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藥大夥計倒也客氣,向薑三郎迴個禮,“客人找我家掌櫃何事?”


    薑三郎直言:“某家裏有一些金耳,想問問貴堂收不收?”


    夥計一愣,打量下幾人,說:“那可要看品相如何。若品相成色不錯,當然是收的。”


    薑三郎連忙將背簍拿過來,放在櫃台上,“那請看看這個如何。”


    夥計拿起一朵翻來覆去瞧了瞧,聞了聞,又捏了捏。


    他沒有說行不行,對薑三郎道:“你們先等等,我這便去請掌櫃來。”


    夥計讓旁邊藥童過來照應,自己轉身往內堂去了。


    沒多久,一個四十來歲的長須中年人隨夥計出來,神情倨傲,淡淡掃過兄弟三個。“你們是賣金耳的?”


    “是。”薑三郎抱拳。


    掌櫃踱步過來,拿起一朵金耳翻看一下,說:“這種成色的金耳,咱們這裏一兩銀子一斤。”


    “啥?”薑三郎一愣,臉色有點不好看。


    李郎中可是付了十兩銀一斤呢,沒想到這個藥堂竟然隻出一兩。


    薑大郎和薑二郎對視一眼,倒沒怎麽失望。


    要知道一斤稻米才三文而已,羊肉也不過十八文一斤。


    這小小金耳一斤就能賣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千文,那可是一大筆錢啊,趕上他們農家幾個月收入了。


    可三弟不是說一斤十兩的嗎,怎麽會相差這麽多?薑大郎困惑。


    薑三郎心裏雖惱火,但也不好發作,隻提醒道:“掌櫃是不是看錯了?我這個可是金耳,前些日子還賣十兩銀一斤呢。”


    掌櫃麵露不耐,說:“咱們收購的就是這個價,你愛賣不賣。”


    說完轉身走了,經過夥計身邊,還瞪了他一眼。


    夥計滿臉尷尬,對薑三郎道:“那位是藥堂掌櫃,既然你們不接受一兩價格,就請迴吧。”


    薑三郎沉著臉一言不發,收拾好金耳背上就走。


    櫻寶幽幽看一眼夥計,心裏唏噓。


    這個夥計就是十幾年後的九康藥堂大掌櫃。唉,這會兒他還是個沒權勢的小夥計,啥事也做不了主。


    幾人出了九康藥堂,在驢車旁商議。


    薑三郎:“要不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也行。我看這條街上有不少藥堂,咱們多跑兩家問問價格。”薑二郎道。


    薑大郎:“對對!多問幾家,心裏也有數。”


    於是,兄弟三人在縣城轉了好久,問過好幾家藥鋪,都不盡人意。


    雖說價格從一兩已經問到二兩,但薑三郎還是不滿意。


    明明李郎中給出十兩一斤的價,怎麽到了縣城反而少這麽多?


    不甘心啊。


    薑三郎氣悶,但又毫無辦法。


    最後路過一個飛簷翹角的大商鋪時,薑三郎頓住腳步。


    福瑞豐商行。


    這不是去年買魚的那位客人報出的地址嗎。


    自己曾答應他,捕到鱘魚就送過來,後來發生好多事,就沒再去捕魚。


    沒想到今日竟恰巧路過此處。


    薑三郎猶豫著要不要進去看看,畢竟招牌上掛有商行二字,大約也是做啥買賣的。


    正遲疑間,從大門內出來一中年人,身穿團壽紋藍袍,提著衣擺下階梯。


    抬頭一看,咦了一聲,快步走過來。“你不是賣魚的郎倌麽?怎麽,捕到鱘魚了?”


    薑三郎向他拱手,“薑某最近沒有捕魚,今日恰巧路過此地,正想進去瞧瞧。”


    中年男人略微遺憾,“哦,那你進去吧。”說罷要走。


    薑三郎連忙又道:“其實,某帶了一些幹貨想售賣,能否請郎君幫忙參詳參詳?”


