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條泱泱大河之畔,有一位暫且卸下一身輕甲的繡袍男子正盤坐在此地,雙手緊握拳頭輕放在膝蓋之上,在其身旁是一尊香爐以及一把鬆香。


    李沐春閉著眼睛,放開身體,調和氣息,一股白氣在其口鼻處騰挪,勻細深長。


    這是當年還在短暫遊曆九守道州時,道祖所教導的一則蘊養元神的道訣,就算是如今暫時失去了作為練氣士的身份,但李沐春依然每天堅持以此法配合上那一道已經完整了的收玄心決念上幾遍。


    那一道屬於自己的元神在李沐春的腦海之中不斷浮現且顯化,隻可惜就在元神即將完全展現出來之時,還是有一道雜念突如其來,李沐春便立刻退出了這種內視之法,立即拿起身邊的鬆香抽出一根,雙指在香頭一抹,那一根鬆香便緩緩燃燒起來。李沐春將鬆香插入香爐之中,然後作了一揖,舒了一口長長的氣。


    據那道祖所說,如若哪天發現感受不到自己的元神了,那麽便用這種方法,心中存想著身體的元神,使得雙目之中各有一團白氣,大如雞卵,每日反複做幾次,便能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元神所在了。


    李沐春望向那條大河,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還是有些想太多了。”


    如若此時將自己的一身修為找迴,那麽自己會不會短暫成為那種即是武夫又是練氣士的存在?這個想法,在攻破仁誠的時候,李沐春就已經想要嚐試一二了,怎奈何一直都在打仗,能夠休息的時間幾乎很少,也隻有現在能夠找到些許時間來嚐試。


    擋住李沐春這支夏軍前進腳步的便是眼下這條大河,這條河流並不是從北往南,而是從東向西,李沐春一看便知曉,再往前行軍不用百裏之地,便就是那熟悉的采濤郡了。


    “沒用啊,愧道祖還信誓旦旦的跟我擔保會有作用的。”李沐春將河畔的一粒小石子踢進河中,一聲咕咚落水聲響起。


    隨著徐懿趕赴壁光,李沐春原本命令加快行軍的腳步,但是整支軍隊已經在這采濤郡之前停留已有數月之久了,比起其他兩地,他們已經朝前太多,要知道,一旦進了采濤郡,那麽就已經可以威脅到那一座伏龍城了,兩地之間相隔不足三百裏地。


    瀘湛這個時候趕來,見到李沐春獨自一人在河畔踱步,便走上前去說道:“少主,錢糧錙銖都已準備妥善,將士們也已經休整好了,就等少主下令了。”


    李沐春點點頭,再次將視線移到身前那波濤洶湧的大河河麵之上。


    “之前行軍速度過快,我們軍隊已經與大部隊脫節太多,按理來說他大申不可能不想辦法出兵阻撓,可眼下采濤郡已經近在眼前,我軍還特意在此紮營等他大申數月之久,可為何大申那邊還是一點動靜沒有?”李沐春有些不解。


    瀘湛再次匯報道:“奉少主之命,軍中每天都會派遣上百位先鋒兵向四周打探情報,得到的消息都是除去一些必有的據點以及關隘以外,大申並未有什麽調兵的跡象,而且這次還是童智童勇兩位將軍親自領兵前去,今日恰好迴歸,大申的布陣還是與之前沒什麽變化。”


    “還真是奇了怪了。”李沐春揉搓著雙手,來迴走動。


    瀘湛等了片刻,便問道:“那今日繼續行軍一事,還要不要辦?”


    李沐春思慮良久,考慮到眾多因素,還是毅然決然的今日啟程。


    “要走,我們要盡快將采濤郡三縣拿下,到時候依靠此郡的渾然天成的地理優勢駐軍暫為防守,等等另外兩邊的消息。”


    瀘湛這才笑著抱拳道:“這點少主不是可以放心了?這采濤郡百姓聽到少主名字,還不廣開門戶,喜迎我軍入郡?少主可是這采濤郡的英雄啊。”


    李沐春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隻是順手做了一件好事,能減少傷亡那自然是最好。”


    這位身穿繡袍的年輕將領不由得想起了當年。


    初到采濤郡時,還未曾加冠。


    再遇采濤郡時,已然快要而立。


    時光飛逝往往帶動的是景色變遷,這采濤郡在其郡守重新的整治之下,不知道會不會恢複往昔的盛大場麵,還是一變再變?


    “初出家門才十八,如今都要三十了,想想看,在外十多年,轉瞬即逝。”李沐春笑著說道。


    瀘湛立即提醒道:“是二十五,少主離著而立還早著呢。”


    李沐春嘻嘻笑道:“不早了不早了,毛二十六,虛二十七,晃二十八,這不就快三十了?”


    瀘湛微笑著打趣道:“那照少主這樣算,在下可以算四十歲了?”


    李沐春輕輕拍了拍瀘湛的胳膊,笑道:“開個玩笑,都還年輕都還年輕著。”


    “言歸正傳,此次渡河,工兵營那邊建議使用渡船還是橋梁?”


    麵對李沐春提及軍中之事,瀘湛也立馬正了正神色,迴答道:“工兵營那邊說,河水過於湍急,不利於使用渡船,他們建議是在河水較為平緩的地段鋪設橋梁,先讓我們過去一批將士。”


    李沐春突然想起某事,說道:“這附近不是應該有一處渡口的嗎?怎麽樣?可否在那處渡口乘船渡河?”


