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降臨
諸天為王,從慶國太子李承乾開始 作者:殘林之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這鬼林位於仙界和人間的夾層,雖然沒有絲毫天地靈氣,但仙界和人間的規則運轉,卻也無比的清晰。
旁人看不到,因罪被打落至此的仙人也看不到,但擁有著世界源力,擁有著諸天星辰法的他卻看得極為明白。
而世界的規則運轉,在這一方世界修行之人的口中,名曰天道。
一年的時間,此方世界的天道,可以說是毫無遮掩的暴露在了他的眼中。
他若是迴歸人間,隻需眨眼,便可踏入人間最為巔峰的天人大長生之境。
而這,還遠遠不是他的極限。
這是人間的極限。
甚至,去了仙界,他也可以在轉瞬之間,蛻變成為仙人口中的帝君,天尊。
甚至,更強。
因為天道運轉皆存乎一心,便意味著,這一方世界,但凡在規則之內的事物,都盡在他的掌握。
目光輕輕落在不遠處的劉溫身上,刹那間,劉溫便仿佛身上壓了一座大山,心髒驟然緊繃了起來。
「你可願跟我離開?」
淡淡的聲音,令劉溫的瞳孔驟然一縮。
離開鬼林?若是其他仙人說此話,他怕是半點都不相信,但這話從李承乾口中說出,便充滿了毋庸置疑的意味。
所以,劉溫並未質疑,但卻並未第一時間迴答,他很清楚,一旦答應,意味著什麽。
李承乾也並未催促,距離約定之日,尚有些時間,他並不著急。
不過,也隻是片刻工夫,劉溫便一咬牙,半跪在地,沉聲道:「我願追隨大人。」
作為曾經逍遙長生的仙人,此刻如同凡人一樣向他人追隨效力,這個決定,並不是那麽好做的。
但他很清楚,這是他唯一離開鬼林的機會。
聞言,李承乾隻是淡淡點了點頭,一個仙人罷了,若非他對劉溫的身份有所猜測,未必會給他這麽一個投靠他的機會。
劉溫神情複雜的起身,剛想說些什麽,便見李承乾衝著前方的鬼林揮了揮手。
刹那間,平靜的鬼林便***了起來。
鬼林的深處,一棵超過百米粗,高過數百丈的恐怖巨樹驟然間拔地而起。
身下,那曾經令無數仙人恐懼的藤蔓和枝條仿佛一條條腿,支撐著它。
劉溫滿臉震駭的看著眼前的鬼林,他此刻才發現,原來這偌大的鬼林,根本就是一棵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的龐大古樹。
一樹成林。
甚至還誕生了自己的意識。
一旦進入人間或者仙界,得到了天地靈氣的滋養。
隻怕立時便會成為一隻前所未有的恐怖大妖。
李承乾看著麵前充斥著妖異感的恐怖巨樹,淡淡一笑。
除了對於天道的感悟,麵前之物,或許才是他在這鬼林之中最大的收獲。
「青蒼,隨我去人間如何?」
話音落下,瞬間無數枝條藤蔓便興奮的舞動了起來。
顯然,在這一方空間之中沉寂了無數年的它,也渴望著外界的一切。
李承乾笑了笑,目光垂落,隱隱的,看到了些許模糊的畫麵。
一望無際的大軍匯聚於一處平原,恐怖的煞氣和血氣衝天而起。
「不愧是孔明。」
他輕聲感慨著。
這樣的場麵,比其他預想的,好了不知多少。
看樣子,是時候迴去了。
涇川平原。
蜀中和北涼雖然先到,卻並未修築任何防禦工事。
除了必要的安營紮帳之外,就那麽幹脆利落的等待著北
莽和離陽二百五十餘萬大軍的圍攻。
徐驍對此自然有不同的意見,但不論是諸葛亮也好,還是韓信,都並沒有采納的意思。
諸葛亮並未解釋,隻是微笑著說了句:「稍安勿躁。」
而事到如今,徐驍也明白,北涼除了相信和支持之外,別無他法。
他隻能嚐試著加緊訓練,希望將士們能夠再加強一些戰力。
其餘的,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說實話,征戰數十年,他還從未有過這般無力又糾結的感受。
約定之日。
北莽和離陽不斷的縮進包圍圈,事到如今,他們反倒信心越來越足。
