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王宮的大殿內,李侃正端坐在王位之上,神情專注地聆聽著樞密使鄒澤的匯報。


    “啟稟陛下,王建於昨日在漢陽正式即位稱王,宣布將國號改為‘高麗’,改年號‘天授’,大封群臣。”


    “弓裔留下的兵馬基本被王建收編,目前漢陽附近約有近三萬兵馬駐守。”


    李侃冷哼一聲,麵露不屑:“哼!耶律阿保機改年號為神策,這王建又改年號天授,一個個都野心勃勃,區區四州之地,也敢稱王!”


    郭琪隨聲應和:“真不知道這些人的腦袋裏究竟裝的是什麽東西?他們所占據的人口數量以及地盤大小,甚至都比不上大唐的一個省,居然膽敢跟強大的大唐作對!”


    鄒澤滿臉不屑地嘲笑:“一旦品嚐到權力帶來的美妙滋味,又有誰會不想要放手一搏?王建這家夥顯然是認為大唐不會調動大批軍隊去征討他。”


    郭琪開口問道:“陛下,目前王建剛剛即位,正是敵人處於混亂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發動進攻?”


    “此次王建和弓裔徹底鬧掰,對於我們而言無疑是絕佳的時機,不過還不是發動進攻的時候,先等上幾日!”


    在場的幾人皆是一臉疑惑。


    “這是為何?王建在軍隊當中擁有極高的威望,他登上王位,必定會全力整合各方力量,若給他時間發展,對大唐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王建的確是個人才,給他三五年時間定會超越弓裔,說不定還會擊敗新羅,可惜他沒時間了。”


    “弓裔離開,不但讓敵方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還給日本國內的混亂局勢埋下了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動亂種子。”


    “王建這個人,資曆實在是太過淺薄!此次他以下犯上、謀權篡位,乃大逆不道之舉,弓裔麾下的眾多舊部必然不會輕易向他臣服。”


    “朔州的馬軍將軍桓宣吉以及溟州的步軍將軍伊昕岩正好可以被我們爭取過來。”


    “陛下是打算先從外圍著手?”


    “正是如此,朕準備先斬斷叛賊的枝葉,逐步將這些叛逆之徒全部壓縮到漢州和熊州之間,然後再一點點對他們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從內部自行潰敗!”


    郭琪輕輕點了點頭,“此計甚妙!隻不過這樣一來,恐怕又得讓王建再多逍遙一陣子了。”


    “嗬嗬,朕目前還不想取王建的性命,此人還是有些才能的,如果能夠為朕所用,定然會成為朕的一大助力!”


    郭琪麵露擔憂之色,“且不論王建是否願意歸順,就算真留下他的性命,難道就不怕將來養虎為患?”


    “哈哈,倘若朕連這點自信都沒有,那麽以往那些投降而來的將領豈不都要統統殺掉了?”


    稍作停頓之後,李侃臉色一正,“如果他不能真心實意為朕效力,那便與敵人無異,對待敵人,朕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等時機成熟,朕會再給他一次機會!不降則死!”


    說完,他目光看向鄒澤,“肖久烈那邊有什麽新的消息傳來?”


    鄒澤連忙迴答:“迴陛下,兩個時辰之前,肖將軍派人送迴消息,他已然率領大軍成功占領了長堤,此戰我軍繳獲敵船四十餘艘,俘獲了敵方士兵及官員多達兩千餘人。”


    “弓裔帶領五十餘艘戰船以及三四千名士兵和臣子一路向南逃竄,從其行進方向來看,似乎是打算逃往日本,副將陳樹康正率領艦隊一路尾隨追擊!”


    李侃微微點了點頭,麵帶微笑:“如此甚好,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所有事情皆在依照我們事先所擬定的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


    鄒澤臉上流露出一絲疑惑之色,猶豫片刻後,終於鼓起勇氣向李侃發問。


    “陛下,微臣心中著實有所不解,我方已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將弓裔一舉擒獲斬殺,為何要放走他?”


    李侃微微一笑,“若將弓裔就此斬殺,於我們並無太大益處,此刻放他離去反而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朕之所以如此安排,是想要借他之手前往日本興風作浪…”


    “那為何不將其擒獲,然後再以俘虜的方式押送前往日本?”


    “嗬嗬,你們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倘若真將他當作俘虜送去日本,你們覺得他會心甘情願、忠心耿耿地為朕辦事?”


    “像他這種享受過權力和財富滋味的人,去到日本必然不願意吃苦受委屈,那些大臣和士兵也不願意,想要保住地位和利益,隻有自立為王。”


    “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才會全力以赴、盡心竭力地去對抗日本人。”


    “陛下難道不擔心弓裔和當地的日本人結成聯盟?”


    李侃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自信滿滿。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弓裔還是個外來者,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若弓裔甘願向別人俯首稱臣、屈居於他人之下,大可以直接選擇投降,根本沒必要背井離鄉逃去日本。”


    “既然他沒有這麽做,那就說明他心中有著自己的野心和盤算,就算他真的與日本人結盟,朕也絲毫不懼,待平定新羅國的這場動亂之後,接下來就該輪到日本了!”


    郭琪點點頭,笑著說道:“陛下言之有理,臣受教了!”


    李侃笑了笑,命人取來新羅地圖。


    “傳旨給肖定忠,命其率神威軍前往朔州和溟州招降,告訴桓宣吉、伊昕岩,機會隻有一次,不降則死!”


    “命肖久烈駐守長堤,以防守為主,不必與王建硬拚!”


    “命王彥章率兵拿下鐵城和富平!以七重河為界,暫時不與王建正麵衝突。”


    “傳旨給安仁義,命其繼續北上攻打比豐,切斷管城和熊州的聯係。”


    郭琪有些驚訝,“陛下,攻打比豐,豈不是要腹背受敵?而且駐守尚州的新羅軍隊並不完全忠於王室,萬一逼急了發生叛變...”


    李侃擺擺手,一臉淡定,“王建留在熊州的兵馬不到三萬,且分守五城,哪有兵力對付安仁義?”


    “朕如此安排就是要逼迫駐守尚州的新羅軍隊做出選擇,他們敢反叛,淑妃就有理由光明正大收拾他們!”


    郭琪頷首道:“雖然冒險,但的確是個解決隱患的好機會!”


    李侃收起地圖,對鄒澤說道:“傳話給申崇謙,讓他招降王建。”


    “陛下,王建剛剛即位,這個時候招降,恐怕機會渺茫啊!”


    “嗬嗬!無妨!成不成功無所謂,朕隻是給王建麾下的那些臣子將領們留點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