    瀘湛想了想,似乎那些歸來探查的將士們好像並未與其說起在這周圍有一處渡口,所以瀘湛隻是搖了搖頭。


    李沐春立即轉身帶著瀘湛迴了軍帳,說道:“這走江湖的經驗不就顯現出來了?召集將士們,我們立即出發,由我在前方帶路。”


    瀘湛領命。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這支夏軍就已經全部整理完畢,李沐春便獨領一騎在前,瀘湛跟在其側後方,在軍隊之中與軍隊後方由童智與童勇分別看著。


    李沐春並沒有直著南下,而是繞了一段路程,約莫行軍三天的樣子,帶領軍隊來到河畔一處灌木遮蓋的地方。李沐春朝著後方揮了揮手,瀘湛便將手舉起,後方的軍隊自然而然的停了下來。


    李沐春翻身下馬,獨自一人來到灌木旁,然後撥開一叢又一叢,便能見到一處稍顯破碎的石板路,在這條路前方,便能見到一扇木門,隔著這道木門依稀能夠見到裏頭的場景。


    這裏是一處渡口,還是早年李沐春與林一峰偷偷摸摸離開采濤郡時,那洋河武館館主付鬆給指的一條“明路”。


    李沐春將頭盔摘下擱放在腰間,走上前去敲響了那扇木門。


    “稍等片刻。”


    從那道木門之中傳來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然後便是一陣倉促的腳步聲響起。


    李沐春也不著急,便站在門前等候,環顧四周,除去一些個灌木之外,還有一些花花草草,在其根部土壤蓬鬆,與周圍的不太一樣,一看就知道是有人特意種在此處的。


    片刻,木門吱呀一聲開了,開門的是一位少年,約莫七八歲。


    原本要開口詢問的少年見到來人穿著一身盔甲,便一時半會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李沐春便蹲下身子,笑問道:“請問這裏還是不是那一座鴻淞渡了?”


    這座渡口名為鴻淞渡,就是以緊挨著的鴻淞湖命名的。


    在李沐春率先開口詢問之後,那位孩童才略微壯起些膽子,先是作揖,然後迴答道:“迴這位將軍的話,此處確實正是那座鴻淞渡口。”


    李沐春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不知李老先生在否?”


    孩童聽聞有些詫異。


    “你認識我爺爺?”


    “哦?你是李老先生的孫子?”


    孩童點了點頭,伸出手去,迴答道:“我叫李慶元。”


    “李沐春。”


    “將軍還與我們同姓嘞。”


    李沐春笑著與其握了握手,看了一眼屋內。


    “能否讓我進去坐坐?”


    名為李慶元的少年臉頰一紅,趕忙作揖道歉道:“既然讓客人在門外站著,失敬失敬。”


    李沐春微微偏頭,一個年紀如此小的少年,在禮節一事上倒是像個小小先生。


    李慶元將李沐春帶至屋內,先讓其坐下,然後就要去灶房煮茶,李沐春將其攔了下來。


    “煮茶就免了,我還有公事在身,想要見見你爺爺。”


    李慶元哦了一聲,一路小跑向後房跑去,路上,那別在褲腰帶裏頭的書籍還掉了下來,李慶元還慌慌張張的又跑迴來將書籍撿起好好擦拭一番,這才又往後房跑去。


    片刻之後,便有一位白發老翁在少年的攙扶下,扛著魚竿腰間懸掛魚簍走進屋內,其實那位老翁身形健碩,雙眼有神,根本就不需要少年攙扶的。


    見到老翁之後,李沐春立即起身作揖道:“又與老先生見麵了。”


    那位頭發胡須花白的老翁眯起眼睛看了看那位身著輕甲腰間別盔的男子,突然間一個瞪眼,走了上來,雙手抓住那位男子的胳膊,上下打量一番之後,笑著說道:“這不是李秋後生嗎?!怎麽這次是這一身打扮?”


    李沐春伸出一掌,“老先生坐下說話。”


    兩人落座之後,老人便讓少年去灶房煮茶,就用自己珍藏多年的那一罐,與眼下這位十分投緣的男子可不會心疼什麽的。


    李沐春這次沒拒絕,因為他也想嚐嚐,用這鴻淞湖水再加上老先生特地珍藏的茶葉泡煮出來的茶水到底是個什麽味道。


    老翁名為李平庚,年輕時候是一位軍中將士,隻是後來不知怎地迷上了學術,又轉頭去讀了書,在那墨香城還待過幾年,年老之時便迴到了自己的家鄉采濤郡,在這河岸邊開了個渡口維持生計。


    李平庚這個渡口怪的很,隻渡有緣之人。


    “李老先生,後生也就不拐彎抹角,坦白直言了。”李沐春說道。


    李平庚伸出一掌,示意李沐春無需在意。


    李沐春便接著說道:“想必老先生對於當今天下局勢甚是關注,大申與大夏已經劃分聖州而至,並且大夏依然舉兵南下,且以兵至采濤郡前。”


    老翁說道:“所以後生是參軍了,想要借我這渡口好阻擊夏軍的腳步對否?”


    李沐春搖了搖頭,老翁便又問道:“錯了?那後生來老夫這另有所求?”


    “非也。”李沐春笑了笑,“老先生猜對了一半,後生確實是要想借老先生渡口一用,隻是。。。”


    “隻是什麽?”李平庚端起少年送來的茶水。


    “後生所在軍陣是那大夏,如今是要借助老先生渡口進入采濤郡,好往那伏龍城趕去。”


    李平庚將茶杯端在嘴邊的動作停了下來,將茶杯重新放在桌子上,又問道:“後生如今是那夏軍將領?”


    李沐春輕輕點頭。


    李平庚哦了一聲,之前看到的邸報內容這個時候就全部能對的上了。


    “遠聞不如一見,大夏李將軍還真英姿勃發嗎,神武驚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道我為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一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一兩風並收藏劍道我為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