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詔令一出,天下嘩然。
朱溫聽到這個消息後暴跳如雷,立刻召見了蔣玄暉入宮。
他怒目圓睜地責問蔣玄暉:“你之前不是告訴朕沒有其他知情人了嗎?為什麽現在又冒出一個李漸榮?”
蔣玄暉額頭冒汗,戰戰兢兢地迴答道:“陛下請息怒,那晚是由史太負責搜查房間的,當時已經確認沒有活口留下,微臣實在不知道那個李漸榮是怎麽躲過搜查的。”
朱溫憤怒地拍案而起,指著蔣玄暉的鼻子罵道:“蠢貨!你難道不清楚李曄身邊有多少個姬妾?當天晚上為什麽不把所有的屍體都清點清楚?現在可好,所有人都以為是朕指使你殺害了李曄,你叫朕該如何向天下人解釋?”
蔣玄暉感受到了朱溫眼中的殺意,嚇得全身發抖,連說話都變得結巴起來:“陛......陛下,李曄已經死了,死無對證,我們可以說那個李漸榮是被李侃威脅,所說的都是假話。”
朱溫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死無對證?你以為天下人會相信誰的話?”
蔣玄暉連忙說道:“陛下,請放心,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切都隻是猜測而已,不用過於在意,時間一長,就不會有人再關注這件事情了。”
“滾出去,以後做事情幹淨利索點,別再給朕招惹麻煩,否則……”
聽著皇帝朱溫的怒吼聲,蔣玄暉瞬間覺得一股寒意襲遍全身。
他連忙跪地磕頭認錯:“陛下放心,微臣以後絕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朱溫看著眼前的蔣玄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殺意,但還是揮揮手讓他退下。
蔣玄暉如獲大赦般匆匆離去,而朱溫則坐在龍椅上,眼神冰冷。
一名內侍小心翼翼地走進來,低聲說道:“陛下,柳相國求見!”
朱溫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淡淡地說道:“宣他進來。”
不多時,柳璨急匆匆來到禦書房,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參見陛下!”
朱溫有些不耐煩地問道:“柳相有何事?”
柳璨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陛下,是關於陳留王之死一事,朝中議論頗多,很多大臣都想知道真相。”
朱溫聽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冷笑,聲音帶著些許憤怒和不屑:“真相?他們覺得李侃說的就是真相?拿著我大梁的俸祿,卻敢對朕產生懷疑!”
柳璨趕緊彎下腰,恭敬地迴答道:“陛下請息怒,這些不忠不義的官員,微臣建議將他們全部革職或流放。”
朱溫點了點頭,“這種小事,你們幾位宰相自己商議決定吧,那些心思不在這裏的人,沒有必要再留下。”
柳璨猶豫了一下,接著又說道:“陛下,還有一些官員遞交了彈劾的奏折,要求對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以及蔣玄暉等人進行懲罰。”
朱溫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他們犯了什麽罪?”
“陛下,這幾個人辦事不力,導致陛下受到外界的非議,理應受到處罰。”
“是誰上的奏折?”
柳璨迴道:“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還有右拾遺周子衝。”
朱溫的眉頭微微皺起,“現在就處置他們,豈不是讓人覺得朕心虛?反而會引起更多的猜測和謠言。”
“陛下,這幾人都是知情人,留在汴京早晚會出事,可以先找個理由貶黜,再尋機會殺掉!”
朱溫瞥了柳璨一眼,“柳相倒是很會替朕著想。”
柳璨一聽,麵色大變,慌忙跪地說道:“陛下!微臣一心為國,絕無半點私心!這幾人既然已經被長安方麵得知,如果不盡快處理掉,說不定什麽時候他們就會被秘密劫持走,到那時再來指證陛下,我們可就百口莫辯了!”
朱溫的臉色陰沉不定,沉默片刻後,緩緩問道:“對於長安的詔令,你有何應對之策?”
柳璨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冷靜地迴答道:“陛下,李曄已死,僅靠李漸榮一人的證詞,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我們完全可以反咬一口,聲稱是李漸榮和裴貞一勾結長安內衛謀殺李曄,把這潭水攪得越渾濁越好。”
朱溫聽後,微微點頭,“這個主意不錯,此事就交由你去處理吧。”
“那關於彈劾的折子……”
朱溫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果斷下令:“氏叔琮治軍無方,政務懈怠,貶為洺州司戶,朱友恭怠忽軍政,貶為邢州司戶,並恢複其原名李彥威,史太直接賜死,至於蔣玄暉,免去樞密使之職,調往曹州擔任參軍。”
柳璨心中不禁一喜,連忙躬身應道:“微臣這就去安排!”
