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武三年冬,被唐國吞並的豫州經曆了半年多的小風小浪,終於迴歸了平靜。豫國故太子妃以及少帝雖然想要北上進攻豫州,卻無奈徐國的支持力度不大,根本就沒有奪迴豫州的可能。
唐國經過這幾年的戰爭,在雍國的基礎上,將版圖擴張了幾倍,統治諸國舊地。經過幾個月的醞釀,從長安到地方支持立皇長子為親王的人不計其數,時機已經成熟。在諸臣強求之下,王鐔勉為其難地立皇長子王瀚為秦王,在長安城光宅坊興建秦王府,待到皇長子成年之後,出宮入府。
大唐元武四年春,兩儀殿內空落落的,整個皇宮都很空。實際上王鐔設立了宮廷製度之後,再無十八歲以下的宮女了。聘用的宮婦都是按月給例銀,除了當值的宮婦,剩下的宮婦都會迴到長安城內的自家中。按照春夏秋冬的日出日落時間規定離宮的時間,即便如此,整個太極宮內裏依舊有上萬人,是個人口很密集的地方。
王鐔來到兩儀殿,陪張蒲用了晚膳,其間有點走神。之前幾年天下紛亂,戰亂不斷,其實王鐔陪張蒲的時間並不多。但不知怎的,知道她在,離自己不遠,心裏便踏實。
張蒲輕聲道:“我去看看瀚兒,晚上來陪夫君。”
王鐔微笑道:“去吧。但你不能太寵他了,男孩兒長大應該有他獨立的日子。”
張蒲的眼睛向上一轉,似乎沒明白王鐔的意思,笑了一下,悄悄說道:“晚上我再給你懷個小公主,我有一兒一女就滿意了。”
說罷向王鐔遞了個揶揄的眼色。王鐔也“嘿嘿”笑了聲。
他對張蒲非常滿意,無論前世今生,若有一個性格溫柔的“白富美”陪伴,大概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但張蒲對他,反正不能以條件來衡量。
王鐔在一張案前坐下來,從懷裏掏出一疊卷宗,再度審視即將到來的兵製革新。這是他和三位政事堂宰執、十位政事堂輔政一起設計的方案,明日一早就要拿到兩儀殿去與文武百官商議。
匠作院火器坊研製出了火繩槍之後,又研製出了臼炮、炸藥桶等火器。火器試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王鐔整天都在想這事,已經思考了無數遍。
此事就一個目標:在唐軍中設立火器營,將士給予爵位和豐厚俸祿,希望與諸將達成一致。
同時王鐔麵臨著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封賞。因為國庫沒有那麽多土地和錢,無法一次性獎賞,所以王鐔君臣的方案是:將好處平攤到以後的朝廷支出。
首先,給禦衛軍、武 衛軍、驍衛軍、威衛軍、翊衛軍、靖海軍所有中級以上的武將進封爵位,公、侯、伯三等,統稱唐國勳貴。
唐國開國新封的貴族,有國庫給予的實質好處。雍朝以前封的爵位隻是一個名分,俸祿實質利益聊勝於無。
好處最大的是六個國公:郎澤卿、苟岸厲、烏邏、蒙嵩、李肅傑、張鬆奇。分別是開國公、鎮國公、輔國公、靖國公、奉國公、護國公。
這六個國公,爵位世襲罔替,隻要唐國一日存在,他們的後代就能一直繼承爵位,軍功最大的一個兒子繼承爵位。在台麵的說法是“開國功臣與皇室同享天下”。
賜免死金牌和聖旨,除了起兵造反,無論犯多大的罪,國公不會死,爵位也不會取消,最多隻是傳位給子嗣。
俸祿也很豐厚,每家大抵相當於一個郡的兩稅收入。
本朝初期封的侯爵,統稱“開國侯”,主要是雍州軍、並州軍、幽州軍、冀州軍、益州軍、豫州軍的軍帥這批人。世襲三代,三代以後如果本家對國家有較大的軍功,再傳三代。同樣有豐厚的俸祿。
軍司馬、師帥、師司馬級別的武將,以及部分有軍功的旅帥,封伯爵,可傳兒子。
但爵位不是白給的,朝廷將收迴所有兵權,進行兵製改革。這些中級以上的武將兵權,將被全部收迴。
