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複元年九月十一,朝廷下詔書正式討伐李茂貞,近六萬名精銳士兵浩浩蕩蕩地向鳳州進軍。


    李茂貞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大吃一驚,急忙召集他的心腹們商討對策。


    \"李侃這次來勢洶洶,諸位可有什麽應對之策?\"李茂貞焦急地問道。


    李從曮首先開口說道:\"父親,據說對方有六萬大軍,而我們在鳳州僅有三萬兵馬,實在難以抵擋,不如先撤迴興元府,暫時避開他們的鋒芒。\"


    次子李從昶也附和道:\"鳳州的城池低矮狹小,相比之下,興元府的城牆高大且糧食充足,孩兒認為應該把兵馬集中到興元,依靠城池堅守。雖然對方兵力眾多,但我們也有七八萬人馬,可以通過消耗戰拖垮對方。\"


    李茂貞皺起眉頭,\"對方擁有霹靂炮,要想堅守城池並不容易,而且我也不能把所有的兵馬都調到興元,其他州也需要軍隊駐守,否則會被王建奪走。\"


    李彥琦深吸一口氣後,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大帥,末將認為這樣一味地退讓下去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眼下我們必須要去尋求一些外部的援助才行!”


    李茂貞不禁愣了一下,然後皺起眉頭問道:“如今我們哪裏還有什麽可以依靠的外援?汴州的朱全忠雖然一直想要與我們結盟,但由於李侃的阻隔,他根本無法前來支援。而且幾個月前朱全忠在清口遭受了慘敗,現在恐怕連自己都難以自保吧。”


    李彥琦卻搖了搖頭,認真地迴答道:“大帥,末將所說的外援並非是指朱全忠,而是王建。”


    聽到這個名字,李茂貞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疑惑地反問道:“李將軍,你是不是有些糊塗了?王建之前殺死了我們那麽多的將領,還占領了我們不少城池,你覺得他此時會站在我們這一邊?更何況李侃已經下令讓他攻打興元。”


    李彥琦緩聲說道:“大帥,如今局勢已變,不可同日而語,據末將所知,李侃不僅駁迴了王建的奏折,還任命儀王遙領東川節度使,覃王遙領武信節度使。以王建的性子,他曆經數年苦戰才攻下的東川,怎會輕易拱手讓給朝廷?”


    李茂貞聽後不禁一怔,“話雖如此,但即便王建不願聽從朝廷命令,也未必會選擇與我們結盟,畢竟我與他爭鬥多年,雙方戰死的將士多達數萬之眾,豈能輕易握手言和?”


    李彥琦搖頭道:“大帥,藩鎮間的紛爭,死傷本就難以避免,並非不死不休之仇。如今朝廷的意圖已相當明確,先除掉我們,接下來便是王建,倘若他目光長遠,便絕不會拒絕與我們結盟。”


    李茂貞沉默片刻,麵色凝重地說道:“我與王建向來水火不容,又怎能主動開口提出結盟之事?”


    李彥琦連忙拱手道:“大帥,大丈夫能屈能伸,末將願代您前往一試。”


    李茂貞麵露憂色,“此去成都來迴一千多裏,快馬加鞭也要數日之久,而且王建也不一定答應結盟,即便他同意了,等調兵馳援,至少要半個月了,我不知道能不能擋住敵人的進攻。”


    “大帥,您可在鳳州派兵拖住敵人幾日,然後在興州再布置軍隊堅守數日,末將十日之內定會帶援軍迴來。”


    李茂貞目光掃過幾個兒子和假子,開口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對視一眼,李從曮率先迴應道:“父親,目前來看似乎並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李彥琦遲疑片刻後繼續說道:“我們與王建結盟不僅需要共同的利益,還需建立特殊的關係來穩固聯盟,末將提議您與王建聯姻,如此一來雙方的關係將會更加牢固。”


    李茂貞麵露驚愕之色,疑惑地問道:“聯姻?我已有三子成家,次子年齡尚小,而五位女兒中兩人已嫁人,剩下三人年僅十歲,如何聯姻?”


