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申王朝京城伏龍城,國師劉捷正在庭院中來迴踱步,臉上掛滿了憂慮。今次上朝,情況依舊,監國太子以身體欠恙為由已經連續數月未曾上過早朝,可就在散朝之後,劉捷的差人卻在一處花園內瞧見了太子正在飲酒作樂,早酒都喝得,身體如何欠恙?一遇瑣事,尤其是牽扯到錢財利益一事,那可謂是七嘴八舌,大申興盛之勢都不見此等盛大之勢,但是一旦提及到家國大事,滿朝文武支支吾吾,半天不言一語,氣得劉捷一甩信劄,先行離去了。


    “陛下啊陛下,你再不出關,大申危亡矣!”劉捷抬頭望天,緩緩閉上眼睛,任由那細雪落在臉上。


    有一女子,拿著一件大衣從府中走出,來到劉捷身旁,為其披上。


    “先生莫不要為了公事而累垮了自己的身子。”


    來者正是劉捷的妻子關雲香,乃是尚書關民生之女。


    劉捷見到自己的妻子,眼神不禁溫柔了幾分,緩緩搖頭道:“我為這大申鞠躬盡瘁,想不負司徒先生所托,怎奈何朝廷上下各自為己,賢臣良將皆已盡數外派,如今這個局麵,與其讓他們在這朝廷與我一同受氣,還不如讓他們做點分內之事。”


    關雲香扶著劉捷入了屋內,說道:“先生你何必如此呢?前國師無緣無故就將這國師之位禪讓給了你,何嚐不是已經看清如今大申的局勢所在了呢?還望先生重看自己一些,隻需做好分內之事就好了。”


    劉捷搖頭道:“分內之事?朝廷之事就是一國之師的分內之事,如今我若無心懈怠,那整個大申不知道要亂成什麽樣子。”


    關雲香見到自家先生如此這般,便也不再多說什麽。


    “嶽丈大人他如今身體如何了?我想過幾日去關府看看他。”,劉捷說道。


    關雲香微笑道:“先生放心,家父雖說年事已高,但是精神狀態依舊飽滿,身體也無大恙,無非就是一些年老之後都會有的小毛病而已。”


    劉捷也是笑道:“就算是小毛病也不得不重視啊,積少成多,得盡快根治。”


    這位年僅四十有餘的國師不由得又輕歎一聲,“還好如今朝廷有著不少像嶽丈這樣的忠誌之士,否則僅靠我劉捷一人依然孤木難支。”


    “我關家向來都是以此為立身之本,從文苦讀為的就是興邦,縱使大申無人,我關家也依然盡心輔佐。”,關雲香神色鄭重。


    “不可多得。”,劉捷感慨道。


    大申之所以還能維持如今的局麵,一方麵是國師劉捷盡心盡力,無論大小事宜皆是要過目一二,另一方麵便是除了允王府之外的其他三位王爺的鼎力相助,正是因為這樣,大申的朝廷才不至於如何潰爛,其中又屬關家最為上心,寫給監國太子的奏折堆滿了書房,太子卻是全當兒戲,還是劉捷不辭辛勞一封又一封的看過然後給予批注與迴複。


    關雲香想了想後,還是問道:“鎮南王那邊,先生的意思呢?”


    劉捷看了一眼窗外,風雪漸起,“最近關於李王府的言論很多啊。”


    “那先生就不想去確定一二?你說如果隻是一兩人相傳那確實不可信,但是如今差一些就風風雨雨,先生是否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防萬一?”,關雲香提議道。


    “萬萬不可,鎮南王乃我大申數一數二的功臣,在這朝廷之威名遠高於我,如若國內發生什麽大事,我等還得依靠鎮南王相助,所以說這樣一般人物,我是不太相信他會心懷不軌,現在派人過去打探,隻會惹得鎮南王不悅,本來就無往來的關係鬧得僵持才是得不償失。”,劉捷說道。


    關雲香視線緩緩移開,隻能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既然如此,與鎮南王多多來往也是重要的。”


    “為夫也想,隻可惜公務實在是繁忙,脫不開身呐。”,劉捷說道。


    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不一會兒,雪便堆滿了院子,壓得那一株勁鬆都不得不低下了頭去。


    一位前哨官急匆匆的在府外下馬,然後進了院子裏,抱拳喊道:“啟稟國師大人,小人有要事稟報!”


