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巨容一路向東,馬不停蹄,過隨州、黃州、舒州、池州、歙州等地,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曆經十餘日終於抵達杭州。
李侃陪著劉清瑤、劉汾以及嶽母等人一同在西門外焦急地等候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眾人的心情愈發急切。
突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便有十餘匹快馬如旋風般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馬蹄聲響徹雲霄,為首的棕色戰馬上,坐著一道熟悉的身影。
劉清瑤一眼認出了來人,不禁踮起腳尖,激動地叫道:\"是阿耶……阿耶到了!\"
嶽母和劉汾聞聲紛紛抬起頭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越來越近的身影,眼中閃爍著淚光。
劉巨容也注意到了前方等待的家人,他加快速度,揮舞著馬鞭,向著親人們疾馳而來。
當距離拉近時,他猛力一勒韁繩,胯下駿馬嘶鳴一聲,前蹄高高揚起,隨後穩穩落地。
劉巨容飛身下馬,動作幹脆利落,如行雲流水一般,展現出高超的騎術。
他快步向前走來,躬身施禮,朗聲道:“下官劉巨容,見過魏王殿下!”
李侃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扶住劉巨容的手臂,“嶽父,都是一家人,何須如此多禮!”
劉巨容微微一笑,上下打量著李侃,隻見李侃身軀挺拔,氣宇軒昂,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一種威嚴。
“真是歲月如梭啊!不到三年時間,昔日的少年郎,如今已然成長為一方霸主了。”
李侃哈哈一笑,“嶽父過獎了!我能有今日成就,還多虧了嶽父當年的提攜和教誨。”
劉巨容擺了擺手,一臉慚愧,“殿下莫要折煞下官,您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能有今日之成就全憑自己。”
一旁的劉清瑤撅著小嘴,腮幫子鼓鼓的,一雙大眼睛氣唿唿地瞪著劉巨容,嬌嗔道:“阿耶,您隻記得殿下,我們還在邊上站著呢,您眼裏就隻有殿下沒有女兒了嗎?”
劉巨容聞言一樂,哈哈大笑起來:“哈哈,阿耶怎麽會忘了寶貝女兒呢?幾年不見,瑤兒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了。”
看著劉清瑤那副可愛的模樣,李侃也跟著笑了,“瑤兒最近忙著籌建女子書院,已經能獨當一麵了。”
劉清瑤聽了李侃的誇獎,臉色頓時紅了起來,她低下頭,羞澀地擺弄著衣角,輕聲說道:“殿下過獎了。”
劉巨容微微頷首,目光看向劉母,目光也變得溫柔許多,“三娘,這幾年辛苦你了!”
劉母笑了笑,柔聲說道:“不辛苦,這幾年侃兒將我們母女照顧的很好。”
劉巨容看向李侃,正準備開口致謝,卻被李侃阻止,“嶽父不必見外,照顧嶽母和瑤兒是我的本分。”
“阿耶……”劉汾此時尋到機會,向劉巨容行禮問候,並深施一禮。
“這幾年你做得不錯,阿耶非常滿意,殿下對你如此信任有加,委以重任讓你主政杭州,切不可辜負殿下的期望啊。”
劉巨容微微頷首,雖一臉肅穆之態,但眼神中卻流露出對劉汾滿滿的讚賞與鼓勵。
李侃微笑著說道:“嶽父一路辛苦至極,我已在府邸備下豐盛的酒宴,有什麽話咱們迴府後再說吧。”
劉巨容嗬嗬笑道:“殿下所言極是,還是迴府再細聊吧。”
李侃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劉清瑤及嶽母登上馬車,待她們坐穩之後,自己則迅速翻身躍上馬背。
他轉頭麵向身側的侍衛吩咐道:“帶領眾將士一同前往福慶樓,備上佳肴美酒好好款待他們一番。”
“多謝殿下!”