原來的州軍衙門全部解散,五軍都督府重新改為大都督府,解散其中建立的禦衛軍、武 衛軍、驍衛軍、威衛軍、翊衛軍、靖海軍等“五軍”。
原來的州軍改名“衛軍”。今後的唐軍就包括禁軍和衛軍兩類,將掌握全國絕大部分的武力。
唐國主要武力從以前的五軍都督府、兵部兩大部門掌控的局麵徹底改變,轉變為樞密院、兵部、大都督府、匠作院四個衙門分權。
樞密院掌握調兵權,兵部掌握軍餉錢糧,大都府掌握統兵權,匠作院掌握甲胄、兵器、火器、戰馬的存放和管製。
如此一來,沒有戰爭時,實際上軍隊最大的單位便是近兩千人的團,團將還不能調動軍隊,不能發放軍餉軍需,不能掌握武器。
軍一級的統兵武將已經沒有實權,由參軍司來統領,參軍司主要有四個衙門的文武官員組成。
發生戰爭時,主將的權力也受多個衙門牽製和監督,會臨時形成一個“前敵指揮司”來建立兵權係統。傳令兵和官吏軍令係統,會成為唐國軍隊最重要的地方。
下一步,唐國還會對衛軍進行類似的變革,除主將的決策權外,四個直屬朝廷的衙門將取代主將的兵權。
王鐔前期試探過武將們的態度,似乎沒有什麽不滿。因為除了兵權之外,新的兵製下,他們得到的好處實在遠遠大於以往,之前的武將隻有不多的一點俸祿,或是等著皇帝賞賜,實際利益很少,也沒有長久的承諾。
兵權的作用除了獲得實際利益和地位,便是可以造反!如果不要好處,卻向皇帝要兵權,他想幹什麽?
這套兵製一旦施行,時間一長勢必造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情況,會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但因為細分兵權,要調動軍隊打仗,牽涉甚廣,突然起兵造反幾乎不可能,便保障了皇權不受內部武力的反噬,增加了安全性。
諸臣都認為在關鍵地盤收迴來後,需要皇帝禦駕親征的大戰可能不大了。利、弊不能兼顧,在此時的大勢下,采用穩固政權的策略更合時宜。
而且能讓王鐔下定決心的原因有二:其一,目前的禁軍武將和士卒經過多年的戰爭,就算臨時讓某個武將帶兵,也能獲取士卒的信任,因為從皇帝和大將都在武夫裏很有名。至少在這一批人裏,兵製的變化對戰力影響不會太大。
其二,火器的問世,組織形式和戰術會逐漸發生變化。
王鐔心事重重地過了一晚上。
次日一大早,兩儀殿內,照幾年來的習慣,朝廷最有權力的二十幾個文武大臣前來聚一聚,說說近期的大略,沒事就散夥。
簡單的禮儀罷,諸臣嫻熟地在找到自己坐習慣的椅子。
這時皇甫堅走了出來,他帶了一把劍!天子麵前帶劍,十分奇怪,但他就一文官,大夥兒誰也沒吭聲,隻是瞧著皇甫堅要幹什麽。
皇甫堅拿著劍在大夥麵前揮了揮。
這時張鬆奇忍不住了,說道:“你比畫個什麽?也不看看在什麽地方,腦子碰壞了?”
“哎喲!”皇甫堅忽然裝模作樣地握著手指,眉頭一皺,“這劍沒鞘,不小心要割到自己!”
他說罷目光從郎澤卿等人臉上掃過,郎澤卿一聲不吭。
張鬆奇道:“你拿副劍鞘裝上不完了?”
皇甫堅看了張鬆奇一眼,說道:“張侯爺說得沒錯。咱們暫且不用這劍,若是就這麽敞著,容易割到自個,還可能碰到什麽東西讓劍鋒生鏽了、卷刃了,甚至斷裂,實非上好的法子。這時卻不是把劍扔掉,指不定什麽時候要用,最好的法子是拿一副精美貴重的劍鞘裝上,平素再擦擦油。諸位以為如何?”
文臣們大多知道皇甫堅的意思,武將們則若有所思地點頭附和。
接著皇甫堅便把劍放進了劍鞘,放迴一張桌子上,抱拳先向王鐔作禮,然後進言,把他和褚堃的主張當眾說了一遍。
王鐔和眾將默默地聽完,王鐔便轉頭看向左邊,說道:“你們都是與我並肩作戰的兄弟,覺得皇甫先生的主張何如?”
