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陳念也早就收到了j-20b成功首飛的消息,他的心裏倒是沒有太多波瀾,因為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勢在必得的結果。


    從最開始的殲二十二,到現在的j-20b,這隻不過是他的科技版圖的小小一角,即使達成了,也隻是跨出了第一步罷了。


    但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我們在中、近距離上,都已經完成了空中戰鬥力的部署。


    如果繼續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等航母出來時,第一島鏈將被牢牢控製,成為一道死線,而第二島鏈,也將真正被納入版圖。


    現在,我們缺少的唯一一件東西,就是遠程打擊能力了。


    戰略導彈在發展,但光靠它,還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能讓一個國家形成超遠程戰略威懾的,隻有一件東西:


    戰略轟炸機!


    所以,他的目標很明確。


    在軍工領域,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就是h2o的問題。


    在已經有了殲二十、殲二十二的技術積累的前提下,h-20的製造難度已經大幅降低,可以逐漸提上議程了。


    不過


    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區區一架h-20,真的就能滿足野心嗎?


    或許,它將像殲十一樣,成為一個跳板,為更進一步、更具有威懾性、壓製力的裝備開路。


    想到這裏,陳念打開係統,查看了h-20的解析要求。


    4.8個源點。


    相比起他手頭的8.6個源點的積累來說,倒不算是太多,不過,如果能進一步拆分的話,解析要求顯然是可以進一步降低的。


    但這玩意兒不能靠自己來拆解,畢竟,2005年的時候,h-20項目應該都還沒有正式立項,設計方向也不確定,自己盲目去拆,隻能造成拆出來用不了的尷尬局麵。


    想到這裏,陳念拿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大總管陳果。


    僅僅幾分鍾之後,陳果便走進了他的房間。


    “怎麽了小念?有事?”


    陳果熱情地問道。


    陳念點點頭,迴答道:


    “陳教授,確實有事情想跟你了解一下。”


    “我想問問,我們現在有已經立項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嗎?”


    “戰略轟炸機?”


    陳果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隨後開口問道:


    “轟-6k改型項目算嗎?這事兒西飛603所正在做,融合了新的雷達、航電係統,發動機也有升級,算是比較大規模的改造項目了。”


    “按照他們的報告,這個改造項目在轟-6h的改造比例達到了90%以上,無論是航程,載彈量還是電子化信息化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這個之外,西飛那邊還有幾個小型的改造項目,也是基於轟-6h的.”


    “不是。”


    陳念打斷了他的話。


    “我說的是,全新的,下一代的戰略轟炸機。”


    “這個沒有。成飛那邊倒是有意向,不過他們做不了,按他們的說法,是打算603,611,601三所聯合,一起看看有沒有機會。”


    “但目前也隻是有人提出了這個看法,連討論的階段都還沒有到呢。”


    “這樣.”


    陳念微微點了點頭。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這架之前從來沒見過的h-20,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要立項的跡象。


    按照時間線來推理,正常發展下,估計要到08年以後,這項目才會正式上馬。


    難道自己也要等到那個時候?


    陳念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


    “陳教授,你覺得,我們如果現在上馬一個大型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在資源上、經濟上能吃得消嗎?”


    “吃不消。”


    陳果果斷地迴答道。


    “短期內我們不可能再上馬超大型的軍用裝備項目了,資金完全不夠。”


    “你看看現在在進行的項目有多少,除了星火小組下屬的項目,海軍那邊還有055項目,陸軍還有99a項目、各類戰略導彈項目,這都是吞金獸。”


    “在這個時間點再搞戰略轟炸機,不僅沒有收益,反而會拖累其他必要的項目。”


    “小念,伱有想法?”


    陳念嗯了一聲,迴答道:


    “是有點想法,但聽你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搞不了啊。”


    他歎了口氣,臉上全是無奈的神情。


    沒辦法,在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客觀規律的。


    哪怕是自己有掛,也要被限製在這個客觀規律的範圍之內。


    技術可以通過解析獲取,那資源呢?


    沒有足夠的材料,你不能解析出來吧?


    沒有人才儲備,係統不會告訴你怎麽造人吧?


    沒有錢,總不能解析一台美鈔印鈔機吧.——


    哎?這倒不是不可以


    看著陳念的表情,陳果安慰著說道:


    “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我們的進度已經夠快了,有時候,該慢就需要慢一點。”


    “再說,你手頭的項目也不算少,深藍項目還在進行中,也會有需要你去幫忙的地方。”


    “要實在是閑不下來的話.那就先做做技術準備,不要實際啟動好了。”


    聽到這話,陳念眼前一亮。


    “你說預研?”


