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好官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作者:小能有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州府衙內的下人將方休抬進了房間後就離開了,而方休就像真的喝醉了一般在床上躺了許久,外麵的亮光逐漸消退,黑夜開始籠罩大地。
一名身穿夜行服的人影,悄悄的推開了方休的房門來到了方休的床邊,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巴掌大的冊子,恭敬的朝著方休遞了過來。
在冊子靠近方休的那一刻,原本還因為酒醉沉睡的方休突然醒來,接過來人遞上來的冊子借著房間內燭火的微光查看著上麵的信息。
冊子上記載著潭州軍備的情況,不論是士卒平日裏的操練還是軍中物資的采買和鍛造,隻要是與軍中有關的信息都被記錄在冊了。
除了這些,冊子上的後半部分還詳細的介紹了潭州官員在為官期內的一些情況。
從冊子上記錄的消息來看,潭州的兵衛並未達到最好的地步,也不過是剛剛過了及格線而已,若是在其他的朝代,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要被問責的,但這是大宋,隻要過了及格線便是有為了。
方休將冊子看完,一旁等候著的黑衣人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巴掌大的鐵器,在方休的注視下將冊子引燃後放入鐵器中焚燒,直到冊子燃燒殆盡這才合上鐵器的開口,重新從收拾好東西,離開了方休的房間。
冊子上記載的東西事關軍備,容不得馬虎,雖然大宋的軍備情況不是很好,但也絕不能因為一些疏漏泄露出去。
一葉落而知秋,若是被有心人傳到了敵國的耳朵中,僅憑這一絲的消息也可以推測出大宋軍備的大致情況,古人隻是古,但他們不傻,這件事看起來雖然有些不可能,但在專業的人眼中卻是非常輕易的事情。
就像後世的人可以憑借一張照片推測出拍照人的位置一樣。
等到事情處理完成後,方休吹滅了蠟燭重新迴到了床上酣睡了起來,午夜時分,方休的房頂上突然傳出一些稀碎的聲音,接著聲音突然變得匆忙起來,像是被人發現了一樣,快速的在方休的房頂奔跑起來。
緊接著又是一陣喧鬧的聲音傳出,之後周圍便重新陷入了安靜。
而在安靜了沒多久後,方休的房門再次被推開,一個黑衣人再次進入方休的房間,隻不過這個黑衣人比之前的那一位更加的謹慎小心。
一抹微弱的燭光從黑衣人的身前亮起,黑衣人將一隻手臂抬起,手臂和腰腹的地方有著一塊黑布連接,就是有燭光發亮,但是在黑布的阻隔下,也無法讓屋外的人察覺到。
方休熟練的從床上起身,接過了這名黑衣人準備的冊子。
方休這一晚上的動作可是真的多,先是裝睡,再是悄悄探查,最後將任在監視他的賊人驅趕後才進行他真正的目的,一環套一環的迷惑著外人。
與之前記載軍備的冊子不同,這本冊子上記錄的都是有關於鬼神之說的傳聞,還有那些官員們在這些傳言中扮演的角色。
王獻,一個真正的草根出身,天賦有限但為人努力,寒窗苦讀數載終於榜上有名,但因為沒有人脈的關係,被發配到了苦寒之地執政。
前期的發展和盛紘如出一轍,可惜他沒有一個與侯爵家斷絕關係的母親,所以過的比盛紘淒苦了無數倍。熬了大半輩子坐上了知府這個位置,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這輩子就待在這個位置上了。
知府可謂是一方最大的官職了,隻要和同僚的關係密切不對上舉報,稱之為土皇帝也不過分。但有野心的人肯定不會滿足這個位置,知府雖然是一方土皇帝,但說道地也不過是一個五品的官員罷了,還是遠在京外的。
京都中但凡來個巡察使,他這個土皇帝都得跪下。
明麵上,王獻看起來是一個好官,初任知府時,便針對潭州的水患,山匪問題進行了整改嚴打,潭州的官場內也被他整治了一番,一些不作為或者亂作為的官員直接被他清掃了下去。
不僅如此,他還廣設粥攤,通過和世家商賈交易免費給窮苦百姓施粥。去年潭州遇災,十室九空也是他當機立斷挽救了不少的人。
