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陛下,沒錢了


    “陛下,沒錢了。”


    “甚?”


    “國庫空虛,朝廷沒錢了,現在打不了這仗。”


    武懷玉直言。


    ······


    李世民沉默了,他沒想到武懷玉反對的原因是這個。房玄齡剛才沒出聲反對,但他也沒支持,其實做為首相,他是知道如今朝廷家底的。


    當然,武懷玉站出來說沒錢反對打仗,那也是他職責所在。


    他如今的官職是,金紫光祿大夫行雍州別駕,兼民部侍郎、判度支,檢校治書侍禦史,翼國公實封六百戶、加冠軍將軍號、崇賢館學士、上柱國武懷玉。


    這一長串的官稱裏,有階有官有職有勳有爵有加銜還有散將軍號,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雍州別駕、民部侍郎、判度支和檢校治書侍禦史。


    其中民部侍郎判度支這個品級雖說不高,但職權極大,這相當於是武懷玉是大唐帝國如今的財政大臣。


    大唐的民部,要說起來,大約相當於後世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甚至加上央行、稅務總局等的結合體,其下屬四司裏的度支司,就相當於財政部,掌管整個國家的財政。


    度支司長官度支郎中,本來是管這塊的。


    可現在皇帝讓武懷玉兼民部侍郎,還專判度支,判,高官兼低職。讓侍郎判度支司,實際就等於是奪了度支郎中的權。


    整個國家財政這塊,就特委派武懷玉來判掌。


    有郎中還特設了一個侍郎來判掌,倒不是皇帝不信任那郎中,而是之前特為發行債券,以及協調救災而臨時設的,但度支司現在所有事務,確實也都需要他這個專判度支的侍郎簽字審核。


    判度支這是個臨時性差事,其實不是民部官員也是可以判的,但得是大官判小職,要是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個差事,大體相當於大唐皇家財政體製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為了方便他領導,李世民給他兼了個副部長。


    本來這領導小組隻是臨時的,但李世民卻不斷給武懷玉加任務,讓他幾乎完全管了度支司的事務,涉及國家財政的東西,都要經他手。


    皇帝信任你,給你壓壓擔子,你也不能叫苦。


    武懷玉身在其位,當然得謀其職,反正他深入了解了大唐的財政後,挺驚訝的。


    太窮了。


    不僅窮,還亂。


    整個國家的財政,毫無體係可言,就是在隋朝的基礎上,打了一個又一個的補丁,東拆西借。


    其實僅從一個數據上就知道唐初的財政有多混亂。


    隋朝興盛時戶口近九百萬戶,近五千萬人口,而大唐立國也十年了,到現在都還統計不清人口,理不清田地,隻有一個籠統的數據,說是戶近二百萬。


    九百萬戶到二百萬戶,隋末戰爭打掉了七百萬戶人口?


    可問題是隋末亂了也就幾年,大業七年征遼東,王簿山東起義,到大業十四年楊廣被弑江都,也不過七年而已。


    後麵李唐的統一戰爭,還打了五年左右,就基本一統,所以隋唐之交,動亂時間挺短的。


    根本不可能十來年,就損失了七八成的人口。


    實際的情況,隻是唐朝行政的混亂和低效,所以到如今了,都還沒能真正完成戶籍人口和土地田冊的真實普查。


    當然,這也不全是壞事,也有些好處,就是讓隋末以來很多老百姓能夠逃避稅役,可以得喘息之機,否則戰亂連年,天災不斷,還要納稅服役,對許多窮人來說是更活不下去的。


    當然,這也有朝廷有意睜隻眼閉隻眼有關,開國之初,李淵和朝廷的主要目標都是統一天下,其它的都是次要的,為了團結拉攏那些門閥士族、豪強地主們,所以對清理田畝、登記人口這些事情,也就沒那麽嚴格。


    因為地主豪強們趁機兼並、侵占了許多田地,也趁機把許多流民變成了他們的佃戶甚至奴隸部曲,天下未一統,朝廷若是就開始清查他們的田地、人口,那會把他們逼到對立麵去的。


    想當年隋平南陳,然後馬上對整個江南搞人口、田地普查,結果就是原本集體投降的江南士族豪強,卻又集體起兵叛亂了。


    李淵就是從那時代過來的人,所以他的政策就是先不觸及這塊。


    好處是不觸及他們利益,能獲得他們支持,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大唐實行的是租庸調製,以人丁為征稅根本,征收的也主要是土地產出物。


    可人口從近九百萬戶變成了不到二百萬戶,那國家稅收,也就降低了七成多。


    征不上來稅賦,國家財政就沒錢。


    怎麽辦?


