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誠,雖說隻是拒虎城的附屬城池,但是因為地域的緣故,導致這種邊疆的附屬城池要比大申王朝境內一些個主城池規模還要龐大上不少。此城並沒有特備的地方,除了兵強馬壯,戒備森嚴以外,仁誠與堰城就沒有什麽值得人提起的。幾乎沒有什麽人想要到拒虎城東西方向這兩座附屬城池來,去拒虎城都要比這兩地要有趣的多些。
如今大申國內局勢飄忽不定,導致出關的人少之又少,使得作為大申這塊北疆更加冷清了。
守城主將名為符豪,一匹烏巢兩把長刀在這北疆軍中是出了名的,為人忠義謹遵軍令。
原本北疆這三城還沒有主城附屬城池一說,全部歸總都是一座拒虎城,當時還是司徒書彥在任國師,為了減輕張紹作為邊防督軍的壓力,便是有此舉措,將北疆拒虎一分為三,張紹依然是總督軍,隻是多了兩位城主。而符豪原本是張紹軍賬下先鋒,因為功績卓越,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且兵士才能不俗,於是便被張紹推舉做了這仁誠的城主。
李沐春四人順利入了城中,在這仁誠大街上算不得冷清,但也絕對與熱鬧沾不上幹係,給李沐春的感覺就是一條始終不溫不火的商街。
在城中四人並未騎馬,而是步行牽馬。四人隊伍中,如今夏立新為了隱藏身份,也是戴上了一頂鬥笠,然後對剩餘三人說道:“在這仁城一定要小心行事,過了這裏便是關外了,可絕對不能在臨門一腳處栽了跟頭。”
“還請二公子放心。”,徐懿抱拳道。
瀘湛四周巡視一圈,發現好些個閣樓裏都有幾股不俗的氣息。
“這仁誠真不愧為邊疆。”
李沐春問道:“瀘湛你以前沒有跟隨我爹來過邊疆?”
瀘湛搖了搖頭道:“當時年紀還小,師父說什麽都不讓我來,隻將我留在了後方,所以未得一見邊疆風光。”
李沐春不由得敲打敲打瀘湛,“不用這麽聽話的,你偷摸跟著去了,你師父還會打你不成?”
瀘湛笑著抱拳道:“少主教訓的是,在下還是太聽話了,下次瀘湛一定試試。”
李沐春見瀘湛如此聰慧,一點就通,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話是這麽說,可是他瀘湛可不敢這麽做,因為不聽話的話,李渙他是真要打人。
“根據情報,這仁城守城將領符豪每隔一段時間會親自帶隊巡視城池,眼下剛好錯開了那個時間,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快出城去。”,夏立新依舊是在前方帶路。
“僅靠文牒能否成功出城?”,李沐春問道。
出關文牒可不是什麽人都有的,夏立新是因為要辦事的緣故,在前國師司徒書彥的幫助下才有一本。李沐春身為大申鎮南王府的少王爺,李渙在其很小的時候便是解決了此事,此次出門,李沐春為了以防萬一恰好帶上了,至於瀘湛,大申虎烈將軍,出關與否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所以現在就徐懿一人想要憑借文牒出關可能有些麻煩。
夏立新想了想,點頭說道:“徐先生如果在我們四人之中肯定是能帶出城去的,實在不行,不是還有瀘兄這個身份在嘛。”
李沐春點了點頭,看向街上來往的幾架馬車,說道:“要出城就現在,看看是否有出關的商車,我們跟著一起出去。”
在這仁城之中設立的關隘也不少,駐守的人換班更是頻繁。曆年來,大申境內倒是無什麽事情發生,倒是大申四方邊塞時不時會生些事端。街道上那時不時出現的拒馬,好在城中居民早已習慣,不然誰天天喜歡看到這玩意?
好在一路順利,李沐春還向一處城中關隘的士卒問了路,方才知曉當下是最後一個城中關隘,所以四人開始騎馬奔走。
到了地方,放眼看去,是稀疏的人群,以及三三兩兩做生意的商車,夏立新看著他們貨架上的旗幟,一下子就認了出來是去玉門城的車子。輪到他們四人出關,原本瀘湛沒想暴露身份,沒想到那守吏確實將其認了出來。
“仁誠守吏見過虎烈將軍!”
那原本還在檢查馬車的兵卒一個個都是單膝下跪以此行禮。
瀘湛淡定的點了點頭,然後抱拳道:“你們查你們的,不要因為我耽誤了公事,該什麽流程怎麽走就是了。”
守吏抱拳領命,然後問道:“不知將軍此次出關是為何事?”
