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作者:小能有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休的舉動在外人看來無異於自掘墳墓,就算話說得再漂亮,也難以掩蓋他這是在自斷手足的表現。隻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休的親衛雖然沒了,但是趙禎為了彌補方休的損失,特許了東郊大營的調令給他。
可以說,如今的方休是除了兩王之外,唯一個在京都手握如此大軍的人。
方休的舉動讓趙禎相信了方休的為人,而且若是方休想要造反也是師出無名,畢竟除了京都外,各路都有著趙家的子孫,若是方休想要造反殺了趙禎他們的話,那些趙家人便可自立為王,誅殺方休這個逆臣,論正統,他們可比方休這個反臣強多了。
而且,方休的親衛們都已經離開了郊區大營,即便方休想反也沒有人能夠聽他的調令。更何況如今的方休和趙禎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反了趙禎也是斷絕了自己的前路。
至於以後邕王或者兗王能不能壓下方休,這就不是趙禎要想的了,要是他們兩個連自己的臣子都壓不下去,那這個皇位還是換給更有能力的人來坐吧。
反正都不是他的血脈了,隻要不將大宋的江山玩崩了,誰來坐都是大差不差的。
“鎮邊侯如此赤膽忠心,本王當真是佩服啊。”
散朝之後,見自己的計謀得逞,邕王也是難得的來到了方休的身邊,故意誇讚著方休。
“那裏,身為大宋的臣子,所憂所想的自然是大宋,難道王爺不是嗎。”
雖然是方休自己有意為之的,但他可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性子。
“哈哈,鎮邊侯說的好,身為大宋的臣子,自然是要為大宋著想的,不然就算坐上了王爺的位置還不如那些綠林人士呢。”
有能夠諷刺邕王的機會,兗王又怎麽會不來摻一腳呢。
“兗王弟這是什麽意思啊。”
看著一旁走近的兗王,邕王的臉色頓時一黑,口中‘弟’字咬的格外的重。這讓兗王聽了也不由的冷哼了一聲,如今邕王就是借著年長和子嗣的繁衍這一絲優勢,才隱隱壓住了他一頭。
不過隻要儲君一位一日未定,他就還有機會。年長又如何,民間死於非命的兄長可不在少數,年齡大說明走的也比他早,雖然說邕王如今看起來身體強健的,但病痛這玩意誰說的準呢。
“沒什麽意思,隻是打個比方而已,邕王,王爺可不隻有你一個,莫非打個比方都會礙著你了。”
聽著兩王互相鬥著嘴皮子,方休可沒有興趣看他們的扯皮,要是他們能夠在皇宮裏直接拳拳到肉的打一場,方休說不定還會高看他們一眼。
現在就像是兩個小孩鬥嘴一樣,還沒小孩子的光明正大,方休著實看不上他們。
這群匪寇耽誤的利益看來不小,今早剛說的事情,下午方休的親衛們便出營前往各地了,想到劇中盛老太太在宥陽遭遇的事情,雖然是有驚無險的,但方休還是特意去了一封書信,囑咐前往金陵方向的親衛多多照看。
此後的時間裏,方休算是徹底的清閑下來了,雖然身上掛著東郊大營的職,但也不需要方休時刻前往督查。
方休後麵的時間就是在家陪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順便給蕊姐兒和碩哥兒再生個弟弟妹妹什麽的。
又是一年寒冬,霜雪再次覆蓋上了京都,給京都添上了一身素衣。
“你小子要是再晚一天的,可就見不著我了。”
看著再次迴京的顧廷燁,方休一臉熱情的招唿著。
“進之大哥這是何意,難道朝廷又要派你出征了?西夏那邊我也聽說了,不過這個時候出征是不是有些欠妥啊。”
聽到方休這麽說,顧廷燁還以為朝廷因為西夏互市最近接連出現的問題,想要讓方休帶兵去整頓一二,不過現在畢竟是寒冬了,互市的情況也算不上多嚴重,這個時候出征的確有些欠考慮了。
“這倒沒有,互市雖然被鬧的不得安寧,但是對於朝堂上的人來說不過是無關緊要罷了,是有其他的事情,我不方便說,你也別問了。說說吧,這大半年的,你去外麵見了那些好風景啊,都有什麽收獲啊。”
