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禾塬上武家莊子。


    這裏原來叫老泉寨,如今叫武家堡,這塊地不說十年九主,但也確實是來來迴迴的換了許多主人。


    武家莊子這地雖然上任主人是三階教白塔寺,而他上上任主人據說姓郭。


    老輩的塬上人還記得一句話,馮家的山,楊家的地,蘆家的騾馬比車長,郭家的金銀用鬥量。


    這說的便是神禾塬上隋朝時四大豪強,雖然這四大豪強遠比不上京兆韋杜,但在神禾塬這片曾經也很厲害。


    現在的武家堡莊子,其實就是以前的郭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二十畝,院落十一進,房屋一百多間,郭家最興盛時,塬上置地三千餘畝。


    雖說曆經王朝變換,郭氏也隨雨打風吹去,莊園和地也幾經變換主人,但如今改姓武後,那十一進的大院,依然還矗立著。


    當年郭家的三千畝地,如今一千畝是武家的,還有千畝是香積寺名下,交給寺外的幾十戶村民永佃耕種。


    走近莊子,遠遠便看到大片的地。


    雖說是塬上,但地勢平坦,萬畝良田似乎一望無際,南邊的終南山顯得那麽近。


    與旁邊香積寺村民種的地裏一片麥子金黃相比,武家的地顯得很空曠,


    “今年種的夏糧是玉米,剛剛收過,現在地裏種上了紅薯、蘿卜、大豆,也還種了些玉米和小麥和一些蔬菜。”


    莊頭沒想到家主突然到來,還帶來了皇帝,十分緊張。


    跟隔壁金黃麥浪相比,已經夏收過甚至完成新一輪耕種的武家地裏,顯得很空曠,但莊頭說今年收獲不錯,


    “一畝產多少?”


    “我們武家堡的玉米,今年脫粒後一畝能有兩石。”


    這個產量讓武懷玉都有些意外,玉米的產量,同樣的水肥條件下,是要比麥子低不少的,其實玉米真正‘高產’,是得在山區,山區種其它的作物產量低,但玉米卻適應性強,能有不錯的產量,所以相比下顯得高產。


    實際上玉米在神禾塬畔這樣的良田上種,比不過小麥、水稻的,事實上種穀子也比不過小麥,隻不過關中很多地區,都是比較缺水幹旱的,所以種植粟、黍、蕎麥、燕麥等更適應些,產量就比種麥高,


    但在平原水澆地良田上,都比不過麥稻。


    武家堡這地,如果種麥子,豐年畝產三石也沒問題的,武家能產兩畝玉米,已經是很意外的高產了。


    “為何不種麥子?”李世民雖然驚訝武家玉米畝產很高,卻也覺得少收了一石。


    懷玉跟皇帝算一筆賬。


    武家春天種的玉米,夏天收獲,畝產兩石,接著又可以繼續種一茬,不論種小麥還是玉米或是紅薯、大豆,也還有一季收入。


    最重要的是,糧價現在較低,麥子一石才二三十錢,畝產三石也不過八九十錢而已。


    武家自己種的這玉米,並不是拿來做糧食吃的,挑選後是要做玉米種出售,價格可比糧價高許多。


    挑剩下的也可以用來釀酒或是做養豬養雞的飼料。


    這就好比武家收了玉米後,大部份的地都種了紅薯一樣,紅薯養豬那可是極佳,紅薯藤可以一茬茬的割了喂豬,紅薯產量還高,喂豬又容易育肥長膘,豬養肥了可比現在種糧賣錢劃算多了。


    更何況武家現在不僅是養豬,還是屠宰加工一條龍,甚至武家還養不少母豬賣豬崽,


    武家甚至還有跟周邊農戶有深入合作模式,比如免費認領豬崽,到時養大武家可以迴購,賣豬的錢再來扣豬崽本加點利息,又或者免費領豬崽,每隻豬崽隻需要保障到時給武家莊園多少車豬糞肥就行,豬長大了迴購,一點本錢沒有。


    這種武家出豬崽,農戶養豬,最後武家迴購的模式,現在搞的很紅火,缺少本錢,又想多點收入的百姓,都願意試一試,畢竟養豬雖說辛苦,但更多的是付出勞動和時間成本,並沒有其它成本。


