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義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對著趙副將輕輕地點了點頭。
“把這幾個人帶下去,讓他們簽字畫押,一定要看緊些,千萬別讓他們有個三長兩短!”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城內突然衝出一匹駿馬,眨眼間便疾馳到了安仁義的麵前。
馬上之人翻身下馬,抱拳行禮:“啟稟將軍,城池的四座大門已全部被我軍掌控,目前正在清點俘獲人數!”
安仁義微微頷首,“伊將軍那裏現在是什麽狀況?”
“迴將軍,伊將軍並沒有進城,突然率領他的軍隊折返,朝著尚州方向去了。”
安仁義眉頭微挑,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不屑地哼了一聲:“看來這家夥也是心知肚明自己犯下的罪行,所以才會如此匆忙地逃離此地。”
“立刻將這邊的具體情況快馬加鞭向開城稟報,通知金城速速派遣官員前來接管處置後續事宜。”
“末將謹遵將令!”
安仁義轉過頭來,高聲唿喊著趙副將的名字。
“你即刻帶領一隊人馬入城,妥善處理戰後的各項事務,我要親自率領騎兵前去追擊伊春則那個叛賊!”
趙副將聞言,麵露擔憂之色,趕忙勸道:“將軍,您身份尊貴,不如由末將代您前往追擊伊春則,伊春則麾下不到三千的兵力,末將足以應付,還請將軍留在城中坐鎮指揮全局!”
安仁義大手一揮,語氣堅決:“此事實在關係重大,必須由我親自出馬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無需多言,隻管按照我的指令行事便是。”
見安仁義態度如此堅決,趙副將深知再勸無益,於是隻好拱手領命,帶著滿心的憂慮目送安仁義率領著一眾鐵騎揚塵而去。
伊春則此刻心急如焚地向著尚州一路狂奔,他怎麽也沒想到唐軍的戰鬥力竟然如此強大,而管城的叛軍更是不堪一擊,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預料。
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趕來稟報:“將軍,不好了!後麵有大股騎兵追過來了,看那旗幟和裝備,好像是唐軍,而且他們來勢洶洶,看樣子來者不善!”
聽到這個消息,伊春則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可惡!看來那幾個蠢貨已經招供了,尚州恐怕是迴不去了!”
伊春則咬了咬牙,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傳我軍令,即刻將部隊分為三路!”
“樸都尉,你率領一隊人馬向北行進,前往古寧城,那裏或許可以暫時躲避追兵!”
“金副將,你帶領大軍繼續向前,直奔尚州。”
“本將軍親自率兵向南,前往開寧,大家各自行動,就看誰能逃出生天了!”
“末將領命!”
兩位將領沒有絲毫的猶豫,各自召集所部數百名兵馬,朝著指定方向疾馳而去。
還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安仁義率領著將近一千名騎兵風馳電掣般地追趕而來。
一名斥候連忙迎上前去,“啟稟將軍,伊春則已經將其兵力分散成了三路,分別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逃竄而去。”
“哼!區區兩三千兵馬還敢兵分三路...”
“許都尉,你率一百騎兵向北...”
“趙都尉,你率兩百騎兵繼續向尚州城方向追擊...”
“告訴他們,本將軍奉命捉拿伊春則,誰敢反抗就是謀逆!”
“末將遵命!”
