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頓兵堅城,大軍連續強攻三日,三萬五千餘步軍,已經折損六千餘人,徒勞無功,鄭軍軍中士氣不振,諸軍逢戰麵露懼色。
軍中大將紛紛勸說先退兵,在水師的掩護下固守大營,以待周王援軍,鄭成功見此怒不可遏,氣急道:“吾千裏迢迢而至湖廣,未建大功,今不過一區區之鄂州城,何能阻之,明日再戰,不破鄂州,絕不罷兵,以繩索劃地為界,退越繩索,畏縮不前,無令後退者皆斬之!”
鄭成功說完後,站起身,大聲道:“明日全軍上陣,大將先登,若沒於陣中,吾親自攀城!”
諸將不敢反駁,知道鄭成功決心已定,隻能硬著頭皮,接令而下。
待諸將退下後,陳永華對鄭成功勸說道:“國姓,如今周軍已勝,多鐸已難改大局,何以強攻堅城,徒傷將士?”
鄭成功看了眼陳永華,收迴目光,平靜的說道:“吾軍長於水師,步軍戰力不堅,若不能於此戰揚威,便是固守福建,難掩他人覬覦之心。”
次日清晨,天剛破曉,鄭成功立於軍前。其身披甲胄,手執長劍,神色堅毅。
鄭軍再次強攻鄂州,攻勢如潮,在鄂州城危急時,博洛強令蒙古騎兵以輕騎衝擊鄭軍,縱然如此,鄭成功依舊沒有停止攻城,大戰至黃昏時,兩軍皆疲時,鄭軍所部八百鐵人軍趁機登上城樓。
鐵人軍一上城,直殺的綠營兵無還手之力,在那血與火的黃昏,鐵人軍猶如破曉之光,他們身披重甲,手執利刃,無堅不摧,無往不利。
鄭成功在軍中,遙望城樓,隻見鐵人軍一上城,直殺的綠營兵無還手之力,猶如猛虎下山,銳不可擋。鄭成功心中大喜,急令後續軍卒速速登城。
大將劉國棟,施琅等人也已登上城樓,一時間鄭軍士氣一振,似是要一鼓作氣,攻入城中。
而博洛見情況緊急,隨後親領鑲白旗兵,在城樓上與鄭軍鐵人軍鏖戰,兩軍交鋒,殺聲震天。
但清軍兵敗於孟浚之手,冒雨退迴鄂州後,還未休整,鄭軍又至,連續攻城四日,清軍早已疲憊不堪,連續損耗下,博洛見勢不妙,急令人將多鐸移至車廂,隨後率騎兵逃遁出城。
最終,鄂州城落入鄭軍之手。
退出鄂州城,逃往武昌的路上,多鐸滿臉鬱氣,手指何洛會,道:“汝言鄂州城堅,何以倉皇失措!”
何洛會低頭無言,倒是博洛出言道:“豫親王,我軍困守鄂州毫無意義,與水賊相耗鄂州,隻會徒損八旗子弟的性命,還不如返迴武昌,重整旗鼓。”
多鐸知道重整旗鼓,隻是博洛安慰自己的話,武昌出征八萬將士,退迴鄂州僅萬餘人,逃出鄂州城時,軍將不足七千人,十不存一,多鐸此時對垓下之戰後的項羽,感同身受——無顏麵對江東父老。
………………
周軍大營。
孟浚漫步於軍營之中,沿途而來,軍將紛紛行禮問候,孟浚則點頭示意,報以微笑。
此時的孟浚已經收到鄭成功奪取鄂州的軍報,孟浚從字裏行間中都看出了鄭成功的得意之情。
說實話,鄭成功能夠攻下鄂州還真是出乎孟浚的意料之外,對鄭家的步軍,孟浚一直是認為其戰力低下,不成想竟然能夠逼的多鐸逃離鄂州。
孟浚有些感慨的說道:“鄭芝龍若是有鄭森三分血氣,豈會落得如今之下場。”
“鄭芝龍商賈之氣濃鬱,凡事皆用利弊而決,於這國姓還真是兩個極端啊。”顧炎武隨侍身側,緩緩說道。
隨後顧炎武看著孟浚,有些感慨的說道:“至甲申以來,虜騎兵鋒所至,皆是望風而降,剃發令下,滿目皆是膻氣滿城,江南百姓,多少城池,以死義感召天下,方有大王這般豪傑,揚不屈之髓骨,屢克頑敵,大王,此戰過後,攻守易形矣!”
