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儇聽聞李克用和王重榮率領數萬大軍逼近長安的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滿朝文武都沉默不語,無人敢輕易發言。
田令孜站出來向李儇奏道:“陛下,李克用圖謀不軌,此番率軍前來,名為誅殺老奴,實則是想謀逆弑君,另立新君,其危害遠非黃巢所能比擬,朝中的諸位將領,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
李儇聞言,心中更加恐懼,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顯然已經亂了方寸。
田令孜見狀,繼續說道:“陛下不必擔憂,老奴這裏有一個人選,可以解當下之危。”
李儇聞言大喜,急忙問道:“是何人,阿父速速說來。”
田令孜答道:“此人便是汴梁節度使朱全忠,其手下擁有數萬精銳之師,將士們個個英勇善戰,隻要陛下下詔,讓他帶領軍隊入長安抵抗李克用,必能保我大唐江山無虞。”
“陛下,萬萬不可!”壽王李傑一臉焦急之色,趕忙出聲阻止。
李儇聽聞此言,不禁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壽王為何要反對?”
李傑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朱全忠乃黃巢降將,有傳言說他正在招兵買馬,很難說他是否存有二心。若讓他帶兵進入長安城,豈不是等於引狼入室?”
田令孜聞言,心中暗自冷哼一聲,目光不悅地看向李傑,冷笑道:“聽起來壽王殿下似乎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那老奴倒想問問,你打算如何抵擋李克用那數萬如狼似虎的沙陀軍?”
李傑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複了鎮定,毫不退縮地迴應道:“長安目前仍有兩萬兵馬,隻要我們據城堅守,應該能夠抵禦李克用的大軍。而且李克用兵臨長安,其真正目的未必就是針對皇室,我們或許可以跟他談判。”
他的話語剛落,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各自盤算著,一時間,氣氛變得異常凝重。
“壽王殿下這是打算用陛下的安危來李克用的忠心嗎?”
田令孜懶得給李傑麵子,對方話裏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將自己交出去。
李傑神色微變,大聲說道:“田中尉,莫要信口胡言、血口噴人!”
鄭從讜猶豫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開口說道:“陛下,也許我們可以調動東都的兵馬入長安勤王。”
李儇低著頭沉思,心中權衡各種選擇的利弊得失。
田令孜心中十分焦急,又開口說道:“陛下,無論是調遣東都的軍隊,還是調用汴州宣武軍,都無法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依老奴之見,不如前往鳳翔暫避,觀察局勢變化再做打算。”
李傑再次站出來反對:“李昌符剛剛戰敗,鳳翔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使用,即使需要暫避,也應該前往東都才對。”
田令孜冷哼一聲,反駁道:“東都地勢平坦,沒有天險可守,東邊還要麵對秦宗權的威脅。到時候我們豈不是會陷入被東西兩麵夾擊的困境?相比之下,鳳翔的兵馬雖然不多,但關鍵時刻,可以通過大散關進入興元。”
李傑毫不示弱,針鋒相對地迴應道:“哼,陛下好不容易才返迴長安,難道現在又要被迫走上迴頭路嗎?”
田令孜的臉色陰沉似水,“壽王殿下,老奴一心一意隻為陛下的安危著想,你一會兒讓陛下據守城池,一會兒又讓陛下進入東都避險,到底是何居心?難道就沒有想過陛下的安危嗎?”
“你……”李傑被田令孜這番話懟得啞口無言,他瞪大眼睛看著田令孜,心中充滿了憤怒。
“夠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儇終於忍無可忍,他煩躁地揮揮手,打斷了兩人的爭執。
田令孜和李傑不約而同地看向李儇,都沒有說話,但眼神中充滿了敵意,今天這場爭論已經徹底激化了彼此之間的矛盾,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李儇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暫時前往鳳翔躲避戰亂,詔令鄭畋率領軍隊入京勤王……”
田令孜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他挑釁地看了李傑一眼,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勝利。
李傑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他咬著嘴唇,一言不發。
李儇轉頭看向鄭從讜,“鄭卿,你與李克用素有交情,就留在長安負責與他談判!”
鄭從讜微微一愣,隨即恭敬地俯身施禮,“微臣謹遵聖命!”
光啟元年十二月,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夜幕籠罩下的長安城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打破這片寧靜。
在這個看似平靜的夜晚,一場驚心動魄的逃亡正在悄然上演。
時隔四年,唐僖宗李儇再次趁著夜色掩護,悄悄離開了長安城。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出逃並不匆忙,身邊還有眾多官員和近萬名士兵相隨。
兩天後,李克用得到了皇帝出逃的消息,急忙召集眾將領議事。
“田令孜那閹賊已經帶著皇帝去了鳳翔,我們接下來是入長安,還是繼續追擊?”