而其他的官員比起王獻來可就要遜色不少了,不說對轄區的百姓的治理,就連附近的山匪也沒有處理過。
方休翻到最後臉上的神色也就越發的難堪,上層官員在作為,中層官員不作為,下層官員亂作為。
這些年潭州但凡遇到些什麽大旱大澇的災禍,王獻在奮力的營救著百姓,而其他的官員則是借著王獻的付出宣言所謂的鬼神,蠱惑著百姓掏出僅有的錢糧祭祀鬼神,但最終這些錢糧都落入了這些官員的口袋裏。
一切的情報看起來王獻都是那個格格不入,一塵不染的純淨好官,可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的話,方休的臉色也不至於這麽難看了。
好官想要活的比貪官久,那隻能是比貪官更貪,一滴幹淨的水,滴入墨水中隻會成為墨水的一部分,並不能清洗幹淨整個硯台。
王獻表麵上看是一個好官,但背地裏他也貪,他也枉顧律法。
治理水患,不過是強行征召百姓開挖河道蓄水,引流,水患沒有徹底解決,卻給潭州本地添加了一處官員尋花問柳的花船。
所謂的清剿山匪也不過是殺良冒功,擊殺其他地方流竄過來的流民,將他們視為山匪盡數屠戮,然後寫奏書,上報功勳積累自己能夠去往京都的功績。
在這個人口如此匱乏的時候,人力資源如此緊缺的時候,他們不想著如何利用其人力資源,而是將他們視作牲口一般屠殺,在讓世人對他們歌功頌德,著實可恨。
還有廣施粥鋪,不過是拿著百姓供奉的錢糧左手倒右手的在發給百姓而已,用著百姓的錢糧賺著百姓的口碑,在謀取百姓的積蓄。
這樣的惡行,方休一個多月以來從未見識過,他知道封建時期,人性的可怕,但是他從未想過會如此的可怕和惡心。
大宋被後世人稱讚的經濟,都是建設在百姓們的累累白骨之上。
“能夠挖出確鑿的證據嘛。”
方休一臉陰沉的朝著身前的黑衣人問道,在燭火的照耀下,黑衣人清楚的看到了方休的殺心。
“需要時間。”
黑衣人言簡意賅的說著。
“好,盡快挖出證據來。”
僅憑手上的這些東西還無法將王獻和他的同夥拉下馬來,而是王獻一行人目前在潭州的聲譽極佳,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就將他們收押了,底層的百姓可能會被他們的殘黨蠱惑引起暴動。
到時候打草驚蛇了不說,更會挑起大宋境內的內亂,於方休而言得不償失。
一名身穿夜行服的人影,悄悄的推開了方休的房門來到了方休的床邊,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巴掌大的冊子,恭敬的朝著方休遞了過來。
在冊子靠近方休的那一刻,原本還因為酒醉沉睡的方休突然醒來,接過來人遞上來的冊子借著房間內燭火的微光查看著上麵的信息。
冊子上記載著潭州軍備的情況,不論是士卒平日裏的操練還是軍中物資的采買和鍛造,隻要是與軍中有關的信息都被記錄在冊了。
除了這些,冊子上的後半部分還詳細的介紹了潭州官員在為官期內的一些情況。
從冊子上記錄的消息來看,潭州的兵衛並未達到最好的地步,也不過是剛剛過了及格線而已,若是在其他的朝代,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要被問責的,但這是大宋,隻要過了及格線便是有為了。
方休將冊子看完,一旁等候著的黑衣人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巴掌大的鐵器,在方休的注視下將冊子引燃後放入鐵器中焚燒,直到冊子燃燒殆盡這才合上鐵器的開口,重新從收拾好東西,離開了方休的房間。
冊子上記載的東西事關軍備,容不得馬虎,雖然大宋的軍備情況不是很好,但也絕不能因為一些疏漏泄露出去。
一葉落而知秋,若是被有心人傳到了敵國的耳朵中,僅憑這一絲的消息也可以推測出大宋軍備的大致情況,古人隻是古,但他們不傻,這件事看起來雖然有些不可能,但在專業的人眼中卻是非常輕易的事情。
就像後世的人可以憑借一張照片推測出拍照人的位置一樣。
等到事情處理完成後,方休吹滅了蠟燭重新迴到了床上酣睡了起來,午夜時分,方休的房頂上突然傳出一些稀碎的聲音,接著聲音突然變得匆忙起來,像是被人發現了一樣,快速的在方休的房頂奔跑起來。
