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


    太子秘不發喪。


    呂宋港,紅堡內,武懷玉陷入沉思。


    昆侖奴默默的給他燒水沏茶,


    銀壺裏的水燒開,發出蜂鳴,將走神的武懷玉拉迴來。


    七天了,


    估計承乾早迴到長安,在太極殿向百官宣讀了皇帝遺詔,然後宰相們擁立太子登基稱帝了。


    正常情況下,這消息很快就會詔告天下,


    國喪,


    然後就是召天下都督、刺史,分封諸王等迴京奔喪,各地官吏軍民為大行皇帝服喪。


    七天時間,足夠承乾安排了。


    秘不發喪,其實也是常規操作,曆朝曆代,老皇帝駕崩,尤其是在京城以外駕崩,一般都會秘不發喪。


    因為在新帝即位之前這段時間,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為防意外,一般都是先秘不發喪,然後等控製了局勢,才會宣布死訊。


    從這方麵講,


    張行成、於誌寧、褚遂良、高季輔這些宰相,也是辦事較有章法。


    關鍵時候,先秘不發喪,然後調了程咬金統禁軍,並急召了九成宮附近的府兵,護衛太子先迴京。


    昆侖奴衝泡了兩杯綠茶,


    茶香四溢。


    武懷玉接過一杯,輕抿了兩口,他在心裏估計著此時長安的形勢。


    七天了,應當已經完成了最高權力的交接。


    沒有誰能妨礙這個交接,


    李泰李恪李元景李元昌等皇子皇弟,之前被長孫無忌幾個謀反案全都給貶出京,遠在萬裏之外的西域河中、吐火羅地區,


    那麽遙遠的路途,就算有人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他們,那收到消息都得是半個月以後了,


    他們就算有想法,也根本趕不迴來。


    而無詔不得迴京,等承乾掌握局勢,正公布皇帝駕崩消息時,他們也已經沒機會。


    太子給他衣帶秘信,估計也是遇到這突發之事,有些慌,但理應不會有事。


    “阿郎,什麽時候走?”


    武懷玉搖頭。


    昆侖奴愣了一下,


    “太子請阿郎去長安主持大局,阿郎不去?”


    武懷玉端著茶杯,緩緩道,“現在已經是新皇了,”


    “為何不去?”


    “不是不去,隻是現在不去。”


    昆侖奴不解。


    “再等等。”


    “可·······”


    武懷玉做出這個決定,也是深思熟慮,太子私信召他迴京,但他打算等朝廷正式的詔令傳到呂宋後再動身。


    “我現在是南海觀風使、呂宋都督,無旨豈能隨便進京?”


    進京是得進京的,


    新皇登基,還是他學生,他這個太尉總得前去恭賀擁護。


    “我暫時不進京,你馬上迴長安,密切關注京師情況。”武懷玉對昆侖奴道。


    昆侖奴悄然離去,


    呂宋沒有人知道他來過又走了,


    武懷玉也沒有把皇帝大行的消息告訴別人,連樊玄符和武承誌他們都沒說。


    又過了幾天,


    終於又有消息送達呂宋港,


    這次是廣州都督和廣州市舶司一起派船派人,護送了長安使者前來傳旨。


    使者還是熟人,張阿難的幹孫子,張憲。


    一個數次帶兵上陣過的勇悍太監。


    “太尉,皇帝大行了。”


    張憲長的高大魁梧,除了沒胡子,外表一點看不出是個宦官,一見麵,張憲也顧不得這一路風塵仆仆舟車勞累,滿臉悲切的向他通報了喪訊。


    武懷玉向他詢問京城現在情況。


    張憲也是如實告之。


    一切順利。


    程咬金帶兵八千,護衛太子先迴長安,程咬金親自鎮守玄武門,並派禁軍控製了京城各處城門關口,


    一切安排妥當後,


    次日早朝,


    太子在太極殿公布皇帝駕崩消息,


    然後左仆射張行成馬上宣讀大行皇帝遺詔,帶頭擁立太子登基稱帝。


    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


    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郡王李泰李恪等不在來限。


    分封在外的諸王都可迴京奔喪,但之前因謀反案而被貶的李泰等諸王,不允許迴京。


    太子承乾,是在六月初一登基即位的。


    今天,已經是六月十三了,新皇即位都快半個月了。


    新皇今年三十三歲,做了二十五年太子。


    有過豐富的監國留守經驗,皇帝突然駕崩,承乾繼承大統,倒也很順利。


    張憲前來,不僅是通報皇帝大行新帝登基的消息,


    也還有拜封詔書。


    新君即位,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


    詔疊州都督英國公李績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於洛陽宮留守。


    詔太尉、呂宋都督、楚國公懷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餘並如故,賜物三千段。


    詔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無忌為檢校侍中,賜物三千段。


    新皇詔曰大行皇帝奄棄普天,痛貫心靈,若置湯火,思遵大孝,不敢滅身,永慕長號,將何逮及。


    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


    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勳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複一年。