    此時的劉捷正在床上小憩,關雲香快步走到堂中,由府上守衛接過那封信劄遞給了關雲香。


    “如今國師正在休息,何等大事如此匆忙?”,關雲香問道。


    “還請夫人速速稟報國師,軍情大事,切不可耽誤!”,麵對親自前來的前哨官,關雲香也沒有猶豫,便將劉捷叫醒。


    劉捷簡單穿著後披著個大衣就走了出來,接過關雲香手中那封信劄之後,打開一看,立即大驚失色,連忙問道:“敵軍攻城已有幾日?!”


    “迴稟國師!已有半月之久!”,前哨官迴答道。


    氣得劉捷一怒之下將信劄甩至地上,怒道:“那為何如此緊急的情報此時才送來?!”


    “國師息怒,信使從拒虎城一路星夜兼程,怎奈何路途之上關隘繁多,手續一事實在是太過繁瑣,所以才導致花費了許多時間。”


    劉捷怒罵道:“反了!真是反了!不知道此等軍情大事乃第一要事嗎?!豈敢不放行?!”


    “這個屬下就不知曉了。”,前哨官跪拜在地。


    劉捷深吸一口氣,然後喊道:“來人!”


    一位將官從旁走來,抱拳道:“臣在。”


    “傳我命令,滿朝文武速速與大殿集合!不得有誤!即使是何等理由也要給我過來,違令者,就地論斬!”,劉捷吩咐道。


    “得令!”


    那人便飛奔了出去。


    劉捷立即迴到裏屋更換衣物,關雲香問道:“到底是何等大事如此緊急?”


    “有敵軍犯我邊疆,如今拒虎城已經被數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正在奮力攻城,按照以往,張督軍可不會命文官寫信與我,說明這次來犯者不容小覷。”,劉捷說道。


    關雲香為劉捷更好衣物之後,目送其騎馬出了府去,這位女子望著這漫天雪幕,感歎道:“這天下,終於還是要不太平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齊聚一堂,喧喧嚷嚷。


    大申太子申康慵懶的坐在一旁,睡眼惺忪,午覺還未睡醒。


    “四大王府如何?”,劉捷問道。


    一位名為丁永的將官抱拳走了出來,迴答道:“迴稟國師,四大王府王爺此時恰好巡查在外還未歸迴,我等已經命人前去稟報了。”


    劉捷點了點頭,然後朝來官喊道:“肅靜!”


    殿內的聲音便小了下來。


    劉捷走到申康身旁,作揖道:“陛下。”


    申康揮了揮袖,說道:“國師大人說便是了。”


    劉捷點了點頭,隨後來到眾官麵前,負手而立,說道:“拒虎城一事,想必諸位都已了解。此等苗頭漸起,實乃不祥之兆,且敵軍來勢洶洶,非重兵而不可退,我欲將派兵十萬火速北上支援拒虎。”


    階下群臣百官皆是麵麵相覷。


    有一位老者手捧玉笏,走了出來,說道:“國師斷言,未免過早。眾所周知,那拒虎城乃我大申第一險塞,戰線綿延,城外是那平原之勢,縱使敵軍來犯,也無立身之所,任由我軍箭矢伺候。況且拒虎如今屯兵三十餘萬,更有龍甲軍數千,加上張督軍親自壓陣,國師所言之危機,恐實不屬啊。”


    劉捷哼了一聲,說道:“危機不屬?那鞏大夫以前可曾聽聞張督軍每逢會戰有寄信與我?不過初遇敵軍,張督軍便立即火速命人星夜兼程以信報之,一定是張督軍審視之後的結果,難道鞏大夫想說,自己比那張督軍還要會判斷戰局嗎?”


