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百家五十年。


    一處廣闊的平原之上,元真正在努力的進行今天的工作。


    元真是一位練氣士,還是一位真人。他原本隻是一個野人,可是機緣巧合之下,被趙鞅發現並培養,後來還送到了洛陽學宮求學。


    求學歸來的時候,元真就已經是一位羽士了。


    後來,元真就一直在為趙氏服務,迄今為止,已經六千多年了。


    大概在四千年前的時候,元真就道法自然,順利成為了一尊真人。不過,為了報答趙鞅對他的知遇之恩,這些年來,元真一直留在趙氏的領地為趙氏服務。


    而趙鞅則是給元真提供各種貨物,提供大量的資源。沒有趙鞅的培養沒有趙鞅提供的大量寶貴資源,元真也不可能成為真人。


    這種日子一直都很好,元真也覺得挺好的。每次實驗,趙氏都會提供足夠的資源。而自己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做實驗,觀察天地。


    一直到五十年前的時候,那個時候鹽城期刊傳遍了天下,最初之時,元真是快樂的,因為有了可以論道的地方,元真甚至親自給天級期刊寫過信,也發表過自己的最新成就。


    黃級期刊,到處都能買到,全天下售賣,有錢就行。


    玄級期刊,購買之時就有些難度了。


    地級期刊,已經不是紙質的了,而是一件件法器,在法器之中保存著地級期刊的內容。


    至於天級期刊,每一份天級期刊都是法寶,還是記錄信息的專用法寶,據說是鹽城學宮專門研究出來的,可以儲存精神力、個人見聞、個人感想,連內心深處都能給你演化出來。


    天級期刊一直都很貴,製作成本較高,所以不是什麽人都能購買天級期刊。一般而言,除了鹽城的盟友之外,隻有在天級期刊之上發表過文章的人才能購買。


    最初之時,元真真的很開心,那時他感覺道人們的前途一片光明,時常在閱覽期刊的時候,誇獎薑華,說他幹的真棒。


    那個時候,元真評價天級期刊上的文章,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篇文章真好,雖然隻是思路,但是至少節省了我十年苦修。我一個人的話,可能苦修十年,才能想明白這個問題,可是此刻,隻是一篇文章就啟發了我,節省了我至少十年時間。”


    “這一期期刊質量不行,全部加在一起,也就才啟發我一次,最多節省我五年時間!這一期的總編是誰啊?這就寫信給他差評。”


    “這一期期刊不錯,老夫竟然頓悟了一次,給了老夫六次靈感,前後加在一起,至少節省了老夫一百年的歲月。”


    如果元真計算一下的話就會發現,迄今為止天級期刊發行的五十期,前後加在一起,給他的節省的時間起碼也有一千多年了。


    真人層次的修為,一般都很難進步。可是,靠著這些期刊之上的互相交流,元真卻在五十年內取得了差不多一千五百年到一千八百年左右苦修才能取得的進步。


    所以,發自內心的講,元真是很感謝薑華的。


    準確的說,是從私人的角度講,元真非常感謝薑華。


    而如果從其他角度來講,元真就有些痛恨薑華了。


    他的研究,時常因為薑華而打水漂,時常因為鹽城而打水漂。就比如此刻,元真正在進行靈米的研究。


    靈米的重要性,幾乎有腦子的都清楚。


    可是,鹽城卻已經通過先進的良種,先進的土寶,先進的種植方式等一係列手段,慢慢的占據了靈米市場的大頭。


    過去的時候,靈米很少出國,屬於戰略物資,本國的靈米本國消化。


    天天吃靈米、喝靈泉,再送到鹽城學宮裏麵認真學習十年,誕生法力的概率能高達百分之九十。


    可如果換成吃飽飯,那麽再送到鹽城學宮裏麵認真學習,誕生法力的概率就隻有百分之二十了。剩下的要麽吃上一顆築基丹,幫助自己誕生法力,要麽就不當方式了,去做一個普通人。