李克修低頭沉思片刻後,抬起頭來看著李克用,緩緩地開口說道:“大哥,既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田令孜那個奸賊,那麽就應當毫不猶豫地朝著鳳翔進軍。”
李克恭反駁道:“我覺得不妥,田令孜如此狡猾,既然已經逃到了鳳翔,那麽接下來很可能會繼續逃竄至興元,甚至更遠的成都。我們難道要一直這樣無休止地追下去嗎?倒不如趁此機會進入長安城大肆劫掠一番,然後再率軍返迴太原。”
李克修一聽,連忙勸阻道:“萬萬使不得!如今皇帝和田令孜都不在長安城,如果我們貿然帶兵進城,恐怕會落下把柄,被人指責為叛逆之徒。”
李克恭卻不以為然,他冷哼一聲,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們這次可是為了幫助朝廷鏟除奸臣,出了不少兵力,也犧牲了許多英勇的將士。現在進城拿些錢財來撫慰受傷的士兵們,又有何不可?”
“不必爭論了,你們二人說的都有道理,田令孜攜皇帝逃往鳳翔,極有可能會繼續南下,我們沒必要追擊,入城取些錢財便返迴太原吧。”
李克用權衡利弊之後,終於做出了決定。
李克修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帶著一絲擔憂,“大哥,這樣做恐怕會引起人們的非議啊。”
李克用一臉輕蔑,不屑一顧地哼了一聲,“我李克用做事向來隨心所欲,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傳我軍令,進城後允許搶劫財物,但絕不能殺人縱火,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李克修深知兄長性格固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多說無益,於是他改變話題,“王重榮那邊該如何處理?”
李克用神色淡然地迴答道:“把我的決定告訴他就行了,至於他如何抉擇,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此時的長安城內隻留下幾千名老弱殘兵負責維護長安城內的秩序。
李克用輕而易舉地率領著大軍進駐長安城,整個過程異常順利,甚至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可以說是兵不血刃。
隨著李克用進入長安城,天下的局勢瞬間變得愈發錯綜複雜、撲朔迷離起來,各方勢力都開始重新審視當前形勢,暗中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
朝堂之上,滿朝文武都沉默不語,無人敢輕易發言。
田令孜站出來向李儇奏道:“陛下,李克用圖謀不軌,此番率軍前來,名為誅殺老奴,實則是想謀逆弑君,另立新君,其危害遠非黃巢所能比擬,朝中的諸位將領,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
李儇聞言,心中更加恐懼,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顯然已經亂了方寸。
田令孜見狀,繼續說道:“陛下不必擔憂,老奴這裏有一個人選,可以解當下之危。”
李儇聞言大喜,急忙問道:“是何人,阿父速速說來。”
田令孜答道:“此人便是汴梁節度使朱全忠,其手下擁有數萬精銳之師,將士們個個英勇善戰,隻要陛下下詔,讓他帶領軍隊入長安抵抗李克用,必能保我大唐江山無虞。”
“陛下,萬萬不可!”壽王李傑一臉焦急之色,趕忙出聲阻止。
李儇聽聞此言,不禁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壽王為何要反對?”
李傑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朱全忠乃黃巢降將,有傳言說他正在招兵買馬,很難說他是否存有二心。若讓他帶兵進入長安城,豈不是等於引狼入室?”
田令孜聞言,心中暗自冷哼一聲,目光不悅地看向李傑,冷笑道:“聽起來壽王殿下似乎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那老奴倒想問問,你打算如何抵擋李克用那數萬如狼似虎的沙陀軍?”
李傑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複了鎮定,毫不退縮地迴應道:“長安目前仍有兩萬兵馬,隻要我們據城堅守,應該能夠抵禦李克用的大軍。而且李克用兵臨長安,其真正目的未必就是針對皇室,我們或許可以跟他談判。”
他的話語剛落,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各自盤算著,一時間,氣氛變得異常凝重。
“壽王殿下這是打算用陛下的安危來李克用的忠心嗎?”
田令孜懶得給李傑麵子,對方話裏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將自己交出去。
李傑神色微變,大聲說道:“田中尉,莫要信口胡言、血口噴人!”