    涼拌。


    大唐開國之初,官員連俸祿都沒有,地方官沒有祿米,直接劃塊田收租。京官後來給了祿米,但也很少,經常拖欠,也沒有月俸這些,後來條件好些,才慢慢增加了點。


    甚至到如今,官員月俸日料這些,其實也不是國家財政發放,而是用公廨錢放貸收息賺的錢給官員們發俸料補貼。


    國家財政三大支出,宮廷開支、官吏俸祿、養兵打仗。


    大唐實行府兵製,不打仗的時候,沒什麽軍費開支,反正分塊地,然後他們就得自備衣糧裝備馬匹等為國效力,隻有出征打仗的時候,國家才要負責糧草裝備,以及賞賜撫恤這些。


    官員們開支出少,吏員編製很少,多是沒編製的,沒編製自然就不用發薪水,他們自己想辦法,甚至許多差役,都是國家征召的百姓服的免費役。


    官府的辦公開支等,甚至都是靠公廨田公廨錢這些解決。


    所以大唐開國之初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官員們不僅要辦公,還得搞副業,公廨田、職田出租、公廨錢放貸,自己得給自己賺工資。


    這資本家聽了都要落淚。


    但這些年就是這麽過來的。


    僅是公廨錢這項,就非常驚人,各衙門都想辦法弄小金庫,搞錢放貸,賺錢發工資福利。


    整個長安現在負責公廨錢放貸的捉錢令史,多達數百人,那還隻是明麵上有正式編製的。


    中書門下兩省有八十個捉錢令史,而民部的捉錢令史最多,足足一百七十個。


    大唐的這公廨錢放貸,其實已經失控了,利息過高,幾乎年息百分百,再一個就是每年那麽大的資金要放出去並保證收迴來並不容易,所以現在各衙門都是想辦法找那些富戶商家,直接把錢借給他們,到期本息歸還。


    管你需不需要,攤派。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對富戶商賈的掠奪。


    各衙門為了保證自己單位的這個收益,所以對捉錢令史都有業績考核,招那些有身份的品官子弟來,他們有身份背景,可以保證放貸出去並收迴來。


    捉錢令史們業績完成的好,還能得到優先晉升,各衙門為了自己的小金庫,現在晉升的吏員中,絕大多數都是這些捉錢令史,這使的現在長安的其它吏員們很不滿,他們的正常升遷通道被堵死了,去年長安的捉錢令史,有六百多人得到品官身份。


    問題很多。


    包括公廨田、職田這些,其實對百姓的額外負擔也挺大的。


    這些都是因為朝廷沒有體係的財政,才導致的結果。


    平時縫縫補補的勉強能支撐運轉,可一旦要打仗,那就是個大窟窿。


    這就跟去年關東大旱大量災民,朝廷沒錢糧救濟,最好隻得用了懷玉的發債券的辦法填窟窿一樣。


    那窟窿還剛填上,財政赤字增添一大筆,現在又要打仗,還是征討突厥,這沒個三五路大軍齊進,至少也得出十萬兵,那這軍費開支可就非常驚人的。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啊。


    反正武懷玉知道,現在朝廷要打仗,可根本沒錢沒糧。


    “陛下,朝廷是真沒錢了,根本支撐不起這場北伐突厥,臣建議,還是再等一兩年。”武懷玉直言。


    李世民的滿腔熱情,被一盆冷水澆滅了。


    秦瓊卻堅持請戰,“陛下,機會難得,戰機稍縱即逝,若是讓突厥度過了這個難關,給他們喘息過來了,將來我們要再出兵討伐,可就艱難了,臣願意帶頭捐贈錢糧供軍,臣願出絹一萬匹。”秦瓊也挺直,捐一萬匹絹去打仗,自掏腰包為國殺敵。


    侯君集更是直言,“翼國公,民部可以再發行一些債券,上次賑災發的債券不就籌到了很多錢,這次咱們再發債券籌錢,”


    武懷玉想對他翻白眼。


    魏征倒是站出來幫他反駁了,“陛下,發債券那是借錢,既然是借錢,就不是憑空來的,那是要還的,本質上就是寅吃卯糧,朝廷每年的稅收就那麽多,現在提前透支後麵的稅收,這是很危險的。.


    要是如侯君集的這麽簡單,隨便借,到期了怎麽還?還不上,那朝廷的信用呢?


    而且這些錢就算是借來的,那也是百姓的,拿去打仗,到時還不上,那百姓遇到困難又要怎麽辦?


    仗不是非打不可,不是非要現在打,聖賢的君王不會不顧子民死活,國家沒錢,那就繼續休養生息,等攢夠了錢糧再尋戰機,隋煬帝數征遼東,大隋二世而亡,前車之鑒就在眼前,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被澆的透心涼。


    “國家財政如此糟糕嗎?”李世民也不由的歎氣,本來興奮的要討論發兵滅突厥,現在卻隻能轉頭開始探討為何大唐財政這麽窮困。


    “二郎,你如今兼民部侍郎判度支,執掌國家財政,你可有何良策可以改變眼下困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