    農民不值錢的就是勞力和時間,


    武家現在靠這種模式,雖說養豬這塊還沒幹過韋家,但也已經是後起之秀,尤其是武家的母豬養的好,甚至還開了班,收學生專門教母豬的產後護理,還有獸醫班,學會這些本事,那絕對不愁沒飯吃。


    李世民在武家的地頭走過,看著剛種下的那些作物,然後又去看了武家的豬圈,半散養式,每天放出去轉轉,然後一天喂兩頓,相比起尋常見到的那種黑瘦小個的豬,武家這豬品種明顯也是精挑細選過的,精心照顧下也更肥。


    甚至皮膚紅潤。


    “你家這豬怎麽長這麽胖,還一點不髒?”


    跟印象裏髒兮兮甚至吃屎的豬完全不同,看著還有點可愛。


    “這些豬皮膚紅是因為每天豬食裏會加點酒糟,另外還會加些糠麩、豆粕,”


    武家堡不僅種地養殖,也還有水磨坊和風車磨坊,還有釀酒坊、榨油坊。武家會收購別人酒坊的酒糟,這些米酒的酒糟可以再蒸餾白酒,雖說蒸過白酒的酒糟沒啥用了,但拿來喂豬還不錯。


    少量添加,能夠幫助育肥。


    而武家磨坊每日碾米磨麵,產生的大量糠麩武家一般都會收購,或是直接以糠麩抵加工費用等,這些糠麩甚至一些碎粉,拿來做豬飼料,也是極有營養的。


    養豬當然不能隻吃草,更不能跟放羊似的趕出去完全散養,還是得喂好,要添飼料,這樣長的快,長的肥,出欄快。


    懷玉對養豬還是很得意的,因為這年頭養豬真的挺賺錢,尤其是在長安郊區養,不愁銷,武家都是自己屠宰,直接在長安自營銷售,也會供應給一些肉鋪,武家不僅賣生肉,也會做熟食,主要是豬下水、豬頭豬蹄這些不值錢的,再加工後收益大增。


    再就是豬皮、豬鬃這些,也還挺值錢的,轉手加工成皮鞋或是豬鬃刷子都挺不錯。


    武家堡養了許多豬,其中很多專門下崽的母豬,也養了不少雞鴨鵝,這些養殖產生的糞肥,經過漚肥發酵後還田,能大大提高肥力增加畝產,


    現在武家堡雖然看著才一千畝地,但已經形成了不錯的生態,地裏種的莊稼除了賣種子,其餘的都能自己消化,附帶還有磨坊糧食加工、釀酒、製刷、製革的附加產業,


    不僅莊子裏安排的滿滿當當,還常年雇傭了許多周邊百姓做工,甚至帶動他們養殖也賺錢。


    這千畝地的莊子年產出,可以說是很驚人的。


    這裏甚至都還建了個學校,母豬護理班、劁豬班、獸醫班、釀酒班、養雞鴨班等,都是相當接地氣的技術,招收附近百姓少年,學會了就能在武家這裏做事賺錢,也可以迴家自己搞養殖什麽的。


    如今夏麥還未開割,糧商們的價格都早定了,一鬥三錢,有的甚至二錢的,武家向周邊收糧,麥粟稻子玉米高粱什麽都收,價格都要稍高一些。


    李世民在武家堡轉了又轉。


    晚上也在武家堡住下,懷玉親自準備了一頓晚餐。


    紅燒肉、玉米燉排骨、青椒炒肉絲、瓦罐煨老母雞湯、薑燒鴨、鐵鍋燉大鵝、清蒸魚、土豆燒茄子······


    很接地氣的農莊菜,沒那麽精致,但卻也跟禦膳裏完全不同的風格和味道。


    李世民挺喜歡吃,他甚至邊吃還邊讓人給打包兩份,一份快馬送給長安立政殿的長孫皇後品嚐,一份讓人送去東宮給太子承乾,


    “讓承乾明日一早來這裏隨駕,”


