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如今,整個魏國約有三十萬左右的大夫、道士,其中有十萬都在軍隊之中,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剩下二十萬,有的在研究機構之中,有的在政務體係裏麵當官,還有的是貴族們自己養的。


    至於術士、士人,約有千萬左右,其中三百萬都是魏武卒預備役。


    這麽看的話,魏武卒確實凝聚了整個魏國的心血。甚至可以說,這一支魏武卒以及魏武卒培養體係,就是整個魏國改革了三十多年之後,最直觀的產物!


    看看魏國改革的怎麽樣,直接看魏武卒戰鬥力如何就清楚了。


    “如今,咱們沒錢了!”


    “借的錢也快要到期了,馬上就得還。”


    “那就出兵,對衛國出兵,要從速,要盡快。”


    說到這裏,魏斯若有所思的道:“當今天下,形勢很複雜,大國和大國之間也不再那麽可信,說不定咱們魏國一動,就會被其他國家盯上。”


    說到這裏,魏斯就看向了楚國和秦國。


    這兩個國家,過去的時候,就時常和晉國掰腕子,雖然一直失敗,但也一直堅持挑釁。


    魏斯已經決定了,私下裏和韓非子、趙無恤他們好好溝通溝通,必要時三晉還是一家人,必須團結起來。


    隨著高層的拍板,大軍也就在悄然集結。


    很快,魏斯和趙無恤韓非子等人就溝通完畢。


    於是,魏國韓國接壤之地的一萬魏武卒悄悄轉移:魏武卒乃是地級道兵,轉移速度很快,必要時一日夜間十萬裏都不在話下,哪怕是常規移動,日行萬裏也很正常。


    同時,魏國趙國接壤之地的一萬魏武卒也悄悄轉移。


    對於這兩支軍隊的移動,外界均不知。


    與此同時,韓國和魏國接壤之地的大軍也悄悄轉移,朝著鄭國而去。


    趙國和魏國之地的大軍,悄悄的朝著中山國而去。這一次,先剿滅中山國,然後再剿滅代國。


    同時,魏國都城之中的五萬魏武卒,悄悄的離開了四萬。


    函穀關附近的三萬魏武卒,悄悄的離開了兩萬。


    對此,魏斯忍不住詢問了龐涓一個問題:“龐兄,萬一秦國從函穀關打過來了怎麽辦?”


    對於這個問題,龐涓左右看了看,這裏是早已設置好的密室,這裏的天機不存在泄露的可能,所以也就能說一些在外界不能說的大實話:“君上,這其實問題不大。”


    “如今的函穀關,不僅僅是咱們魏國的函穀關,也是替韓國、趙國守著函穀關。”


    “過去的時候,有著函穀關,秦國無論多少大軍,都被攔在函穀關之外。”


    “但是如今,時代確實不一樣了。”


    “函穀關地勢險要,地下地脈之力非常充足,依仗那裏的地脈之力,整個函穀關以及附近區域,都被經營成了鐵桶,非常穩固,但這是過去了。”


    “那個時候,玄級道兵就是大國的主力。而玄級道兵,是沒法繞過函穀關的。玄級道兵,日行萬裏就是極限,連續數日日行萬裏,就能把一支玄級道兵累的失去戰鬥力,必須修整一段時間。所以,那個時候,函穀關依然是天下雄關,守著函穀關,哪怕二十萬三十萬秦軍扣關,大軍也能依賴函穀關的地形地勢以及地下的地脈,進行防守。”


    尋常古典封建時代的雄關,靠的是地勢險要。


    旁邊都是山,你繞過去的話沒有路。


    這裏的路,指的是大軍前進的路,後勤運輸糧草的車隊能經過的道路。


    這樣的道路,在古時非常罕見。


    在正常的古典封建時代,能夠供數萬大軍、至少數萬甚至是十萬民夫保證後勤的大路是很少的。往往每一條這樣的大路上,都有著一座城市或者雄關。


    所以,這樣的城市、雄關,就可以稱之為戰略要地。


    個人可以繞過去,大軍如果繞過去了,那後勤怎麽辦?


    大軍主力繞過去了,後勤運糧食的車隊經過城市的時候,城內軍隊出來搶劫你的車隊,破壞你的糧食運輸速度,前線大軍沒了糧食,那就純粹是送人頭。


    所以,古典時代,一座繞不過去的,一座位於交通樞紐地帶的城市,就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當今天下,黃級道兵一個個的都是超凡者,爆發的時候一天能靠著兩條腿穿上鎧甲,拿著兵器,一口氣跑上千裏,什麽樣的關卡繞不過去?


    但還是一樣的問題,黃級道兵可以繞過去,但給黃級道兵輸送糧草的普通士兵,能繞過去嗎?


    繞不過去!


    至於搶劫敵人的糧食給自己吃,敵人早就堅壁清野了,上哪兒搶糧食去?