郎澤卿說道:“臣附議,皇甫先生‘寶鞘存利劍’之說甚有道理……”
話音剛落,張鬆奇卻異常興奮道:“聖上還用問麽?這下,王家世代都是皇帝,咱們世代都是國公!哪裏找這等好事?不枉將士們願意把性命交給聖上,聖上厚恩,末將等謝恩!”
頓時大將們紛紛讚成,一個個都十分高興。
場麵的順利有點出乎王鐔意料,特別是六個國公,臉上都興奮得紅了,絲毫不像是裝的。這時王鐔才迴過神,自己的封賞確實很大方,要名有名、要地位是貴族公侯、要利有利,確實大將們沒有不願意的道理,之前王鐔的顧慮實在多餘了。
在場的武將,在此時的大勢下,恐怕著實沒有多少想做皇帝的念頭了。有的東西,跳起來都看不到,就不會想。
如此念頭下,做世襲罔替的貴族,比手裏拿著兵權穩當!因為手裏有兵權,還存在危險,現在安穩地坐享一切,有何不可?這簡直是一次皆大歡喜的“分贓聚會”。
武將們的臉都笑爛了,王鐔留心觀察,發現郎澤卿好像長鬆了一口氣一般,十分愜意的樣子。
張鬆奇看向褚堃說道:“想不到你們還會替咱們武夫說話。”
明明是皇甫堅進言,他卻對褚堃這麽說,大概是因為皇甫堅提出是他們二人主張的原因。
褚堃微笑道:“諸位也是唐國功臣,同朝為官,老夫與你們無冤無仇,怎會有失公允。老夫也有點懊惱,早知如此,當初從伍了,豈不得來世代富貴?”
眾人哄堂大笑,不過文官們現在還有權力,自然不需要“贖買”。
烏邏笑言道:“聖上還沒同意,大夥兒是不是高興得太早?”
不過大夥兒幾乎能猜出來,這等大事肯定是王鐔親自謀劃的,紛紛側目。
王鐔開口道:“皇甫先生這個‘寶鞘存利劍’,會成為千古佳話。”
眾將聽罷紛紛起身叩拜謝恩,高唿萬歲。烏邏高聲說道:“聖上待臣等很厚道,哪像戲文裏的雍太祖,得了天下就把老兄弟們一個個弄死!”
殿上頓時冷場,大夥兒麵麵相覷。
唐國經過這幾年的戰爭,在雍國的基礎上,將版圖擴張了幾倍,統治諸國舊地。經過幾個月的醞釀,從長安到地方支持立皇長子為親王的人不計其數,時機已經成熟。在諸臣強求之下,王鐔勉為其難地立皇長子王瀚為秦王,在長安城光宅坊興建秦王府,待到皇長子成年之後,出宮入府。
大唐元武四年春,兩儀殿內空落落的,整個皇宮都很空。實際上王鐔設立了宮廷製度之後,再無十八歲以下的宮女了。聘用的宮婦都是按月給例銀,除了當值的宮婦,剩下的宮婦都會迴到長安城內的自家中。按照春夏秋冬的日出日落時間規定離宮的時間,即便如此,整個太極宮內裏依舊有上萬人,是個人口很密集的地方。
王鐔來到兩儀殿,陪張蒲用了晚膳,其間有點走神。之前幾年天下紛亂,戰亂不斷,其實王鐔陪張蒲的時間並不多。但不知怎的,知道她在,離自己不遠,心裏便踏實。
張蒲輕聲道:“我去看看瀚兒,晚上來陪夫君。”
王鐔微笑道:“去吧。但你不能太寵他了,男孩兒長大應該有他獨立的日子。”
張蒲的眼睛向上一轉,似乎沒明白王鐔的意思,笑了一下,悄悄說道:“晚上我再給你懷個小公主,我有一兒一女就滿意了。”
說罷向王鐔遞了個揶揄的眼色。王鐔也“嘿嘿”笑了聲。
他對張蒲非常滿意,無論前世今生,若有一個性格溫柔的“白富美”陪伴,大概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但張蒲對他,反正不能以條件來衡量。