二百餘萬大軍足以鎮壓這世上一切的反抗力量。
甚至離陽方麵已經在考慮,如何在覆滅蜀中和北涼聯合軍的時候,能夠盡可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
不然,之後麵對北莽的大舉入侵,隻怕是無力抗衡。
他們可不信,這一次聯手之後,北莽就會放棄南下的心思。
隻是,在徹底將蜀中百萬餘大軍合圍之後,北莽和離陽兩方卻也不敢輕易率先動手。
拓跋菩薩也罷,顧劍棠也罷,都不相信,蜀中能夠以如此不合常理的驚人速度崛起,會就這麽簡單的自尋死路。
專門在這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他們總覺得,蜀中必定還有什麽他們所不知道的後手。
可他們雙方的斥候和探子早已經將方圓數千裏之內摸了個一清二楚。
根本沒有任何隱藏的軍隊。
這一百二十餘萬大軍已經是全部了。
在接近一定距離之後,拓跋菩薩和顧劍棠都極為有默契的派出了使者。
一方麵,他們希望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這一場大戰。
畢竟,接近四百萬人的大戰,他們這輩子都沒有打過。
其中可能的死傷,幾乎是可以預料的。
而其中複雜的戰事情況,也是他們生平僅見。
上兵伐謀,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不過。
而另一方麵,他們也是在試探。
越是在這看似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們越是有些莫名的不安。
然而,韓信一聲令下,直接打破了雙方交戰不斬來使的潛規則,以利箭射殺了北莽和離陽的使者。
同時,竟直接下令對著雙方主動發起了進攻。
北涼的三十萬鐵騎被他分成了兩部分,各自十五萬。
分別作為進攻北莽和離陽的核心。
說到底,蜀中九十餘萬大軍,多是出自西域和南詔。
即便在韓信的刻意鍛煉下,也仍舊大多是參軍不過一年的新人。
戰力根本無法與北涼鐵騎相比。
能夠聽從簡單的軍令已是不易。
也就是韓信統兵手段過人,才能夠讓這九十萬大軍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而有了北涼鐵騎的加入,就仿佛為這九十萬大軍注入了靈魂。
在韓信的統帥下,一瞬間便爆發出了極其可怕的鋒芒。
以五十萬左右的兵力,竟短暫的在氣勢上壓過了北莽一百五十餘萬大軍和離陽的百萬大軍。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皆是神情微變,他們不是忌憚於此刻韓信統帥之下,這些人的戰力,而是有些驚愕於,韓信居然敢以弱小的兵力,向著數倍於他的軍隊發起進攻。
不過,此時此刻,大戰一起,其中究竟還有什麽謀劃都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一戰而已。
北莽和離陽雙方大軍短暫的混亂過後,便在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的指揮下,迅速穩定了局麵,甚至已經開始進行了反攻。
兵力差距如此之大,很多戰術,早已經沒有了什麽意義。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甚至已經看到了蜀中和北涼覆滅的結局。
包括遠處正關注於此的各方勢力。
無數人都為之驚歎。
超過四百萬人的戰場,廝殺聲,兵器碰撞的聲音,可謂是震天動地。
在這樣的戰場之上,即便是天人,也顯得尤為渺小。
也就在這一刻,忽然,天黑了。
一道漆黑的鏡麵將整個涇川平原盡數籠罩。
一股恐怖的氣息彌漫開來。
本發展到白熱化的戰爭瞬間一滯。
無數將士下意識的抬起頭來。
