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這幾日也是忙得焦頭爛額,梁王手下的武將倒是對梁王稱帝表示了大力支持,但是文臣卻分成了兩派。..
武將都表示支持倒也好理解,隻要梁王稱帝,武將的官職會順勢晉升,況且到時候他們都是從龍之臣,也不用擔憂若是大唐複興之後他們會被人清算。
文臣那邊分歧比較大,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柳璨,世代在大唐為官,梁王想要挾天子令諸侯他沒有別的話說,如今天下烽煙四起,除了梁王未必有其他人能夠鎮得住幾路諸侯,但是梁王若是想要代唐自立,他難以接受。
樞密使蔣玄暉則是受了何太後的金銀,何太後通過送金銀的人表示,希望能夠保他們母子性命。蔣玄暉當日奉命斬殺唐昭宗的時候,何太後便在唐昭宗身側,本應斬草除根的事情,他卻為何太後嬌弱的身子與美貌的容顏所癡迷,鬼使神差之下留下了她的性命。
何太後也察覺到了蔣玄暉的異樣,自從做了太後,將大批的金銀賞賜給蔣玄暉,蔣玄暉心中有了魔障,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他也明白一旦改朝換代,何太後母子必定難逃一死,於是表示了天下未定,不宜稱帝的態度。..
這兩人一個是唐朝舊臣,在朝中一唿百應,一個是朱忠的心腹,在朱忠的陣營之中也算是一方勢力,他們站出來之後,朝中的文臣有半數倒是對朱忠稱帝緘默不言。
在這種事情上,緘默不言便是不同意,弄得朱忠非常煩躁。幸虧他的心腹敬翔與李振還沒有就此事擺明態度,才沒有讓朱忠打退堂鼓。
敬翔與李振都是落第的文人,他們對於大唐沒有半分好感,憑借他們的才華,若是高中本是沒什麽問題,但偏偏沒有公正的競爭環境,屢試不第之後他們對唐王朝喪失了信心,迫切地想要建立新朝來取代唐王朝。
在朱忠的陣營職中,敬翔深受朱忠的看重,但因為來得晚,資曆不足,倒是沒有太大的根基,與李振兩人聯手才勉強與柳璨他們抗衡,沒有被拉到柳璨他們的陣營之中。
當然若是朱忠大手一揮,派兵將那些反對的文臣都殺了也能做皇帝,隻是這都是些山賊手段,難登大雅之堂,別人聽去了也隻會認為得朝不正,難以長久。
李振正在府中與敬翔喝茶閑聊,便聽門房的仆役稟報,說是有位叫盧克讓的郎君派人來有要事求見。..
“李郎君,盧大郎被人陷害,被洛陽府的衙役帶走了,臨走之前,他讓我來找您,說是您能救他。”
李振聽到這話倒是吃了一驚,開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問了個清楚,點點頭:“盧大郎的事情交給我了,你且迴到府中,管住府中的兵卒,莫要讓他們惹出別的麻煩來。”
待他走了之後,敬翔倒是笑了笑:“倒是不知道李郎君什麽時候結識了這樣的人物。”
“當日去白馬驛遇見的,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驛夫。”
“哈哈,我以前倒是沒有發現,你李振竟然也喜歡結交這種草莽英雄。”
“當初我初識他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驛站的驛夫,到現在已經是楊師厚的心腹校尉,你說這種人值不值得我結交?”
敬翔點點頭:“這件事該如何辦?你要知道在梁王的心裏,陸舒文的地位可不比你我低上多少,你還真要為了一個校尉與他打擂台不成?”
“聽聞昨天夜裏,柳相公宴請陸舒文,若是在昨日之前,我也許沒什麽把握能鬥得過陸舒文,但是敬二郎,你跟了梁王這麽長的時間,他的野心你難道不清楚麽?”
