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一日,在兩萬禁軍的護衛下,無數曾經的達官貴人們拖家帶口的順著人流離開了京都。


    李承乾的車駕位於首位,禁軍則是各自分立兩側。


    此次遷都,看似動靜不小,實際上,真正要隨著遷都離開的人也就三萬之數。


    多是包括了家眷仆人在內。


    最為顯眼的,自然便是那一輛輛拉著巨額財富的馬車。


    這已經是交過了各種賦稅之後餘下的財富,但也已經極其驚人。


    不過,如今的慶國倒也看不上這些財富了。


    曆經了月餘的稅收改革,如今國庫之中早已經有著堆積如山的財富。


    而這,不過是京都一城所得。


    慶國各地即便無法與京都相比,可加起來,卻也不是京都一城可比。


    一旦新的稅收政策推行開來,國庫的充盈程度怕是會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力極限。


    有了足夠的銀子,什麽政策推行下去,怕是也都會超乎想象的便利。


    當然,為防止官員上下其手,還需要細細籌謀才是。


    車隊一角,郭保坤呆呆的看著馬車外的景象變化,總覺得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爹,我們真就離開京都了?”


    一旁,閉目養神的郭攸之一巴掌拍在郭保坤的腦袋上。


    郭保坤驚叫了一聲。


    “哎呀,爹,疼!”


    “知道疼了還在這問真的假的,愚不可及。”


    郭攸之滿臉嫌棄。


    郭保坤有些惱怒道:“爹,不是,陛下為何非要遷都?還有那賦稅未免太過嚴苛了,我郭家偌大的家產,如今十不存一,曾經的萬畝良田賣給官府不說,又要繳納一遍稅賦,十幾萬兩銀子,到手的還不足一萬兩,這簡直就是明搶。


    爹,你之前可是太子之師,陛下竟是一點情麵都不講?”


    啪!


    郭攸之毫不猶豫的就是一巴掌。


    “你若是想死就早些尋個繩子吊死了事,別牽聯了郭家上上下下幾十口的性命。”


    他一臉肅然。


    “遷都乃是陛下有一統天下之心,南京城地處要害,一旦與北齊開戰,便是首當其衝,遷都南京,意味著此戰不僅不可避免,還毫無退路,是破釜沉舟之舉。


    至於賦稅,此乃國政,我身為禮部尚書,唯有支持二字,你若再胡言亂語,莫要怪為父大義滅親!”


    郭保坤嚇了一跳,他很少見過自己的父親如此鄭重嚴肅的時候,尤其是那股森冷的神色,讓他絲毫不懷疑大義滅親四個字的分量。


    他麵色慘白,慌不迭的跪下。


    “孩兒知錯了,父親還請息怒。”


    見郭保坤的模樣,郭攸之神情緩和了不少,他將郭保坤攙扶起來,語重心長的說道:“當今陛下與過去,乃是曆史上記載的所有皇帝都不同,跟陛下對著幹,便是所謂的大宗師也要死無葬身之地,何況你我?


    位高權重,卻沒有真正的力量加身,又有何用?”


    說著,他神情沉重了幾分。


    “你可知,短短月餘時間,清查整個京都的人口田畝,征收如此龐大的賦稅,京都還能夠維持如今的安定,需要耗費多大的心力和人手嗎?


    陛下雖然還未正式登基,可手下的能人才幹之人卻不在少數。


    我們郭家能夠安安穩穩的跟隨新君遷都,已經是難得之事。


    你日後便懂了。”


    郭保坤低著頭,默然不言,禮部尚書之子,曾經他能夠憑借著這個身份橫行霸市,可如今,卻是惶惶不可終日。


    他總覺著,這個國家,乃至整個天下都會迎來一場大變。


    浩浩湯湯,僅僅隻是窺見一絲跡象,便已經是天翻地覆。


    ……


    李承乾一行並非直往北方而上,而是先行繞道江南路,再過江北路,經由東山路,越過滄州路,橫穿太原路,最終淌過霧渡河,行往南京城。


    曆經數月,曾經加上禁軍約莫五萬餘人的隊伍已經擴張到了超過二十萬人。


    簡單會見了一麵五路總督,走到哪,政策便也推行到哪。


    有著監察院四處打前站,倒也並非耗費什麽時間。


    主要是論細致也比不上京都就是了。


    但在各方勢力的努力下,新政推行的倒也還算順暢。


    這多數來的十五萬人,自然便是各地名望財富頂尖的那一批人。


    其中多為世家勳貴,對待地方,總還是比京都鬆散些的。


    當然主要還是時間較緊。


    後續的自然還會一一完善。


    而慶國不算才打下的北齊疆土,也就隻有七路地界。


    去除這五路之外,便隻剩下了京都路和西梁路。


    前者自不必多說,後者則是以地廣人稀聞名。


    毗鄰西胡,主要是大皇子率領的征西大營坐鎮,倒也沒什麽世家勳貴。


    可以說,李承乾這一路走來,幾乎將整個慶國大半個上流勢力一網打盡。


    過程中自然不是沒有人想要反抗。


    然而萬劍臨空之際,所有的反抗都毫無意義。


    一路上,李承乾雖然在各路大軍挑揀了些人手,湊了八萬兵馬,但需要看管的人手卻是多達十餘萬,這十餘萬人關係盤根錯節,根本理不清。


    若非李承乾萬劍臨空,掃清了所有人的不測之心,隻怕也很難如此安穩的以數月時間橫跨萬裏之遙。


    趕路這種事,即便是做足了準備,時間拉長到數個月的時候,也是極為煎熬。


    可即便如此,曾經的所謂貴人們卻也幾乎盡是本本分分,仿佛老實誠懇的老百姓一般,格外乖巧。


    曾經的貴人們之所以能夠淩駕於百姓之上,將百姓視為豬狗,無非便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百姓無法反抗的力量。


    權力也好,財富也罷,都是這份力量中的一部分。


    而如今的李承乾不過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甚至,如今萬千偉力匯於一身的他,比起曾經那些所謂的貴人們以各種手段欺淩他人,可是要直接的多,也簡單的多。


    他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所有人,反抗者死。


    除非有人有足夠的把握,集聚了足夠的力量,不然但凡不想死的,自然也隻能老老實實的選擇順從。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南京城的路上,身為慶國大將軍的秦業被李承乾一道旨意‘請’了過來,下了兵權,過上了每日與慶帝作伴閑聊的日子。


    如此,在第一場大雪落下的時候,南京城已然在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為王,從慶國太子李承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林之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林之木並收藏諸天為王,從慶國太子李承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