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氣,已經逐漸變的悶熱,正值夜深之際,孟浚處理完公務後,獨自站在庭院中,吹著徐徐涼風,心中百感交集,在金陵城中待著越久,煩悶之心愈重。


    身為後來者,孟浚對曆史預見性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他做的越多,曆史的變數也就越大,未來也就更加的不確定,時間滾滾向前,它不是任人拿捏的橡皮泥,曆史已經變的麵目全非。


    在曆史上,金聲恆,李成棟的反正曇花一現,大明中興如泡影般一戳即破,可如今呢,清廷在整個南方的統治,僅存湖廣,四川兩地,而這兩地又非太平無事,大戰暫熄,可小戰不停,這與曆史上金李二人反正後,清廷在南方仍然占據極大優勢不同。


    如今南方大部分再無金錢鼠尾之軍將,可這些反正又首鼠兩端的降將,以永曆君臣又能否控製的住,名義上李成棟,金聲恆,乃至孫可望等這些西軍降軍,無一不視明廷如幌子,內部亂紛紛,以孟浚的眼光,永曆朝廷,不出半年,內戰必起。


    看著月色輕柔的灑在庭中,孟浚低沉的聲音,喃喃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個天下,隻能由我來拯救!”


    …………


    安龍府。


    此時的安龍府行宮中,爭吵聲快要衝破這簡陋的行宮屋頂。


    永曆朝臣在這山河破碎,風雨飄絮的時代,盡管狼狽出逃,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況下,卻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丟下,那就是黨爭!


    北方淪陷,南北黨爭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南方吳黨與楚黨的內鬥。


    在李定國擊敗孫器,驅逐孔有德,收複桂林後,永曆帝令諸大臣先詣太廟,誓同心濟國而複河山”,這也表明永曆帝想要群臣停止無休止的紛爭,共同為國事著想的急切之心,可惜根本無濟於事。


    屬於吳黨的有閣臣朱天麟,吏部侍郎吳貞毓,給事中張孝起,李用楫,還有王化澄,萬翔,雷德複,陳邦博,四川的程源,廣東的郭之奇等,以及仍在變東督師的總督堵胤錫。


    屬於楚黨的主要人物有袁彭年,丁時魁,蒙正發,以及陝西劉湘客,另外,手握擁立之功的瞿式耜也是楚黨代表人物。


    雖然朝中也有與兩黨之外的局外人,但一般說來:“凡自湖南,廣西隨駕至,出自督師(何騰蛟),瞿式耜門下者,大半歸楚。


    楚黨在這永曆小朝廷中相當活躍,其中袁彭年榜標,正綱紀,慎名器,在爭體統,重資格上,糾纏不休。


    楚黨鋒芒畢露,意氣用事,在黨爭中很少留有餘地,他們從攻擊陳邦傅起,便拉開了吳楚黨爭的序幕。


    陳邦傅是連李成棟都極為鄙視之人,陳邦博原來懼怕李成棟的兵威,暗中呈遞投降書。而當時李成棟對清廷已有所不滿,暫時無心理會陳邦博。


    而陳邦博則趁機到處宣揚言:“潯,慶二府未經剃發,助比汾陽(汾陽王郭子儀)”。以功高蓋國,自比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要挾永曆封其為世守廣西。


    楚黨率先發難的是金堡,字衛公,號道隱。崇禎十三年進士,官山東臨清知州,隆武朝立,授禮科給事中,至永曆朝,瞿式耜以其才可用,奏請召堡入朝。


    剛抵達安龍府的金堡便上書永曆帝尖銳彈劾陳邦傅,馬吉翔二人。


    言詞激烈,永曆帝覽奏便極為不快,而首先看到這份奏疏的馬吉翔更是怒氣衝衝,隨即以“為危詞激兩宮,思以陷堡”。引的兩皇太後的出麵過問。


    永曆帝隨即擬嚴旨:“切責堡,令安靜供職”


    但一石激起千重浪,陳邦傅對金堡尤為怨恨,他連上兩道奏疏攻擊金堡,並造謠說金堡當年為臨清知州時“降賊受官逃迴”,現從湖南來此,是充當“韃虜間人”。


    朱天麟見到陳邦傅的奏疏喜形於色,大笑道:“金道隱喜罵人,今亦被人罵倒耶?”


    隨後朱天麟按永曆帝的意圖票擬一份聖旨:“金堡辛苦何來,朕所未悉。所請監紀,著即會議。”


    辛苦何來,是暗用杜甫詩中“辛苦賊中來”之語,這是配合陳邦傅的攻擊造謠,對金堡的誣陷。


    丁時魁等見旨後,便忿怒異常,當夜便邀集兩衙門科道十六人,於晨入廷大肆喧噪。公開示威,向永曆帝施加壓力。


    這時,永曆帝忽聞科臣鬧朝廷之事,心中大驚,兩手振索,茶遂傾衣,急召閣臣商議對策。


    就在眾科臣喧嘩朝廷之時,金堡又上一疏,他采取攻勢,提出要求核實一個繆傳已久的問題,那便是陳邦傅對外行文自稱世守廣西,並說這是皇帝詔書中之語,金堡稱此乃假敕偽造之語。


    於是當永曆與閣臣會議時,便發旨意,取陳邦傅原敕複查,果然沒有世守字樣,群臣所攻完全屬實。


    最後永曆帝退卻了,發特旨“敕十六位科道門,諭令仍入本衙門辦事,前本另發票擬。”隨後罷黜陳邦博。


    楚黨首次出擊大勝,誌滿氣驕,盛氣淩人,袁彭年總是炫耀自己有同謀反正之功。他甚至在永曆帝麵前辯論。


    永曆帝辯論不過袁彭年,便以君臣大義約束他。他競然上書道:“使去年,惠國公以鐵騎鼓行而西,此日君臣之義安在!”


    見到這種上書,永曆帝驚駭異常,持其章泣訴臣下,舉朝失色,見此情景,瞿式耜暗中告誡袁彭年,隨後袁彭年無奈上書請罪,言:“愚鈍無知,出言無狀,冒犯天顏,頂撞陛下,實乃大不敬之罪,日後定當言行謹慎,恪守臣節”等等,最後永曆帝無奈下旨削袁半年俸祿,將此事件平息下去。


    而此時的楚黨雖氣勢正盛,但在還都南京上,依然與吳黨爭執不下,瞿式耜等人力主當“速還南都,已複天下民望。”


    吳黨王化澄則堅決反對,言:“孟浚駐大兵於南都,天子駕蹕,恐有漢獻之危局!”


    二黨爭論不休,連開十日朝議也不能解決,最後永曆帝實在受不了了,下旨,調撥吳楚兩黨之人,王化澄,金堡,和錦衣衛馬吉翔三人,共赴南都,以探孟之口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