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少年怔了片刻,道:“剛才那位無塵道長前輩說我們會丟失一件重要東西,莫非就是這靈山令?”
身後的少年答道:“此人能夠未卜先知,果然是世外高人。”
之後的少年問道:“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再後的少年答道:“那高人還說讓我們打道迴府,否則必會大禍臨頭。”
末位少年答道:“對對對!聽說神域之中危險重重,九死一生,說不定我們此次進去,可能真是一去不返。”
第一個少年答道:“幸虧是遇上了那位前輩,才躲過一劫。”
第二位少年說道:“大哥所言甚是,以後我們倘若有緣再遇上,一定要好好謝謝這位前輩。”
第三人問道:“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其餘四位少年異口同聲說道:“打道迴府!”
停滯不前的隊伍,再次遊動了起來。
“他奶奶的,那不是門主嗎?”
東辰正行間,隻聽得一聲輕喝,從身後不遠處人群中傳來。
他迴頭一瞧,隻見笑麵神僧等幾人,匆匆走來,驚道:“四位前輩,竟是你們?一別多年,諸位可好?”
笑麵神僧微微一笑,說道:“他奶奶的,但凡有熱鬧可瞧的地方,絕對不可能少了我們幾人。”
鐵指神丐笑道:“甚是甚是!話說這靈山大會若是少了我們四人,那豈不是大大使了顏色。”
東辰抿嘴笑道:“甚是甚是!”
袁小七再見東辰,隻覺恍如隔世,一個箭步撲進東辰懷裏,聲音哽咽道:“大哥哥,小七找你找的好辛苦。”
說著不禁簌簌落淚。
東辰瞧了袁小七一眼,怔了片刻,一笑著問道:“敢問姑娘芳名,莫非...我們認識?”
袁小七一怔,泛著淚花,說道:“大哥哥,我是小七,袁小七。你不認識我了嗎?”
東辰忽然反應過來,笑道:“當然認識,沒想道我們家的小七已長成大姑娘了,真是吾家有女初長成。哈哈。”
說罷,摸了摸她的頭。
他一斜眼,見袁小七的額頭上竟隱隱長著一朵血蓮,那龍紋印記模樣雖然模糊,但已具輪廓。
他心裏不由得一震,心裏歎道:“小丫頭片子,我對你隻有兄妹之誼,沒想到你卻對我動了男女之情。”
東辰怔了半晌,放開袁小七,道:“小七,你還是跟著笑麵神僧四位前輩吧,大哥哥還要趕去參加拍賣會,恐怕沒時間照顧你。”
說罷,也不再理會幾人,化為一道虛影,消失在人群中。
袁小七哭道:“大哥哥,我好不容易找到你,你卻這樣敷衍人家。”
攀行四十五裏遠,都是青色石板砌成的一節節石級,初步估計不下兩三千餘踏。
靈山自上而下有三條水道,環繞隱沒獨峰之間。
起初時東辰眾人順著中穀進去。
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一山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又轉至東邊水道行至半日,就到了靈山的巔頂。
靈山山下四季如春,山上卻是寒冷如冬,大雪封山。
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道路幾乎無法攀登。
等到已經登上山頂,隻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天朗氣清,卻不見一絲霧靄。
雪光照亮了南麵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中州城,兩條環繞的河流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白帶似的。
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麵而來。
日觀亭東麵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
天邊的雲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
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麵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
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神海。
迴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無塵道長放目遠眺,指著日觀亭西麵一座宏偉廟宇說道:“門主,傳言這靈山在數萬年前,曾是一代仙門奇俠,不死真仙太微上仙的洞府。此廟所供奉之人,正是那太虛真人。”
“你們瞧,那五鳳樓建於高台廟宇上,高達千丈,靈殿建築為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坐落於寬廣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麵寬百丈,進深百丈,周圍有迴廊。他奶奶的,果然是氣勢宏偉,百聞不如一見。”
東辰微微一怔,問道:“這世間果真有長生不死的神仙?”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要不然我們修煉所為何事。別的不說,單就昆侖聖境的昆侖門而言,其中有很多人都是福如東海,壽與天齊。”
東辰笑了笑,說道:“以訛傳訛,不足為信。”
也確實如此,昆侖門的掌門碧遊仙尊東辰親眼見過,雖然已是半仙之體,壽命也已達數萬年之久,但離長生不死還是有一段距離。
玉麵書生微微一愣,答道:“非也非也!大哥可聽說過碧遊仙尊?”