方休倒是想讓朝廷下令進攻西夏,可是朝堂上的那些人,當初讓他們打交趾都那麽困難,就更別提西夏了。除非西夏徹底內亂,再讓大宋的官僚們看到了西夏龐大利益,否則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動兵的。
而這一次,方休就是要去讓西夏亂起來,讓他們開始內耗。
“我能有什麽收獲,也就是混跡在江湖中罷了,一開始還跟著石頭去了他家當了好一會的漕幫人。後麵聽說朝廷下令剿匪了,借著熟人的幫忙參了軍,也算沒有浪費我這一身的武力。”
“你要想去參軍怎麽不去邊軍啊,如今邊境雖然不像當初那麽兇險了,但立功的機會還是不少的。”
“那不行,軍中有本事敢出去的也就進之大哥你手下的人,其他的將軍各個都是守成之輩,我若去了,肯定要和他們打鬧一番。
還不如在武三哥的手下,幫他一起剿匪,也好早日完成任務,讓他早些時候迴來。”
“武三?你去了金陵。他怎麽沒和我說過?”
“進之大哥你不要怪武三哥了,這都是我請他不要和你說的。”
方休也沒想到兜兜轉轉的,顧廷燁還是出現在了金陵,在金陵不要緊,可是金陵附近有座城叫宥陽啊,不過這一次盛老太太沒有迴來,可見金陵附近的賊寇已經被清剿了,這樣也就沒有了顧廷燁英雄救美的情節了。
“那你接下來有何打算,再迴到金陵去?”
顧廷燁搖了搖頭說道:
“不了,這一次迴來一是為了昌哥兒和蓉姐兒的事,二嘛,也是武三哥迴來了,金陵的將領也不合我的脾氣,就算去了也是得罪人,還是算了。”
“昌哥兒和蓉姐兒他們怎麽了?”
“沒怎麽,隻不過年紀大了,不能再讓他們跟著我四處漂泊了,再說了想要未來有出路,他們也該上學了。”
“也是,可是需要我的幫忙,你但說無妨。”
“不用,不用,進之大哥你幫我的已經夠多了,兩個孩子學業的問題,已經拜托長柏了。”
“也是,這方麵他比我方便多了,聽說海家還有女子研學的私塾,蓉姐兒也可以一並解決了。”
方休點了點頭,若是參軍他還好出去,可是讀書的話,他能夠提供的幫助的確不如長柏有優勢。
“那麽你呢?你接下來打算去哪裏?”
“我還沒想好,可能會去其他路幫忙剿匪,也可能去邊境參軍吧。”
“既然如此,你可以去禹州看看。”
“禹州?禹州好像沒什麽需要的吧,那裏的匪患也不嚴重的,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
“去不去看你自己,我隻是給你一個建議罷了。”
聽著顧廷燁對未來的看法,方休猶豫了一會還是給他提出了劇中的意見。先不說二人感情之間的深厚,讓顧廷燁去禹州可以盡快的崛起。
就說顧廷燁去了禹州,之後崛起迴到了京都,那麽方休即便是統治者換人了也很難給他使絆子。禹州趙宗全的勢力並不算大,文臣沒什麽可用的,武將也就一個小舅子拿的出手。
或許是這個話題太沉重了,顧廷燁沒有直接迴答方休,而方休也瞧出來了,也就換了個話題,二人閑談至傍晚,顧廷燁這才離開的。
出了鎮邊侯府,顧廷燁迴想起方休的給的建議,最後他打算等過完年後就去禹州瞧瞧,方休對他極好,想來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害他,讓他去禹州可能是有什麽事情將要在禹州發生。
再說了他去了禹州也算是有了一個好去處,之前救的那一夥人在禹州也算說的上話的,想來也不會像現在這麽辛苦。
ps:接下來是大宋少年誌的西夏劇情了,等西夏結束後,後麵就都是知否的故事了,最後就是要換地圖了,在下個世界會揭曉混沌珠的一部分情況。
可以說,如今的方休是除了兩王之外,唯一個在京都手握如此大軍的人。
方休的舉動讓趙禎相信了方休的為人,而且若是方休想要造反也是師出無名,畢竟除了京都外,各路都有著趙家的子孫,若是方休想要造反殺了趙禎他們的話,那些趙家人便可自立為王,誅殺方休這個逆臣,論正統,他們可比方休這個反臣強多了。
