬芳已經決定死守慶陽,以待李思忠之援兵。


    二十二日,寧州開城,請降。


    二十六日,吳三桂兵臨慶陽城。


    在城下,吳三桂給孟喬芳寫了封信,勸孟喬芳要識得大局,什麽胡無百年國運,什麽願與孟喬芳共治陝西,還有什麽可以一起再光複大明之類的話,而在信的最後,吳三桂又威脅孟喬芳,不降,一旦城破,絕不輕饒雲雲……


    而孟喬芳給吳三桂的迴信,隻有寥寥數語,卻是狠狠的把吳三桂罵了一頓。


    信:“吳賊朝秦暮楚,降而複叛,背信棄義,誠可謂反複無常甚於禽獸的小人!”


    孟喬芳,字心亭,直隸永平人,初為明朝副將,後罷職歸鄉,崇禎三年,後金入關,孟喬芳降清,後隨清軍返迴遼東,累封至漢軍梅勒額真,隸屬漢軍鑲紅旗,清軍入關後,改封刑部侍郎。


    順治二年,孟喬芳出任陝西三邊總督,至今他已經總督陝西近五年時間,孟喬芳對清廷忠心耿耿,即便看起來大清似乎要不行了,但是孟喬芳依舊沒有任何的異心。


    吳三桂兵圍慶陽,其實城中之兵,人數多於吳軍,饒是如此,無論吳三桂怎麽誘敵,羞辱,謾罵,孟喬芳不動如山,即便是安泰都覺得可以打一打,但孟喬芳依然拒絕,一意死守。


    吳三桂頓兵慶陽城下八天時間,他已收到密報,李思忠已經在延安府整軍南下,吳三桂此時有些舉棋不定,不知是要撤圍先擊李思忠還是要繼續圍城。


    孟喬芳打定主意,李思忠不到,他絕不出城,因為他知道,出城的話,那些綠營兵,不可靠。


    隻是慶陽城中,卻是亂象頻發,近三萬各地匯集而綠營兵,八千隨孟喬芳而來的綠營兵,還有八旗兵以及家眷,這麽多人聚集在慶陽城中,各種矛盾,簡直數不勝數。


    各地綠營餉銀不足,又被孟喬芳當成殺雞儆猴的猴子,許多人心情本就不好,再加上供給糧食,發黴,陳糧,缺斤少兩,幾乎次次供應都有問題。


    而城中的八旗兵又驕橫慣了,為了給自己的家眷找好的地方安置,又在城中強行掠奪,不願搬離者,也被其隨意找個理由殺了,因此,這又和本地駐軍矛盾極其深重。


    正當吳三桂在慶陽城下徘徊不定之際,城內的局勢卻悄然生變,如同潛藏起來的風暴,隻需一絲火星,便會席卷一切。


    孟喬芳雖然知道城內隱患重重,各路兵馬間皆有積怨,難以調和,孟喬芳每日殫精竭慮,既要防備吳三桂,又要安撫軍心,防止內部崩潰。


    就在吳三桂圍城八日後,當天深夜,城中一處糧庫突發大火,火勢借風勢迅速蔓延,將附近一些民居卷入其中,哀嚎,哭喊聲四起。


    混亂之中,有人趁機煽動不滿情緒,聲稱火災乃八旗兵故意所為,說這些韃子寧願燒掉好糧食也不願意給他們吃。這種鬼話,隻要稍微帶點腦子就知道是胡扯,但就是這令人可笑的鬼話,竟點燃了綠營兵的憤怒,一場衝突就此爆發。


    綠營兵紛紛拿起武器,衝向八旗兵營地,深夜中,火光衝天,許多人在狹窄的街巷中交鋒,甚至便連敵我都有些難以分辨。


    慶陽城一夜之間淪為人間煉獄,廝殺聲甚至嚇的吳三桂認為孟喬芳派兵襲營了,直到城內火光衝天,吳三桂雖不知道為何,但如此大規模的大火,已經殺聲震動的場麵,吳三桂認為絕不是什麽誘敵之計,隨即吳三桂立刻點兵,打起火把,趁機奪城。


    在這場混戰中,一些綠營兵見形勢不利,在吳三桂攻城後,立刻打開城門,選擇向吳三桂投誠。


    消息傳至孟喬芳耳中,他心急如焚,試圖挽迴局麵。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隨著吳軍入城,越來越多的士兵倒戈相向,即使孟喬芳親自率領殘部拚死抵抗,但在這般亂戰之下,終究大勢已去。


    直到次日清晨,慶陽城終被吳三桂所奪,孟喬芳則被部下被綁縛而降,落入吳三桂之手。


    (好久沒寫大章了,今天發個大章╭(╯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