緊接著又是一陣喧鬧的聲音傳出,之後周圍便重新陷入了安靜。
而在安靜了沒多久後,方休的房門再次被推開,一個黑衣人再次進入方休的房間,隻不過這個黑衣人比之前的那一位更加的謹慎小心。
一抹微弱的燭光從黑衣人的身前亮起,黑衣人將一隻手臂抬起,手臂和腰腹的地方有著一塊黑布連接,就是有燭光發亮,但是在黑布的阻隔下,也無法讓屋外的人察覺到。
方休熟練的從床上起身,接過了這名黑衣人準備的冊子。
方休這一晚上的動作可是真的多,先是裝睡,再是悄悄探查,最後將任在監視他的賊人驅趕後才進行他真正的目的,一環套一環的迷惑著外人。
與之前記載軍備的冊子不同,這本冊子上記錄的都是有關於鬼神之說的傳聞,還有那些官員們在這些傳言中扮演的角色。
王獻,一個真正的草根出身,天賦有限但為人努力,寒窗苦讀數載終於榜上有名,但因為沒有人脈的關係,被發配到了苦寒之地執政。
前期的發展和盛紘如出一轍,可惜他沒有一個與侯爵家斷絕關係的母親,所以過的比盛紘淒苦了無數倍。熬了大半輩子坐上了知府這個位置,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這輩子就待在這個位置上了。
知府可謂是一方最大的官職了,隻要和同僚的關係密切不對上舉報,稱之為土皇帝也不過分。但有野心的人肯定不會滿足這個位置,知府雖然是一方土皇帝,但說道地也不過是一個五品的官員罷了,還是遠在京外的。
京都中但凡來個巡察使,他這個土皇帝都得跪下。
明麵上,王獻看起來是一個好官,初任知府時,便針對潭州的水患,山匪問題進行了整改嚴打,潭州的官場內也被他整治了一番,一些不作為或者亂作為的官員直接被他清掃了下去。
不僅如此,他還廣設粥攤,通過和世家商賈交易免費給窮苦百姓施粥。去年潭州遇災,十室九空也是他當機立斷挽救了不少的人。
而其他的官員比起王獻來可就要遜色不少了,不說對轄區的百姓的治理,就連附近的山匪也沒有處理過。
方休翻到最後臉上的神色也就越發的難堪,上層官員在作為,中層官員不作為,下層官員亂作為。
這些年潭州但凡遇到些什麽大旱大澇的災禍,王獻在奮力的營救著百姓,而其他的官員則是借著王獻的付出宣言所謂的鬼神,蠱惑著百姓掏出僅有的錢糧祭祀鬼神,但最終這些錢糧都落入了這些官員的口袋裏。
一切的情報看起來王獻都是那個格格不入,一塵不染的純淨好官,可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的話,方休的臉色也不至於這麽難看了。
好官想要活的比貪官久,那隻能是比貪官更貪,一滴幹淨的水,滴入墨水中隻會成為墨水的一部分,並不能清洗幹淨整個硯台。
王獻表麵上看是一個好官,但背地裏他也貪,他也枉顧律法。
治理水患,不過是強行征召百姓開挖河道蓄水,引流,水患沒有徹底解決,卻給潭州本地添加了一處官員尋花問柳的花船。
所謂的清剿山匪也不過是殺良冒功,擊殺其他地方流竄過來的流民,將他們視為山匪盡數屠戮,然後寫奏書,上報功勳積累自己能夠去往京都的功績。
在這個人口如此匱乏的時候,人力資源如此緊缺的時候,他們不想著如何利用其人力資源,而是將他們視作牲口一般屠殺,在讓世人對他們歌功頌德,著實可恨。
還有廣施粥鋪,不過是拿著百姓供奉的錢糧左手倒右手的在發給百姓而已,用著百姓的錢糧賺著百姓的口碑,在謀取百姓的積蓄。
這樣的惡行,方休一個多月以來從未見識過,他知道封建時期,人性的可怕,但是他從未想過會如此的可怕和惡心。
大宋被後世人稱讚的經濟,都是建設在百姓們的累累白骨之上。
“能夠挖出確鑿的證據嘛。”
方休一臉陰沉的朝著身前的黑衣人問道,在燭火的照耀下,黑衣人清楚的看到了方休的殺心。
“需要時間。”
黑衣人言簡意賅的說著。
“好,盡快挖出證據來。”
僅憑手上的這些東西還無法將王獻和他的同夥拉下馬來,而是王獻一行人目前在潭州的聲譽極佳,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就將他們收押了,底層的百姓可能會被他們的殘黨蠱惑引起暴動。
到時候打草驚蛇了不說,更會挑起大宋境內的內亂,於方休而言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