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聖恩!”李嗣源感激涕零,心情激蕩地離開了興慶宮。
李侃返迴後宮後,便將賜婚之事告知了劉清瑤。
劉清瑤嘴角含笑,輕聲說道:“妾身雖是後宮之主,但夏蓮兒乃是穎兒姐姐招入錦繡營的,即便她已交出錦繡營,此事仍需先征求她的意見。”
陳穎兒是在金含煙離京之時,與劉清瑤、錢清霜共同撮合給李侃的。
她們覺得李侃貴為天子,後宮僅有三位嬪妃,難免引起大臣們的議論。
陳穎兒容貌出眾,心地善良,且武藝高強,多年來一直統領錦繡營保衛後宮,與其他幾位李侃的妃嬪相處融洽,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她們三人決定讓陳穎兒入宮,成為李侃的妃子。
由於陳穎兒尚未有子嗣,目前僅封為昭儀,位居九嬪之首。
李侃點點頭,“這件事我自然會與穎兒提及,新羅那邊傳迴消息,含煙已經開始攝政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穩定局勢。”
劉清瑤秀眉緊蹙,“含煙姐姐一個人在千裏之外,肯定會很孤單,希望她早日平定內亂迴到長安。”
李侃輕聲安慰道:“新羅是含煙的故鄉,那裏有她的很多親人,她不會孤單的,用不了幾年時間應該就會解決內亂,等平定了國內幾個藩鎮,我帶你們去新羅看一看。”
劉清瑤一臉期盼,“真的嗎?去新羅要乘船渡海,會不會很危險?”
李侃笑著道:“從登州乘船到新羅不到五百裏,海上行船也沒那麽危險。”
劉清瑤輕輕搖頭,“夫君身為皇帝,哪有這麽自由,隻怕離開長安都很難。”
李侃嗬嗬笑道:“哪這麽誇張,我乃天子,又不是傀儡,天下何處去不得,總不能讓你們一輩子困在長安的深宮之中。”
劉清瑤微微一笑,“妾身可以辦女學,可以去寺廟道觀慰問孤兒,可以騎馬射箭,有子女們陪伴,時不時還可以遊山玩水,已經非常滿足了。”
李侃輕輕握住劉清瑤的手,“這還不夠,待天下平定,朕還要帶你們去更遠的地方看看,領略天下的美景。”
劉清瑤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期待,但很快恢複平靜,溫柔地說道:“妾身相信夫君一定能很快一統天下,再現大唐輝煌。”
李侃又陪劉清瑤說了會話,便離開前往陳穎兒的寢宮。
陳穎兒聽說賜婚的事情之後,一臉笑意,“蓮兒和李嗣源的事情妾身早就知道,他們二人倒是很般配,夫君此舉不僅成人之美,還收獲了一員猛將。”
李侃眉頭微皺地歎了口氣:“如今朝廷的兵馬日益增多,但想要找到一位真正的良將卻愈發困難。”
陳穎兒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輕聲說道:“如果妾身不是女兒之身,定會為陛下領軍出征,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
李侃聽聞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若是你並非女兒之身,那我豈不是失去了一位心愛的女子?”
陳穎兒的俏臉上泛起一絲羞澀的紅暈,嬌嗔地說道:“夫君總是這般會哄人開心。”
李侃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情:“穎兒,之所以讓你交出錦繡營,其實也是為了避免外界的猜疑,你的性格直爽大方,雖然已經進入了後宮,但也不必受到過多的規矩束縛,保持真實的自我便好。”
陳穎兒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謝夫君的體諒,可妾身作為皇帝的女人,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李侃並不期望能立刻改變陳穎兒的觀念,隻是輕輕笑了笑,“在外人麵前,適當做做樣子即可,自家人麵前,還是自然一些更好。”
陳穎兒乖巧地點了點頭,“妾身明白了。”
汴州
大梁戶部尚書李振,聽聞朱溫將李曄轉移至陳留看押,急忙入宮求見。
“陛下,李曄畢竟曾為大唐皇帝,雖然已經禪位與您,但是不能就這麽放任其離開。”
朱溫有些不悅,“朕已經登基為帝,李曄已經毫無價值,遷往陳留有何不可?朕知道長安的李侃一直想找機會將李曄救迴去,朕反而希望他能成功,正好趁機挑撥二人的關係。”
“陛下,李侃有百官和軍隊的支持,即便李曄迴到長安,也無法威脅李侃的地位,反而對我們非常不利。”
朱溫眉頭一皺,“朕已經登基了,李曄對朕還有什麽威脅?”
李振焦急地說道:“陛下,您的皇位是李曄禪讓而來,若是李曄逃走之後向天下告知,禪位是被您所逼迫,豈不是落人話柄,讓天下人質疑您的正統性?”