    “是啊,預研戰略轟炸機。”


    “隻要不進入實物驗證環節,其實消耗的資源是有限的,人員規模也可以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以前窮的時候,我們很多項目都是這麽走的。”


    “要麽怎麽會有服役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說法呢?”


    “有道理啊!”


    陳念欣喜地說道。


    是的,這個時間點上h-20項目確實很不合適,強行啟動的話,哪怕能撐下來,那也是窮兵黷武,會給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傷害。


    但預研就不一樣了,先做技術準備,先攻克理論難關,等條件成熟了,再一鼓作氣地造出來。


    殲二十項目走的不就是這條路嗎?


    如果不是資源齊備,哪怕自己解析出來的技術再怎麽牛逼,也不可能那麽快出成果。


    這就是一個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的策略。


    想到這裏,他立刻開口道:


    “我覺得可以,我們先成立一個小組,把預研的工作準備起來吧。”


    停頓了片刻,他繼續說道:


    “而且,我覺得這個項目不需要完全由我們自己來做!”


    “拉上俄國,他們在這方麵很有經驗,技術也先進。”


    “我們聯手的話,對雙方都有好處!”


    陳果鄭重點頭,迴答道:


    “好,這件事情我來安排!”


    得到了他的迴答,陳念心滿意足地舒了一口氣。


    其實,拉俄國入夥算不上是臨時起意。


    他在想到戰鬥機的時候,腦子裏就已經閃過了一個名字。


    pak-da。


    那是一款具有可變後掠翼的隱身戰略轟炸機。


    如果能把這款飛機的技術嫖過來,那真的就是賺大發了


    而另一邊,莫斯科,uac總部大樓。


    馬羅科夫安靜地喝著茶水,悠閑地與對麵叫做伊柳申科的男人聊著天。


    “.所以,他們真的把stovl四代機造出來了?”


    伊柳申科問道。


    “不知道該遺憾還是該高興,但確實是的。並且,根據我們的情報,這架飛機的潛力還遠不止他們目前表現出來的那點,在之後,他們甚至有可能會上變循環發動機。”


    “到那個時候,這架飛機可就不是一般的四代機了——它會殺死所有四代機。”


    “情報從哪裏來的?”


    伊柳申科繼續問道。


    “猜測。他們又不會傻傻地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的關係很近。”


    “好吧.你們的猜測準確嗎?”


    “至少目前為止,我隻猜錯了一次,並且在那一次之後,我就重新調整了對他們的認知。”


    伊柳申科笑了笑,他知道馬羅科夫說的是上一次al-31fn發動機談判失敗的事情。


    那一次,馬羅科夫以為對方不可能自己解決發動機的問題,所以在談判中表現得極為強硬。


    結果沒過多久,f119發動機的橫空出世就狠狠打了他的臉。


    或者說,打了所有外部看不起華夏航空的勢力的臉。


    “好吧,我承認你的感知是敏銳的-——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調整過來很不容易。”


    “所以,這就是你提出要跟他們合作的理由?”


    伊柳申科問道。


    就在兩個小時之前,馬羅科夫走進了他的辦公室,隨後向他遞交了一份計劃書。


    在那份計劃書裏,馬羅科夫提議uac主動與華夏601、611所接觸,並盡最大的努力謀求合作。


    按照他的措辭,這個“最大努力”,甚至包括用己方最先進的技術去交換。


    哪怕是華夏眼饞了十幾年的白天鵝圖-160,也被列在了備選方案之內。


    “當然不是,單點技術的突破根本不足以讓我對他們另眼相看,真正讓這份計劃書誕生的,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潛力。”


    “比如呢?什麽方麵的潛力?”


    “改變這個世界。”


    聽到這個迴答,伊柳申科沉默下來。


    良久之後,他才開口問道:


    “馬羅科夫,你真的認為,我們已經沒有希望了嗎?”


    馬羅科夫笑了笑,迴答道:


    “這還用問嗎?我們早就沒有希望了。”


    “你我都是經曆過那個年代的老人,所以有些事情不必說的那麽明白。”


    “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條我們曾經灑滿了鮮血的道路,已經被我們自己堵死了。”


    “鮮血已經在這片土地上褪色,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將徹底變成一片蒼白。”


    “但相對的,那一邊,我們的鄰居那裏,卻還生機勃勃。”


    伊柳申科歎了口氣。


    他今年已經60歲了,對與馬羅科夫心裏的那點“希望”,他又怎麽會不明白呢?