    “這。。。”鞏台低下頭去,不言以對。


    又有一位身穿甲胄男子,站起身來,抱拳道:“國師方才所言自然有理,但是在卓某看來,眼下過早支援,確實不是時候。”


    劉捷哦一聲,便問道:“那麽卓衛尉覺得何時才是時候?”,劉捷突然一拍幾案,怒道:“難道要等拒虎城破了之後,敵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入我京城之外才是時候嗎?!”


    “既然諸位與我意見不一,那麽就無需采納諸位賢臣良將的建議,我自派人領兵前去支援便是。”


    又有一位老者站了出來,喊道:“劉捷!你未免太過放肆了!這朝廷豈是你一言堂?!”


    劉捷眯起眼睛,緩緩走到這人麵前,說道:“陛下閉關之時曾與我說過,朝廷大小事宜我皆可定奪,燕太傅是想要違抗君令?”


    燕有哼了一聲,說道:“天下之事,且應先問過我們這些朝廷元老,你,不過是一後來之輩,真以為當了這國師一位就可妄斷國家大事?”


    “我妄斷國家大事?那為何當初司徒先生選取下任國師之時,沒有你燕有的名字?”,劉捷逐字逐句的說道,“因為司徒先生知道諸位的德性,如今真正的有用之士盡數外派,你們這群無能之輩就想要掌管朝廷?”


    “劉捷!你怎敢出言不遜!大逆不道!”,又有一人站了出來指責劉捷,隨後越拉越多的官員站了出來,他們都覺得此時支援邊疆為時過早。


    一旁的大申太子申康早已看慣了國師劉捷一人舌戰群儒的場麵了,也並未放在心上,而是趁著這個間隙,偷偷溜走了去。


    劉捷指了指階下之人,緩緩說道:“你們這群貪圖利己,貪生怕死的腐儒與慫將!根本就不能明白張督軍此封信劄意義何在!”


    “如今僅拒虎城下敵軍數量已有五十萬人之多,根據前線鳳隱士來報,說那拒虎城關外據點以及散城皆已被敵軍占領且屯兵數十萬,而且這些士卒正在陸續趕往城下。一旦兩軍相匯,憑借拒虎城那三十萬兵種豈能阻擋?!”


    “你們都以為能人誌士都在我大申,天時地利在於張督軍,那敵軍陣中如若沒有這等驚世之才加以密謀,豈敢以兵戎相加?不挑選東西南三麵較為薄弱的邊關入侵,偏偏卻選在最難攻克的拒虎城又意義何在?”


    “先難後易,拒虎城一破,敵軍可做據點,退可守關外,進可圖墨香城,大申多少書籍典學儲存在那墨香城中?此役如若敵軍獲勝,必然一鼓作氣,憑借這股氣勢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我軍兵力本就南多北少,從南方城池調兵至拒虎少說也得一月之久,如果耽擱了戰機,城破,你們擔當的起這個責任嗎?!”


    “倘若敵軍占據以北,與我們大申二分天下,然後徐徐圖之,你們就認為,如今的大申還有精力與其耗下去?!”


    劉捷的這番發言,最終還是震懾到了在場的文武百官,現在竟無一人出聲。


    “報!”


    傳令兵跑上殿來。


    “速講!”


    “鎮南王府派總管允偉前來!”


    劉捷大喜,“快快請允總管入殿!”


    允偉走上殿來,左右環顧四周,打量那群文武百官,不由得訕笑幾聲。


    “鎮南王府允偉參見國師大人。”,允偉抱拳道。


    劉捷笑著說道:“允老前輩前來,可是鎮南王的意思?”


    “正是。”,允偉點頭道,“在下願意率大申十五萬將士北上支援拒虎!”


    劉捷難得在這朝廷上高興一場,立即扶著允偉說道:“好啊好啊!我大申少有之誌士,鎮南王府且占一半果真不假。”


    “好!那我命你允偉為先鋒大將,率騎卒五萬,步卒八萬,弓卒一萬餘人,再加上龍甲軍一萬,星夜兼程,北援拒虎!”


    “在下領命!”,允偉抱拳,然後緩緩退下殿去。


    劉捷一路將其送至殿外,在目送允偉離開之後,不由得感歎道:“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如今天下之英雄非鎮南王莫敢為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道我為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一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一兩風並收藏劍道我為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