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爭論不休,韓建將皇帝搬了出來,“自四月出兵到現在,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了,我們每日消耗著大量錢糧,卻寸功未見,如何向聖上交代?”


    靜難軍節度使王行瑜陰陽怪氣地說道:“韓帥乃是當朝駙馬爺,自然會替聖上說話,但咱們這些人可就沒那麽好命咯!如今這局勢,一旦孤軍深入,澤州和潞州的河東軍若是趁機抄了咱們的後路該當如何?”


    韓建沉聲道:“這也怕那也怕,咱們七萬大軍難道隻是來這裏看戲的不成?潞州與澤州的河東軍滿打滿算不過兩萬之數,即便加上太原駐軍也才區區四萬而已,有何可怕之處?更何況宣武軍朱全忠也不可能坐視不理吧!”


    王行瑜冷哼一聲,反駁道:“朱全忠一時半會兒怕是指望不上嘍,聽聞他本欲借道魏博攻打河東,結果被羅弘信給拒絕了。現如今雙方正打得不可開交呢,不然的話,憑著朱全忠的實力,又怎會丟掉潞州和澤州兩地?”


    宰相張浚心中糾結萬分,他愁眉苦臉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思前想後,最終采取了一種折中的辦法。


    “一直按兵不動確實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聖上怪罪下來,咱們可都吃不了兜著走。攻打太原我覺得似乎也不太妥當……要不這樣吧,咱們先把汾州拿下來,等朱全忠那邊解決掉羅弘信之後,再看看下一步該怎麽做。”


    聽到張浚這麽說,王行瑜心裏也明白,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於是連忙附和道:“張相國所言極是……”


    他知道,這樣至少可以向皇帝有個交代。


    韓建則顯得有些無奈,但也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


    汾州的守軍本來就不多,隻有區區數千人而已。


    張浚率領大軍輕易地就攻占了汾州城,這場勝利讓張浚信心倍增,為了幫皇帝多占土地,他立刻開始整頓兵馬,並決定試探性地進攻太原。


    當張浚準備出兵的時候,卻遇到了難題——鳳翔、靜難、定難和保大這四個藩鎮竟然紛紛推諉,誰也不願意出兵相助。


    眼看著計劃就要落空,鎮國節度使韓建氣得火冒三丈,他心想:你們這些家夥,平時說得好聽,關鍵時刻卻都成了縮頭烏龜,既然你們不出兵,那我自己上。


    於是,韓建主動請纓,親自率領一萬兵馬趁著夜色偷襲太原河東軍的大營。


    剛剛受封為隴西郡王的李茂貞為了報答皇恩,也主動表示願意作為韓建的後援。


    至於靜難軍的王行瑜嘛,不知道是想看好戲呢,還是想等著最後出來撿便宜,總之也答應出兵押後。


    李克用在太原雖然僅留下兩萬兵馬鎮守,但這些軍隊皆是精銳之師,其中沙陀兵更是占據了一半。


    韓建發動的夜襲戰起初進展順利,然而好景不長,李存信與李存進迅速率領兵力迴擊,韓建的軍隊很快便被擊退,並且損失慘重,被斬殺者多達三四千人。


    王行瑜和李茂貞眼見韓建遭遇慘敗,盡管手握三萬大軍,卻選擇不戰而逃。


    張浚得知戰況後,立即率領數千禁衛軍以及宣武軍士兵前去接應韓建,怎料雙方一碰麵,張浚的軍隊即刻兵敗如山倒,又損失了兩三千兵馬。


    保大、定難兩鎮的兵馬驚恐萬分,直接放棄汾州,渡過汾水河逃往慈州。


    張浚氣得差點吐出一口鮮血,隻能收拾殘部退守汾州城,並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誰曾想,這一守便是一個多月過去,城內糧食消耗殆盡,城外亦無援兵到來。


    張浚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守城軍隊,帶領著幾十名心腹趁著漆黑的夜晚逃離了汾州城。


    當黎明的曙光破曉之際,汾州城門緩緩打開,兩千多名守城士兵紛紛向李克用投降。


    李克用解決了李匡威和赫連鐸之後,親自率領五萬雄師南征,勢如破竹地奪取了晉州和絳州。


    緊接著,他向皇帝呈上奏章,詳細陳述自己所遭受的冤屈,並懇請嚴懲那些挑撥離間的官員。


    李曄既羞愧又憤怒,但由於手中沒有兵力,十分懼怕李克用會一時衝動攻打長安。


    無奈之下,他隻能罷免了當初支持出兵的官員,貶孔緯為荊南節度使,張浚為黔中觀察使。


    對於李克用攻占晉、絳二州的行為,李曄也不得不默不作聲,選擇了默認。


    與此同時,朱全忠經曆了將近半年的艱苦戰鬥,最終戰勝了羅弘信,斬殺敵軍一萬多人。


    羅弘信派出使者請求和解,朱全忠則歸還了俘虜。


    從此,魏博便依附於朱全忠,而剿滅李克用的計劃卻徹底失敗了。


    李克用看到李曄的詔書,自然不肯接受,從宰相到節度使,看起來更像是獎賞,於是他再次上表要求追責張、孔二人的罪。


    李曄心中長歎一聲,對於眼前的局勢感到十分無奈。


    他深知,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來平息李克用的怒火,恐怕國家將會陷入更大的動蕩之中。


    於是他再次下詔,將孔緯貶為均州刺史,張浚貶為連州刺史。


    為了讓李克用滿意,李曄恢複了李克用的官爵,並加封其為中書令。


    張浚心中充滿了委屈和不甘,他一心一意地為了朝廷、為了皇帝,不惜親自出征討伐叛賊。


    這次戰爭的失敗並非完全歸咎於他個人,而是由於各藩鎮將領不肯全力以赴所致。


    可如今那些藩鎮將領們卻安然無事,而自己卻成了替罪羊,被貶謫到千裏之外的連州。


    連州地處偏遠,地勢險峻,山水險惡,以自己這樣的年紀,恐怕尚未到達任所,便已命喪黃泉,即便不死,遠離中樞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張浚越想越氣,索性橫下一條心,行至藍田時,突然逃離隊伍,投奔華州尋求韓建的庇護,並與孔緯一同寫下密信,向朱全忠求救。


    朱全忠曾經在朝堂之上得到過張浚的關照,為了報答這份恩情,也有意與李克用唱反調,他毫不猶豫地上表,為孔緯和張浚兩人申冤叫屈。


    李曄見此情形,正好找到一個台階下,也就順水推舟,不再追究張浚逃亡的罪責。


    孔緯則在行至商州後折返,與張浚一起寄居在華州,等待再次被朝廷啟用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