而且,方休的親衛們都已經離開了郊區大營,即便方休想反也沒有人能夠聽他的調令。更何況如今的方休和趙禎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反了趙禎也是斷絕了自己的前路。
至於以後邕王或者兗王能不能壓下方休,這就不是趙禎要想的了,要是他們兩個連自己的臣子都壓不下去,那這個皇位還是換給更有能力的人來坐吧。
反正都不是他的血脈了,隻要不將大宋的江山玩崩了,誰來坐都是大差不差的。
“鎮邊侯如此赤膽忠心,本王當真是佩服啊。”
散朝之後,見自己的計謀得逞,邕王也是難得的來到了方休的身邊,故意誇讚著方休。
“那裏,身為大宋的臣子,所憂所想的自然是大宋,難道王爺不是嗎。”
雖然是方休自己有意為之的,但他可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性子。
“哈哈,鎮邊侯說的好,身為大宋的臣子,自然是要為大宋著想的,不然就算坐上了王爺的位置還不如那些綠林人士呢。”
有能夠諷刺邕王的機會,兗王又怎麽會不來摻一腳呢。
“兗王弟這是什麽意思啊。”
看著一旁走近的兗王,邕王的臉色頓時一黑,口中‘弟’字咬的格外的重。這讓兗王聽了也不由的冷哼了一聲,如今邕王就是借著年長和子嗣的繁衍這一絲優勢,才隱隱壓住了他一頭。
不過隻要儲君一位一日未定,他就還有機會。年長又如何,民間死於非命的兄長可不在少數,年齡大說明走的也比他早,雖然說邕王如今看起來身體強健的,但病痛這玩意誰說的準呢。
“沒什麽意思,隻是打個比方而已,邕王,王爺可不隻有你一個,莫非打個比方都會礙著你了。”
聽著兩王互相鬥著嘴皮子,方休可沒有興趣看他們的扯皮,要是他們能夠在皇宮裏直接拳拳到肉的打一場,方休說不定還會高看他們一眼。
現在就像是兩個小孩鬥嘴一樣,還沒小孩子的光明正大,方休著實看不上他們。
這群匪寇耽誤的利益看來不小,今早剛說的事情,下午方休的親衛們便出營前往各地了,想到劇中盛老太太在宥陽遭遇的事情,雖然是有驚無險的,但方休還是特意去了一封書信,囑咐前往金陵方向的親衛多多照看。
此後的時間裏,方休算是徹底的清閑下來了,雖然身上掛著東郊大營的職,但也不需要方休時刻前往督查。
方休後麵的時間就是在家陪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順便給蕊姐兒和碩哥兒再生個弟弟妹妹什麽的。
又是一年寒冬,霜雪再次覆蓋上了京都,給京都添上了一身素衣。
“你小子要是再晚一天的,可就見不著我了。”
看著再次迴京的顧廷燁,方休一臉熱情的招唿著。
“進之大哥這是何意,難道朝廷又要派你出征了?西夏那邊我也聽說了,不過這個時候出征是不是有些欠妥啊。”
聽到方休這麽說,顧廷燁還以為朝廷因為西夏互市最近接連出現的問題,想要讓方休帶兵去整頓一二,不過現在畢竟是寒冬了,互市的情況也算不上多嚴重,這個時候出征的確有些欠考慮了。
“這倒沒有,互市雖然被鬧的不得安寧,但是對於朝堂上的人來說不過是無關緊要罷了,是有其他的事情,我不方便說,你也別問了。說說吧,這大半年的,你去外麵見了那些好風景啊,都有什麽收獲啊。”
方休倒是想讓朝廷下令進攻西夏,可是朝堂上的那些人,當初讓他們打交趾都那麽困難,就更別提西夏了。除非西夏徹底內亂,再讓大宋的官僚們看到了西夏龐大利益,否則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動兵的。
而這一次,方休就是要去讓西夏亂起來,讓他們開始內耗。
“我能有什麽收獲,也就是混跡在江湖中罷了,一開始還跟著石頭去了他家當了好一會的漕幫人。後麵聽說朝廷下令剿匪了,借著熟人的幫忙參了軍,也算沒有浪費我這一身的武力。”
“你要想去參軍怎麽不去邊軍啊,如今邊境雖然不像當初那麽兇險了,但立功的機會還是不少的。”
“那不行,軍中有本事敢出去的也就進之大哥你手下的人,其他的將軍各個都是守成之輩,我若去了,肯定要和他們打鬧一番。
還不如在武三哥的手下,幫他一起剿匪,也好早日完成任務,讓他早些時候迴來。”
“武三?你去了金陵。他怎麽沒和我說過?”