下一刻,在無數雙震動驚駭的目光之中,一顆揮舞著千萬枝條藤蔓,幾乎將整個涇川平原籠罩的參天巨木緩緩自那漆黑的鏡麵之中垂落。
</p>
這鬼林位於仙界和人間的夾層,雖然沒有絲毫天地靈氣,但仙界和人間的規則運轉,卻也無比的清晰。
旁人看不到,因罪被打落至此的仙人也看不到,但擁有著世界源力,擁有著諸天星辰法的他卻看得極為明白。
而世界的規則運轉,在這一方世界修行之人的口中,名曰天道。
一年的時間,此方世界的天道,可以說是毫無遮掩的暴露在了他的眼中。
他若是迴歸人間,隻需眨眼,便可踏入人間最為巔峰的天人大長生之境。
而這,還遠遠不是他的極限。
這是人間的極限。
甚至,去了仙界,他也可以在轉瞬之間,蛻變成為仙人口中的帝君,天尊。
甚至,更強。
因為天道運轉皆存乎一心,便意味著,這一方世界,但凡在規則之內的事物,都盡在他的掌握。
目光輕輕落在不遠處的劉溫身上,刹那間,劉溫便仿佛身上壓了一座大山,心髒驟然緊繃了起來。
「你可願跟我離開?」
淡淡的聲音,令劉溫的瞳孔驟然一縮。
離開鬼林?若是其他仙人說此話,他怕是半點都不相信,但這話從李承乾口中說出,便充滿了毋庸置疑的意味。
所以,劉溫並未質疑,但卻並未第一時間迴答,他很清楚,一旦答應,意味著什麽。
李承乾也並未催促,距離約定之日,尚有些時間,他並不著急。
不過,也隻是片刻工夫,劉溫便一咬牙,半跪在地,沉聲道:「我願追隨大人。」
作為曾經逍遙長生的仙人,此刻如同凡人一樣向他人追隨效力,這個決定,並不是那麽好做的。
但他很清楚,這是他唯一離開鬼林的機會。
聞言,李承乾隻是淡淡點了點頭,一個仙人罷了,若非他對劉溫的身份有所猜測,未必會給他這麽一個投靠他的機會。
劉溫神情複雜的起身,剛想說些什麽,便見李承乾衝著前方的鬼林揮了揮手。
刹那間,平靜的鬼林便***了起來。
鬼林的深處,一棵超過百米粗,高過數百丈的恐怖巨樹驟然間拔地而起。
身下,那曾經令無數仙人恐懼的藤蔓和枝條仿佛一條條腿,支撐著它。
劉溫滿臉震駭的看著眼前的鬼林,他此刻才發現,原來這偌大的鬼林,根本就是一棵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的龐大古樹。
一樹成林。
甚至還誕生了自己的意識。
一旦進入人間或者仙界,得到了天地靈氣的滋養。
隻怕立時便會成為一隻前所未有的恐怖大妖。
李承乾看著麵前充斥著妖異感的恐怖巨樹,淡淡一笑。
除了對於天道的感悟,麵前之物,或許才是他在這鬼林之中最大的收獲。
「青蒼,隨我去人間如何?」
話音落下,瞬間無數枝條藤蔓便興奮的舞動了起來。
顯然,在這一方空間之中沉寂了無數年的它,也渴望著外界的一切。
李承乾笑了笑,目光垂落,隱隱的,看到了些許模糊的畫麵。
一望無際的大軍匯聚於一處平原,恐怖的煞氣和血氣衝天而起。
「不愧是孔明。」
他輕聲感慨著。
這樣的場麵,比其他預想的,好了不知多少。
看樣子,是時候迴去了。
涇川平原。
蜀中和北涼雖然先到,卻並未修築任何防禦工事。
除了必要的安營紮帳之外,就那麽幹脆利落的等待著北
莽和離陽二百五十餘萬大軍的圍攻。
徐驍對此自然有不同的意見,但不論是諸葛亮也好,還是韓信,都並沒有采納的意思。
諸葛亮並未解釋,隻是微笑著說了句:「稍安勿躁。」
而事到如今,徐驍也明白,北涼除了相信和支持之外,別無他法。
他隻能嚐試著加緊訓練,希望將士們能夠再加強一些戰力。
其餘的,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說實話,征戰數十年,他還從未有過這般無力又糾結的感受。
約定之日。
北莽和離陽不斷的縮進包圍圈,事到如今,他們反倒信心越來越足。
二百餘萬大軍足以鎮壓這世上一切的反抗力量。
甚至離陽方麵已經在考慮,如何在覆滅蜀中和北涼聯合軍的時候,能夠盡可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