朱溫臉色微變,“留著李曄,難道就沒人質疑朕?在這亂說,一切都靠實力說話。”
“陛下,人言可畏啊!民心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朱溫沉默片刻,然後沉聲問道:“依你之見,再將李曄押迴汴京看管起來?”
李振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迴答道:“陛下,李曄活著終究是個隱患。”
朱溫眉頭一挑,“你的意思是讓朕殺掉李曄?但李曄如果死在汴京,傻子都認為是朕做的。”
李振連忙解釋道:“陛下,李曄當然不能死在汴京,您可以派親信出手,將李曄殺死在陳留,然後嫁禍給李侃。”
朱溫微微一愣,疑惑地問道:“誣陷李侃派人暗殺了李曄?這個理由好像不太能讓人信服,李侃已經登基,相信長安朝中很多人都知道李侃一直在派人解救李曄,為何還要派人到陳留殺掉他?”
李振笑了笑,自信滿滿地說道:“陛下,李侃的皇位是怎麽得來的?誰知道他是不是表麵營救實則想解決隱患?隻要我們把這個消息散布出去,不管別人相不相信,都會為李侃帶來質疑。”
朱溫沉吟片刻,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好!那就除掉李曄,天下人都質疑朕得位不正,朕也讓李侃嚐嚐被質疑的滋味。”
李振心中舒了一口氣,“陛下,事不宜遲,李曄被遷往陳留的事情,長安那邊肯定知曉了,他們定會安排人營救,我們必須在他們營救之前動手,然後設計陷害,此事務必交給信得過的人去辦,知道內情的人越少越好。”
朱溫微微頷首,“朕自會安排!你的任務是盡快解決人口問題,國內的百姓,這幾年都逃往南方了,導致大量土地荒蕪。”
李振胸有成竹,“陛下放心,微臣已經有了計策,既然百姓往南逃,那我們就從北方掠奪人口。”
朱溫眉頭微動,瞬間來了興致,“如何掠奪?北方的羅弘信和劉仁恭可都是我們的盟友。”
李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陛下,他們二人未必是真的臣服於您,所以也不必客氣,具體的方案,微臣已經寫好了折子,請陛下過目。”
李振說完從袖中掏出一本折子遞給朱溫。
朱溫迫不及待的接過折子看了起來,越看越興奮,“好!好計策,就按你說的辦!”
他拍著桌子,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李振的計劃詳細而周密,不僅能夠滿足大梁對人口的需求,還能削弱北方的勢力,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李侃返迴後宮後,便將賜婚之事告知了劉清瑤。
劉清瑤嘴角含笑,輕聲說道:“妾身雖是後宮之主,但夏蓮兒乃是穎兒姐姐招入錦繡營的,即便她已交出錦繡營,此事仍需先征求她的意見。”
陳穎兒是在金含煙離京之時,與劉清瑤、錢清霜共同撮合給李侃的。
她們覺得李侃貴為天子,後宮僅有三位嬪妃,難免引起大臣們的議論。
陳穎兒容貌出眾,心地善良,且武藝高強,多年來一直統領錦繡營保衛後宮,與其他幾位李侃的妃嬪相處融洽,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她們三人決定讓陳穎兒入宮,成為李侃的妃子。
由於陳穎兒尚未有子嗣,目前僅封為昭儀,位居九嬪之首。
李侃點點頭,“這件事我自然會與穎兒提及,新羅那邊傳迴消息,含煙已經開始攝政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穩定局勢。”
劉清瑤秀眉緊蹙,“含煙姐姐一個人在千裏之外,肯定會很孤單,希望她早日平定內亂迴到長安。”
李侃輕聲安慰道:“新羅是含煙的故鄉,那裏有她的很多親人,她不會孤單的,用不了幾年時間應該就會解決內亂,等平定了國內幾個藩鎮,我帶你們去新羅看一看。”
劉清瑤一臉期盼,“真的嗎?去新羅要乘船渡海,會不會很危險?”
李侃笑著道:“從登州乘船到新羅不到五百裏,海上行船也沒那麽危險。”
劉清瑤輕輕搖頭,“夫君身為皇帝,哪有這麽自由,隻怕離開長安都很難。”
李侃嗬嗬笑道:“哪這麽誇張,我乃天子,又不是傀儡,天下何處去不得,總不能讓你們一輩子困在長安的深宮之中。”
劉清瑤微微一笑,“妾身可以辦女學,可以去寺廟道觀慰問孤兒,可以騎馬射箭,有子女們陪伴,時不時還可以遊山玩水,已經非常滿足了。”
李侃輕輕握住劉清瑤的手,“這還不夠,待天下平定,朕還要帶你們去更遠的地方看看,領略天下的美景。”
劉清瑤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期待,但很快恢複平靜,溫柔地說道:“妾身相信夫君一定能很快一統天下,再現大唐輝煌。”
李侃又陪劉清瑤說了會話,便離開前往陳穎兒的寢宮。
陳穎兒聽說賜婚的事情之後,一臉笑意,“蓮兒和李嗣源的事情妾身早就知道,他們二人倒是很般配,夫君此舉不僅成人之美,還收獲了一員猛將。”
李侃眉頭微皺地歎了口氣:“如今朝廷的兵馬日益增多,但想要找到一位真正的良將卻愈發困難。”
陳穎兒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輕聲說道:“如果妾身不是女兒之身,定會為陛下領軍出征,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
李侃聽聞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若是你並非女兒之身,那我豈不是失去了一位心愛的女子?”