    中年男人腳步一頓,問:“什麽幹貨?”


    薑三郎將背簍裏的金耳顯露出來,“就是這個。”


    中年男人摸摸下巴上的短須,眼裏精光一閃,說:“那就跟我來吧。”


    說罷帶著薑家幾人往商行後院而去。


    進了一間寬敞屋子,中年男人請幾人坐下,又吩咐侍童看茶,這才問道:“可否讓某瞧瞧你的貨物?”


    薑三郎連忙將背簍遞給中年男人,“這是我家製好的金耳,費了不少功夫才做成。”


    中年男人檢看一番,道:“保存的還行,不知你想售什麽價格?”


    “實不相瞞。”薑三郎道:“來之前,我曾在當地藥鋪賣過一批,坐堂郎中給了十兩銀一斤。隻是不知此地價格幾何?”


    中年人沉吟,“十兩委實太高,估計那郎中是按藥鋪的售出價給你。”


    見薑三郎麵露失望,男人又說:“咱們商行也要掙錢,而且還要長途跋涉運輸,防濕防蟲,零秤損耗,風險相當大,所以商行收購金耳的價格,最多三兩一斤,不能再多了,即便你送去府城售賣,都不會高出這個價。”


    “而且,你這些金耳若拿去藥鋪出售,他們最多收個一二十斤,多了便不會再要,商行不一樣,咱們既收貨,自然天南海北的出貨,要的數量肯定比藥鋪多,且也長久。”


    他說的誠懇又合理,竟讓薑三郎動搖了。


    長歎一聲,薑三郎道:“罷了,三兩就三兩,不知郎君貴姓,可是商行當家人?”


    中年男人捋須笑道:“某姓周,單字茂,不才是福瑞豐的二管事,收購點貨物還是能夠做主。”


    “原來是周管事,失敬失敬。”薑三郎抱拳道:“某姓薑,行三,這是我大兄與二兄,還有我長女櫻寶。”


    薑大郎薑二郎忙拱手示禮,連櫻寶也糯糯叫一聲周伯伯。


    周茂也站起身迴禮,說:“不知薑三兄弟帶了多少金耳?不如一起拿來過秤吧。”


    他可是看到,這薑家兄弟是帶了驢車的,驢車上隱隱擱著好幾個大背簍。


    薑三郎:“還有幾筐,咱兄弟在家裏曾秤過一迴,薑某這就去拿來重新過秤。”


    周茂擺擺手,“不用你奔忙,周某讓侍童去將驢車牽進來即可。”說罷吩咐侍童出去牽驢車。


    不多會兒,驢車牽到屋門口,薑三郎與大哥搬背簍,與先前背簍擺在一處。


    周茂已吩咐侍童拿來戥子,挨個稱量。


    “共四十五斤八兩。”侍童報數。


    薑三郎點頭,放下心。


    看樣子這家商行很規矩,並沒有克扣斤兩,侍童報的數字跟自己在家秤的差不多。


    周茂拿來算籌,很快給出錢數:“四十五斤八兩,應付你一百三十六兩銀,另加五百錢。”


    薑三郎聽到錢數,沒多高興,卻也舒口氣。


    雖然價格比預期少很多,但也知足了。


    往年自己來縣城找活計,給人扛麻袋運貨物,累的半死也不過掙個一兩百文,這一下子就掙到爹娘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還有啥不滿足。


    周茂又道:“薑三兄弟家裏還有的話,可送到周某這裏來。若周某不在,去前堂報某名字即可。到時候會有人接待。”


    薑三郎點頭。


    不一會兒,侍童捧來銀子,十兩一錠,共十三錠加六千五百錢。


    薑三郎與兩個哥哥將銀子銅錢收好,朝周茂拱手告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撿了福星閨女後,全村都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l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l久並收藏撿了福星閨女後,全村都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