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樸子心念一斷,法劍立即成為無主之劍。劍身上金光盡失,在魔人的掌焰下一點一點的化為灰燼。


    魔人淩空立在血雲之下,一甩長袖,冷笑道:“如此不堪一擊,還妄想著阻止朕吞食天生道心之人?哼哼,凡人總是這般無知又無能。”


    從山崖上栽倒下來的混樸子,身軀似是一隻筆直下墜的蝶。


    這隻蝶兒,仰麵向著那沒有日光的天,七竅皆流著血。


    他還想不甘認命的飛向那青天,還想為那眾生在盡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奈何他已斷了翅膀,再也飛不起來了。


    他沒有落在大地之上,而是被來塵子的一隻手攬過,落在來塵子的懷裏。


    來塵子攬著混樸子的殘軀,向上飛身急去,落在兩儀室外的山崖上。


    來塵子看著混樸子神情僵硬的樣子,心裏一時間五味雜陳,輕聲喚了兩句:“吳師兄,吳師兄…”


    混樸子無法迴答。


    混樸子正氣深藏的眸子依然睜著,縮成一點的瞳孔依然清晰可見,隻是腦海中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知覺。


    手裏提著功德袋的圡津子,滿麵惋惜之色。


    在跟著張家天師鎮守在這明珠山的四位師兄弟中,圡津子與三位師兄頗為不同。三位師兄中,薩、吳兩位的修行之道,偏向人道,而王師兄來塵子的修行之道,偏向釋道。圡津子偏向的,是儒道。


    儒道,乃百家諸子中最為博大精深的一門,千百年來,雖然在帝王的權謀之術中被嚴重閹割,但真正習得儒道的真義之士,依然不失象征著儒門君子的六藝風骨。


    儒道以仁義禮智為要,續的是孔孟之風,悟的是濟世之機,是人間諸道中推崇者最多的一門,亦是最難覓得真我,最難修成正果的一門。圡津子的修行之道,之所以偏向儒道,主要是因圡津子乃半路入道,在入道之前,圡津子曾是一名寒窗苦讀十數年,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書生。


    書生中胸懷天下的俊才者,皆如儒家聖人所說,追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而在圡津子學有所成,想著要大展抱負之時,圡津子卻尋不到一個登堂入室的機會,尚被人恥笑一無所成,深感世道昏暗,難有出頭之日。


    圡津子不想碌碌無為,平庸一生。他聽得天下間流傳著一個叫做“南張北孔”的說法,這個說法在近百年多間越來越響,越來越得到世人認可。


    北孔指的,當然是百家諸子中最負盛名、弟子最為眾多的那一位儒家第一聖人;而南張所指的正是興於東漢時期,在龍虎山之上建立天師府,創下正一大道,後世稱其為“道祖”的張家天師。


    張家天師之名,雖不如孔氏一宗來的悠久,但張家天師的諸多事跡卻是傳遍四海、婦孺皆知,在加上其源頭可追溯到老、莊兩位儒門之外的聖賢之故,其後來之勢不得不說是十分迅猛。


    千百年來,任由人世間滄海桑田如何變化,江湖廟堂如何更朝換代,都沒有改變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那就是無論哪朝哪代都對聖人之後極為禮遇、尊崇。北聖孔氏,早在劉漢時期便享有世襲爵位。如孔聖之後,孔霸被漢元帝冊封為“褒成侯”;曹魏時期,改封“恭聖”、“褒聖”。而到了如今的李唐時期,又受封為“文宣公”。


    張家天師亦是如此。自從道祖張道陵以天師之名流傳於後世,張家天師便和孔聖一族一般,成了曆代帝王爭相賜號封爵的對象。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素王”。


    所謂“素王”,即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於帝王之位的聖賢之士。其位不亞一品大員,已極人臣,可謂是身不在廟堂之上,自有廟堂之封加身。


    圡津子二十九歲改儒入道,其契機乃貞觀七年逢張家天師奉本朝太宗皇帝傳諭,入長安城講經傳道之故。張家天師有在長安城收機緣將至者為弟子之心,從諸多聽道弟子中,張家天師挑得一名,這名弟子即為手握法尺的圡津子。


