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鬆國的城牆之上,李沐春與林一峰並肩而行。約莫走出了幾裏地,李沐春才稍稍轉過頭看了看,用手肘碰了碰一旁的年輕道人。


    “沒跟上來吧?”,李沐春問道。


    林一峰搖了搖頭。


    李沐春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年輕道人看了一眼他,笑道:“一開始某人還不願透露自己身份呢,瞞了這麽久。”


    “這不是怕你多想嘛。”,李沐春也笑了笑。


    “大申王朝鎮南王獨子,李王府少王爺,嘖嘖,身份大的嚇死個人。”,林一峰唏噓道,“那我以後對你是不是還得換個稱唿了?不然感覺有失禮節,大逆不道。”


    李沐春瞥了他一眼,叫他麻溜的滾蛋。


    等到下了城牆,兩人又在蜿蜒的山道上走出好遠的路,剛好走上那官道上,才能見到幾輛裝運貨物的馬車。雖說這穀鬆國曲州之地盛產美玉,令人向往,但是這曲州百轉千迴的道路,倒是勸退了好些個想要在此通商的商人們,大部分在此處來來往往的馬車都是屬於大申的官家勢力。


    除了朝廷,沒幾個人能擔得起這個後果,此處行商效益極好,但是成本與風險偏高。


    但是也不是沒有一批鋌而走險的人,畢竟富貴險中求。


    李沐春兩人正好就撞見那麽一輛。


    一架貨車,前方四匹駿馬拉著,隻不過周圍並未瞧見護衛,就隻有前室一位老車夫操縱著馬車,腰間別著那細柳,頭戴鬥笠,身旁還放著個酒葫蘆。


    李沐春與林一峰對視一眼,不得不佩服這老車夫膽大,也不得不佩服商車主人心大。


    “怎麽樣?”,李沐春問道。


    林一峰眯眼望去,“看不出什麽名堂。”


    “那才是真有名堂。”,青衫年輕人率先快步迎了上去。


    李沐春離馬車還有一段距離的官道旁問道:“不知老前輩此次是前往哪裏,能否載後生一程?”


    那老車夫倒也不慌不忙,伸手抬起鬥笠,循聲看去,隨後竟是停下了馬車,招手招唿著青衫年輕人過去。


    李沐春猶豫了一會,還是走了上去。待到年輕人到了跟前,抱拳行禮後,老車夫這才說道:“老朽有些耳背,不知這位公子方前說了什麽?”


    李沐春笑著再次重述了一遍,“老前輩是要前往哪裏?如果順路,能否載後生一趟。”


    老車夫眯起眼睛,聽得連連點頭,最後竟是爽快的答應了,這倒是出乎李沐春的所望。


    李沐春趕緊招唿著林一峰過來,隨後自己坐在了前室,與那位老車夫並坐,而林一峰則是坐在了貨車的架子上。


    “老朽此次途徑曲州,是要去那懷伯,不知公子是否順路?”,老車夫問道。


    懷伯也是一處地名,算是由聖州中部轉那北部的分水嶺了。


    “正好順路。”,李沐春轉過身,從腰間的金蠶裏拿出一壇酒來,正是那采濤郡的采濤釀。


    “小小心意,還請老前輩收下,就當是我們兩人的路途費了。”,李沐春笑道。


    老車夫眼前一亮,與年輕人客氣了一下,隨後接過酒壇子隻是略微掀開封口一聞,頓時酒香撲鼻,臉上笑意更濃。


    “嘿嘿,如果老朽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那采濤郡的采濤釀了。”,老車夫笑道。


    “前輩懂酒?”,李沐春問道。


    “略知一二。”,老車夫單手揪著胡須,就像一位滿腹經綸的老儒生準備論學。


    就這般,李沐春成功與老車夫嘮起了嗑,以至於林一峰聽著聽著便斜躺在貨車上打起了盹。


    “這曲州之地,雖說路途不好走,但是曆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連通南北的要道,還是屯兵屯糧的算計,亦或是那伏山反攻趴山而守,都是極為要好的。”,老車夫如實說道。


    李沐春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前輩所言極是,無論是那《蓓誌軍書》還是那《大申地理誌》上都有記載過,為了爭奪這小小曲州之地,年表上發生的戰爭不下雙手之數。”


    李沐春所言兩本書籍,前一本《蓓誌軍書》是大申還未統一聖州之時,主要由軍賬內一位隨軍文官蓓誌著作而成,其中記載的兵法不下千餘種,而且每一式兵法的注解都十分詳細,少則十七八頁,多則五六十頁,每一種兵法都會以一處地界為沙盤,詳細的使用此兵法推演戰局。此書一出,可以說是變相的改變了大申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局,為大申一統聖州奠定了基礎。