聽聞李侃之言,追隨劉巨容前來的那十幾名將士不禁喜形於色,能得到魏王殿下這般厚待禮遇,即便曆經這十幾日的長途跋涉、風餐露宿也都值得了。
劉巨容與李侃騎著馬,並肩而行,兩人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挺拔。
\"這次多虧殿下提前示警,否則下官怕是要折在襄州了。\"
劉巨容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感慨,他輕輕拍了拍馬背,似乎在安慰這位忠誠的夥伴。
李侃微微一笑,\"眼下鄂嶽、荊南、江西、湖南以及河南道各州都不太平,隻能先委屈您擔任宣歙觀察使,駐守歙州,那裏地勢險要,是防守的關鍵之地。\"
劉巨容笑了笑,聲音如同沉穩的山嶽。
\"有什麽委屈的,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為殿下分憂,已經非常榮幸了,可惜此次從襄州出來,隻帶了不到兩千兵馬,實在有些單薄。\"
李侃理解劉巨容的顧慮,他微笑著安慰道:\"無妨,池州和宣州已經駐紮了一萬多兵馬,一旦遭遇敵人攻擊,可以迅速征召兩萬多兵馬投入戰鬥。更何況衢州、睦州和杭州還有數萬兵馬,隻需三四日之內便可增援。\"
劉巨容聽了李侃的話,心中稍感寬慰,但還是有些擔憂地說道:“殿下目前的實力,確實強大無比,沒有哪個藩鎮敢輕易招惹。然而秦宗權竟敢公然稱帝反叛,其實力也在不斷增長,遲早會對江南構成威脅,難道殿下就不打算出兵討伐?”
李侃卻是一臉淡然,似乎早已深思熟慮過這個問題。
“秦宗權稱帝,已然成為眾矢之的,朱全忠、時溥、朱宣等各方勢力都不會坐視不管。秦宗權的手暫時還伸不到我的地盤上來,更何況其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早晚會分崩離析。”
“此時出兵,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陷入持久戰的泥潭,倒不如先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再做決斷。”
“殿下深謀遠慮,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深刻的道理。那個秦宗權不過就是一個莽夫罷了,怎麽可能會是您的對手?隻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們。”
劉巨容心中暗自思忖著,他知道李侃現在實際上已經控製了兩浙、福建、廣州、宣歙以及淮南的大部分州縣,其心思已經非常明顯,顯然是想要爭奪天下。
自己作為李侃的嶽父,自然應該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長安那個昏庸的皇帝已經沒救了,如果李侃能夠成功登上皇位,那麽自己也將會得到無盡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
“嶽父,現今局勢動蕩,皇室宗親尚且自身難保,更遑論普通百姓。我們隻能竭盡全力救助更多的人,尚無餘力拯救所有人。”
李侃深知自己的心思逃不過劉巨容的眼睛,也無意隱瞞。
他放任那些藩鎮混戰,一是為了自己的地盤安心發展經濟,二是想借藩鎮之手,清除各地的妖魔鬼怪和地主豪紳,到那時,自己接手過來,推行新政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李侃陪著劉清瑤、劉汾以及嶽母等人一同在西門外焦急地等候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眾人的心情愈發急切。
突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便有十餘匹快馬如旋風般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馬蹄聲響徹雲霄,為首的棕色戰馬上,坐著一道熟悉的身影。
劉清瑤一眼認出了來人,不禁踮起腳尖,激動地叫道:\"是阿耶……阿耶到了!\"
嶽母和劉汾聞聲紛紛抬起頭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越來越近的身影,眼中閃爍著淚光。
劉巨容也注意到了前方等待的家人,他加快速度,揮舞著馬鞭,向著親人們疾馳而來。
當距離拉近時,他猛力一勒韁繩,胯下駿馬嘶鳴一聲,前蹄高高揚起,隨後穩穩落地。
劉巨容飛身下馬,動作幹脆利落,如行雲流水一般,展現出高超的騎術。
他快步向前走來,躬身施禮,朗聲道:“下官劉巨容,見過魏王殿下!”
李侃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扶住劉巨容的手臂,“嶽父,都是一家人,何須如此多禮!”
劉巨容微微一笑,上下打量著李侃,隻見李侃身軀挺拔,氣宇軒昂,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一種威嚴。
“真是歲月如梭啊!不到三年時間,昔日的少年郎,如今已然成長為一方霸主了。”
李侃哈哈一笑,“嶽父過獎了!我能有今日成就,還多虧了嶽父當年的提攜和教誨。”
劉巨容擺了擺手,一臉慚愧,“殿下莫要折煞下官,您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能有今日之成就全憑自己。”
一旁的劉清瑤撅著小嘴,腮幫子鼓鼓的,一雙大眼睛氣唿唿地瞪著劉巨容,嬌嗔道:“阿耶,您隻記得殿下,我們還在邊上站著呢,您眼裏就隻有殿下沒有女兒了嗎?”
劉巨容聞言一樂,哈哈大笑起來:“哈哈,阿耶怎麽會忘了寶貝女兒呢?幾年不見,瑤兒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了。”
看著劉清瑤那副可愛的模樣,李侃也跟著笑了,“瑤兒最近忙著籌建女子書院,已經能獨當一麵了。”
劉清瑤聽了李侃的誇獎,臉色頓時紅了起來,她低下頭,羞澀地擺弄著衣角,輕聲說道:“殿下過獎了。”
劉巨容微微頷首,目光看向劉母,目光也變得溫柔許多,“三娘,這幾年辛苦你了!”