按照朱溫那狠辣的性格,貶黜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恐怕很快就會找個理由將這些人全部賜死。
汴州的動向很快便傳到了李侃的耳中。
他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語氣平靜地說道:“朕早就料到朱溫會推卸責任,不過無妨,信的人自然會信,不信的人我們也無需多做解釋,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靠武力。”
一旁的鄭畋也笑著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也認為解決朱溫,還是要靠拳頭說話,剛傳迴的八百裏加急,李將軍昨日率軍攻破澤州,雖身中三箭,但依然奮勇殺敵,陣斬敵軍主將範居實,康懷貞率領殘兵兩千餘人逃往衛州。”
李侃聞言,臉色微微一變,急切地問道:“李嗣源怎麽樣?傷的可嚴重?”
鄭畋笑著道:“李將軍無事,三箭均未射中要害,他年輕力壯,隻需休養一段時日便可恢複如初,陛下慧眼如炬,這次又收獲一員猛將,待李將軍恢複,再揮師北上,相信潞州也會被攻克。”
李侃搖了搖頭,“潞州的事情我們便不參與了,讓李嗣源駐守澤州,攔住朱溫的援兵即可,李克用七八萬兵馬還拿不下潞州,朕可要小看他了。”
鄭畋聞言一愣,“可劉知俊率領兩三萬兵馬支援潞州,加上李罕之的幾萬守軍,實力並不弱於李克用,若我們不插手,隻怕短時間內,李克用很難攻克潞州。”
李侃輕歎道:“讓他們雙方先耗著吧,錢鏐那邊很快便要進攻濮州,朝廷暫時抽不出兵馬北上。”
鄭畋有些疑惑,“為何不先打曹州?拿下曹州就可以直接威脅汴州。”
李侃搖了搖頭,“正因為拿下曹州便可以威脅汴州,所以朱溫在曹州派了重兵把守,而且曹州距離鄆、兗、徐三州太遠,後勤補給困難,很容易被困死,所以要步步推進,先取濮州。”
鄭畋臉上露出擔憂之色,“可鄆州和濮州與魏博軍的地盤相鄰,很容易受到對方的牽製。”
李侃笑了笑,“無妨,鄆州和齊州有五萬兵馬,防守完全沒有問題,朕還會讓李嗣源派兵襲擾衛州,牽製魏博軍。”
鄭畋聽後,點了點頭,“希望李克用不要讓陛下失望,盡早拿下潞州,破了這僵局。”
朱溫聽到這個消息後暴跳如雷,立刻召見了蔣玄暉入宮。
他怒目圓睜地責問蔣玄暉:“你之前不是告訴朕沒有其他知情人了嗎?為什麽現在又冒出一個李漸榮?”
蔣玄暉額頭冒汗,戰戰兢兢地迴答道:“陛下請息怒,那晚是由史太負責搜查房間的,當時已經確認沒有活口留下,微臣實在不知道那個李漸榮是怎麽躲過搜查的。”
朱溫憤怒地拍案而起,指著蔣玄暉的鼻子罵道:“蠢貨!你難道不清楚李曄身邊有多少個姬妾?當天晚上為什麽不把所有的屍體都清點清楚?現在可好,所有人都以為是朕指使你殺害了李曄,你叫朕該如何向天下人解釋?”
蔣玄暉感受到了朱溫眼中的殺意,嚇得全身發抖,連說話都變得結巴起來:“陛......陛下,李曄已經死了,死無對證,我們可以說那個李漸榮是被李侃威脅,所說的都是假話。”
朱溫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死無對證?你以為天下人會相信誰的話?”
蔣玄暉連忙說道:“陛下,請放心,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切都隻是猜測而已,不用過於在意,時間一長,就不會有人再關注這件事情了。”
“滾出去,以後做事情幹淨利索點,別再給朕招惹麻煩,否則……”
聽著皇帝朱溫的怒吼聲,蔣玄暉瞬間覺得一股寒意襲遍全身。
他連忙跪地磕頭認錯:“陛下放心,微臣以後絕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朱溫看著眼前的蔣玄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殺意,但還是揮揮手讓他退下。
蔣玄暉如獲大赦般匆匆離去,而朱溫則坐在龍椅上,眼神冰冷。
一名內侍小心翼翼地走進來,低聲說道:“陛下,柳相國求見!”
朱溫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淡淡地說道:“宣他進來。”
不多時,柳璨急匆匆來到禦書房,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參見陛下!”
朱溫有些不耐煩地問道:“柳相有何事?”
柳璨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陛下,是關於陳留王之死一事,朝中議論頗多,很多大臣都想知道真相。”
朱溫聽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冷笑,聲音帶著些許憤怒和不屑:“真相?他們覺得李侃說的就是真相?拿著我大梁的俸祿,卻敢對朕產生懷疑!”