不然,之後麵對北莽的大舉入侵,隻怕是無力抗衡。
他們可不信,這一次聯手之後,北莽就會放棄南下的心思。
隻是,在徹底將蜀中百萬餘大軍合圍之後,北莽和離陽兩方卻也不敢輕易率先動手。
拓跋菩薩也罷,顧劍棠也罷,都不相信,蜀中能夠以如此不合常理的驚人速度崛起,會就這麽簡單的自尋死路。
專門在這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他們總覺得,蜀中必定還有什麽他們所不知道的後手。
可他們雙方的斥候和探子早已經將方圓數千裏之內摸了個一清二楚。
根本沒有任何隱藏的軍隊。
這一百二十餘萬大軍已經是全部了。
在接近一定距離之後,拓跋菩薩和顧劍棠都極為有默契的派出了使者。
一方麵,他們希望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這一場大戰。
畢竟,接近四百萬人的大戰,他們這輩子都沒有打過。
其中可能的死傷,幾乎是可以預料的。
而其中複雜的戰事情況,也是他們生平僅見。
上兵伐謀,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不過。
而另一方麵,他們也是在試探。
越是在這看似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們越是有些莫名的不安。
然而,韓信一聲令下,直接打破了雙方交戰不斬來使的潛規則,以利箭射殺了北莽和離陽的使者。
同時,竟直接下令對著雙方主動發起了進攻。
北涼的三十萬鐵騎被他分成了兩部分,各自十五萬。
分別作為進攻北莽和離陽的核心。
說到底,蜀中九十餘萬大軍,多是出自西域和南詔。
即便在韓信的刻意鍛煉下,也仍舊大多是參軍不過一年的新人。
戰力根本無法與北涼鐵騎相比。
能夠聽從簡單的軍令已是不易。
也就是韓信統兵手段過人,才能夠讓這九十萬大軍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而有了北涼鐵騎的加入,就仿佛為這九十萬大軍注入了靈魂。
在韓信的統帥下,一瞬間便爆發出了極其可怕的鋒芒。
以五十萬左右的兵力,竟短暫的在氣勢上壓過了北莽一百五十餘萬大軍和離陽的百萬大軍。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皆是神情微變,他們不是忌憚於此刻韓信統帥之下,這些人的戰力,而是有些驚愕於,韓信居然敢以弱小的兵力,向著數倍於他的軍隊發起進攻。
不過,此時此刻,大戰一起,其中究竟還有什麽謀劃都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一戰而已。
北莽和離陽雙方大軍短暫的混亂過後,便在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的指揮下,迅速穩定了局麵,甚至已經開始進行了反攻。
兵力差距如此之大,很多戰術,早已經沒有了什麽意義。
拓跋菩薩和顧劍棠甚至已經看到了蜀中和北涼覆滅的結局。
包括遠處正關注於此的各方勢力。
無數人都為之驚歎。
超過四百萬人的戰場,廝殺聲,兵器碰撞的聲音,可謂是震天動地。
在這樣的戰場之上,即便是天人,也顯得尤為渺小。
也就在這一刻,忽然,天黑了。
一道漆黑的鏡麵將整個涇川平原盡數籠罩。
一股恐怖的氣息彌漫開來。
本發展到白熱化的戰爭瞬間一滯。
無數將士下意識的抬起頭來。
下一刻,在無數雙震動驚駭的目光之中,一顆揮舞著千萬枝條藤蔓,幾乎將整個涇川平原籠罩的參天巨木緩緩自那漆黑的鏡麵之中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