鄭從讜猶豫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開口說道:“陛下,也許我們可以調動東都的兵馬入長安勤王。”
李儇低著頭沉思,心中權衡各種選擇的利弊得失。
田令孜心中十分焦急,又開口說道:“陛下,無論是調遣東都的軍隊,還是調用汴州宣武軍,都無法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依老奴之見,不如前往鳳翔暫避,觀察局勢變化再做打算。”
李傑再次站出來反對:“李昌符剛剛戰敗,鳳翔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使用,即使需要暫避,也應該前往東都才對。”
田令孜冷哼一聲,反駁道:“東都地勢平坦,沒有天險可守,東邊還要麵對秦宗權的威脅。到時候我們豈不是會陷入被東西兩麵夾擊的困境?相比之下,鳳翔的兵馬雖然不多,但關鍵時刻,可以通過大散關進入興元。”
李傑毫不示弱,針鋒相對地迴應道:“哼,陛下好不容易才返迴長安,難道現在又要被迫走上迴頭路嗎?”
田令孜的臉色陰沉似水,“壽王殿下,老奴一心一意隻為陛下的安危著想,你一會兒讓陛下據守城池,一會兒又讓陛下進入東都避險,到底是何居心?難道就沒有想過陛下的安危嗎?”
“你……”李傑被田令孜這番話懟得啞口無言,他瞪大眼睛看著田令孜,心中充滿了憤怒。
“夠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儇終於忍無可忍,他煩躁地揮揮手,打斷了兩人的爭執。
田令孜和李傑不約而同地看向李儇,都沒有說話,但眼神中充滿了敵意,今天這場爭論已經徹底激化了彼此之間的矛盾,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李儇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暫時前往鳳翔躲避戰亂,詔令鄭畋率領軍隊入京勤王……”
田令孜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他挑釁地看了李傑一眼,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勝利。
李傑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他咬著嘴唇,一言不發。
李儇轉頭看向鄭從讜,“鄭卿,你與李克用素有交情,就留在長安負責與他談判!”
鄭從讜微微一愣,隨即恭敬地俯身施禮,“微臣謹遵聖命!”
光啟元年十二月,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夜幕籠罩下的長安城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打破這片寧靜。
在這個看似平靜的夜晚,一場驚心動魄的逃亡正在悄然上演。
時隔四年,唐僖宗李儇再次趁著夜色掩護,悄悄離開了長安城。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出逃並不匆忙,身邊還有眾多官員和近萬名士兵相隨。
兩天後,李克用得到了皇帝出逃的消息,急忙召集眾將領議事。
“田令孜那閹賊已經帶著皇帝去了鳳翔,我們接下來是入長安,還是繼續追擊?”
李克修低頭沉思片刻後,抬起頭來看著李克用,緩緩地開口說道:“大哥,既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田令孜那個奸賊,那麽就應當毫不猶豫地朝著鳳翔進軍。”
李克恭反駁道:“我覺得不妥,田令孜如此狡猾,既然已經逃到了鳳翔,那麽接下來很可能會繼續逃竄至興元,甚至更遠的成都。我們難道要一直這樣無休止地追下去嗎?倒不如趁此機會進入長安城大肆劫掠一番,然後再率軍返迴太原。”
李克修一聽,連忙勸阻道:“萬萬使不得!如今皇帝和田令孜都不在長安城,如果我們貿然帶兵進城,恐怕會落下把柄,被人指責為叛逆之徒。”
李克恭卻不以為然,他冷哼一聲,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們這次可是為了幫助朝廷鏟除奸臣,出了不少兵力,也犧牲了許多英勇的將士。現在進城拿些錢財來撫慰受傷的士兵們,又有何不可?”
“不必爭論了,你們二人說的都有道理,田令孜攜皇帝逃往鳳翔,極有可能會繼續南下,我們沒必要追擊,入城取些錢財便返迴太原吧。”
李克用權衡利弊之後,終於做出了決定。
李克修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帶著一絲擔憂,“大哥,這樣做恐怕會引起人們的非議啊。”
李克用一臉輕蔑,不屑一顧地哼了一聲,“我李克用做事向來隨心所欲,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傳我軍令,進城後允許搶劫財物,但絕不能殺人縱火,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李克修深知兄長性格固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多說無益,於是他改變話題,“王重榮那邊該如何處理?”
李克用神色淡然地迴答道:“把我的決定告訴他就行了,至於他如何抉擇,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此時的長安城內隻留下幾千名老弱殘兵負責維護長安城內的秩序。
李克用輕而易舉地率領著大軍進駐長安城,整個過程異常順利,甚至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可以說是兵不血刃。
隨著李克用進入長安城,天下的局勢瞬間變得愈發錯綜複雜、撲朔迷離起來,各方勢力都開始重新審視當前形勢,暗中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