    鹽城也是需要普通人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修士的優點能隨手列出七八十種,可修士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生育能力較弱。


    這年頭,單身到死的煉氣士,也不在少數。


    很多煉氣士,成為了方士,都想娶一個方士老婆。


    可女性方士的數目,占據方士總數的比例,通常要低於一半。


    而很多女性方士,寧願成為術士、道士的外室、小妾,也不願意嫁給男性窮方士。


    很多男性窮方士,隻有在接受現實之後,才會去迎娶凡人女性。


    這一點,在過去挺明顯的。


    方士和方士結為夫妻,生育時間一般還是十個月,但很多方士卻不願意生兒育女,或者說不願意過多的生兒育女。


    這其中原因很複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但現實就是,修士們生兒育女的速度,遠遠沒法和普通人相比。


    普通人二十年一代,如果生活富足,每一代都能生三四個甚至是五六個。這樣的生育速度,是修士們難以匹及的。


    有了這樣的生育速度,就能提供大量的基層人口。


    有了大量的基層人口,就能培養出更多的方士。


    隻要國家養得起,下一代的方士總比上一代多,下一代的術士也比上一代多,道士、羽士也是同理。


    即使到了超凡世界,人口眾多也依然是國力強大的象征。


    所以,一直以來,靈米都屬於戰略物資,禁止出口的那種。當然,大貴族們可以無視國家法度,隨意走私,這也是列國的潛規則了。畢竟,規則製定出來,是為了約定底下人的,不是來約束人上人的。


    人上人嘛,得用周禮,講的是刑不上大夫,講的是大家都是體麵人。


    可是,鹽城的出現,打破了這一點。


    過去的時候,精鐵也是嚴禁走私的。


    但如今,全天下的精鐵價格已經從過去的百錢一兩,降低到了三十錢一兩。


    主要是鹽城的生產生活類法器,賣的到處都是。


    很多大型冶鐵法器,隻需把礦石放進去,就能自動出來一個又一個的精鐵打造的鐵錠,全程傻瓜式操作,多方便啊。


    需要鐵礦石的時候,就用奴隸去挖,奴隸死的多了不夠用了,就去野外抓野人唄,多大點事兒啊?


    自從有了這傻瓜式大型冶鐵法器,天下的精鐵價格就在不斷降低。


    而靈米,也是鹽城如今的拳頭產品。


    鹽城的靈米,幾乎每一年都會曆經一次更新換代。


    如今的鹽城靈米,根據品類分為了好多種。


    賣的最廣的,就是眼前這種,隻要有靈氣和足夠的土寶以及水,就能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收割。


    不過,這隻是對外說法。實際上第一茬割完之後,肯定還需要一些特殊的秘方,使用一些不知道究竟是啥的玩意兒對這些靈米根莖進行處理,處理之後,再使用其他秘方,甚至連靈氣都要進行適當的改變,這樣才能長出第二茬來。


    據說如今的鹽城,已經能做到連續收割七茬。


    所以,鹽城的土地麵積雖然不夠大,可是鹽城的靈米,卻漸漸的成了拳頭產品,這是任何一個諸侯,任何一個大貴族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沒有誰會拒絕靈米!


    而元真的任務,就是好好的研究這種靈米,第二茬和第三茬之間需要如何處理。


    至於第一茬和第二茬之間如何處理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可是眼前的難題,卻讓元真忍不住揪頭發,實在是太難了。


    研究研究著,小弟子就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喊:“師父,主君邀請您過去。”


    聞言,元真頓時心裏就是一個咯噔。


    過去好多迴,趙鞅都是這麽喊他過去的。過去之後,就跟他說,眼前這個研究可以先停下了,巴拉巴拉……


    至於原因,有的時候是因為鹽城公布了秘密。


    比如,這靈米第一茬和第二茬之間的配方,就是鹽城主動公布的。


    當時,為了研究出相關配方,元真帶著數位羽士數十名道士,沒日沒夜的研究了五六年,結果就在即將取得突破的時候,鹽城忽然公布了相關配方,甚至開始公開售賣配方了。


    不僅僅是靈米有關的配方,還有很多其他關鍵技術也是如此。


    每當有人即將突破,或者剛剛突破的時候,鹽城就刷的一下宣布大降價或者幹脆直接公布配方,美其名曰造福大眾,為天下人謀福祉。


    這種事兒,元真都遇上過兩次了,第一次的時候他還隻是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沒覺得這是鹽城的套路。可是第二次的時候,元真氣的三天沒吃飯。至於眼下,元真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或許就是第三次!