東辰眉頭笑了笑,答道:“當然聽過。”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據說那碧遊仙尊已是陸地神仙之境,隻差一步便會飛升。”
東辰答道:“是麽?不過那些仙山神府之地,多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傳說,我等普通人,又如何尋得。”
其實他並不想與幾人討論碧遊仙尊和昆侖門之事。因為以他眼下的修為境界,那些事情終究太過遙遠,毫無意義。
玉麵書生興致勃勃,道:“非也非也!大哥請看,北邊的那座縱橫千裏的穿雲關,傳說正是抵達通天門的咽喉要道。”
“世人認為隻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鄉神府。所以便有了‘過了穿雲關,另是一重天’的說法。這穿雲關,傳言正是那太微真人的飛升之地。”
東辰順著玉麵手指方向看去,隻見一條橫跨在天際兩端的氤氳關門,縱橫在萬裏虛雲之巔,雄偉壯觀,非凡人所能飛躍,不禁問道:“何謂飛升?”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我等此時還都算不上是仙,充其量不過是半仙中的半仙,不過是壽命比凡人長久了許多罷了。”
“而真正神仙,不僅擁有開天辟地、唿風喚雨之能,而且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謂之長生不死。凡人或是半仙,要成為神仙,必須要經過無窮無盡歲月的苦修,之後經受滅世天劫,若是渡劫成功,便可白日飛升。”
正說之間,隻見一條雲中棧道,出現在眾人眼前,就像是一條通天路,一直蔓延到無盡的虛空之中。
鐵指神丐仰望雲中棧道,感慨道:“雲中棧道一共分作三段,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五十裏,寬二尺許,為上段。”
“折而下,崖隙橫貫鐵棍,形如淩空懸梯,凡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曰‘雞下架’,約摸一百裏,是為中段。”
“再西折為下段,築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柱,石柱之間架木椽三根,凡人至此,須麵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百裏,方可到達真正的巔頂。”
東辰驚唿道:“這長雲中道果然是奇險無比!”
眾人一邊登山,一邊遊覽沿途的美景,加之需要照料袁小七兩姐弟,與大部隊漸行漸遠,在天黑之際,走完了雲中棧道,又西行了十幾裏,才到靈山雲頂。
身後的少年答道:“此人能夠未卜先知,果然是世外高人。”
之後的少年問道:“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再後的少年答道:“那高人還說讓我們打道迴府,否則必會大禍臨頭。”
末位少年答道:“對對對!聽說神域之中危險重重,九死一生,說不定我們此次進去,可能真是一去不返。”
第一個少年答道:“幸虧是遇上了那位前輩,才躲過一劫。”
第二位少年說道:“大哥所言甚是,以後我們倘若有緣再遇上,一定要好好謝謝這位前輩。”
第三人問道:“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其餘四位少年異口同聲說道:“打道迴府!”
停滯不前的隊伍,再次遊動了起來。
“他奶奶的,那不是門主嗎?”
東辰正行間,隻聽得一聲輕喝,從身後不遠處人群中傳來。
他迴頭一瞧,隻見笑麵神僧等幾人,匆匆走來,驚道:“四位前輩,竟是你們?一別多年,諸位可好?”
笑麵神僧微微一笑,說道:“他奶奶的,但凡有熱鬧可瞧的地方,絕對不可能少了我們幾人。”
鐵指神丐笑道:“甚是甚是!話說這靈山大會若是少了我們四人,那豈不是大大使了顏色。”
東辰抿嘴笑道:“甚是甚是!”
袁小七再見東辰,隻覺恍如隔世,一個箭步撲進東辰懷裏,聲音哽咽道:“大哥哥,小七找你找的好辛苦。”
說著不禁簌簌落淚。
東辰瞧了袁小七一眼,怔了片刻,一笑著問道:“敢問姑娘芳名,莫非...我們認識?”
袁小七一怔,泛著淚花,說道:“大哥哥,我是小七,袁小七。你不認識我了嗎?”
