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麵帶微笑地點了點頭,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嗬嗬嗬,你這一抉擇著實明智至極,且先退下歇息去吧。”


    “過上數日,你的妻子會被送至開城與你相聚團圓,餘下的族人們暫且留於漢陽,待女王駕臨開城之際,便是你動身趕赴平壤走馬上任之時!”


    王建聽聞此言,不禁在心中暗自輕歎一口氣,但他亦能體諒李侃如此安排的深意所在。


    “臣的那些屬下皆是奉命行事,還望陛下能夠法外開恩,對他們從輕懲處!”


    李侃聞言,故意裝出一副沉思之態,稍作停頓後方才開口。


    “你麾下的眾多兵馬按常理本應視作俘虜來論處,將其流放至日本,念及你今日這番懇切求情,朕倒是可以斟酌一番,予以減輕刑罰。”


    “朕有意從這些俘虜當中精心揀選兩個師以補充入我軍隊伍之中,其中一個師調撥前往鴨淥府戍守,另一個師則負責駐紮新羅。”


    “至於剩下之人,統統編入改造軍,令其從事屯田、修築城池等勞役之事,若他們能勤懇效力滿三年,便可重獲自由之身!”


    王建聞聽此言,心知此事已然塵埃落定,如此處置倒也算差強人意。


    畢竟他們皆是在戰敗之後方才歸降投誠,能有這般結果已屬不易。


    “陛下聖明仁德!臣謹代表屬下眾人感謝陛下恩情!”


    接下來幾日,李侃責令司徒博對幾萬高麗降兵進行篩選,重新編成兩個師五千人。


    五日後,金含煙帶著兒子和幾位朝廷大臣一同抵達開城。


    豐盛的家宴之後,李侃將金含煙與兒子叫到了書房。


    “如今新羅內亂已平,接下來就是建設與恢複階段,關於新羅的規劃,我已經有了大致的計劃。”


    李侃說著取出了一幅新羅地圖。


    “我打算將新羅劃分為三個行省,清川江以南,七重河以北為安東省,轄安州、漢州、朔州,省府定在平壤。”


    “七重河以南的熊州、全州、尚州、溟州組成熊津省,省府定在熊津城。”


    “武州、康州、良州加上濟州島和對馬島為雞林省,省府定在金城。”


    “需要更名的州縣,我已經在地圖上標注出來,昭兒你依圖施行即可。”


    李昭點點頭,“孩兒遵命!”


    金含煙盯著地圖,秀眉微蹙,“夫君將漢陽改為漢城,又標注為都城,這是打算遷都?”


    李侃微微頷首,“金城處於東南沿海,位置太偏,不適合作為都城,如今半島已經統一,以漢城為都城比較合適。”


    “話雖如此,但遷都乃是大事,隻怕朝中很多大臣和勳貴們會反對!”


    李侃輕哼一聲,滿臉不屑。


    “如今是全新的新羅國,那些貴族舊勢力在金城根深蒂固,很容易幹擾朝政,趁著這次一統三韓的機會遷都,正好可以瓦解勳貴和地方豪族的勢力。”


    “若是誰敢反抗,我不介意幫你殺掉一批!”


    金含煙頷首道:“此時遷都的確可以擺脫地方豪族的影響,夫君不趁機取消新羅國號?”


    李侃搖了搖頭,“不過是個形式罷了,現在取消國號難免會遭致非議,新羅國號保留五年,待民生逐漸恢複之後,正式取締新羅國這一稱號,改為新羅大都督府。”


    “昭兒會被任命為新羅大都督一職,全權負責統轄三韓之地。”


    “嗯,此計甚妙!擁有五年的過渡時期,可以逐步替換掉一部分朝中大臣,待到時機成熟之際,一切都將會水到渠成。”


    “接下來說說軍隊問題,這些年戰火紛飛不斷,致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國家經濟凋零衰敗,人口數量急劇銳減,特別是男性人口,更是遭受了重創。”


    “如今國內叛亂已然平息,實在沒必要再耗費大量資源去供養過多的軍隊,依我之見,隻需保留三個步兵師及一個水師便可。”


    金含煙微微皺起了眉頭,麵露擔憂之色:“僅僅隻有四個師,總共不過一萬餘人,這樣的兵力是否略顯單薄了些?萬一遇到突發狀況,恐怕難以應對。”


    李侃笑著道:“新羅地理位置獨特,三麵皆環繞著波濤洶湧的大海,北部有鴨淥府作為堅實防線,至於南部的日本,目前他們自顧不暇,尚無能力向北擴張侵略。”


    “從整體局勢來看,新羅可謂是固若金湯,安全性極高,根本不需要部署過多的軍隊駐守。”


    “更關鍵的是,新羅經曆了長達十多年之久的內亂紛爭,其間從未對全國人口進行過詳盡準確的統計,據我估算,現今新羅的總人口很可能尚不足百萬之數。”


    “如此稀少的人口基數,國家財政根本無法承擔過於龐大的軍費支出壓力。”


    “聽夫君這麽一說,也的確有些道理!”


    李侃接著說道:“目前高麗降兵加上新羅軍隊有近十萬之多,太過龐大,裁掉絕大部分人,讓其從事農業生產,這樣既減少了財政支出,也有利於經濟的恢複。”


    “好,那就按照夫君的意思來辦!駐紮在此的唐軍怎麽辦?”


    “已經在此安家的可以留下來,其餘人需要全部撤迴去,他們離家的時間也夠久了,武器鎧甲和部分戰船我會留下來。”


    “再留下兩個騎兵營作為昭兒的親衛。”


    金含煙點頭道:“如此也好!”


    “我出來的時間有些久了,打算八月初啟程返迴長安,你跟我一同迴去吧!”


    金含煙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驚訝之色,“那昭兒怎麽辦?把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這裏?”


    “昭兒快要到十五歲了,算得上是個小男子漢了!有些事情需要他去獨自麵對,而且朝中還有眾多的文武大臣們在一旁輔佐。”


    金含煙鼻尖不禁微微發酸,眼眶也漸漸濕潤起來。


    她望著眼前這個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感慨和不舍之情。


    李侃輕輕地將金含煙攬入懷中,輕聲安慰道:“莫要太過傷心,五年之後,昭兒正式就任大都督之職,我再帶你一同前來新羅探望。”


    金含煙微微頷首,她知道身為皇室成員,兒子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使命。


    李侃轉過頭來,看著李昭,鄭重其事地叮囑道:“此次離別後,有兩個人你需特別留意,其一便是遣唐使崔致遠,此人見識廣博、才華出眾,可以委以重任。”


    “其二則是王建,對於他的一舉一動,你務必保持密切關注,在離開前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裏,我將會傾盡所能,悉心教導於你,望你能夠用心學習。”


    李昭恭恭敬敬地向李侃行了一禮,目光炯炯:“阿耶放心,孩兒必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與重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