柳璨趕緊彎下腰,恭敬地迴答道:“陛下請息怒,這些不忠不義的官員,微臣建議將他們全部革職或流放。”
朱溫點了點頭,“這種小事,你們幾位宰相自己商議決定吧,那些心思不在這裏的人,沒有必要再留下。”
柳璨猶豫了一下,接著又說道:“陛下,還有一些官員遞交了彈劾的奏折,要求對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以及蔣玄暉等人進行懲罰。”
朱溫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他們犯了什麽罪?”
“陛下,這幾個人辦事不力,導致陛下受到外界的非議,理應受到處罰。”
“是誰上的奏折?”
柳璨迴道:“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還有右拾遺周子衝。”
朱溫的眉頭微微皺起,“現在就處置他們,豈不是讓人覺得朕心虛?反而會引起更多的猜測和謠言。”
“陛下,這幾人都是知情人,留在汴京早晚會出事,可以先找個理由貶黜,再尋機會殺掉!”
朱溫瞥了柳璨一眼,“柳相倒是很會替朕著想。”
柳璨一聽,麵色大變,慌忙跪地說道:“陛下!微臣一心為國,絕無半點私心!這幾人既然已經被長安方麵得知,如果不盡快處理掉,說不定什麽時候他們就會被秘密劫持走,到那時再來指證陛下,我們可就百口莫辯了!”
朱溫的臉色陰沉不定,沉默片刻後,緩緩問道:“對於長安的詔令,你有何應對之策?”
柳璨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冷靜地迴答道:“陛下,李曄已死,僅靠李漸榮一人的證詞,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我們完全可以反咬一口,聲稱是李漸榮和裴貞一勾結長安內衛謀殺李曄,把這潭水攪得越渾濁越好。”
朱溫聽後,微微點頭,“這個主意不錯,此事就交由你去處理吧。”
“那關於彈劾的折子……”
朱溫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果斷下令:“氏叔琮治軍無方,政務懈怠,貶為洺州司戶,朱友恭怠忽軍政,貶為邢州司戶,並恢複其原名李彥威,史太直接賜死,至於蔣玄暉,免去樞密使之職,調往曹州擔任參軍。”
柳璨心中不禁一喜,連忙躬身應道:“微臣這就去安排!”
按照朱溫那狠辣的性格,貶黜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恐怕很快就會找個理由將這些人全部賜死。
汴州的動向很快便傳到了李侃的耳中。
他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語氣平靜地說道:“朕早就料到朱溫會推卸責任,不過無妨,信的人自然會信,不信的人我們也無需多做解釋,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靠武力。”
一旁的鄭畋也笑著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也認為解決朱溫,還是要靠拳頭說話,剛傳迴的八百裏加急,李將軍昨日率軍攻破澤州,雖身中三箭,但依然奮勇殺敵,陣斬敵軍主將範居實,康懷貞率領殘兵兩千餘人逃往衛州。”
李侃聞言,臉色微微一變,急切地問道:“李嗣源怎麽樣?傷的可嚴重?”
鄭畋笑著道:“李將軍無事,三箭均未射中要害,他年輕力壯,隻需休養一段時日便可恢複如初,陛下慧眼如炬,這次又收獲一員猛將,待李將軍恢複,再揮師北上,相信潞州也會被攻克。”
李侃搖了搖頭,“潞州的事情我們便不參與了,讓李嗣源駐守澤州,攔住朱溫的援兵即可,李克用七八萬兵馬還拿不下潞州,朕可要小看他了。”
鄭畋聞言一愣,“可劉知俊率領兩三萬兵馬支援潞州,加上李罕之的幾萬守軍,實力並不弱於李克用,若我們不插手,隻怕短時間內,李克用很難攻克潞州。”
李侃輕歎道:“讓他們雙方先耗著吧,錢鏐那邊很快便要進攻濮州,朝廷暫時抽不出兵馬北上。”
鄭畋有些疑惑,“為何不先打曹州?拿下曹州就可以直接威脅汴州。”
李侃搖了搖頭,“正因為拿下曹州便可以威脅汴州,所以朱溫在曹州派了重兵把守,而且曹州距離鄆、兗、徐三州太遠,後勤補給困難,很容易被困死,所以要步步推進,先取濮州。”
鄭畋臉上露出擔憂之色,“可鄆州和濮州與魏博軍的地盤相鄰,很容易受到對方的牽製。”
李侃笑了笑,“無妨,鄆州和齊州有五萬兵馬,防守完全沒有問題,朕還會讓李嗣源派兵襲擾衛州,牽製魏博軍。”
鄭畋聽後,點了點頭,“希望李克用不要讓陛下失望,盡早拿下潞州,破了這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