兩名將領率領兵快速離開。
安仁義率領率領五六百騎兵快速向開寧方向追擊,按照他的猜測,伊春則十有八九會潛逃迴金城,或者從南部沿海港口出海。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路上陸陸續續發現掉隊的步軍。
一番逼問之下,立刻得知了伊春則的行蹤。
伊春率領著殘部一路狂奔,但終究還是沒能逃脫安仁義的追擊。
當他發現自己被重重包圍時,身邊僅剩下不到百名忠心耿耿的親衛。
望著四周密密麻麻的敵軍,伊春則深知此番已是無力迴天,再多的解釋也是徒勞無功。
\"朝廷會如何處置我?\"
安仁義冷笑一聲:\"勾結叛賊,此等重罪,你覺得應當如何處置?\"
聽聞此言,伊春則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毫無血色。
\"若你是此事主謀,必定死罪難逃,你的妻女也將受到牽連,倘若你隻是受人指使,或許能保住性命,你的家人也可免遭罪責。\"
伊春則聞言,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中突然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
他稍稍猶豫了片刻,心中已然做出了抉擇。
\"我願意如實交代一切,我……我不過是奉命行事而已,請朝廷開恩,從輕發落!\" 伊春則聲淚俱下地哀求道。
遠在金城的吉甫府邸內,吉甫正悠閑地坐在書房中品茗。
一隻白鴿撲棱著翅膀飛進窗口,停在了書桌上。
吉甫取下綁在鴿子腿上的竹筒,取出裏麵的紙條展開一看,刹那間臉色大變。
他霍然起身,快步走向內室,對著正在整理衣物的妻子喊道:\"快,帶上孩子們,立刻前往碼頭!那裏已有商船在等著了。\"
妻子驚愕不已,\"怎麽這般突然?究竟發生何事了?家中諸多物件都尚未收拾妥當!\"
吉甫的臉色愈發陰沉,厲聲道:\"莫要再耽擱!什麽都不攜,更不許多問,趕緊隨我出府!\"
一家幾口人手忙腳亂地匆匆趕到府邸的後門處,兩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正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一名親信快步上前,壓低聲音向神色凝重的吉甫詢問道:“中書,仇將軍和康尚書那邊是否也需要派人去知會一聲?”
吉甫微微皺起眉頭,鼻腔裏發出一聲輕輕的冷哼。
“此事目前必須嚴格保密,萬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以免引起朝廷方麵的警覺,待我們成功離開港口之後,再安排人手去通知他們二人不遲。”
前門和後門的四輛馬車幾乎同時啟動,分別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
吉甫乘坐的馬車經過一番左拐右繞後,好不容易才抵達東門,卻發現城門口此刻竟然豎起了一道道柵欄,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正神情嚴肅地盤查著每一個想要進出城門的百姓。
見到此景,吉甫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平日裏東門從未有過如此嚴密的盤查,今日為何突然……”
他的話尚未說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眨眼之間便有十幾名手持長槍的士兵從城門內衝了出來,迅速將這兩輛馬車緊緊圍在了中間。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忽然傳出一道熟悉的聲音:“吉中書,大王有請!”
馬車內的吉甫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
“把這幾個人帶下去,讓他們簽字畫押,一定要看緊些,千萬別讓他們有個三長兩短!”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城內突然衝出一匹駿馬,眨眼間便疾馳到了安仁義的麵前。
馬上之人翻身下馬,抱拳行禮:“啟稟將軍,城池的四座大門已全部被我軍掌控,目前正在清點俘獲人數!”
安仁義微微頷首,“伊將軍那裏現在是什麽狀況?”
“迴將軍,伊將軍並沒有進城,突然率領他的軍隊折返,朝著尚州方向去了。”
安仁義眉頭微挑,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不屑地哼了一聲:“看來這家夥也是心知肚明自己犯下的罪行,所以才會如此匆忙地逃離此地。”
“立刻將這邊的具體情況快馬加鞭向開城稟報,通知金城速速派遣官員前來接管處置後續事宜。”
“末將謹遵將令!”
安仁義轉過頭來,高聲唿喊著趙副將的名字。
“你即刻帶領一隊人馬入城,妥善處理戰後的各項事務,我要親自率領騎兵前去追擊伊春則那個叛賊!”
趙副將聞言,麵露擔憂之色,趕忙勸道:“將軍,您身份尊貴,不如由末將代您前往追擊伊春則,伊春則麾下不到三千的兵力,末將足以應付,還請將軍留在城中坐鎮指揮全局!”
安仁義大手一揮,語氣堅決:“此事實在關係重大,必須由我親自出馬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無需多言,隻管按照我的指令行事便是。”
見安仁義態度如此堅決,趙副將深知再勸無益,於是隻好拱手領命,帶著滿心的憂慮目送安仁義率領著一眾鐵騎揚塵而去。
伊春則此刻心急如焚地向著尚州一路狂奔,他怎麽也沒想到唐軍的戰鬥力竟然如此強大,而管城的叛軍更是不堪一擊,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預料。
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趕來稟報:“將軍,不好了!後麵有大股騎兵追過來了,看那旗幟和裝備,好像是唐軍,而且他們來勢洶洶,看樣子來者不善!”