    隻不過,他很難說服自己,去做出這樣一個冒險的決定。


    兩人就這麽相對而坐,誰也沒有主動開口,良久之後,伊柳申科才繼續問道:


    “你真的覺得有可能嗎?借助技術的合作,再去引發新一輪的合作,然後用他們的力量,重新把道路拓開?”


    “我不知道。”


    馬羅科夫誠實地迴答道。


    “但至少,我在他們的手上,看到了開路的鐮刀。”


    “這柄鐮刀,你在世界上其他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已經找不到了。”


    伊柳申科微微皺了皺眉頭,他的心裏似乎正在經曆著某種強烈的掙紮。


    隨後,他開口說道:


    “那就按你說的做,我們試試吧。”


    “就算不能達成最終的目標,拿到四代機的技術,對我們也算是一個重大的成績了.”


    幾天之後,馬羅科夫抵達了帝都。


    接待他的仍然是王明,隻不過這一次,兩人的相處方式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如果說,之前兩人算是朋友,但更多的是利益上的朋友的話,那這一次,馬羅科夫就是真正付出了真心。


    他不僅給王明帶了特產的伏特加和熏肉腸,甚至自掏腰包買了一隻在國內不太常見的機械手表,作為王明的生日禮物。


    這倒是讓王明有些驚訝,但他也快適應過來。


    “馬羅科夫,你太客氣了,你知道的,我不能收你的禮物.”


    “沒關係,那你就交給你們的紀檢部門吧,讓他們查完之後再給你。這隻手表隻值幾百塊錢,如果連這也不行的話,那我隻好向大使館投訴了.”


    王明哈哈一笑,兩人擁抱了一下,隨後在辦公室裏各自落座。


    “你這一次來的目的,我已經收到照會了,說實話,我並不驚訝——隻是奇怪,你為什麽來的這麽晚。”


    馬羅科夫無奈地攤了攤手,迴答道:


    “沒有辦法,我們的流程太臃腫了,申請提上去,至少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批下來。”


    “明,不要怪我,我並不是刻意冷落你們。”


    “當然,當然。”


    王明沒有把話說破,而是話題一轉,直接開始聊起了正事。


    “所以,你們想要合作的方向,是四代機?”


    馬羅科夫點點頭,迴答道:


    “是的,這是我們最薄弱的部分,我們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反哺給我們自己的四代機研究。”


    這樣的迴答算是開誠布公了,其中所表現出來的誠意也肉眼可見。


    “那你們打算用什麽來交換?”


    王明繼續問道。


    “你們想要的一切。”


    “一切?那我們想要薩爾馬特。”


    “.明,別跟我開玩笑了,這東西我們自己都還沒造出來.不過你的消息也太靈通了吧,我記得關於薩爾馬特的計劃,我們隻跟你們的極少一部分人交流過。”


    “很明顯,他們把信息交給了我,讓我來跟你談判。”


    王明一本正經地說道。


    “所以這個條件是真的?”


    “那就看你們能不能拿出別的同等價值的東西了。”


    聽到這話,馬羅科夫鬆了一口氣。


    坐地起價,就地還錢。


    薩爾馬特是絕對不可能給的,這東西還在預研階段,要給也給不出來。


    不過,其他的交換條件,他準備得也足夠充分了。


    “圖-160怎麽樣?”


    對麵的王明搖了搖頭,迴答道:


    “不夠。”


    隨後,他不等馬羅科夫迴答,便直截了當地繼續說道:


    “我們要更新的東西。”


    “比如,能隱身的圖-160。”


    馬羅科夫的心突地一跳,隨後,他瞪大了眼睛問道:


    “你們.要做戰略轟炸機?”


    王明笑了笑,迴答道:


    “是的。”


    “並且,我們需要你們的一點點,小小的協助。”


    馬羅科夫長舒了一口氣,繼續問道:


    “我們能合作嗎?”


    他的語氣充滿了期待。


    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如果能得到這個機會,那他心裏的希望


    甚至有可能變成現實!


    “不能。”


    王明果斷地迴答道。


    眼看馬羅科夫失望地低下了頭,他又繼續說道:


    “不過,你們可以參與。”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