孟浚深唿一口氣,道:“多鐸已敗,大軍再休整幾日,便可北上奪取武昌,若多鐸還算明智的話,那他就會撤離武昌。”
顧炎武有些遲疑的詢問道:“大王,若奪取武昌後,湖廣之地,尚有晉王……”
孟浚一時有些沉默無言,沉吟許久後,緩緩說道:“時移勢變,待清軍退出湖廣再說吧。”
話雖如此,可在心裏,孟浚卻默默的說道:“這個世界,我隻能相信自己,因為你在曆史上未競的大業,我能替你完成,而且我相信我能比你做的更好。”
入夜,孟浚站立於星空下的大營中,抬頭望著璀璨的繁星,深深的吸了一口帶著冷意的空氣,鼻間盡是草木與血腥的氣息。
孟浚環顧四周,有些喜悅,又有些彷徨,他擊敗了多鐸,天下的局勢已經被徹底改變,在這個世界四年的時間,曾經的生活,孟浚卻感覺那仿佛是遙遠而又不可及的夢一般。
這個世界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大戰結束後,數以萬計的清軍降兵,如何處置這些降軍,在軍議上,諸將激烈的爭論。
有的說可以進行收編,有的說押到馬鞍山的礦廠上做苦工,有的說全部斬殺,當然也有反駁殺俘不祥的話。
在經過粗略的甄別,吳三桂所部的降軍有一萬兩千人,綠營降軍六千餘人,漢軍旗降軍三千餘人,遼東奴兵四千餘人。
孟浚決定,將奴兵和吳三桂所部的降軍,盡數遷往馬鞍山礦廠服苦役。而對這些漢軍旗,大部皆是清廷入關後攻城掠地的急先鋒,許多人手中都犯下了累累血債。
孟浚命柏永馥將三千漢軍旗押到大營以北的一處山坡處,全部斬殺。
一聲令下,三千人頭,頃刻落地。
身居高位,有些決定,無論對錯,都需要他下。
榮耀勝利,在這個世界,他無人可以分享,無人可知若無他,這個世界將會如何,孟浚低語道:“我隻是曆史中的塵埃,或許我並不存在!”
軍中大將紛紛勸說先退兵,在水師的掩護下固守大營,以待周王援軍,鄭成功見此怒不可遏,氣急道:“吾千裏迢迢而至湖廣,未建大功,今不過一區區之鄂州城,何能阻之,明日再戰,不破鄂州,絕不罷兵,以繩索劃地為界,退越繩索,畏縮不前,無令後退者皆斬之!”
鄭成功說完後,站起身,大聲道:“明日全軍上陣,大將先登,若沒於陣中,吾親自攀城!”
諸將不敢反駁,知道鄭成功決心已定,隻能硬著頭皮,接令而下。
待諸將退下後,陳永華對鄭成功勸說道:“國姓,如今周軍已勝,多鐸已難改大局,何以強攻堅城,徒傷將士?”
鄭成功看了眼陳永華,收迴目光,平靜的說道:“吾軍長於水師,步軍戰力不堅,若不能於此戰揚威,便是固守福建,難掩他人覬覦之心。”
次日清晨,天剛破曉,鄭成功立於軍前。其身披甲胄,手執長劍,神色堅毅。
鄭軍再次強攻鄂州,攻勢如潮,在鄂州城危急時,博洛強令蒙古騎兵以輕騎衝擊鄭軍,縱然如此,鄭成功依舊沒有停止攻城,大戰至黃昏時,兩軍皆疲時,鄭軍所部八百鐵人軍趁機登上城樓。
鐵人軍一上城,直殺的綠營兵無還手之力,在那血與火的黃昏,鐵人軍猶如破曉之光,他們身披重甲,手執利刃,無堅不摧,無往不利。
鄭成功在軍中,遙望城樓,隻見鐵人軍一上城,直殺的綠營兵無還手之力,猶如猛虎下山,銳不可擋。鄭成功心中大喜,急令後續軍卒速速登城。
大將劉國棟,施琅等人也已登上城樓,一時間鄭軍士氣一振,似是要一鼓作氣,攻入城中。
而博洛見情況緊急,隨後親領鑲白旗兵,在城樓上與鄭軍鐵人軍鏖戰,兩軍交鋒,殺聲震天。
但清軍兵敗於孟浚之手,冒雨退迴鄂州後,還未休整,鄭軍又至,連續攻城四日,清軍早已疲憊不堪,連續損耗下,博洛見勢不妙,急令人將多鐸移至車廂,隨後率騎兵逃遁出城。
最終,鄂州城落入鄭軍之手。
退出鄂州城,逃往武昌的路上,多鐸滿臉鬱氣,手指何洛會,道:“汝言鄂州城堅,何以倉皇失措!”
