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承乾表情說不上喜悲,多是平靜和淡漠。


    「真相不是已經公之於眾了嗎?北齊潛入數百人於光天化日之下伏殺我慶國子民,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和冒犯,對此兒臣唯有一言以報之。」.


    話音微頓之後,李承乾便一字一句,抑揚頓挫的說道:「犯我慶國者,雖遠必誅!」


    聞言,慶帝眸光爆閃,緊緊的盯著李承乾。


    「太子的意思是,向北齊開戰?」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這不是陛下的意思嗎?對了,忘記告訴陛下,狼桃在兒臣手中。」


    這牛欄街伏殺一事,便是慶帝在背後推波助瀾。


    長公主不過隻是一個幌子罷了。


    事實上,以慶國和北齊如今邊境的緊張局勢,牛欄街一役不論成敗,都將成為慶國對北齊開戰最好的借口。


    北齊想不認都不行。


    不說那些已經死去的法師,單單狼桃一人,就足以令北齊啞口無言。


    苦荷大弟子的身份可不是輕易能夠抹去的標誌。


    慶帝深深的看著自己這個越發陌生的兒子,忽的出聲問道:「太子覺得,若是戰事一起,尺度如何把握?」


    李承乾知道慶帝這是在試探他的態度。


    此戰慶軍必勝。


    不論是慶帝還是他都有著這樣的自信。


    可如果一旦將北齊打的狠了,苦荷必定坐不住,甚至東夷也未必會繼續作壁上觀。


    四顧劍一個人帶著手下那一群九品的弟子便能夠直接決定一塊戰場的勝負。


    若是與北齊聯手,兩位大宗師集合兩國九品之力,必定能夠成為戰場上一把所向披靡的尖刀。


    四顧劍以殺入道,乃是一個真正的殺戮機器。


    短時間內能夠輕易將百餘名八品境界的虎衛殺死,便能夠短時間內殺光一支上千人的軍隊。


    而有了苦荷以及北齊軍隊作為策應。


    他大可以在真氣不濟的時候暫退。


    恢複之後,再繼續殺戮。


    說不得,修行天人合一之道的苦荷還能夠有能力幫助四顧劍縮短這個恢複的過程。


    而且,苦荷若是殺起人來,興許比不過四顧劍速度快,可以他天人合一之下的恐怖恢複能力。


    他的戰鬥持久力怕是遠在四顧劍之上。


    兩人聯手,帶著數十位九品,絕對可以輕易率領北齊的軍隊正麵將慶軍直接鑿穿。


    殺個七進七出不好說,三進三出怕是問題不大。


    慶軍固然不弱,可一旦在無法抗衡的力量碾壓下形成潰敗之勢,任誰也是無力迴天。


    除非,慶國派出同等的強者牽製住四顧劍和苦荷。


    葉流雲算是一個。


    剩下的便是他和慶帝。


    三位大宗師似乎已經穩操勝券。


    可先不說慶帝和他會不會直接上戰場,真若是事不可為,苦荷和四顧劍隻需要一退,便足以令他們投鼠忌器,不敢妄動。


    因為如果滅了北齊和東夷,兩位無所顧忌的大宗師能夠造成的破壞是極其恐怖的。


    就算他和慶帝以及葉流雲合作的親密無間,也阻止不了四顧劍和苦荷的瘋狂報複。


    李承乾自問一手兩袖青蛇實力已在四顧劍之上。


    可四顧劍若是一心想走,他也留不住。


    慶帝一身真氣固然磅礴恐怖至極,可真論及戰鬥水平,未必及得上四顧劍和苦荷二人。


    大東山之戰,若非得了先手,趁著四顧劍和苦荷不知道自己的底細,以一手磅礴的王道真氣撐


    爆了苦荷,趁著葉流雲拚死纏住四顧劍的時候,一拳打爛了四顧劍的半邊身子,正經戰場交手,勝負怕是難料。


    而且葉流雲能夠以重傷的代價纏住四顧劍,還要多虧四顧劍一路殺傷大東山,被消耗了不少。


    全盛時期的四顧劍怕是能在付出一定代價的情況下,直接將葉流雲砍死。


    便是苦荷被慶帝撐爆,四顧劍單人隻劍麵對慶帝,隻怕也未必差了。


    苦荷和四顧劍最終能夠活著下了大東山,便是慶帝有所顧忌,生怕這二人臨了一個爆發,將他一波帶走。


    不然,他會不知道,便是這二人已經半廢,迴到東夷和北齊,也會給他統一天下的大業帶來諸多阻礙嗎?