聽到這個消息,伊春則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可惡!看來那幾個蠢貨已經招供了,尚州恐怕是迴不去了!”
伊春則咬了咬牙,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傳我軍令,即刻將部隊分為三路!”
“樸都尉,你率領一隊人馬向北行進,前往古寧城,那裏或許可以暫時躲避追兵!”
“金副將,你帶領大軍繼續向前,直奔尚州。”
“本將軍親自率兵向南,前往開寧,大家各自行動,就看誰能逃出生天了!”
“末將領命!”
兩位將領沒有絲毫的猶豫,各自召集所部數百名兵馬,朝著指定方向疾馳而去。
還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安仁義率領著將近一千名騎兵風馳電掣般地追趕而來。
一名斥候連忙迎上前去,“啟稟將軍,伊春則已經將其兵力分散成了三路,分別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逃竄而去。”
“哼!區區兩三千兵馬還敢兵分三路...”
“許都尉,你率一百騎兵向北...”
“趙都尉,你率兩百騎兵繼續向尚州城方向追擊...”
“告訴他們,本將軍奉命捉拿伊春則,誰敢反抗就是謀逆!”
“末將遵命!”
兩名將領率領兵快速離開。
安仁義率領率領五六百騎兵快速向開寧方向追擊,按照他的猜測,伊春則十有八九會潛逃迴金城,或者從南部沿海港口出海。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路上陸陸續續發現掉隊的步軍。
一番逼問之下,立刻得知了伊春則的行蹤。
伊春率領著殘部一路狂奔,但終究還是沒能逃脫安仁義的追擊。
當他發現自己被重重包圍時,身邊僅剩下不到百名忠心耿耿的親衛。
望著四周密密麻麻的敵軍,伊春則深知此番已是無力迴天,再多的解釋也是徒勞無功。
\"朝廷會如何處置我?\"
安仁義冷笑一聲:\"勾結叛賊,此等重罪,你覺得應當如何處置?\"
聽聞此言,伊春則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毫無血色。
\"若你是此事主謀,必定死罪難逃,你的妻女也將受到牽連,倘若你隻是受人指使,或許能保住性命,你的家人也可免遭罪責。\"
伊春則聞言,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中突然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
他稍稍猶豫了片刻,心中已然做出了抉擇。
\"我願意如實交代一切,我……我不過是奉命行事而已,請朝廷開恩,從輕發落!\" 伊春則聲淚俱下地哀求道。
遠在金城的吉甫府邸內,吉甫正悠閑地坐在書房中品茗。
一隻白鴿撲棱著翅膀飛進窗口,停在了書桌上。
吉甫取下綁在鴿子腿上的竹筒,取出裏麵的紙條展開一看,刹那間臉色大變。
他霍然起身,快步走向內室,對著正在整理衣物的妻子喊道:\"快,帶上孩子們,立刻前往碼頭!那裏已有商船在等著了。\"
妻子驚愕不已,\"怎麽這般突然?究竟發生何事了?家中諸多物件都尚未收拾妥當!\"
吉甫的臉色愈發陰沉,厲聲道:\"莫要再耽擱!什麽都不攜,更不許多問,趕緊隨我出府!\"
一家幾口人手忙腳亂地匆匆趕到府邸的後門處,兩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正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一名親信快步上前,壓低聲音向神色凝重的吉甫詢問道:“中書,仇將軍和康尚書那邊是否也需要派人去知會一聲?”
吉甫微微皺起眉頭,鼻腔裏發出一聲輕輕的冷哼。
“此事目前必須嚴格保密,萬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以免引起朝廷方麵的警覺,待我們成功離開港口之後,再安排人手去通知他們二人不遲。”
前門和後門的四輛馬車幾乎同時啟動,分別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
吉甫乘坐的馬車經過一番左拐右繞後,好不容易才抵達東門,卻發現城門口此刻竟然豎起了一道道柵欄,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正神情嚴肅地盤查著每一個想要進出城門的百姓。
見到此景,吉甫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平日裏東門從未有過如此嚴密的盤查,今日為何突然……”
他的話尚未說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眨眼之間便有十幾名手持長槍的士兵從城門內衝了出來,迅速將這兩輛馬車緊緊圍在了中間。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忽然傳出一道熟悉的聲音:“吉中書,大王有請!”
馬車內的吉甫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