劉母笑了笑,柔聲說道:“不辛苦,這幾年侃兒將我們母女照顧的很好。”
劉巨容看向李侃,正準備開口致謝,卻被李侃阻止,“嶽父不必見外,照顧嶽母和瑤兒是我的本分。”
“阿耶……”劉汾此時尋到機會,向劉巨容行禮問候,並深施一禮。
“這幾年你做得不錯,阿耶非常滿意,殿下對你如此信任有加,委以重任讓你主政杭州,切不可辜負殿下的期望啊。”
劉巨容微微頷首,雖一臉肅穆之態,但眼神中卻流露出對劉汾滿滿的讚賞與鼓勵。
李侃微笑著說道:“嶽父一路辛苦至極,我已在府邸備下豐盛的酒宴,有什麽話咱們迴府後再說吧。”
劉巨容嗬嗬笑道:“殿下所言極是,還是迴府再細聊吧。”
李侃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劉清瑤及嶽母登上馬車,待她們坐穩之後,自己則迅速翻身躍上馬背。
他轉頭麵向身側的侍衛吩咐道:“帶領眾將士一同前往福慶樓,備上佳肴美酒好好款待他們一番。”
“多謝殿下!”
聽聞李侃之言,追隨劉巨容前來的那十幾名將士不禁喜形於色,能得到魏王殿下這般厚待禮遇,即便曆經這十幾日的長途跋涉、風餐露宿也都值得了。
劉巨容與李侃騎著馬,並肩而行,兩人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挺拔。
\"這次多虧殿下提前示警,否則下官怕是要折在襄州了。\"
劉巨容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感慨,他輕輕拍了拍馬背,似乎在安慰這位忠誠的夥伴。
李侃微微一笑,\"眼下鄂嶽、荊南、江西、湖南以及河南道各州都不太平,隻能先委屈您擔任宣歙觀察使,駐守歙州,那裏地勢險要,是防守的關鍵之地。\"
劉巨容笑了笑,聲音如同沉穩的山嶽。
\"有什麽委屈的,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為殿下分憂,已經非常榮幸了,可惜此次從襄州出來,隻帶了不到兩千兵馬,實在有些單薄。\"
李侃理解劉巨容的顧慮,他微笑著安慰道:\"無妨,池州和宣州已經駐紮了一萬多兵馬,一旦遭遇敵人攻擊,可以迅速征召兩萬多兵馬投入戰鬥。更何況衢州、睦州和杭州還有數萬兵馬,隻需三四日之內便可增援。\"
劉巨容聽了李侃的話,心中稍感寬慰,但還是有些擔憂地說道:“殿下目前的實力,確實強大無比,沒有哪個藩鎮敢輕易招惹。然而秦宗權竟敢公然稱帝反叛,其實力也在不斷增長,遲早會對江南構成威脅,難道殿下就不打算出兵討伐?”
李侃卻是一臉淡然,似乎早已深思熟慮過這個問題。
“秦宗權稱帝,已然成為眾矢之的,朱全忠、時溥、朱宣等各方勢力都不會坐視不管。秦宗權的手暫時還伸不到我的地盤上來,更何況其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早晚會分崩離析。”
“此時出兵,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陷入持久戰的泥潭,倒不如先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再做決斷。”
“殿下深謀遠慮,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深刻的道理。那個秦宗權不過就是一個莽夫罷了,怎麽可能會是您的對手?隻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們。”
劉巨容心中暗自思忖著,他知道李侃現在實際上已經控製了兩浙、福建、廣州、宣歙以及淮南的大部分州縣,其心思已經非常明顯,顯然是想要爭奪天下。
自己作為李侃的嶽父,自然應該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長安那個昏庸的皇帝已經沒救了,如果李侃能夠成功登上皇位,那麽自己也將會得到無盡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
“嶽父,現今局勢動蕩,皇室宗親尚且自身難保,更遑論普通百姓。我們隻能竭盡全力救助更多的人,尚無餘力拯救所有人。”
李侃深知自己的心思逃不過劉巨容的眼睛,也無意隱瞞。
他放任那些藩鎮混戰,一是為了自己的地盤安心發展經濟,二是想借藩鎮之手,清除各地的妖魔鬼怪和地主豪紳,到那時,自己接手過來,推行新政的阻力就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