陳穎兒的俏臉上泛起一絲羞澀的紅暈,嬌嗔地說道:“夫君總是這般會哄人開心。”
李侃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情:“穎兒,之所以讓你交出錦繡營,其實也是為了避免外界的猜疑,你的性格直爽大方,雖然已經進入了後宮,但也不必受到過多的規矩束縛,保持真實的自我便好。”
陳穎兒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謝夫君的體諒,可妾身作為皇帝的女人,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李侃並不期望能立刻改變陳穎兒的觀念,隻是輕輕笑了笑,“在外人麵前,適當做做樣子即可,自家人麵前,還是自然一些更好。”
陳穎兒乖巧地點了點頭,“妾身明白了。”
汴州
大梁戶部尚書李振,聽聞朱溫將李曄轉移至陳留看押,急忙入宮求見。
“陛下,李曄畢竟曾為大唐皇帝,雖然已經禪位與您,但是不能就這麽放任其離開。”
朱溫有些不悅,“朕已經登基為帝,李曄已經毫無價值,遷往陳留有何不可?朕知道長安的李侃一直想找機會將李曄救迴去,朕反而希望他能成功,正好趁機挑撥二人的關係。”
“陛下,李侃有百官和軍隊的支持,即便李曄迴到長安,也無法威脅李侃的地位,反而對我們非常不利。”
朱溫眉頭一皺,“朕已經登基了,李曄對朕還有什麽威脅?”
李振焦急地說道:“陛下,您的皇位是李曄禪讓而來,若是李曄逃走之後向天下告知,禪位是被您所逼迫,豈不是落人話柄,讓天下人質疑您的正統性?”
朱溫臉色微變,“留著李曄,難道就沒人質疑朕?在這亂說,一切都靠實力說話。”
“陛下,人言可畏啊!民心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朱溫沉默片刻,然後沉聲問道:“依你之見,再將李曄押迴汴京看管起來?”
李振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迴答道:“陛下,李曄活著終究是個隱患。”
朱溫眉頭一挑,“你的意思是讓朕殺掉李曄?但李曄如果死在汴京,傻子都認為是朕做的。”
李振連忙解釋道:“陛下,李曄當然不能死在汴京,您可以派親信出手,將李曄殺死在陳留,然後嫁禍給李侃。”
朱溫微微一愣,疑惑地問道:“誣陷李侃派人暗殺了李曄?這個理由好像不太能讓人信服,李侃已經登基,相信長安朝中很多人都知道李侃一直在派人解救李曄,為何還要派人到陳留殺掉他?”
李振笑了笑,自信滿滿地說道:“陛下,李侃的皇位是怎麽得來的?誰知道他是不是表麵營救實則想解決隱患?隻要我們把這個消息散布出去,不管別人相不相信,都會為李侃帶來質疑。”
朱溫沉吟片刻,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好!那就除掉李曄,天下人都質疑朕得位不正,朕也讓李侃嚐嚐被質疑的滋味。”
李振心中舒了一口氣,“陛下,事不宜遲,李曄被遷往陳留的事情,長安那邊肯定知曉了,他們定會安排人營救,我們必須在他們營救之前動手,然後設計陷害,此事務必交給信得過的人去辦,知道內情的人越少越好。”
朱溫微微頷首,“朕自會安排!你的任務是盡快解決人口問題,國內的百姓,這幾年都逃往南方了,導致大量土地荒蕪。”
李振胸有成竹,“陛下放心,微臣已經有了計策,既然百姓往南逃,那我們就從北方掠奪人口。”
朱溫眉頭微動,瞬間來了興致,“如何掠奪?北方的羅弘信和劉仁恭可都是我們的盟友。”
李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陛下,他們二人未必是真的臣服於您,所以也不必客氣,具體的方案,微臣已經寫好了折子,請陛下過目。”
李振說完從袖中掏出一本折子遞給朱溫。
朱溫迫不及待的接過折子看了起來,越看越興奮,“好!好計策,就按你說的辦!”
他拍著桌子,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李振的計劃詳細而周密,不僅能夠滿足大梁對人口的需求,還能削弱北方的勢力,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