“進之大哥你不要怪武三哥了,這都是我請他不要和你說的。”
方休也沒想到兜兜轉轉的,顧廷燁還是出現在了金陵,在金陵不要緊,可是金陵附近有座城叫宥陽啊,不過這一次盛老太太沒有迴來,可見金陵附近的賊寇已經被清剿了,這樣也就沒有了顧廷燁英雄救美的情節了。
“那你接下來有何打算,再迴到金陵去?”
顧廷燁搖了搖頭說道:
“不了,這一次迴來一是為了昌哥兒和蓉姐兒的事,二嘛,也是武三哥迴來了,金陵的將領也不合我的脾氣,就算去了也是得罪人,還是算了。”
“昌哥兒和蓉姐兒他們怎麽了?”
“沒怎麽,隻不過年紀大了,不能再讓他們跟著我四處漂泊了,再說了想要未來有出路,他們也該上學了。”
“也是,可是需要我的幫忙,你但說無妨。”
“不用,不用,進之大哥你幫我的已經夠多了,兩個孩子學業的問題,已經拜托長柏了。”
“也是,這方麵他比我方便多了,聽說海家還有女子研學的私塾,蓉姐兒也可以一並解決了。”
方休點了點頭,若是參軍他還好出去,可是讀書的話,他能夠提供的幫助的確不如長柏有優勢。
“那麽你呢?你接下來打算去哪裏?”
“我還沒想好,可能會去其他路幫忙剿匪,也可能去邊境參軍吧。”
“既然如此,你可以去禹州看看。”
“禹州?禹州好像沒什麽需要的吧,那裏的匪患也不嚴重的,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
“去不去看你自己,我隻是給你一個建議罷了。”
聽著顧廷燁對未來的看法,方休猶豫了一會還是給他提出了劇中的意見。先不說二人感情之間的深厚,讓顧廷燁去禹州可以盡快的崛起。
就說顧廷燁去了禹州,之後崛起迴到了京都,那麽方休即便是統治者換人了也很難給他使絆子。禹州趙宗全的勢力並不算大,文臣沒什麽可用的,武將也就一個小舅子拿的出手。
或許是這個話題太沉重了,顧廷燁沒有直接迴答方休,而方休也瞧出來了,也就換了個話題,二人閑談至傍晚,顧廷燁這才離開的。
出了鎮邊侯府,顧廷燁迴想起方休的給的建議,最後他打算等過完年後就去禹州瞧瞧,方休對他極好,想來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害他,讓他去禹州可能是有什麽事情將要在禹州發生。
再說了他去了禹州也算是有了一個好去處,之前救的那一夥人在禹州也算說的上話的,想來也不會像現在這麽辛苦。
ps:接下來是大宋少年誌的西夏劇情了,等西夏結束後,後麵就都是知否的故事了,最後就是要換地圖了,在下個世界會揭曉混沌珠的一部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