朱忠這兩日心情很不好,陸舒文本來是一力支持他稱帝,但不知為何,突然又轉變了口風,說什麽大唐頗得人心,若是奪了大唐的皇位,人心盡矢,李克用那些逆臣賊子也一定會趁勢而起,到時候就不好對付了。
朱忠猶記得前些日子陸舒文信誓旦旦地說道不能走曹孟德的老路,如今突然變了嘴臉,他自然知道是為什麽,柳璨那個老東西宴請陸舒文,聽聞陸舒文尚未婚配,要將侄女許配與他,這陸舒文自然是換了陣營。
要論拳頭來說,如今中原之地無人能比得上朱忠,他們背著朱忠做這種事,朱忠完有理由斬殺他們,但是斬殺了他們誰來處理朝中政事?
中原四望已無敵手,這些臣子開始考慮著坐天下的事情。打天下的時候一心為了朱忠沒什麽問題,因為朱忠能夠護得住忠心的人,但一旦坐了天下,有了安史之亂的教訓,朱忠定會削弱武將的勢力,而治天下的還要靠這些文臣,想明白了這一層,陸舒文做出這種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朝中的事情將來還是要聽柳相公的,跟著柳相公,待柳相公百年之後,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便是他陸舒文的,若是不跟著柳相公,這翰林學士能不能做下去,還要兩說。
朱忠可以對付唐昭宗,斬殺唐昭宗的皇子,甚至那些忠於大唐的舊臣,但他不可能將這些反對的大臣都殺了,否則隻能靠那些軍漢治理朝政,早晚會砸了他朱忠的鍋。
晉王李克用苟延殘喘,燕王劉守光已經便是臣服,南方諸王更是不足為慮,現在做皇帝與三五年後做皇帝並沒有什麽分別,陸舒文年紀不大,也等得起這三五年,重要的是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一定要是他的!
朱忠想到唯一能夠問計的人便是敬翔,但是這種時候將敬翔推出來,別人不敢對付他,還不敢對付敬翔麽?自己若是一時不慎,惹得敬翔遺臭萬年,那可就辜負了這君臣之義。
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外麵的護衛突然來到門前稟報:“啟稟梁王,檢校右仆射與檢校司徒求見。”
聽聞敬翔與李振來了,朱忠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請他們進來。”
“臣等拜見梁王。”
“你我之間,還講這些虛禮做什麽,不知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臣這一次來,為的是楊師厚麾下的一名校尉。”
(本章完)
武將都表示支持倒也好理解,隻要梁王稱帝,武將的官職會順勢晉升,況且到時候他們都是從龍之臣,也不用擔憂若是大唐複興之後他們會被人清算。
文臣那邊分歧比較大,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柳璨,世代在大唐為官,梁王想要挾天子令諸侯他沒有別的話說,如今天下烽煙四起,除了梁王未必有其他人能夠鎮得住幾路諸侯,但是梁王若是想要代唐自立,他難以接受。
樞密使蔣玄暉則是受了何太後的金銀,何太後通過送金銀的人表示,希望能夠保他們母子性命。蔣玄暉當日奉命斬殺唐昭宗的時候,何太後便在唐昭宗身側,本應斬草除根的事情,他卻為何太後嬌弱的身子與美貌的容顏所癡迷,鬼使神差之下留下了她的性命。
何太後也察覺到了蔣玄暉的異樣,自從做了太後,將大批的金銀賞賜給蔣玄暉,蔣玄暉心中有了魔障,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他也明白一旦改朝換代,何太後母子必定難逃一死,於是表示了天下未定,不宜稱帝的態度。..
這兩人一個是唐朝舊臣,在朝中一唿百應,一個是朱忠的心腹,在朱忠的陣營之中也算是一方勢力,他們站出來之後,朝中的文臣有半數倒是對朱忠稱帝緘默不言。
在這種事情上,緘默不言便是不同意,弄得朱忠非常煩躁。幸虧他的心腹敬翔與李振還沒有就此事擺明態度,才沒有讓朱忠打退堂鼓。
敬翔與李振都是落第的文人,他們對於大唐沒有半分好感,憑借他們的才華,若是高中本是沒什麽問題,但偏偏沒有公正的競爭環境,屢試不第之後他們對唐王朝喪失了信心,迫切地想要建立新朝來取代唐王朝。
在朱忠的陣營職中,敬翔深受朱忠的看重,但因為來得晚,資曆不足,倒是沒有太大的根基,與李振兩人聯手才勉強與柳璨他們抗衡,沒有被拉到柳璨他們的陣營之中。
當然若是朱忠大手一揮,派兵將那些反對的文臣都殺了也能做皇帝,隻是這都是些山賊手段,難登大雅之堂,別人聽去了也隻會認為得朝不正,難以長久。
李振正在府中與敬翔喝茶閑聊,便聽門房的仆役稟報,說是有位叫盧克讓的郎君派人來有要事求見。..