    想到這裏,元真忍不住就罵出口了:***********


    元真開口之後,其他弟子先是一愣,隨後就反應了過來,然後就跟著一起罵了。


    可是,罵完了生活還要繼續,想到這裏,元真就有些喪氣的前往趙鞅的府邸。


    “主君,臣來了。”


    元真嘴裏的主君,正是趙鞅,這是一個身材高大很有風度的男人,坐在這裏就讓人心生好感。不過,也隻有少數人能見識到趙鞅的微笑,大多數人眼裏的趙鞅,都是一位嚴肅、不苟言笑的人。


    “元真啊,你先看看這則消息。”


    元真接過趙鞅遞過來的鹽城官報,打量了一眼標題,這憤怒就忍不住了:“嗬嗬,說的真好聽啊,鹽城為了造福天下萬民,所以主動公開了第二茬到第三茬之間的大致原理,接下來隻需要花費一億錢,就能永久性獲得相關原理……”


    “又是這樣!”


    “又是這樣!”


    “當年,為了研究第一茬和第二茬之間的秘密,前後動用了無數人力物力……”


    聽到這裏,趙鞅默默地在心裏計算了一下,如果把人力物力全部折算成錢的話,大約是一萬億錢,這個數字已經不少了。趙氏一共也就才一百多個郡,雖然這一百多個郡被趙氏經營了很多年,裏麵的地脈早已梳理完畢,裏麵的靈氣也早就被打上了趙氏的印記,裏麵的一草一木,都被趙氏祭煉過。


    整個趙氏,都成了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之內,趙氏家主的勢力更上一層樓,可謂是輕而易舉。


    連帶著每一個郡縣,都有大量的靈田、靈泉,遠不是南方窮山惡水可比。


    但即使如此,一萬億錢對趙氏而言,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地盤越大,勢力越多,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就越多。


    趙氏每個郡的收入,糧食收入不多,平均下來一個郡也就四千萬畝地左右的良田,即使采用了鹽城的良種、土寶、先進種植技術,如今平均畝產也就才十五石,據說鹽城那裏已經二十石了。


    一郡一年糧食產出六億石,也就是六百億錢,可是去掉諸多成本,最後到手的也就才三百億錢。再和地方分一分,上繳到趙氏中樞的,也就才二百億錢左右。


    趙氏一年糧食總收入,也就三萬億左右。


    盡管趙氏等中原諸國,土地開發很久,靈田、靈泉眾多,但這些收入可能也就是六七萬億的樣子。


    即使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見不得人的收入,以及養殖戰馬,售賣戰馬的收入,趙氏一年的總收入,頂多也就是二十萬億。


    聽上去已經不少了,可今年已經是百家五十年了,這收入甚至都不如有了鹽城大力支持的越國,更別提和鹽城相比了。


    二十萬億聽著很多,可是用於研究新技術的錢能有多少呢?


    當初研究靈米第一茬和第二茬之間的秘密,前後相當於花了一萬億,結果最後直接打水漂了……


    “如今,為了研究清楚第二茬和第三茬之間的秘密,前後又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


    也是大約一萬億,趙鞅默默的想到。


    “還有最開始的時候研究的玄甲,如今鹽城的玄甲已經開發到了第八代,這第八代玄甲,非常的輕薄,穿在身上就跟穿了一件紗衣一樣,而且非常的軟糯,這方麵也跟紗衣一樣,甚至上麵還附著了一些小法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諸侯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二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二先生並收藏神話諸侯時代最新章節