    當初被李世民貶出中樞的幾位宰相,蕭瑀已逝,楊師道仍還是工部尚書。


    武懷玉、長孫無忌、李績這三巨頭,終於被新皇召還朝。


    武懷玉和長孫無忌都是一步到位,直接拜相,尤其是武懷玉,檢校中書令,還知尚書門下兩省事,


    這就是一人主管三省,是新皇對老師的最大信任和倚重。


    而長孫無忌做為新皇親娘舅,卻也僅檢校侍中。


    李績也終於離開做了八年的疊州都督,但沒有一步迴中樞拜相,而是先調去洛陽任都督。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新皇一繼位,就把李績從疊州調到洛陽,下一步迴朝複相,也是必然的。


    瓊州刺史、晉王李治,加授司空。


    左仆射張行成兼太子少師、禮部尚書,右仆射於誌寧兼太子少傅、刑部尚書,進黎陽縣公。


    中書令高季輔兼太子少保、檢校吏部尚書。


    侍中褚遂良晉河南郡公,兼太子詹事。


    禮部尚書許敬宗兼太子左庶子。


    “陛下請太尉立即還朝。”張憲道。


    武懷玉接下聖旨,心裏並不意外,承乾跟他的關係那是亦師亦友,久經考驗的。如今承乾剛登基,肯定也希望自己去幫一把。


    “我會馬上啟程北上。”武懷玉很痛快。


    這趟是必須得去的,


    新皇登基之後,立即把幾位元老召迴朝,這事做的沒錯,但他覺得迴朝後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承乾,


    讓長孫無忌李績等迴來站站台可以,但不能真正的過於信任他們,尤其是長孫無忌。


    這大胖子老硬幣了,權力欲望太盛,真讓他迴朝,肯定又是要搞老一套,是要扛關隴集團大旗,黨同伐異的。


    不過借無忌的手,把一些對新朝不穩定的份子,清洗一波倒是可以。


    當個工具人,用過後再把長孫架空,或是幹脆再踢出朝堂就是,長孫無忌若是聰明呢,還能得個善始善終,要是不聰明,那可能就難免要走曆史老路,最後要貶死他鄉了。


    當天,


    武懷玉便派人通知呂宋各地的官吏前來呂宋港,


    傳達詔令,為大行皇帝舉喪,


    官吏軍民為大行皇帝服喪二十七日,


    道觀、寺院鳴鍾三萬次。


    官吏和所有百姓一百日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


    一個月內禁止婚嫁。


    不過這個時間,是自皇帝駕崩之日起開始算,現在皇帝都駕崩半個月了,所以隻需要再服喪十二天就可除服,禁屠宰也隻需再禁一個月。


    “三郎隨我迴京,其餘人就留在家。”


    武懷玉沒打算帶上妻妾和其它兒女北上,因為他現在也沒打算在長安久留。


    更不想給人一種他武懷玉又殺迴長安,從此不走的印象。


    晚上,


    樊玄符和李清、楊慕雲等妻妾都在幫懷玉父子倆收拾行李,


    武懷玉一身素服坐在那跟承誌交待著一些話。


    “阿耶怎麽不帶上阿娘她們一起迴京?”


    “我這次迴京沒打算久呆,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半載,我就又迴來了,就不折騰你阿娘她們來返奔波了。”懷玉直言。


    武承誌不解,


    “陛下拜阿耶中書令,兼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這是主持三省,總理政事堂啊。”


    武懷玉卻隻是淡淡一笑。


    “新皇登基,我這老臣扶上馬送一程應該的,但也不能倚老賣老留著不走,”


    承乾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如今三十三歲,肯定是想要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他現在確實是需要武懷玉這個元老迴朝輔政,但武懷玉也很清楚,就算以他跟承乾的親密關係,