王鐔在一張案前坐下來,從懷裏掏出一疊卷宗,再度審視即將到來的兵製革新。這是他和三位政事堂宰執、十位政事堂輔政一起設計的方案,明日一早就要拿到兩儀殿去與文武百官商議。
匠作院火器坊研製出了火繩槍之後,又研製出了臼炮、炸藥桶等火器。火器試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王鐔整天都在想這事,已經思考了無數遍。
此事就一個目標:在唐軍中設立火器營,將士給予爵位和豐厚俸祿,希望與諸將達成一致。
同時王鐔麵臨著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封賞。因為國庫沒有那麽多土地和錢,無法一次性獎賞,所以王鐔君臣的方案是:將好處平攤到以後的朝廷支出。
首先,給禦衛軍、武 衛軍、驍衛軍、威衛軍、翊衛軍、靖海軍所有中級以上的武將進封爵位,公、侯、伯三等,統稱唐國勳貴。
唐國開國新封的貴族,有國庫給予的實質好處。雍朝以前封的爵位隻是一個名分,俸祿實質利益聊勝於無。
好處最大的是六個國公:郎澤卿、苟岸厲、烏邏、蒙嵩、李肅傑、張鬆奇。分別是開國公、鎮國公、輔國公、靖國公、奉國公、護國公。
這六個國公,爵位世襲罔替,隻要唐國一日存在,他們的後代就能一直繼承爵位,軍功最大的一個兒子繼承爵位。在台麵的說法是“開國功臣與皇室同享天下”。
賜免死金牌和聖旨,除了起兵造反,無論犯多大的罪,國公不會死,爵位也不會取消,最多隻是傳位給子嗣。
俸祿也很豐厚,每家大抵相當於一個郡的兩稅收入。
本朝初期封的侯爵,統稱“開國侯”,主要是雍州軍、並州軍、幽州軍、冀州軍、益州軍、豫州軍的軍帥這批人。世襲三代,三代以後如果本家對國家有較大的軍功,再傳三代。同樣有豐厚的俸祿。
軍司馬、師帥、師司馬級別的武將,以及部分有軍功的旅帥,封伯爵,可傳兒子。
但爵位不是白給的,朝廷將收迴所有兵權,進行兵製改革。這些中級以上的武將兵權,將被全部收迴。
原來的州軍衙門全部解散,五軍都督府重新改為大都督府,解散其中建立的禦衛軍、武 衛軍、驍衛軍、威衛軍、翊衛軍、靖海軍等“五軍”。
原來的州軍改名“衛軍”。今後的唐軍就包括禁軍和衛軍兩類,將掌握全國絕大部分的武力。
唐國主要武力從以前的五軍都督府、兵部兩大部門掌控的局麵徹底改變,轉變為樞密院、兵部、大都督府、匠作院四個衙門分權。
樞密院掌握調兵權,兵部掌握軍餉錢糧,大都府掌握統兵權,匠作院掌握甲胄、兵器、火器、戰馬的存放和管製。
如此一來,沒有戰爭時,實際上軍隊最大的單位便是近兩千人的團,團將還不能調動軍隊,不能發放軍餉軍需,不能掌握武器。
軍一級的統兵武將已經沒有實權,由參軍司來統領,參軍司主要有四個衙門的文武官員組成。
發生戰爭時,主將的權力也受多個衙門牽製和監督,會臨時形成一個“前敵指揮司”來建立兵權係統。傳令兵和官吏軍令係統,會成為唐國軍隊最重要的地方。
下一步,唐國還會對衛軍進行類似的變革,除主將的決策權外,四個直屬朝廷的衙門將取代主將的兵權。
王鐔前期試探過武將們的態度,似乎沒有什麽不滿。因為除了兵權之外,新的兵製下,他們得到的好處實在遠遠大於以往,之前的武將隻有不多的一點俸祿,或是等著皇帝賞賜,實際利益很少,也沒有長久的承諾。
兵權的作用除了獲得實際利益和地位,便是可以造反!如果不要好處,卻向皇帝要兵權,他想幹什麽?