    大宗師,終究不是凡人,身為這個世界的頂級強者,沒有人能夠輕易忽視一位大宗師。


    慶帝為了對付李高明,除了自己親自上陣,幾乎手段盡出,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如果不是李承乾開掛,便是苦荷或者四顧劍來了,也是必死無疑。


    事實上,三次致命傷害轉移的機會少了一次,便已經相當於他付出了一條性命的代價。


    不過大宗師雖然強,慶國出軍會有諸多顧忌,可如果不將北齊逼到一定程度,四顧劍和苦荷怕是也不可能真的拋棄一切,合力抗慶。


    李承乾思量了片刻,緩緩道:「兒臣聽聞南京的吃食天下一絕,一直心向往之。」


    慶帝眉頭一挑,目光中閃過一道異色。


    「南京可是六朝古都,天下聞名,固然北齊已經遷都上京,可若是打到南京,你便不怕北齊狗急跳牆?要知道,東夷可也在一旁虎視眈眈。」


    李承乾微笑道:「陛下怕嗎?」


    慶帝翹起唇角,大笑了幾聲。


    「有趣,當真是有趣。」


    他轉過身去,向著內殿走去。


    「那便依著太子的意思辦。」


    北齊之所以遷都,便是因為南京距離慶國太近,隻有一州之隔。


    可即便如此,在北齊,南京的重要性也僅次於上京。


    慶軍若是打到南京,幾乎不亞於要了北齊半條命。


    苦荷可能會動,四顧劍也未必會安分。


    他相信,太子既然敢這麽說,便有著足夠的底氣,也意味著,太子願意為慶國大業出力。


    就如今的局麵,這樣的態度已經足夠他滿意。


    李承乾看著慶帝的身影消失在屏風後,便知道他們算是初步達成了共識,或者說合作。


    他笑了笑,便準備轉身離開。


    這時,慶帝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朕稍後會下旨,將牛欄街一事交給你去督辦,五日後的大朝會這件事要有個結果。」


    「兒臣遵旨!」


    李承乾腳步一頓,應了一聲之後,便轉身大步離開,腦海中卻是在想,等他分身恢複,他是不是要找個時間在京都辦上一個樂館,還是說去繁花似錦樓當個特約嘉賓?


    以他這一身宗師級別的琴藝,完成幾次個人成就應當算不得什麽難事吧。


    而且音律傳播範圍和速度可比醫術快得多。


    他若是認真一些,怕是三日不到,就能夠讓半個京都的人都聽過他的琴音。


    想到這,他心情便輕快了不少,也不知到時候抽獎又能得到什麽樣的技藝。


    得了慶帝的旨意之後,李承乾直接命監察院一處退出牛欄街一案的調查。


    朱格無奈,隻能收迴了所有的人手,攔截司理理一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而之後,李承乾便整日待在東宮,什麽都沒做。


    如此,五日時間一晃而過,牛


    欄街一案傳播的越來越廣,在各大報館的合力下,整個慶國都知道了這件事。


    在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無數慶國百姓都義憤填膺的將矛頭對準了北齊。


    派數百人入京都伏殺慶國子民,北齊居心何在?


    此刻,李高明大宗師的身份反而不知不覺的被刻意忽視了過去。


    而慶國太極殿內,又一次大朝會召開。


    文武百官齊聚,便是陳萍萍這位監察院院長也已經趕了迴來。


    此刻,無數道目光都落在了左首位似乎正在閉目養神的太子李承乾身上。


    對於牛欄街一案的內情,他們可謂是好奇到了極點。


    而他們知道,今日便是牛欄街一案落下尾聲的時候。


    想起如今漸漸沸騰的民意。


    有些大臣便隱隱意識到了什麽。


    便在他們胡思亂想的時候,慶帝一身華服而來,高坐於龍椅之上。


    在候公公尖細的聲音中,今日的大朝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為王,從慶國太子李承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林之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林之木並收藏諸天為王,從慶國太子李承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