“李郎君,盧大郎被人陷害,被洛陽府的衙役帶走了,臨走之前,他讓我來找您,說是您能救他。”
李振聽到這話倒是吃了一驚,開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問了個清楚,點點頭:“盧大郎的事情交給我了,你且迴到府中,管住府中的兵卒,莫要讓他們惹出別的麻煩來。”
待他走了之後,敬翔倒是笑了笑:“倒是不知道李郎君什麽時候結識了這樣的人物。”
“當日去白馬驛遇見的,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驛夫。”
“哈哈,我以前倒是沒有發現,你李振竟然也喜歡結交這種草莽英雄。”
“當初我初識他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驛站的驛夫,到現在已經是楊師厚的心腹校尉,你說這種人值不值得我結交?”
敬翔點點頭:“這件事該如何辦?你要知道在梁王的心裏,陸舒文的地位可不比你我低上多少,你還真要為了一個校尉與他打擂台不成?”
“聽聞昨天夜裏,柳相公宴請陸舒文,若是在昨日之前,我也許沒什麽把握能鬥得過陸舒文,但是敬二郎,你跟了梁王這麽長的時間,他的野心你難道不清楚麽?”
朱忠這兩日心情很不好,陸舒文本來是一力支持他稱帝,但不知為何,突然又轉變了口風,說什麽大唐頗得人心,若是奪了大唐的皇位,人心盡矢,李克用那些逆臣賊子也一定會趁勢而起,到時候就不好對付了。
朱忠猶記得前些日子陸舒文信誓旦旦地說道不能走曹孟德的老路,如今突然變了嘴臉,他自然知道是為什麽,柳璨那個老東西宴請陸舒文,聽聞陸舒文尚未婚配,要將侄女許配與他,這陸舒文自然是換了陣營。
要論拳頭來說,如今中原之地無人能比得上朱忠,他們背著朱忠做這種事,朱忠完有理由斬殺他們,但是斬殺了他們誰來處理朝中政事?
中原四望已無敵手,這些臣子開始考慮著坐天下的事情。打天下的時候一心為了朱忠沒什麽問題,因為朱忠能夠護得住忠心的人,但一旦坐了天下,有了安史之亂的教訓,朱忠定會削弱武將的勢力,而治天下的還要靠這些文臣,想明白了這一層,陸舒文做出這種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朝中的事情將來還是要聽柳相公的,跟著柳相公,待柳相公百年之後,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便是他陸舒文的,若是不跟著柳相公,這翰林學士能不能做下去,還要兩說。
朱忠可以對付唐昭宗,斬殺唐昭宗的皇子,甚至那些忠於大唐的舊臣,但他不可能將這些反對的大臣都殺了,否則隻能靠那些軍漢治理朝政,早晚會砸了他朱忠的鍋。
晉王李克用苟延殘喘,燕王劉守光已經便是臣服,南方諸王更是不足為慮,現在做皇帝與三五年後做皇帝並沒有什麽分別,陸舒文年紀不大,也等得起這三五年,重要的是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一定要是他的!
朱忠想到唯一能夠問計的人便是敬翔,但是這種時候將敬翔推出來,別人不敢對付他,還不敢對付敬翔麽?自己若是一時不慎,惹得敬翔遺臭萬年,那可就辜負了這君臣之義。
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外麵的護衛突然來到門前稟報:“啟稟梁王,檢校右仆射與檢校司徒求見。”
聽聞敬翔與李振來了,朱忠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請他們進來。”
“臣等拜見梁王。”
“你我之間,還講這些虛禮做什麽,不知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臣這一次來,為的是楊師厚麾下的一名校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