“奉鎮南王之命,特去關外玉門城例行公事。”,瀘湛說道。
“既是公事,我等自不敢耽擱。”,隨後這位守吏朝前邊喊了一聲,“瀘將軍出關例行公事!速速放心!不得延誤!”
城門外的隊伍齊刷刷的站在兩旁,為四人讓出了一條道來。
“將軍慢走。”,守吏抱拳道。
瀘湛笑著拍了拍這位守吏的肩膀,說道:“待我迴來,有機會定要在符城主麵前提提小兄弟。”
“多謝將軍!”,守吏大喜。
瀘湛應對相當得體,其給李沐春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自己父親親傳弟子,實力超強的武夫,今日一見,倒是讓其開了眼界。
四人策馬出城,迅速奔馳在關外的道路上。
“沒想到此次出城竟是如此的順利。”,夏立新摘下鬥笠,不禁感慨道。
“這都是多虧了瀘大人的功勞啊。”,徐懿說道。
李沐春則是說道:“沒看出來啊瀘湛,你的威名都已經傳到邊塞來了。”
瀘湛苦笑著抱拳道:“少主說笑了。”
說完,瀘湛不禁迴頭看了一眼逐漸消失在視野之中的仁誠,眼神堅毅。
“出了這大申邊塞,我便不再是什麽虎烈將軍了,而是少主帳下的一員兵卒而已。”
夏立新笑著拍了拍瀘湛的馬匹,說道:“我的瀘大人啊,壓力不要這麽大,等我軍入了關,你這個虎烈將軍照樣當。”
本是一片肅靜之後,瀘湛大笑道:“那瀘某為了感激二公子賞識,上了戰場那必須多殺幾個啊。”
說到這裏,李沐春不由得也開玩笑似的問道:“哎,我說立新啊,萬一那一天真來到了,你說應該給我個什麽官職好啊?”
夏立新摸了摸下巴,好似十分認真的考慮起這個問題來,許久都不能迴答出。
做文官嘛,感覺太屈才了,做武官嘛,感覺更加屈才。
思來想去,也沒得個特定適合的官職,於是夏立新撓了撓後腦勺,說道:“你這事,還是等著我父親大人做決定吧,我不好說。”
李沐春在一旁掩嘴偷笑,擺了擺手道:“開個玩笑,我可不求什麽一官半職,倒是要讓我爹能夠安享晚年就好咯。”
畢竟他李沐春還有另外一條更遠更長的路要走,安居樂業可不是他如今能夠去想的。
說到李沐春他爹,夏立新倒是當機立斷道:“這個你放心,我相信無論是父親大人還是軍中將士對於鎮南王的任何決議都不敢持反對態度的。”
李沐春苦笑道:“我爹就真的影響力有那麽大?”
夏立新笑了笑,“你想不到。”
“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嗎?”
在李沐春心中,李渙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坐下來,能和你好好講道理的慈父,站起身,就是能夠“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父,還有就是在朝廷的威望知道一些,其他的,李沐春就不得而知了。
“大申國運起碼有十年是你父親打出來的。”,夏立新說道。
李沐春皺了皺眉,“這麽誇張?”
“少主,二公子所言絕對屬實,此話是前任國師司徒書彥大人親口所說。”,瀘湛解釋道。
李沐春這才點了點頭,“那我迴去還得跟他老人家好好嘮嘮。”
四人馬不停蹄一路向北奔走,途中花費了三天時間,在一處山林前稍作停留。
夏立新指了指一個方向,說道:“這裏都是我們的據點,今天就不帶幾位細看,到時候出軍之時,都要在此集合的。”
李沐春朝著林子裏眯眼看去,如果不是夏立新說,他還真沒發現什麽,如今倒好,雖說隱藏的十分完美,但是還是被其找到了許多人為的痕跡。
四人繼續趕路,在第十天的時候,終於能夠見到那座玉門城的城池,夏立新向前方指了指說道:“玉門城就在前方。”
因為今日風沙有些刮得大了些,原本在馬背上俯身的李沐春此時也是稍稍直了身子朝城門那邊望去,雖然絕大部分的景象都被風沙遮掩看不清楚,但是等候在城門前那一位騎著紅棕駿馬的高大男子看得是一清二楚。
玉門城城門大開,夏妙淳披著個大衣騎在自己心愛的坐騎“朱丸”上,在其身後站在諸位將領以及軍師禹承。
夏政與夏丕分別迎了上來,站在夏妙淳身側,前者在前方用目光搜尋一番,在發現四人後,興奮的指著那個方向,然後朝夏妙淳說道:“父親快看!二弟迴了!”