    其實也是遠香近臭,


    等一切走上正軌,他最好還是主動離開,那樣大家都好。


    否則,早晚會起衝突。


    武懷玉雖是承乾的老師,但承乾當上了皇帝,這關係就會跟以前不一樣了,沒有哪個皇帝會願意被臣子左右的,就算是老師也不行。


    曆史上繼承帝位的是晉王李治,出了名的聖賢太子,登基後,親娘舅長孫無忌對這外甥也是盡心盡力,


    還搞出了幾大案,幫新皇掃除了所有威脅,朝政也是打理的很好,但李治可並沒有真正感激,


    而是嫌長孫無忌把持朝政,


    皇帝的權力是不容他人染指的,誰碰誰死。


    長孫無忌卻不自知,結果最後被李治無情幹翻,最後淒慘貶死他鄉,他帶領的關隴貴族集團,也是被李治和武媚收拾的很慘。


    還是得始終擺正位置,要有個清醒的認知。


    武懷玉這次去長安,就是去捧場子的,不是去擺國師架子的。


    八年,


    武懷玉頭一次離開呂宋,站在甲板上,看著海船乘風破浪,整個人也有些心潮起伏。


    船從呂宋港出發,先沿呂宋島西海岸北上,在新金山港停泊補給後,往上航行一段後折往西行,經東沙島到香島港,


    一路順風順水,幾天便到了。


    此時的香島港,在武家的經營下,十分繁華,從原本幾百人的幾個小漁村,到如今已有常住人口十幾萬人。


    呂宋運來的香料,第一站便是此港,


    這裏有優良的港灣,更有武家的重點經營,島上不僅有轉口貿易、也還有造船、香料加工、漁產品加工等產業,還有繁榮的金銀加工,錢莊銀行當鋪等金融產業。


    位於珠江口,靠著大唐最大的貿易港廣州,又是武家經營,香島港確實是繁華的不輸廣州。


    武懷玉這八年來,一次都沒踏上中原土地,不過倒是來過幾次香島的,他還去過流求、林邑、三佛齊、扶南、真臘、爪哇、婆羅洲、香料群島等地。


    到了香島,武懷玉見了些人,知曉了長安不少最新的局勢。


    國舅長孫無忌已經到了長安,李績還在路上。


    但新皇已經又給李績一道加封詔書,特進、英國公李績,晉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


    這是給李績拜相了。


    贈太尉梁國公房玄齡、贈司徒申國公高士廉、贈司徒衛國公李靖、贈司徒齊國公秦瓊、贈司空萊國公杜如晦、贈司空鄭國公魏征、贈左仆射蔣國公屈突通,並配享太廟。


    黃門侍郎宇文節加銀青光祿大夫,晉平昌縣公,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拜相。


    禮部尚書兼右庶子許敬宗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拜相。


    又添了宇文節、許敬宗兩位宰相。


    朝中十幾個宰相了。


    在香島休息一天,便前往廣州,然後經韶州越梅嶺,經贛江一路順水而下,直抵江州,


    從長江至漢口,然後進入漢江逆行而上至襄陽,再經丹江入商州,過武關入藍田,


    幾千裏路迢迢,終於迴到長安。


    新皇率百官親自到長安城門迎接,


    很是隆重,極有排麵。


    長孫無忌、李績、張行成、於誌寧、高季輔、褚遂良、崔敦禮、崔仁師、韓瑗、宇文節、許敬宗,


    除了武懷玉,其餘十一位新舊宰相,全都到齊了。


    新皇李承乾拉著武懷玉同登禦車,一起返迴大明宮,這待遇獨他一人,連國舅長孫無忌都沒能享受。


    武懷玉推辭幾番,不得已上車,餘光看到長孫無忌一直在盯著他。


    李世民靈柩還停在太極殿,武懷玉先前往拜祭,他的豐功偉績,堪稱千古一帝,他的離去,是中國曆史的巨大損失。


    大行皇帝的喪禮還有很多流程,眼下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議定大行皇帝的諡號、廟號。


    李淵諡號是太武皇帝,廟號高祖。


    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代皇帝,但卻對大唐居功至偉,在位二十五年,尤其是開創了貞觀盛世。


    “請老師為先皇擬一個諡號。”


    承乾一身素服,神情有些憔悴又帶著些許亢奮,人瘦了些,八年沒見,更添幾分沉穩,他依然是以老師稱唿武懷玉。


    宰相們對李世民的諡號也議了很多天,初步議定的是文皇帝。


    文帝是一個美諡,經緯天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修德來遠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與賢同升曰文。


    曆史最有名的文帝,當屬於漢文帝和隋文帝,兩位文帝都結束動蕩,開創盛世。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合稱文景之治,而隋文帝結束中原幾百年分裂,重新大一統,開創了開皇之治。


    李世民在位二十五年,同樣開創了貞觀之治。


    文皇帝這個諡號可以,可武懷玉認為還不夠。


    “大行皇帝既有文治,更有武功,一代聖皇,臣請諡文武聖皇帝,廟號太宗。”


    經緯天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


    克定禍亂曰武,威強敵德曰武,


    揚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


    “臣觀先皇,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誌業則鹹盡其才。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


    先皇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武懷玉一席話,把李世民尊崇的無以複加。


    新皇李承乾卻是忍不住大聲讚歎叫好,


    “太尉所言甚是,便為先皇定諡文武聖皇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