東辰忽然反應過來,笑道:“當然認識,沒想道我們家的小七已長成大姑娘了,真是吾家有女初長成。哈哈。”
說罷,摸了摸她的頭。
他一斜眼,見袁小七的額頭上竟隱隱長著一朵血蓮,那龍紋印記模樣雖然模糊,但已具輪廓。
他心裏不由得一震,心裏歎道:“小丫頭片子,我對你隻有兄妹之誼,沒想到你卻對我動了男女之情。”
東辰怔了半晌,放開袁小七,道:“小七,你還是跟著笑麵神僧四位前輩吧,大哥哥還要趕去參加拍賣會,恐怕沒時間照顧你。”
說罷,也不再理會幾人,化為一道虛影,消失在人群中。
袁小七哭道:“大哥哥,我好不容易找到你,你卻這樣敷衍人家。”
攀行四十五裏遠,都是青色石板砌成的一節節石級,初步估計不下兩三千餘踏。
靈山自上而下有三條水道,環繞隱沒獨峰之間。
起初時東辰眾人順著中穀進去。
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一山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又轉至東邊水道行至半日,就到了靈山的巔頂。
靈山山下四季如春,山上卻是寒冷如冬,大雪封山。
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道路幾乎無法攀登。
等到已經登上山頂,隻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天朗氣清,卻不見一絲霧靄。
雪光照亮了南麵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中州城,兩條環繞的河流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白帶似的。
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麵而來。
日觀亭東麵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
天邊的雲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
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麵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
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神海。
迴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無塵道長放目遠眺,指著日觀亭西麵一座宏偉廟宇說道:“門主,傳言這靈山在數萬年前,曾是一代仙門奇俠,不死真仙太微上仙的洞府。此廟所供奉之人,正是那太虛真人。”
“你們瞧,那五鳳樓建於高台廟宇上,高達千丈,靈殿建築為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坐落於寬廣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麵寬百丈,進深百丈,周圍有迴廊。他奶奶的,果然是氣勢宏偉,百聞不如一見。”
東辰微微一怔,問道:“這世間果真有長生不死的神仙?”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要不然我們修煉所為何事。別的不說,單就昆侖聖境的昆侖門而言,其中有很多人都是福如東海,壽與天齊。”
東辰笑了笑,說道:“以訛傳訛,不足為信。”
也確實如此,昆侖門的掌門碧遊仙尊東辰親眼見過,雖然已是半仙之體,壽命也已達數萬年之久,但離長生不死還是有一段距離。
玉麵書生微微一愣,答道:“非也非也!大哥可聽說過碧遊仙尊?”
東辰眉頭笑了笑,答道:“當然聽過。”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據說那碧遊仙尊已是陸地神仙之境,隻差一步便會飛升。”
東辰答道:“是麽?不過那些仙山神府之地,多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傳說,我等普通人,又如何尋得。”
其實他並不想與幾人討論碧遊仙尊和昆侖門之事。因為以他眼下的修為境界,那些事情終究太過遙遠,毫無意義。
玉麵書生興致勃勃,道:“非也非也!大哥請看,北邊的那座縱橫千裏的穿雲關,傳說正是抵達通天門的咽喉要道。”
“世人認為隻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鄉神府。所以便有了‘過了穿雲關,另是一重天’的說法。這穿雲關,傳言正是那太微真人的飛升之地。”
東辰順著玉麵手指方向看去,隻見一條橫跨在天際兩端的氤氳關門,縱橫在萬裏虛雲之巔,雄偉壯觀,非凡人所能飛躍,不禁問道:“何謂飛升?”
鐵指神丐答道:“甚是甚是!我等此時還都算不上是仙,充其量不過是半仙中的半仙,不過是壽命比凡人長久了許多罷了。”
“而真正神仙,不僅擁有開天辟地、唿風喚雨之能,而且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謂之長生不死。凡人或是半仙,要成為神仙,必須要經過無窮無盡歲月的苦修,之後經受滅世天劫,若是渡劫成功,便可白日飛升。”
正說之間,隻見一條雲中棧道,出現在眾人眼前,就像是一條通天路,一直蔓延到無盡的虛空之中。
鐵指神丐仰望雲中棧道,感慨道:“雲中棧道一共分作三段,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五十裏,寬二尺許,為上段。”
“折而下,崖隙橫貫鐵棍,形如淩空懸梯,凡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曰‘雞下架’,約摸一百裏,是為中段。”
“再西折為下段,築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柱,石柱之間架木椽三根,凡人至此,須麵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百裏,方可到達真正的巔頂。”
東辰驚唿道:“這長雲中道果然是奇險無比!”
眾人一邊登山,一邊遊覽沿途的美景,加之需要照料袁小七兩姐弟,與大部隊漸行漸遠,在天黑之際,走完了雲中棧道,又西行了十幾裏,才到靈山雲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