眾人皆向那個方向看去。
那裏,帶頭的儒衫男子正在揮著手,嘴裏不斷唿喚著,在其身後,一位帶著鬥笠的青衫男子,一位身材高大的藍衫男子還有一位跟在後頭的直綴男子。
禹承手持羽扇,看向身前騎馬的男子。
男子看似隻是淺笑,但是那緊緊握著韁繩顫抖不已的雙手可做不得假。
欣喜之情,無以言表。
如今大申國內局勢飄忽不定,導致出關的人少之又少,使得作為大申這塊北疆更加冷清了。
守城主將名為符豪,一匹烏巢兩把長刀在這北疆軍中是出了名的,為人忠義謹遵軍令。
原本北疆這三城還沒有主城附屬城池一說,全部歸總都是一座拒虎城,當時還是司徒書彥在任國師,為了減輕張紹作為邊防督軍的壓力,便是有此舉措,將北疆拒虎一分為三,張紹依然是總督軍,隻是多了兩位城主。而符豪原本是張紹軍賬下先鋒,因為功績卓越,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且兵士才能不俗,於是便被張紹推舉做了這仁誠的城主。
李沐春四人順利入了城中,在這仁誠大街上算不得冷清,但也絕對與熱鬧沾不上幹係,給李沐春的感覺就是一條始終不溫不火的商街。
在城中四人並未騎馬,而是步行牽馬。四人隊伍中,如今夏立新為了隱藏身份,也是戴上了一頂鬥笠,然後對剩餘三人說道:“在這仁城一定要小心行事,過了這裏便是關外了,可絕對不能在臨門一腳處栽了跟頭。”
“還請二公子放心。”,徐懿抱拳道。
瀘湛四周巡視一圈,發現好些個閣樓裏都有幾股不俗的氣息。
“這仁誠真不愧為邊疆。”
李沐春問道:“瀘湛你以前沒有跟隨我爹來過邊疆?”
瀘湛搖了搖頭道:“當時年紀還小,師父說什麽都不讓我來,隻將我留在了後方,所以未得一見邊疆風光。”
李沐春不由得敲打敲打瀘湛,“不用這麽聽話的,你偷摸跟著去了,你師父還會打你不成?”
瀘湛笑著抱拳道:“少主教訓的是,在下還是太聽話了,下次瀘湛一定試試。”
李沐春見瀘湛如此聰慧,一點就通,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話是這麽說,可是他瀘湛可不敢這麽做,因為不聽話的話,李渙他是真要打人。
“根據情報,這仁城守城將領符豪每隔一段時間會親自帶隊巡視城池,眼下剛好錯開了那個時間,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快出城去。”,夏立新依舊是在前方帶路。
“僅靠文牒能否成功出城?”,李沐春問道。
出關文牒可不是什麽人都有的,夏立新是因為要辦事的緣故,在前國師司徒書彥的幫助下才有一本。李沐春身為大申鎮南王府的少王爺,李渙在其很小的時候便是解決了此事,此次出門,李沐春為了以防萬一恰好帶上了,至於瀘湛,大申虎烈將軍,出關與否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所以現在就徐懿一人想要憑借文牒出關可能有些麻煩。
夏立新想了想,點頭說道:“徐先生如果在我們四人之中肯定是能帶出城去的,實在不行,不是還有瀘兄這個身份在嘛。”
李沐春點了點頭,看向街上來往的幾架馬車,說道:“要出城就現在,看看是否有出關的商車,我們跟著一起出去。”
在這仁城之中設立的關隘也不少,駐守的人換班更是頻繁。曆年來,大申境內倒是無什麽事情發生,倒是大申四方邊塞時不時會生些事端。街道上那時不時出現的拒馬,好在城中居民早已習慣,不然誰天天喜歡看到這玩意?
好在一路順利,李沐春還向一處城中關隘的士卒問了路,方才知曉當下是最後一個城中關隘,所以四人開始騎馬奔走。
到了地方,放眼看去,是稀疏的人群,以及三三兩兩做生意的商車,夏立新看著他們貨架上的旗幟,一下子就認了出來是去玉門城的車子。輪到他們四人出關,原本瀘湛沒想暴露身份,沒想到那守吏確實將其認了出來。
“仁誠守吏見過虎烈將軍!”
那原本還在檢查馬車的兵卒一個個都是單膝下跪以此行禮。
瀘湛淡定的點了點頭,然後抱拳道:“你們查你們的,不要因為我耽誤了公事,該什麽流程怎麽走就是了。”
守吏抱拳領命,然後問道:“不知將軍此次出關是為何事?”
“奉鎮南王之命,特去關外玉門城例行公事。”,瀘湛說道。
“既是公事,我等自不敢耽擱。”,隨後這位守吏朝前邊喊了一聲,“瀘將軍出關例行公事!速速放心!不得延誤!”
