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幾乎已成了一座空城,孟浚駐足片刻看著殘破的昆山城,歎息道“這都什麽世道,魚米之鄉,也成了如今模樣”


    隨後孟浚留下一旗百人駐守昆山,就連縣令暫時也沒有更換,大軍不做停留,朝著太倉,嘉定方向而去。


    而在昆山二十裏外的一處山林內,一個望哨的匆匆跑入一處書齋之中,對著一個身著青衣裝扮模樣的人,有些激動道“大人,昆山城收複了”


    歸莊有些詫異,自從昆山失陷後,義軍死傷慘重,如今自己身邊隻剩下不足百人,對外的聯絡也近乎斷絕,這時候昆山被收複,難道是大明魯監國北伐了!想到此,歸莊急忙問道“是何人領軍收複昆山”


    哨探思考一下道“不知道是誰,不過旗子上有孟字旗號,很多人,一眼望不到頭,還有大炮,騎兵呢”


    “孟字旗號,姓孟的將軍,是誰呢”歸莊摸了一把胡子,絞盡腦汁著實想不出來,哪個姓孟,還可以統領大軍的主帥。


    片刻後歸莊又向哨探再次確認是不是大明的軍隊,而不是虜軍或綠營。


    那哨探斬釘截鐵的說道“絕對不是韃虜軍,我看城頭還立起大明的旗幟,那些士兵都沒留辮子”


    歸莊出身書香門第,曾祖父為隆慶時南京大理寺丞,後人讚其散文為明文第一的歸有光,父親歸昌世,為昆山三才子之一,書法晉唐,善草書,兼工印篆,擅畫蘭竹。歸莊自幼受詩書熏陶,為諸生時,即博覽群書,下筆數千言不止,工詩文散曲,擅畫竹石,尤精於書法,狂草功力更深,時人以為絕倫。歸莊與同裏顧炎武為摯友,十七歲時與顧炎武一同參加複社,後又參加驚隱詩社。


    “玄恭(歸莊字),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我等便可直去投奔大軍,民心所向,天下事猶可為也”顧炎武有些激動的說道。


    “寧人,務要激動,還是要再確認一番”歸莊自己也很激動,卻還是對著摯友顧炎武勸道。


    不足百人的義軍,自然無法掀起太大的波浪,歸莊本意這數日內便帶著殘餘的義軍撤到浙江,投奔魯王朱以海,但是顧炎武卻有些反對,認為隆武帝已經在福建登基,若是魯王退位歸藩還好,若是不退,帝位之爭又起,必然損耗明軍的力量,不如留在南直隸,相機舉事,兩人雖是摯友,但還是相持不下。


    弘光元年五月,清兵入關後,顧炎武暫居語濂涇,由昆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顧炎武取道鎮江赴南京就職,沒想到尚未到達,南京即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全線崩潰,清軍鐵騎指向蘇杭,剃發令下,江南各地抗清義軍紛起。顧炎武便和摯友歸莊,吳其沆,投筆從戎,參加了僉都禦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


    諸義軍合謀,擬先收複蘇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可惜烏合之師,實不敵八旗精銳,義軍即遇伏而潰,鬆江、嘉定亦相繼陷落。


    顧炎武潛迴昆山,又與楊永言、歸莊等守城拒敵,不數日昆山失守,死難者多達五萬多人,吳其沆戰死,楊永言失蹤,顧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顧炎武本人僥幸得免,國仇家恨,顧炎武匯合歸莊後,收攏了一批義軍,不過無糧無餉,兵械不全,士卒又潰散了一部分,到了今日,已經隻剩下七十八人跟隨在二人身旁。


    顧炎武和歸莊商量片刻後,決定先潛入昆山城,確認一番再做決定。


    而孟軍不做停留,迅速抵達太倉城,至於太倉城和昆山並無二致,一矢不發,而太倉城易手,孟浚一樣留下了一旗的士卒駐守城池,當然孟浚並沒有奢望這百來人真的可以守住城池,周邊已經沒有清軍主力,清軍不來,一旗百人足夠了。


    次日,孟浚前鋒抵達嘉定城外,過了嘉定就是鬆江府城,而此時的嘉定城雖然經曆了兩次屠殺,但是在原來弘光朝一個名叫吳之番的總兵率領下,餘部猛攻嘉定城,周邊民眾也紛紛響應,清軍一時不察,忽然之間被殺的大潰出逃。


    城牆上的義軍看見城外數十個斥候騎兵,守軍如臨大敵,急忙敲響警鍾,一時間嘉定城內鍾聲大作,一隊隊的守軍湧上城頭,眺望著孟軍斥候。


    半晌後,嘉定城北,孟軍如洪水般滾滾而來,旌旗如林,火炮騎兵無一缺席,乍一看,孟軍已經成闊佬了,和八旗清軍相比,孟浚自然是和乞丐一般,但是和這些鄉民舉事的義軍相比,那孟浚看著就和王子一般,令人相形見絀。


    “俞安,讓旗手把大明旗舉高點”孟浚用手搭在額頭上,看著城牆的守軍,這是孟浚這些時日見到的唯一一支還成建製的義軍隊伍,而不是那些零散的,四處潰散的義軍,如今鬆江府各處,盜賊,潰兵,義軍,清軍,明軍,各地武裝多如牛毛,一路上孟軍碰到最多的還是潰兵,大部分潰兵見到打著明軍旗號的孟軍,紛紛主動上前要投軍,孟浚自然是來者不拒,一股腦全收下。


    城牆上的義軍也看見了大明旗,城頭上一陣騷動,不時有士卒發出激動的唿喊聲“朝廷的援軍來了”


    吳之番一臉擔憂的看向城外,既有些激動又有些懷疑,生怕這是東虜的詭計,想到此吳之番招唿了身旁的親衛,也是自己的親侄子吳瑾文,“瑾文,你親自去看看,是不是咱們的官軍,還是東虜的詭計”


    吳瑾文年齡雖然隻有十八歲,但卻是堅定的說道“是將軍,若是有詐,屬下拚死也會示警的”說完轉身就要走下城樓。


    吳之番伸出手,張嘴道“瑾文……一切小心”若是明軍,吳瑾文自然不會有任何危險,可若是清軍假扮的話,自己這個侄子必然是九死無生了。


    吳瑾文迴頭望了一眼自己的叔叔,並沒有說話,隻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