這套兵製一旦施行,時間一長勢必造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情況,會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但因為細分兵權,要調動軍隊打仗,牽涉甚廣,突然起兵造反幾乎不可能,便保障了皇權不受內部武力的反噬,增加了安全性。
諸臣都認為在關鍵地盤收迴來後,需要皇帝禦駕親征的大戰可能不大了。利、弊不能兼顧,在此時的大勢下,采用穩固政權的策略更合時宜。
而且能讓王鐔下定決心的原因有二:其一,目前的禁軍武將和士卒經過多年的戰爭,就算臨時讓某個武將帶兵,也能獲取士卒的信任,因為從皇帝和大將都在武夫裏很有名。至少在這一批人裏,兵製的變化對戰力影響不會太大。
其二,火器的問世,組織形式和戰術會逐漸發生變化。
王鐔心事重重地過了一晚上。
次日一大早,兩儀殿內,照幾年來的習慣,朝廷最有權力的二十幾個文武大臣前來聚一聚,說說近期的大略,沒事就散夥。
簡單的禮儀罷,諸臣嫻熟地在找到自己坐習慣的椅子。
這時皇甫堅走了出來,他帶了一把劍!天子麵前帶劍,十分奇怪,但他就一文官,大夥兒誰也沒吭聲,隻是瞧著皇甫堅要幹什麽。
皇甫堅拿著劍在大夥麵前揮了揮。
這時張鬆奇忍不住了,說道:“你比畫個什麽?也不看看在什麽地方,腦子碰壞了?”
“哎喲!”皇甫堅忽然裝模作樣地握著手指,眉頭一皺,“這劍沒鞘,不小心要割到自己!”
他說罷目光從郎澤卿等人臉上掃過,郎澤卿一聲不吭。
張鬆奇道:“你拿副劍鞘裝上不完了?”
皇甫堅看了張鬆奇一眼,說道:“張侯爺說得沒錯。咱們暫且不用這劍,若是就這麽敞著,容易割到自個,還可能碰到什麽東西讓劍鋒生鏽了、卷刃了,甚至斷裂,實非上好的法子。這時卻不是把劍扔掉,指不定什麽時候要用,最好的法子是拿一副精美貴重的劍鞘裝上,平素再擦擦油。諸位以為如何?”
文臣們大多知道皇甫堅的意思,武將們則若有所思地點頭附和。
接著皇甫堅便把劍放進了劍鞘,放迴一張桌子上,抱拳先向王鐔作禮,然後進言,把他和褚堃的主張當眾說了一遍。
王鐔和眾將默默地聽完,王鐔便轉頭看向左邊,說道:“你們都是與我並肩作戰的兄弟,覺得皇甫先生的主張何如?”
郎澤卿說道:“臣附議,皇甫先生‘寶鞘存利劍’之說甚有道理……”
話音剛落,張鬆奇卻異常興奮道:“聖上還用問麽?這下,王家世代都是皇帝,咱們世代都是國公!哪裏找這等好事?不枉將士們願意把性命交給聖上,聖上厚恩,末將等謝恩!”
頓時大將們紛紛讚成,一個個都十分高興。
場麵的順利有點出乎王鐔意料,特別是六個國公,臉上都興奮得紅了,絲毫不像是裝的。這時王鐔才迴過神,自己的封賞確實很大方,要名有名、要地位是貴族公侯、要利有利,確實大將們沒有不願意的道理,之前王鐔的顧慮實在多餘了。
在場的武將,在此時的大勢下,恐怕著實沒有多少想做皇帝的念頭了。有的東西,跳起來都看不到,就不會想。
如此念頭下,做世襲罔替的貴族,比手裏拿著兵權穩當!因為手裏有兵權,還存在危險,現在安穩地坐享一切,有何不可?這簡直是一次皆大歡喜的“分贓聚會”。
武將們的臉都笑爛了,王鐔留心觀察,發現郎澤卿好像長鬆了一口氣一般,十分愜意的樣子。
張鬆奇看向褚堃說道:“想不到你們還會替咱們武夫說話。”
明明是皇甫堅進言,他卻對褚堃這麽說,大概是因為皇甫堅提出是他們二人主張的原因。
褚堃微笑道:“諸位也是唐國功臣,同朝為官,老夫與你們無冤無仇,怎會有失公允。老夫也有點懊惱,早知如此,當初從伍了,豈不得來世代富貴?”
眾人哄堂大笑,不過文官們現在還有權力,自然不需要“贖買”。
烏邏笑言道:“聖上還沒同意,大夥兒是不是高興得太早?”
不過大夥兒幾乎能猜出來,這等大事肯定是王鐔親自謀劃的,紛紛側目。
王鐔開口道:“皇甫先生這個‘寶鞘存利劍’,會成為千古佳話。”
眾將聽罷紛紛起身叩拜謝恩,高唿萬歲。烏邏高聲說道:“聖上待臣等很厚道,哪像戲文裏的雍太祖,得了天下就把老兄弟們一個個弄死!”
殿上頓時冷場,大夥兒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