    圡津子生性溫和、難韞,自幼熟讀群書,慧根極深,得張家天師賜度天尺一條,功德袋一個。入道之後,圡津子沒有讓張家天師失望,其自行領悟的修行之道非但不同於其他諸位師兄弟,深帶儒門之風,獨具一格,境界亦如利刃破竹,進展神速,直逼入道已久的三位師兄。


    這次隨張家天師來此遏禍,圡津子亦向張家天師提出過自己的應對之法,隻是這次劫難遠非一般災禍能比,造劫者亦神亦魔,種種方法都對其沒有作用。為確保少生意外,張家天師唯有采取從道機中卜出來的方法。


    圡津子微一合眸,長長的歎了口氣,收起右手中的度天法尺,將食、中兩指按在混樸子腕間脈門上,過了片刻方才說道:“吳師兄氣力幾乎用竭,真元亦受損嚴重,若不是吾等迴來的及時,擾亂了吳師兄的心神,讓吳師兄死誌喪失,吳師兄恐已隕命。”


    來塵子聽得出圡津子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不僅告訴了他混樸子傷勢的嚴重性,也告訴了他混樸子現在並沒有性命之憂。


    他抬頭看向圡津子,雙眼的餘光從圡津子肩頭掠過,落向正籠罩著一團血火的兩儀室。


    “如今吾等師兄弟四人,已有兩人重傷至不省人世,如此情況…又逢這般變故,隻怕是極其不妙。”


    圡津子一從大陣中歸來,就遠遠的看到了從兩儀室裏散出來的血氣,隻是落下山崖的混樸子讓他來不及去顧及。經來塵子這麽一說,圡津子微微側過頭,也用餘光看向身後的兩儀室,憂慮道:“確實是很不妙,躺在室裏的想必就是吳師兄帶迴來的小師弟。”


    來塵子目光一收,將悸動的心神沉寂下去,說道:“李師弟,你先去看看小師弟現在的狀況,吾先送吳師兄至三才室,替吳師兄療一下傷。”


    圡津子點了一下頭:“薩師兄身負不世命格,是上蒼注定的天命之人,呆在自生靈氣的功德袋中療傷,想必阻礙,倒是吳師兄的傷勢需要外力助養,看來是要勞煩王師兄了。”


    “應為之事,何言勞煩。”


    來塵子右袖一揮,向立於明珠山左側的第一座餘峰飛去。


    圡津子亦不多留,當即轉身向兩儀室外的血氣中走去。血氣是由血海中正在被吞噬的古樹,傳到流玉楓身上而發出來的,流玉楓與那古樹亦是同心不同體,性命相連;此處距離血色煉獄雖有百多裏之遙,傳出來的魔氣卻依然十分逼人。


    圡津子的一身道氣,在血色魔氣的繚繞下,自行流轉成形。尤其是在圡津子步進血火般的魔焰中時,圡津子的一身道氣無聲的放出金色光華來。


    圡津子看到的流玉楓,比混樸子看到的流玉楓更為恐怖。在血水的遙相吞噬下,流玉楓已然不成人形;殘碎不堪的身軀、麵目全非的臉龐,都好像是有數十年未曾下過雨,被滅絕了蒼生萬物的土地,幹枯的現出了深可見骨的裂痕。


    裂開的血肉,明明是紅的,中間卻沒有半絲鮮血溢出。那綻放在流玉楓身體裏的三朵魔花,黑壓壓一片,根莖張開的每個角落全部被魔氣填滿,附在血肉上的紫炁被化與無形。


    混樸子看到的流玉楓,身軀還在劇烈的抽搐、顫動;而圡津子看到的流玉楓,身軀幾乎已沒有了動靜。


    平時的流玉楓就算受在重的傷,在怎麽昏迷不醒,腦海中始終都有僅剩不多的意識。流玉楓能夠感覺到自己並沒有死,自己依然還活著,隻是醒不過來而已;但現在的流玉楓,腦海中已沒有任何意識。


    他正在徹底消亡,徹底死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未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連城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連城瑾並收藏仙未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