    武家堡給這位馬上天子很不一樣的感受。


    這裏很忙碌,不是那種傳統的男耕女織,最大的感慨還是武家莊子不是自己在發展,還帶動著周邊,不僅是雇傭周邊百姓做長工、短工,也還帶他們養殖,尤其是那種免費提供豬崽雞苗的模式。


    “豬崽換豬糞,真劃算嗎?”李世民問。


    “劃算,麥秸稻草墊豬圈,漚了豬尿糞,定期更換,堆積漚製發酵後,這糞草下地是很肥的,比起直接把麥秸燒灰可強多了。”


    對於村民來說,他們現在也跟著武家,種上些紅薯土豆玉米這種雜糧,在武家領養個四五頭豬崽,再扯點豬草,一年辛苦下來,養肥出欄賣給武家,算下來收益不錯。


    甚至連帶著種的雜糧,效率轉化也挺高,而且這些雜糧多種點,搭著主糧也能省很多口糧。


    對武家來說,那些約定的豬糞,其帶來的糧食增產已經早超過豬崽,更何況農家豬崽養大了也還是要賣給武家,武家屠宰出售加工後,這裏麵甚至還能再賺上一兩筆。


    讓這些農戶幫著賺錢,還能獲一個為富而仁,幫助鄉民的好名聲。


    比起以前地主鄉紳們簡單的放貸借糧,可是高明多了。


    武家現在養的豬,品種也是黑的,但比多數豬種要好,這些豬收益是很可觀的,莊頭甚至直接稱這些豬為烏金,


    長的快、肉質好,一年就能出欄,而且能長到很大,相比韋家的豬,堪稱巨豕。


    在殺牛犯法的唐朝,羊肉又太貴的情況下,豬肉確實有巨大的市場。


    “現在旁邊村子的農戶,來武家堡領豬崽去養,如果能養四到六頭的,加上養一些雞鴨,一年下來,其養殖收益,能夠讓他們手裏真正有些餘錢,”


    耕地種糧,主要是自家口糧,以及繳田租,種桑麻養蠶,除了交調絹外,就是紡紗織布做一家人的衣服,糧布自給外,若能有富餘的拿去換錢,買些農具針線鹽茶就不錯了。


    多數時候,農民手中緊巴巴的,這還是手裏有些自耕地的農民,要是純靠佃地,那基本上溫飽都是難的。


    而現在周邊農民跟著武家養殖,尤其是這種合作模式,上手不要本錢,一年下來的收益卻不錯,能讓緊巴的手裏多點活錢。


    種莊稼是口糧,種桑麻是穿衣,養豬養雞鴨才能餘點錢。


    “長安是京師帝都,人口越來越多,照這勢頭發展,以後日食萬豬都是必然的,羊肉太貴,市井百姓日常吃不起羊肉,隻能是吃豬肉,


    往後天下太平,百姓日子漸好,吃飽之餘肯定也還想吃好,肉食需求是巨大的,”


    李世民聽懷玉說長安將來一天能吃掉一萬頭豬,還是很驚訝的,宮廷肉食消耗主要是羊肉,然後是鵝,雞鴨都吃的少,更別說被嫌棄為賤肉的豬肉。


    但對市井百姓來說,羊肉哪吃的起。


    “武家堡現在養了多少豬?”


    “三百頭母豬,還有三千頭生豬,還有二十頭公豬。”