    李彥琦迴答道:“大帥,您的侄子不正處於適婚年齡嗎?”


    “侄子?你說的可是繼崇?”


    李彥琦點頭道:“原來如此,王建與周氏育有一女,芳齡十八,比繼崇小五歲,繼崇曾任秦州節度使,若能迎娶王建之女,也算是門當戶對。”


    李茂貞手撫下巴,沉默不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慮,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這個計劃還有些顧慮。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終於點了點頭。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隻是不知道王建會不會應允。”


    李彥琦連忙說道:“大帥放心,末將會盡力說服王建,您要盡快部署兵力,爭取時間。”


    李茂貞微微點頭,目光在幾位假子身上掃過,最後停留在李繼岌身上。


    “繼岌,你率兩萬兵馬鎮守鳳州,務必拖住敵人五日時間,五日之後,可退往興元府。”


    李繼岌心中有些不情願,但也不敢當場抗命。


    他咬咬牙,硬著頭皮迴答道:“孩兒遵命!”


    李茂貞又將目光轉向李繼遠,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繼遠,你率領兩萬兵馬駐守興州,至少堅守七日方可撤退。”


    李繼遠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但臉上卻不敢表現出絲毫的不滿。


    “孩兒領命!”


    李茂貞鄭重地看向李彥琦,“李將軍,本帥和山南西道的安危全係於你一身了,你即刻動身,速去速迴!”


    李彥琦一拱手,“大帥放心,請靜候佳音!”


    李茂貞擺擺手,“好了,都散了吧,你們各自去做準備。”


    等幾位假子離開,李茂貞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你們立刻收拾行裝,我們今日便離開鳳州。”


    數日後,李彥琦終於抵達了成都。


    王建在得知他的來意後,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親信前來商議此事。


    假子王宗佶率先駁斥道:“義父,千萬不要答應,李茂貞現在已經陷入絕境,想用聯姻的辦法逼您對抗朝廷,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王宗侃也站出來表示反對:“義父,我們跟李茂貞交戰多年,已經犧牲了數萬將士,這份血海深仇怎麽能輕易忘記?我們不但不能接受他們的提議,還應該聽從聖旨,攻打興元府,爭取一舉拿下山南西道。”


    王建皺起眉頭,語氣嚴肅地問道:“遵從聖旨行事?如果我們真的打下了興元府,你們以為朝廷還會允許我們占有這座城池嗎?”


    王宗侃頓時愣住了,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既然這樣,我們不打興元府,可以趁此機會奪取利、璧、巴、閬、果、通等州。”


    王宗翰也開口說道:“義父,孩兒覺得這個計劃可行,讓朝廷和李茂貞自相殘殺,我們則坐收漁翁之利,趁機攻占這些城池。”


    王建聞言有些心動,但也十分猶豫,他轉頭看向智囊毛文錫,眼中帶著一絲疑慮和期盼,“毛長史,你覺得宗侃的主意如何?”


    毛文錫沉默片刻,臉上露出嚴肅的神情,“大帥,新帝李侃並非一般人,他有著雄才大略,治理國家的決心和手段不可小覷。”


    “如今朝廷駁迴了您請封的折子,這表明朝廷對藩鎮割據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大帥需要認真思考自己的立場,是要自立為王,還是繼續聽命於朝廷?”


    此言一出,在場的將領們都不禁臉色微微一變,他們心中暗自驚訝,同時又充滿了期待。


    這個問題實在太過敏感,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忌諱,然而毛文錫卻毫不避諱地將這個關鍵問題擺到了桌麵上,讓眾人不得不麵對現實。


    眾人的目光紛紛轉向王建,急切地等待著他的迴應。


    王建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皺起眉頭,似乎在權衡利弊,思考著各種可能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