    當時朝野上下哪裏會想到平時平平無奇的這麽一個人會做出如此大的貢獻。在這之後大申天子論功行賞之際,這位神人卻是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從此了無音訊。後世之人便推斷其是一位兵家老祖下山,也有人說其是仙人下凡,天佑我大申。就連前國師司徒書彥也對其評價頗高,以至於這段佳話連同這本兵書在幾大州內廣泛流傳開來。


    兵之神,文人天相。


    至於李沐春為何知曉這麽多,因為其父親鎮南王李渙當年參加過這本兵書的編纂,其要求李沐春讀的第一本書便是這本《蓓誌軍書》,當時的李沐春,可還是連十歲都沒有的小娃娃。


    “是也是也。”,老車夫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與這後生交談,好像確實是一碟不錯的下酒菜。


    高懸於天的日頭公西移,臨近醜時,群山大致已在身後,翠綠叢叢已不在腳下。


    “老前輩為何一人驅使馬車過這曲州?一路上也沒見個伴?”,李沐春終於問出了憋在心裏半天的話。


    “走得多了,經驗足了,自然就懂得趨利避害了。”,老車夫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李沐春點了點頭,“一路平安啊。”


    他可不信。


    “後生來自哪裏?”,老車夫問道。


    “南邊?”,李沐春迴答道。


    “伏龍城?”,老車夫看了他一眼。


    “附近。”,李沐春笑了笑。


    老車夫點頭。


    “老前輩還是少走夜路吧,畢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不是後生咒人,隻是事實真就是如此,夜路,太不安全的。”,李沐春撥弄著馬車旁掛著的幾個燈籠說道。


    “最近世道確實不太好,這不,前幾日我那同僚就遭埋伏過,不過所幸他軍中出身,還是有一手過硬的本領,稱前方賊人不備,打倒幾個,鞭子一抽馬車就走,損失還是極小的。”,老車夫笑道,隨後朝一旁的青衫抱拳,“還是謝過後生這番言語了,老朽以後夜路琢磨著走了。”


    李沐春趕緊抱拳道:“不敢不敢,這是後生應該說的。”


    隨後老車夫又問道:“可是我聖州道觀道長?”


    此時的林一峰已是盤坐在原地,閉目養神,聽到老車夫的言語,也是打了個道門稽首,迴答道:“小小雲遊道人,算不上什麽道長。”


    “言過了言過了,我們聖州對於你們這些道長,還是挺心懷感激的,畢竟你們為這天下百姓做的事情可都不小啊。”


    “理所應當。”,林一峰笑道。


    老車夫哈哈大笑,“好啊好啊,理所應當說的好!”


    馬車到了一處客棧外,已是臨近黃昏,夕陽正準備西下。


    李沐春二人下了馬車,再次朝老車夫抱拳以表感謝。


    “前輩不在此留下?前方莫非還有另外的客棧?”,李沐春問道。


    老車夫擺了擺手道:“自有人交接,後生無需多心了。”


    “既然如此,那便謝過老前輩了,老前輩一路順風。”


    “布帆無恙。”


    二人一前一後說道。


    老車夫點了點頭,輕抽那細柳,馬車揚長而去。


    待到馬車出了曲州境內,重新馳騁在去往那懷伯的官道上,車馬竟是憑空消失,老車夫落地,扶了扶頭頂上的那頂鬥笠。


    自那山間,霧起縈繞,忽而空中擴散幾道漣漪,一位豐神俊朗的美少年從中走出,一襲白袍纖塵不染,在其身後還有一位頭生崢嶸的粗布衫高大老者。


    “前輩,如何?”,美少年笑問道。


    老車夫飲了一口用采濤釀重新灌滿的酒葫蘆,另一手上還捏著幾張符籙,從那馬車上摘下來的,是幾張驅邪符。


    老車夫眯眼揪須笑道:“好,兩個都好。”


    美少年笑而不語。


    “啥子?不信?你又不是看不到。”,老車夫說道。


    “就算前輩這麽說了,”,美少年點頭道,“我還是想要再看看。”


    “請便,反正我那一份,心裏是有數了的。”,老車夫一招手,先前那一輛馬車重現,前者一躍而上,“不聊了不聊了,還有人等著見我呢。”


    馬車緩緩行於官道上,逐漸遠去。


    “主人,你怎麽看?”,高大老者問道。


    “還能怎麽看,再看看吧。”,美少年輕歎道。


    美少年抬眼看去山間。


    山間眾獸皆是低鳴,趴地蟄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道我為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一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一兩風並收藏劍道我為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