    母豬一年最少兩窩,每窩都有十頭以上,隻要精心護理飼養,大部份是能存活的,哺乳一個多月就夠了,空懷期也就半個月左右就能再配。


    三百頭母豬,一年能產五六千隻豬崽,武家自養三千隻,餘下的都是給周邊農戶合作養殖。


    一頭公豬能配二十頭母豬,武家養了二十頭公豬,配三百頭母豬有餘,還能接點外單。


    現在武家堡養豬還在擴大規模,自養的倒是暫時無法提升,但是周邊合作養殖需要的豬崽增多,現在母豬養殖還在擴大。


    除了神禾塬武家堡,武家在京郊的不少莊子都在養豬,看著好像養豬不太起眼,可人家京兆韋氏都是關中養豬第一大戶,這裏麵實在是利益很大。


    連魏王李泰,深受皇帝寵愛,不僅在長安賜了二百多畝大宅,還在京郊賜沼地三百畝給李泰專門養豬。


    皇子家都有三百畝豬沼,可知養豬是很有利的。


    但武懷玉養豬,跟韋家、魏王府養豬模式卻是明顯不同的,他們養豬那是散養為主,那叫牧豬,跟放羊一樣,出欄慢,需要豬沼大,跟養羊的牧場一樣。


    武家養豬圈養,每天也就出來放放風,不需要額外的豬沼牧場,以豬草、雜糧為主飼養,品種都不同,都是黑豬,可卻長的快肉質好,特別是豬崽出生不久,不論公母都進行閹割後,長大後更沒有那股明顯騷臭味。


    當然更重要的是,武家養豬,還帶動著周邊百姓也在賺錢致富,這方麵是跟其它貴族豪強家養豬最大不同處。


    李世民吃著武懷玉親自燒的這頓農莊宴,既感歎武懷玉的廚藝又精進了,又感歎武家這種莊園經濟新模式。


    武家堡一千畝良田,但就如武懷玉所說,糧價雖跌到鬥米二三錢,都跟他沒什麽關係,因為武家種的糧,僅少部份是做莊丁口糧,其餘的都是拿來喂豬喂雞養,或是榨油,又或是種了些藥材、蔬菜售賣,他們也沒種桑麻,而是種了些棉花,用來紡織極貴的白疊布。


    這個莊子在糧食自足外,通過養殖和加工賺錢,甚至還能帶周邊農戶合作養殖賺錢,武家堡現在一年出欄三千頭豬,雖說對長安來說不多,但武家堡賺了更多收益,長安市場也增加了豬肉供應。


    鬥米二三錢,百姓如果還隻是傳統的男耕女織,那確實非常傷農。而武家這種模式,確實能夠較好的抵抗這種穀賤傷農的情況。


    “懷玉你新得的這兩莊子,四千八百畝地,也打算這樣經營嗎?”


    “嗯,莊園經濟要想搞起來,就得多樣化,不能光是種糧,臣計劃在那兩個莊子種部份口糧外,其餘的都種上棉花,再打算搞個棉紡織廠,多弄些紡織機,招些女工紡織,也可以讓附近婦人拿迴家加工,種棉花加工白疊布,臣覺得前景效益很好,”


    “不養豬嗎?”


    “養,但養母豬為主,”


    一畝紅薯能養個三頭豬,養豬多也很需要田地的,武懷玉計劃新拿的莊子種棉花,少量種口糧,那就沒有多餘的地來種紅薯玉米養豬了,養些母豬賣豬崽,或是跟附近百姓合作養殖,倒更好些。


    村民家裏養個三頭六頭豬,拿出一二畝地來種紅薯粗糧喂豬,轉化效益還是不錯的。


    以前戰亂饑荒,饑不擇食,從朝廷到百姓,個個想的就是多種地,能溫飽,而現在天下安定,鬥米二三錢,從皇帝到百姓,又開始得尋思,怎麽才能在地裏刨出更多的收益來,否則鬥米二三錢,實在是太傷。


    武家的這種養殖加工模式,確實是更先進的莊園經濟模式,但普通百姓不適用,不過莊園養殖加工,帶動周邊百姓,倒是不錯。


    深夜,


    李世民讓武懷玉同榻而眠,


    夏夜,武家大院雖不是窯洞,卻也很陰涼,厚厚的黃土夯牆,讓屋裏並不熱。


    皇帝跟武懷玉聊著,神情有些興奮,根本沒有睡意。


    “鬥米二三錢,如馬周所說,確實太傷農了,關中許多地畝產也不過一石,折錢也才二三十個錢,長安城裏隻能買一斤羊肉呢,有地的百姓還好,可許多無地佃戶,佃種的地還得交租,剩下本沒多少,指望賣了餘糧還債,或是置辦點農具,又或是想買頭牛辦張犁就難了,


    更別說娶媳婦嫁女置辦娉禮嫁妝,這萬一有個災病,更無法抵抗,”


    “讓常平倉加價糴米,鬥米起碼也得五錢吧,”皇帝想了想道,他從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居然會因為糧食太便宜而憂心。


    這也許是幸福的煩擾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