城門外的隊伍齊刷刷的站在兩旁,為四人讓出了一條道來。
“將軍慢走。”,守吏抱拳道。
瀘湛笑著拍了拍這位守吏的肩膀,說道:“待我迴來,有機會定要在符城主麵前提提小兄弟。”
“多謝將軍!”,守吏大喜。
瀘湛應對相當得體,其給李沐春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自己父親親傳弟子,實力超強的武夫,今日一見,倒是讓其開了眼界。
四人策馬出城,迅速奔馳在關外的道路上。
“沒想到此次出城竟是如此的順利。”,夏立新摘下鬥笠,不禁感慨道。
“這都是多虧了瀘大人的功勞啊。”,徐懿說道。
李沐春則是說道:“沒看出來啊瀘湛,你的威名都已經傳到邊塞來了。”
瀘湛苦笑著抱拳道:“少主說笑了。”
說完,瀘湛不禁迴頭看了一眼逐漸消失在視野之中的仁誠,眼神堅毅。
“出了這大申邊塞,我便不再是什麽虎烈將軍了,而是少主帳下的一員兵卒而已。”
夏立新笑著拍了拍瀘湛的馬匹,說道:“我的瀘大人啊,壓力不要這麽大,等我軍入了關,你這個虎烈將軍照樣當。”
本是一片肅靜之後,瀘湛大笑道:“那瀘某為了感激二公子賞識,上了戰場那必須多殺幾個啊。”
說到這裏,李沐春不由得也開玩笑似的問道:“哎,我說立新啊,萬一那一天真來到了,你說應該給我個什麽官職好啊?”
夏立新摸了摸下巴,好似十分認真的考慮起這個問題來,許久都不能迴答出。
做文官嘛,感覺太屈才了,做武官嘛,感覺更加屈才。
思來想去,也沒得個特定適合的官職,於是夏立新撓了撓後腦勺,說道:“你這事,還是等著我父親大人做決定吧,我不好說。”
李沐春在一旁掩嘴偷笑,擺了擺手道:“開個玩笑,我可不求什麽一官半職,倒是要讓我爹能夠安享晚年就好咯。”
畢竟他李沐春還有另外一條更遠更長的路要走,安居樂業可不是他如今能夠去想的。
說到李沐春他爹,夏立新倒是當機立斷道:“這個你放心,我相信無論是父親大人還是軍中將士對於鎮南王的任何決議都不敢持反對態度的。”
李沐春苦笑道:“我爹就真的影響力有那麽大?”
夏立新笑了笑,“你想不到。”
“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嗎?”
在李沐春心中,李渙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坐下來,能和你好好講道理的慈父,站起身,就是能夠“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父,還有就是在朝廷的威望知道一些,其他的,李沐春就不得而知了。
“大申國運起碼有十年是你父親打出來的。”,夏立新說道。
李沐春皺了皺眉,“這麽誇張?”
“少主,二公子所言絕對屬實,此話是前任國師司徒書彥大人親口所說。”,瀘湛解釋道。
李沐春這才點了點頭,“那我迴去還得跟他老人家好好嘮嘮。”
四人馬不停蹄一路向北奔走,途中花費了三天時間,在一處山林前稍作停留。
夏立新指了指一個方向,說道:“這裏都是我們的據點,今天就不帶幾位細看,到時候出軍之時,都要在此集合的。”
李沐春朝著林子裏眯眼看去,如果不是夏立新說,他還真沒發現什麽,如今倒好,雖說隱藏的十分完美,但是還是被其找到了許多人為的痕跡。
四人繼續趕路,在第十天的時候,終於能夠見到那座玉門城的城池,夏立新向前方指了指說道:“玉門城就在前方。”
因為今日風沙有些刮得大了些,原本在馬背上俯身的李沐春此時也是稍稍直了身子朝城門那邊望去,雖然絕大部分的景象都被風沙遮掩看不清楚,但是等候在城門前那一位騎著紅棕駿馬的高大男子看得是一清二楚。
玉門城城門大開,夏妙淳披著個大衣騎在自己心愛的坐騎“朱丸”上,在其身後站在諸位將領以及軍師禹承。
夏政與夏丕分別迎了上來,站在夏妙淳身側,前者在前方用目光搜尋一番,在發現四人後,興奮的指著那個方向,然後朝夏妙淳說道:“父親快看!二弟迴了!”
眾人皆向那個方向看去。
那裏,帶頭的儒衫男子正在揮著手,嘴裏不斷唿喚著,在其身後,一位帶著鬥笠的青衫男子,一位身材高大的藍衫男子還有一位跟在後頭的直綴男子。
禹承手持羽扇,看向身前騎馬的男子。
男子看似隻是淺笑,但是那緊緊握著韁繩顫抖不已的雙手可做不得假。
欣喜之情,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