何洛會低頭無言,倒是博洛出言道:“豫親王,我軍困守鄂州毫無意義,與水賊相耗鄂州,隻會徒損八旗子弟的性命,還不如返迴武昌,重整旗鼓。”
多鐸知道重整旗鼓,隻是博洛安慰自己的話,武昌出征八萬將士,退迴鄂州僅萬餘人,逃出鄂州城時,軍將不足七千人,十不存一,多鐸此時對垓下之戰後的項羽,感同身受——無顏麵對江東父老。
………………
周軍大營。
孟浚漫步於軍營之中,沿途而來,軍將紛紛行禮問候,孟浚則點頭示意,報以微笑。
此時的孟浚已經收到鄭成功奪取鄂州的軍報,孟浚從字裏行間中都看出了鄭成功的得意之情。
說實話,鄭成功能夠攻下鄂州還真是出乎孟浚的意料之外,對鄭家的步軍,孟浚一直是認為其戰力低下,不成想竟然能夠逼的多鐸逃離鄂州。
孟浚有些感慨的說道:“鄭芝龍若是有鄭森三分血氣,豈會落得如今之下場。”
“鄭芝龍商賈之氣濃鬱,凡事皆用利弊而決,於這國姓還真是兩個極端啊。”顧炎武隨侍身側,緩緩說道。
隨後顧炎武看著孟浚,有些感慨的說道:“至甲申以來,虜騎兵鋒所至,皆是望風而降,剃發令下,滿目皆是膻氣滿城,江南百姓,多少城池,以死義感召天下,方有大王這般豪傑,揚不屈之髓骨,屢克頑敵,大王,此戰過後,攻守易形矣!”
孟浚深唿一口氣,道:“多鐸已敗,大軍再休整幾日,便可北上奪取武昌,若多鐸還算明智的話,那他就會撤離武昌。”
顧炎武有些遲疑的詢問道:“大王,若奪取武昌後,湖廣之地,尚有晉王……”
孟浚一時有些沉默無言,沉吟許久後,緩緩說道:“時移勢變,待清軍退出湖廣再說吧。”
話雖如此,可在心裏,孟浚卻默默的說道:“這個世界,我隻能相信自己,因為你在曆史上未競的大業,我能替你完成,而且我相信我能比你做的更好。”
入夜,孟浚站立於星空下的大營中,抬頭望著璀璨的繁星,深深的吸了一口帶著冷意的空氣,鼻間盡是草木與血腥的氣息。
孟浚環顧四周,有些喜悅,又有些彷徨,他擊敗了多鐸,天下的局勢已經被徹底改變,在這個世界四年的時間,曾經的生活,孟浚卻感覺那仿佛是遙遠而又不可及的夢一般。
這個世界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大戰結束後,數以萬計的清軍降兵,如何處置這些降軍,在軍議上,諸將激烈的爭論。
有的說可以進行收編,有的說押到馬鞍山的礦廠上做苦工,有的說全部斬殺,當然也有反駁殺俘不祥的話。
在經過粗略的甄別,吳三桂所部的降軍有一萬兩千人,綠營降軍六千餘人,漢軍旗降軍三千餘人,遼東奴兵四千餘人。
孟浚決定,將奴兵和吳三桂所部的降軍,盡數遷往馬鞍山礦廠服苦役。而對這些漢軍旗,大部皆是清廷入關後攻城掠地的急先鋒,許多人手中都犯下了累累血債。
孟浚命柏永馥將三千漢軍旗押到大營以北的一處山坡處,全部斬殺。
一聲令下,三千人頭,頃刻落地。
身居高位,有些決定,無論對錯,都需要他下。
榮耀勝利,在這個世界,他無人可以分享,無人可知若無他,這個世界將會如何,孟浚低語道:“我隻是曆史中的塵埃,或許我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