    哪怕是玄級道兵,靠著少量丹藥、天材地寶、妖獸肉能撐著,但時間一長,還是撐不住。


    但是,這個理念,這套依靠後勤拖垮敵人的體係,如今失效了!


    “如今,一方麵煉氣士太多了,大量的煉氣士,如今都學會了梳理地脈,平整土地,建設河流。這些道法,在和平年代,是把蠻荒之地變成大平原的法術,到了戰爭年代,稍加培訓,這就是遇山開山、雨水修橋的戰略層次道法。”


    “比如函穀關,非常雄偉,周圍地勢險要,地脈之力充足,那裏的地脈早就被煉化了,有著數不盡的地脈之力為己所用,哪怕是大真人來了,也能鬥一鬥。”


    “然而,煉氣士太多了,征召一定數目的煉氣士,完全可以重新臨時的挖出來一條新的道路。”


    說到這裏,魏斯就想起了百家五十年那會兒,他們韓趙魏三氏從鹽城迴歸晉國的時候,可不就是帶著幾百萬人,臨時挖掘河流,製造流水,雖然那些河流蘊含的水眼極少,所以都是一次性的,往往幾年之後,大多數河流在孕育出水眼之前就幹涸了,但起碼數年之內,河流是能用的。


    “也就是說,函穀關就算是再厲害,秦國也完全可以征召上萬的領悟了水行真意的術士或者幹脆征召上萬道士,集體施展法術,直接製造人造河流,直接製造一條為期數年的,可以繞過函穀關的,可以直接聯絡秦國和咱們魏國的人工河。”


    “有了這條人工河,再配備早就準備好的、領悟了水行真意的術士,哪怕秦國沒有,也可以從海邊雇傭,如今海裏最不缺的就是這種術士了。隻要給錢,一定可以雇傭的到。”


    “這些術士們,駕駛著鹽城最新的海船,在這些人工河流之中,平常之時也能日行千裏、兩千裏。而且,水運糧食消耗還特別低。”


    “這就是時代變了。”


    “另一方麵,關於軍糧的問題。過去的時候,特殊軍糧就是妖獸肉,準確的說是大妖、妖王們的肉……”


    簡而言之,那時的高品質軍糧,儲備不成體係,質量也不成體係,最終的結果便是,特殊軍糧可供大軍消耗的時間較短。短時間內,大軍(玄級道兵)繞過關卡,無法取得戰果,那麽時間一長,大軍就會自動崩潰。


    “可是如今,儲物法寶大降價,數目也比過去多出很多,都開始成體係、成標準的生產。如今,大軍上下,人手一件空間法寶,雖然這樣的空間法寶很貴,而且保質期也不夠長,幾年就失效了,但有了這些寶物,關鍵時候就能撐上幾個月。”


    地級道兵,隨身攜帶幾個月的高質量軍糧,可供大軍爆發巔峰戰力十幾次,這樣的軍隊,還需要考慮地形地勢?還需要考慮後續軍糧?


    “如今十萬魏武卒,隨身空間法寶裏麵攜帶的高質量軍糧可供大軍日常維持五個月。即使大軍全麵爆發,也能爆發十二次。每一次大軍爆發,在我的指揮下,陣斬一群初代、真人,陣斬至少一尊大真人,可謂是輕而易舉。”


    “這就意味著,這一戰完全可以直接讓魏武卒繞過衛國製定的防線,無視衛國的地形優勢,直奔衛國都城,一戰而定!”


    “在我這麽打之前,秦國或許考慮到這一點,或許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但是,在我這麽打之後,秦國肯定能想到這一點。”


    “到那時,秦國也可以讓白起帶著五萬鐵鷹銳士,直接繞過函穀關,帶著幾個月的高品質軍糧,突襲大魏都城。”


    “即使白起不這麽做,也完全可以遇山開山,直接人為的製造一條為期數年的人工河流,沿著河流,繞過函穀關,與我們大戰。”


    “所以,到了如今,函穀關這樣的天險已經失去了效果。”


    製造河流,學的是當年的韓趙魏三氏。


    大軍攜帶高品質軍糧,繞過關卡,學的是當年孫武突襲郢都。


    已經有前輩這麽幹了,後輩模仿一下,改進一下,並不難!


    至少龐涓覺得,秦國想到這些並為之準備的概率相當大。


    “也就是說,函穀關其實已經失去效果了。秦國隻要不傻,就不會強攻函穀關,他們完全可以繞過去。”


    “道法走進生活之後,方方麵麵都有了巨大的變化,生活如此,軍隊作戰也是如此。”


    “而且,如今各種通訊寶物實在是太過豐富,也不用擔心大軍失聯。”


    “所以,函穀關是否減少兵力,其實並不影響秦國突襲咱們的決心。”


    “這一戰,大概率是要放在都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諸侯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二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二先生並收藏神話諸侯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